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难溶 微溶可溶 易溶 20℃时的溶解度/ 图9-2
(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图9-2-1
2溶解度曲线 1)概念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曲线的物在对温種 气两点两勿小缓谢 含义线物质的答哪怕 由线下)的点表溶夜为个溶夜 曲线上)点表溶夜末容本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①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④确定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⑤确定结晶的方法
2.溶解度曲线 (1)概念: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 含义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①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 : : : : 曲线上的点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点 两曲线交点两物质在对应温度时溶解度相等 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面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晶体 ④确定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⑤确定结晶的方法
3气体的溶解度 (1)概念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 体体积叫气体的溶解度。 (2)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和压强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 而减小 (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比较 固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标准 00g溶剂 1体积水 外界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压强
3.气体的溶解度 (1)概念 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 体体积叫气体的溶解度。 (2)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和压强,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 而减小。 (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比较 固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标准 100 g溶剂 1体积水 外界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压强
例2(2018湖北咸宁中考)在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 入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92-2所示,硝酸钾 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2-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溶解度g硝酸钾 氯化钾 25F-- 烧杯① 烧杯② t1t2温度/℃ 图9-2-2 图9-2-3 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例2 (2018湖北咸宁中考)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 入各盛有100 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9-2-2所示,硝酸钾 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2-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解析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上层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A正确;℃时, 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 加入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①中没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① 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B错误烧杯①中的固体全部溶解,烧杯②中有 固体剩余所以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C正确,℃C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所以将温度升高到 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D正确 答案B
解析 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上层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A正确;t1℃时, 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 加入各盛有100 g 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①中没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① 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B错误;烧杯①中的固体全部溶解,烧杯②中有 固体剩余,所以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C正确;t2℃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所以将温度升高到 t2 ℃,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D正确。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