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溶解度》 教学知识点 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 3、气体溶解度 教学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1)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溶解度曲线 2、难点:正确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 3、疑点:溶解度与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间的关系 4、解决办法: (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大小?可以建立 体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度与溶解性在概念上的不同 (2)通过一些基础练习,加深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3)通过例题的示范,学生的练习,可以更清楚地使学生理解溶解度和饱和溶液 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不溶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那什么是 物质的溶解性呢? [板书]: 、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学生活动]: 根据生活实践讨论: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总结板书]: 2、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 讨论并设计实验:如何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
1 《课题 2 溶解度》 一、教学知识点 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 3、气体溶解度 二、教学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1)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溶解度曲线 2、难点:正确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 3、疑点:溶解度与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间的关系。 4、解决办法: (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大小?可以建立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度与溶解性在概念上的不同。 (2)通过一些基础练习,加深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3)通过例题的示范,学生的练习,可以更清楚地使学生理解溶解度和饱和溶液 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不溶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那什么是 物质的溶解性呢? [板书]: 一、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学生活动]: 根据生活实践讨论: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总结板书]: 2、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 讨论并设计实验:如何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
解度大小?) [教师活动]: 启发引导学生:在相同温度下,将氯化钠、硝酸钾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溶剂中,观察哪 种可以溶解更多一点 总结]: 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大小: (1)在一定温度下(相同) (2)在一定量溶剂里(相同) [目的] 锻炼学生利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引出溶解度的概念作铺垫 [板书]: 二、固体溶解庋(溶解性的定量描述) [教师活动]: 介绍固体溶解度。 [板书]: 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 [练习]: 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3)20℃时,在50克水中加入18克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时,食 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8克 (4)10℃时,100克水里溶解了15克蔗糖,所以,蔗糖的溶解度为15克。 [学生活动] 讨论以上说法是否正确,并认真归纳。 [板书]: 2、理解溶解度应注意四个因素:(1)条件一定温度下。 (2)标准:100克溶剂中
2 解度大小?) [教师活动]: 启发引导学生:在相同温度下,将氯化钠、硝酸钾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溶剂中,观察哪一 种可以溶解更多一点。 [总结]: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大小: (1)在一定温度下(相同) (2)在一定量溶剂里(相同) [目的]: 锻炼学生利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引出溶解度的概念作铺垫。 [板书]: 二、固体溶解度(溶解性的定量描述) [教师活动]: 介绍固体溶解度。 [板书]: 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 量。 [练习]: 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36 克。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3)20℃时,在 50 克水中加入 18 克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时,食 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18 克。 (4)10℃时,100 克水里溶解了 15 克蔗糖,所以,蔗糖的溶解度为 15 克。 [学生活动]: 讨论以上说法是否正确,并认真归纳。 [板书]: 2、理解溶解度应注意四个因素:(1)条件一定温度下。 (2)标准:100 克溶剂中
(3)状态:饱和状态。 (4)单位:克 [目的]: 通过练习归纳总结,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能力。 [提问]: “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活动] 讨论回答 ①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 ②20℃时,食盐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板书]: 三、溶解庋与溶解性的关系 [教师活动]: 讲解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它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这种溶 解能力既取决与溶质本性,有取决与它与溶剂之间的关系。而物质的溶解度,它是按照 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 中溶剂中所能溶剂外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区别。 [目的]: 帮助学生理解在溶解度概念,为什么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和“在100克溶剂中”。 [学生活动]: 找出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和不溶物质溶解度的关系 [总结板书] 20℃时:溶解度大于10克 易溶物质 溶解度大于1克可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1克 微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0、01克不(难)溶物质 [板书]: 四、溶解曲度线 [讲解]
3 (3)状态:饱和状态。 (4)单位:克。 [目的]: 通过练习归纳总结,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能力。 [提问]: “在 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16 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活动]: 讨论回答: ①20℃时,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克食盐。 ②20℃时,食盐在 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 36 克。 [板书]: 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教师活动]: 讲解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它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这种溶 解能力既取决与溶质本性,有取决与它与溶剂之间的关系。而物质的溶解度,它是按照 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 中溶剂中所能溶剂外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区别。 [目的]: 帮助学生理解在溶解度概念,为什么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和“在 100 克溶剂中”。 [学生活动]: 找出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和不溶物质溶解度的关系。 [总结板书]: 20℃时:溶解度大于 10 克 易溶物质 溶解度大于 1 克 可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 1 克 微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 0、01 克 不(难)溶物质 [板书]: 四、溶解曲度线 [讲解]:
饱和溶液与温度和溶剂量有关,在描述固体溶解度时,溶剂量已经确定(100克),所以 固体物质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板书]: 1、溶解度曲线 [学生活动]: 总结归纳: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 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1)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 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10℃时, 硝酸钠的溶解度是;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2)在70℃时,氯化钠、氯化铵、硝酸钾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 (3)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目的]: 培养学生识图、用图及分析综合能力 [总结板书] 2、溶解度曲线意义: ①可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或某一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③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教师活动] 指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板书]: 五、气体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某气体在101千帕,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了达到饱和状态时的 气体体积数 [学生活动]
4 饱和溶液与温度和溶剂量有关,在描述固体溶解度时,溶剂量已经确定(100 克),所以 固体物质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板书]: 1、溶解度曲线 [学生活动]: 总结归纳: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 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1)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 ;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 。10℃时, 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 (2)在 70℃时,氯化钠、氯化铵、硝酸钾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 、 、 。 (3)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目的]: 培养学生识图、用图及分析综合能力。 [总结板书]: 2、溶解度曲线意义: ①可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或某一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③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教师活动]: 指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板书]: 五、气体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某气体在 101 千帕,一定温度下,溶解在 1 体积水了达到饱和状态时的 气体体积数。 [学生活动]: 回答:
(1)理解气体溶解度应注意哪些问题?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总结板书]: 2、注意: ①气体溶解度在叙述中一定要指明:101千帕、一定温度、1体积水、饱和状态、无单位 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増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通过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参照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 物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1、判断正误 (1)向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克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 2)随水量的增加,能溶解的物质增加,所以溶解度随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 (3)将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克采用加溶剂、降温的方法 (4)一定温度下,100克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氯化钾10克,则:该温度下氯化钾 的溶解度为10克。 七、板书设计 、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2、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固体溶解度(溶解性的定量描述) 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 2、理解溶解度应注意四个因素:(1)条件一定温度下。(2)标准:100克溶剂中 (3)状态:饱和状态。(4)单位:克。 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四、溶解曲度线 五、气体溶解度
5 (1)理解气体溶解度应注意哪些问题?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总结板书]: 2、注意: ①气体溶解度在叙述中一定要指明:101 千帕、一定温度、1 体积水、饱和状态、无单位。 ②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目的]: 通过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参照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 物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1、判断正误: (1)向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 1 克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 (2)随水量的增加,能溶解的物质增加,所以溶解度随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 (3)将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克采用加溶剂、降温的方法。 (4)一定温度下,100 克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氯化钾 10 克,则:该温度下氯化钾 的溶解度为 10 克。 七、板书设计 一、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2、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二、固体溶解度(溶解性的定量描述) 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 量。 2、理解溶解度应注意四个因素:(1)条件一定温度下。(2)标准:100 克溶剂中。 (3)状态:饱和状态。(4)单位:克。 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四、溶解曲度线 五、气体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