经典例题全解人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题型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 例1向50m水(密度是1gmL)中加入一定量KNO固体的操作如图9 2-7所示,KNO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2-8所示。请回答 卯10 g g KNO KNO 20℃ 20℃ T℃ 剩余固体 图9-2-7
题型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 例1 向50 mL水(密度是1 g/mL)中加入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图9- 2-7所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2-8所示。请回答: 图9-2-7
溶解度/g 31.6 072072温度AC 图9-2-8 (1)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 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3)要使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常用 的方法
图9-2-8 (1)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2)当x= 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3)要使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常用 的方法
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B中有固体剩余故B中一定是饱和溶液;(2)20 ℃时,在100g水中所能溶解的KNO的最大量是31.6g所以在50mL水 中所能溶解的KNO的质量最多为158g因此当x的值为158-10=58时, 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3)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从其溶液中析岀晶体常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答案(1)B(2)5.8 (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点拨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加水的方法一定可行;对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而言,升高温度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 液;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而言,降温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 饱和溶液
解析 (1)据图可以看出,B中有固体剩余,故B中一定是饱和溶液;(2)20 ℃时,在100 g水中所能溶解的KNO3的最大量是31.6 g,所以在50 mL水 中所能溶解的KNO3的质量最多为15.8 g,因此当x的值为15.8-10=5.8时, 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3)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从其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答案 (1)B (2)5.8 (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点拨 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加水的方法一定可行;对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而言,升高温度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 液;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而言,降温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 饱和溶液
题型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 例2(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 图9-2-9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解度g 40 丙 20 温度/℃ 图9-2-9
题型二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 例2 (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 图9-2-9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9-2-9
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得到的溶液仍饱和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解析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 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A错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 温度升高而增大,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得到的溶 液仍饱和B正确;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 影响较小,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正确; T℃时,甲、乙溶解度相等均为30g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 饱和溶液D正确。 答案A
A.T2 ℃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B.T2 ℃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 ℃时,甲、乙各30 g 分别加入100 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解析 T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 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A错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 温度升高而增大,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 液仍饱和,B正确;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 影响较小,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正确; T1 ℃时,甲、乙溶解度相等,均为30 g,各30 g 分别加入100 g 水中,均形成 饱和溶液,D正确。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