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第十一单元复习 人教九下 【例1】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 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A. NaOH B. NaHCO3 D. NaCl 【例1】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加工,A错误;B.碳酸氢钠可 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符合题意,B正确;C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 于食品加工,C错误;D氯化钠与酸不反应,D错误。答案选B。 【答案】B 【总结】 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有金属和盐。例如:Zn+H2SO4=ZnSO4+H2↑; NaCO3+H2SO4=Na2SO4+H2O+CO2↑。 ◆精盐提纯一一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 质 实验步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搅拌,加速溶解。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 过滤 流,防止溶液流失 玻璃棒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搅拌,防止溶液受热丕 蒸发 玻璃棒 均,造成液体飞溅 【例2】氯化钠是重要的盐。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A.“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 加热 B.“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 化钠的溶解 C氨化钠的水※淅能由具困为它在水中由离出白由移动的N叶和c
第十一单元 第十一单元复习 人教九下 【例 1】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 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 A.NaOH B.NaHCO3 C.Ca(OH)2 D.NaCl 【例 1】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加工,A 错误;B.碳酸氢钠可 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符合题意,B 正确; C.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 于食品加工,C 错误;D.氯化钠与酸不反应,D 错误。答案选 B。 【答案】B 【总结】 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有金属和盐。例如: Zn+H2SO4 = ZnSO4+H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 质。 实验步 骤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 玻璃棒 引流,防止溶液流失。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 玻璃棒 搅拌,防止溶液受热不 均,造成液体飞溅。 【例 2】氯化钠是重要的盐。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 加热 B.“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 化钠的溶解 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 Na+和 Cl-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AHCl、BaCl2、H2SO4、Na2CO3 B.H2SO4、HCl、BaCl2、 Na2CO3 C.HCl、H2SO4、BaCl2、Na2CO3 DH2SO4、Na2CO3、HCl、 BaCl2 【题干】4.(2013·南京)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 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测11-3所示转化的是()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 ) A.HCl、BaCl2、H2SO4、Na2CO3 B.H2SO4 、 HCl 、 BaCl2 、 Na2CO3 C.HCl、H2SO4、BaCl2、Na2CO3 D.H2SO4、Na2CO3、HCl、 BaCl2 【题干】4.(2013·南京)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 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测 11-3 所示转化的是 ( )
三、后小劉 【题干】1能证明“CaCO3并非绝对不溶于水”的实验事实是() A.向少许CaCO3粉未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无明显现象 B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振荡,粉末消失且有气泡产生 C.向2颗蚕豆粒般石灰石固体加入3ml蒸馏水,滴入酚酞试液片刻内不变红 D.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3ml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酚酞试液即变红 【题干】2.(2014·呼和浩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溶液中一定 有硫酸根离子 D.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把KOH、HNO3、CuSO4、BaCh、NaCO3四种溶液鉴别 出来 【题干】3.(2014·山东济宁)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 HSO4、BaC、NaCO3溶液中的一种。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 到下面现象 溶液 甲+乙 乙+丙 丙十丁 甲+丁 现象 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A.HCl、BaCl2、H2SO4、Na2CO BH2SO4、HCl、BaCl2、Na2CO3 CHCl、H2SO4、BaCl2、Na2CO DH2SO4、NaCO3、HCl、BaCl2 【题干】4.(2013·南京)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 应就能实现如图测11-3所示转化的是() 物 质 甲 丙 选项 CO2 CaCO3 H2O O2 B Naoh Nacl CO2 NA2C03 H202 H2 20 O Mgo Cao Caoh) H20 CaCl
三、课后小测 【题干】1.能证明“CaCO3 并非绝对不溶于水”的实验事实是 ( ) A.向少许 CaCO3 粉未加入 NaOH 溶液充分振荡,无明显现象 B.向少许 CaCO3 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振荡,粉末消失且有气泡产生 C.向 2 颗蚕豆粒般石灰石固体加入 3ml_蒸馏水,滴入酚酞试液片刻内不变红 D.向少许 CaCO3 粉末加入 3ml 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酚酞试液即变红 【题干】2.(2014·呼和浩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溶液中一定 有硫酸根离子 D.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把 KOH、HNO3、CuSO4、BaCl2、Na2CO3 四种溶液鉴别 出来 【题干】3.(2014·山东济宁)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 HCl、 H2SO4、BaCl2、Na2CO3 溶液中的一种。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 到下面现象: 溶液 甲+乙 乙+丙 丙+丁 甲+丁 现象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 ) A.HCl、BaCl2、H2SO4、Na2CO3 B.H2SO4、HCl、BaCl2、Na2CO3 C.HCl、H2SO4、BaCl2、Na2CO3 D.H2SO4、Na2CO3、HCl、BaCl2 【题干】4.(2013·南京)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 应就能实现如图测 11-3 所示转化的是 ( ) 物 质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CO2 CaCO3 H2O O2 B NaOH NaCl CO2 NA2CO3 C H2O2 H2O O2 MgO D CaO Ca(OH)2 H2O CaCl2
答素解析 【例1】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加工,A错误;B.碳酸氢 钠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符合题意,B正确:C.氢氧化钙具有腐蚀 性,不能用于食品加工,C错误:;D氯化钠与酸不反应,D错误。答案选 【例2】A.“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否则容易引起固体飞溅,A错误;B.“一定溶质 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B正确;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 ,C正确: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D正确;故选A 【例3】Fe能与HCl、CusO发生反应;金属氧化物Fe2O3能与HCl反应;酸 HCl能与碱NaOH反应;碱NaOH能与盐CuSO4反应;盐CuSO4能与盐BaCl 反应,总共有6个反应,故选C 卜测答案: 【答案】1.D提示:碱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答案】2.D提示:先观察溶液的颜色,蓝色为CuSO4;取另三种溶液少许 于管中,分别加λCusO4,有蓝色沉淀产生的试管原溶液为KOH;又取两种溶 液少许于试管中,分别加入KOH,有白色沉淀产生的试管原溶液是MgCh,无 现象的是HNO3 【答案】3.C提示:BaCl2和NaCO3,H2SO4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则丙为 BaCl,甲为稀盐酸;甲与乙反应无现象,则乙为H2SO4;甲与丁产生气体,则 丁为Na2CO3。 【答案】4.A提示:无法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B中乙到丙;C中丁到甲;D 中丙到丁 【答案】5.C提示: HCL. CacI2混合液中加NaCO3:首先发生2HCl+ Na2CO3=2NaCl+CO2↑+HO,HCl被消耗pH上升,接着NaCO3+CaCh CaCO3↓+2NaCl,pH=7不变,则出现“平台”,若再加NaCO3,pH又会升高, 因为Na2CO3溶液pH>7
答案解析 【例 1】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加工,A 错误;B.碳酸氢 钠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符合题意,B 正确; C.氢氧化钙具有腐蚀 性,不能用于食品加工,C 错误;D.氯化钠与酸不反应,D 错误。答案选 B。 【例 2】A.“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否则容易引起固体飞溅,A 错误;B.“一定溶质 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B 正确;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 Na+和 Cl -,C 正确;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D 正确;故选 A。 【例 3】Fe 能与 HCl、CuSO4 发生反应;金属氧化物 Fe2O3 能与 HCl 反应;酸 HCl 能与碱 NaOH 反应;碱 NaOH 能与盐 CuSO4 反应;盐 CuSO4 能与盐 BaCl2 反应,总共有 6 个反应,故选 C。 小测答案: 【答案】1.D 提示:碱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答案】2.D 提示:先观察溶液的颜色,蓝色为 CuSO4;取另三种溶液少许 于管中,分别加入 CuSO4,有蓝色沉淀产生的试管原溶液为 KOH;又取两种溶 液少许于试管中,分别加入 KOH,有白色沉淀产生的试管原溶液是 MgCl2,无 现象的是 HNO3。 【答案】3.C 提示:BaCl2 和 Na2CO3,H2SO4 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则丙为 BaCl2,甲为稀盐酸;甲与乙反应无现象,则乙为 H2SO4;甲与丁产生气体,则 丁为 Na2CO3。 【答案】4.A 提示:无法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 B 中乙到丙;C 中丁到甲;D 中丙到丁 【答案】5.C 提示:HCl. CaCl2 混合液中加 Na2CO3;首先发生 2HCl+ Na2CO3 2NaCl+CO2↑+H2O,HCl 被消耗 pH 上升,接着 Na2CO3+CaCl2= CaCO3↓+2NaCl,pH=7 不变,则出现“平台”,若再加 Na2CO3,pH 又会升高, 因为 Na2CO3 溶液 pH>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