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 2015.5 本试卷共10页,共四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 考分钟。 绩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知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基础运用。(共22分 下列选择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 黑涂满。填空题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共10分) 杏花开放时节,江南一带往往_甲,老是不肯放晴。但自读了元代虞集的诗句“杏花春雨江 南”后,便不再觉得雨煞风景了。“杏花”“春雨”“江南”,这三个词拆开来看十分平凡,但放在一起, 顿觉妩媚鲜妍,充满诗情画义。又有“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 寒杨柳风”,。乙。难怪连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 诗句,读来婉转低徊,令人心驰神往。不知是春雨润泽了杏花,还是杏花点染了春雨。自古咏杏诗颇多 佳作:宋祁咏杏,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尽得风流,作者也成为郝 郝有名的“红杏尚书”。此外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墙来”,也都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看来,杏花真是花中的幸运儿。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画线词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杏花”“春雨”“江南”,这三个词拆(chai)开来看十分平凡,但放在一起,顿觉妩媚鲜妍, 充满诗情画义。 B.难怪连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zhao)卖杏花”的诗句,读来 婉转低徊,令人心驰神往。 C.宋祁咏杏,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zhao)一“闹”字,尽得风流,作 者也成为郝郝有名的“红杏尚书”。 D.此外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都脍 (hui)炙人口,传诵至今。 (2)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春雨点点 足证杏花与雨,早已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B.春雨绵绵 证明杏花与雨,已是中国文人抒发爱国情怀的典型意象 C.春雨绵绵 足证杏花与雨,早已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D.春雨点点 证明杏花与雨,已是中国文人抒发爱国情怀的典型意象 (3)汉语是最富于诗性的语言,诗人可以打破语法规则的限制写诗,“杏花春雨江南”就是一个典型范 例,下列诗句的组合方式与它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月有阴晴圆缺 B.醉里挑灯看剑 C.古道西风瘦马 D.七八个星天外 (4)下列文人与陆放翁生活在同一时代,为豪放派代表人物的是(2分)
1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 文 2015.5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0 页,共四道大题,21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 22 分) 下列选择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 黑涂满。填空题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共 10 分) 杏花开放时节,江南一带往往 甲 ,老是不肯放晴。但自读了元代虞集的诗句“杏花春雨江 南”后,便不再觉得雨煞风景了。“杏花”“春雨”“江南”,这三个词拆开来看十分平凡,但放在一起, 顿觉妩媚鲜妍,充满诗情画义。又有“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 寒杨柳风”, 乙 。 难怪连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 诗句,读来婉转低徊,令人心驰神往。不知是春雨润泽了杏花,还是杏花点染了春雨。自古咏杏诗颇多 佳作:宋祁咏杏,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尽得风流,作者也成为郝 郝有名的“红杏尚书”。此外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墙来”,也都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看来,杏花真是花中的幸运儿。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画线词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杏花”“春雨”“江南”,这三个词拆.(chāi)开来看十分平凡,但放在一起,顿觉妩媚鲜妍, 充满诗情画义。 B. 难怪连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zhāo)卖杏花”的诗句,读来 婉转低徊,令人心驰神往。 C. 宋祁咏杏,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zháo)一“闹”字,尽得风流,作 者也成为郝郝有名的“红杏尚书”。 D. 此外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都脍. (huì)炙人口,传诵至今。 (2)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春雨点点 足证杏花与雨,早已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B. 春雨绵绵 证明杏花与雨,已是中国文人抒发爱国情怀的典型意象 C. 春雨绵绵 足证杏花与雨,早已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D. 春雨点点 证明杏花与雨,已是中国文人抒发爱国情怀的典型意象 (3)汉语是最富于诗性的语言,诗人可以打破语法规则的限制写诗,“杏花春雨江南”就是一个典型范 例,下列诗句的组合方式与它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月有阴晴圆缺 B. 醉里挑灯看剑 C. 古道西风瘦马 D. 七八个星天外 (4)下列文人与陆放翁生活在同一时代,为豪放派代表人物的是(2 分)
A.陶渊明B.杜甫C.欧阳修 D.辛弃疾 (5)《三国演义》里有一位神医,他曾为关羽刮骨疗毒,治好了关羽的箭伤,他是 。假如一位 医术高明的朋友的诊所即将开业,你们全家决定送他一块匾挂在诊所,匾上书写的内容最得体的 根据语境,在上面的横线处选填答案,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华佗 誉满杏林 扁鹊 桃李天下 C.华佗 梨园世家 D 扁鹊 德艺双馨 2.对下面这首小诗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远处海面耸起了一道道山岗 列阵从天边赶来 近处海面推过来一堵堵高墙 只期望自己的生命 啊,潮来了,潮来了,轰隆作响 能爆出冲天的巨响 像十万匹奔马突然被暴雷惊狂 潮水在一瞬间杀进每条岩缝和礁孔 浪头飞越礁盘,前赴后继冲上岩岸 一切污秽都无法逃脱它的冲刷涤荡 那是老远就选定的厮拼的战场 虽说在击石的巨响中自己已化为白烟 为实现最后的一击 但那巨响毕竟是生命最豪迈的歌唱 A.诗的开头把潮水比作耸起的“山岗”和推过来的“高墙”,写出了海水涨潮时潮头推涌,奔腾而来 的壮观气势 B.诗中描摹海潮的轰响,有如被暴雷惊吓后十万匹马的狂乱奔腾,既写出了潮水声响之大,又写出了 潮来时场面的惊心动魄。 C.诗中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潮水飞跃岩岸,前赴后继地列阵从天边赶来,渴望携手战场上厮拼的 勇士奏响胜利的凯歌。 D.诗的结尾写潮水以化为白烟的代价,瞬间涤清了岩缝和礁孔的污秽,发出了生命最豪迈的歌唱,表 达了对潮的赞美之情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共4分) 1文同,字与可,北宋梓州人,操2文同的住屋前后,多是他亲手3兴致浓时,文同回到书房就立刻 行高洁,以学问闻名于当时。他栽种的竹子。闲暇之时,他常去铺纸磨墨,信手画竹。经过不断 能诗善画,通篆、隶、行、草等竹林观察竹子的长势和形态,悉|的练习,他画出的竹形态逼真 各体书法 心研究体会 十分传神 2
2 A. 陶渊明 B. 杜甫 C. 欧阳修 D.辛弃疾 (5)《三国演义》里有一位神医,他曾为关羽刮骨疗毒,治好了关羽的箭伤,他是 。假如一位 医术高明的朋友的诊所即将开业,你们全家决定送他一块匾挂在诊所,匾上书写的内容最得体的 是 。根据语境,在上面的横线处选填答案,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华佗 誉满杏林 B. 扁鹊 桃李天下 C. 华佗 梨园世家 D. 扁鹊 德艺双馨 2.对下面这首小诗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 潮 远处海面耸起了一道道山岗 近处海面推过来一堵堵高墙 啊,潮来了,潮来了,轰隆作响 像十万匹奔马突然被暴雷惊狂 浪头飞越礁盘,前赴后继冲上岩岸 那是老远就选定的厮拼的战场 为实现最后的一击 列阵从天边赶来 只期望自己的生命 能爆出冲天的巨响 潮水在一瞬间杀进每条岩缝和礁孔 一切污秽都无法逃脱它的冲刷涤荡 虽说在击石的巨响中自己已化为白烟 但那巨响毕竟是生命最豪迈的歌唱…… A. 诗的开头把潮水比作耸起的“山岗”和推过来的“高墙”,写出了海水涨潮时潮头推涌,奔腾而来 的壮观气势。 B. 诗中描摹海潮的轰响,有如被暴雷惊吓后十万匹马的狂乱奔腾,既写出了潮水声响之大,又写出了 潮来时场面的惊心动魄。 C. 诗中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潮水飞跃岩岸,前赴后继地列阵从天边赶来,渴望携手战场上厮拼的 勇士奏响胜利的凯歌。 D. 诗的结尾写潮水以化为白烟的代价,瞬间涤清了岩缝和礁孔的污秽,发出了生命最豪迈的歌唱,表 达了对潮的赞美之情。 3.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共 4 分) 1.文同,字与可,北宋梓州人,操 行高洁,以学问闻名于当时。他 能诗善画,通篆、隶、行、草等 各体书法。 2.文同的住屋前后,多是他亲手 栽种的竹子。闲暇之时,他常去 竹林观察竹子的长势和形态,悉 心研究体会。 3.兴致浓时,文同回到书房就立刻 铺纸磨墨,信手画竹。经过不断 的练习,他画出的竹形态逼真, 十分传神
出 4.人们看到文同画的竹,都赞不5.文同善于画竹的名声不胫而6.诗人晁补之是文同的好友,他 绝口,视为珍宝。可他认为自己走,四面八方的人纷纷拿着画布十分喜爱观看文同画竹,有人向 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登门求画,常常门庭若市。 他询问文同画竹的秘诀,他以诗 来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回答:“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 竹”。 (1)根据上面的连环画,对文同画竹时能够做到“胸有成竹”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同品行高洁,学问丰厚,有极高的艺术修养。 B.文同十分爱竹,整日流连其间,悉心研究体会 文同在仔细地观察竹后,还不断努力练习画竹 D.文同以画竹闻名,登门求画的人多,门庭若市 (2)朋友十分热爱绘画,他希望自己将来能像文同一样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可他因最近几次绘画比 赛的失败而变得十分消沉。于是,你引用李白在《行路难》中的“ ”鼓励他振 作起来,坚定成功的信念。(2分) 4.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文学家。他胸襟开阔,志冋远大,在他笔下:“①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大海也仿佛具有吞吐宇宙的宏大气势。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中,曹操善于笼络人才,但十分多疑,对对手残酷无情。刘备曾为曹操所困,只好每日在后园种菜 以消除曹操的疑忌。有一次,曹操与刘备喝酒讨论谁是当世英雄,说岀“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 吓得刘备跌落了筷子,这就是著名的 情节)。后来刘备在两位义弟 和张飞 等人的帮助下建立了蜀国,从一个侧面证明曹操确有识人的智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部分源 于史实,部分源于该书作者 (人名)的艺术虚构,他始终以刘备为皇室正宗,而曹操则是 其对立面。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曹操的奸雄形象也逐渐定格,所以在京剧中,扮演曹操 的人往往画着_⑤色的脸谱。(6分)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 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 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苘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 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
3 4. 人们看到文同画的竹,都赞不 绝口,视为珍宝。可他认为自己 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 来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5.文同善于画竹的名声不胫而 走,四面八方的人纷纷拿着画布 登门求画,常常门庭若市。 6. 诗人晁补之是文同的好友,他 十分喜爱观看文同画竹,有人向 他询问文同画竹的秘诀,他以诗 回答:“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 竹”。 (1)根据上面的连环画,对文同画竹时能够做到“胸有成竹”的原因,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 文同品行高洁,学问丰厚,有极高的艺术修养。 B. 文同十分爱竹,整日流连其间,悉心研究体会。 C. 文同在仔细地观察竹后,还不断努力练习画竹。 D. 文同以画竹闻名,登门求画的人多,门庭若市。 (2)朋友十分热爱绘画,他希望自己将来能像文同一样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可他因最近几次绘画比 赛的失败而变得十分消沉。于是,你引用李白在《行路难》中的 “ , ”鼓励他振 作起来,坚定成功的信念。(2 分) 4.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文学家。他胸襟开阔,志向远大,在他笔下:“① ,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大海也仿佛具有吞吐宇宙的宏大气势。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中,曹操善于笼络人才,但十分多疑,对对手残酷无情。刘备曾为曹操所困,只好每日在后园种菜 以消除曹操的疑忌。有一次,曹操与刘备喝酒讨论谁是当世英雄,说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 吓得刘备跌落了筷子,这就是著名的 ② (情节)。后来刘备在两位义弟 ③ 和张飞 等人的帮助下建立了蜀国,从一个侧面证明曹操确有识人的智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部分源 于史实,部分源于该书作者 ④ (人名)的艺术虚构,他始终以刘备为皇室正宗,而曹操则是 其对立面。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曹操的奸雄形象也逐渐定格,所以在京剧中,扮演曹操 的人往往画着 ⑤ 色的脸谱。(6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 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 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 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宋代沈括《活板》) 或书之竹,谓之竹简;或书于缣(jian)帛,谓之帛书。缣贵而简重,不便于用。至后汉,蔡伦以木 肤、麻头、敝布、鱼网造纸,称为蔡伦纸φ而文籍资之以为卷轴。然皆写本,学者艰于传录,故人以 藏书为贵。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 印卖。朝廷从之。锓梓( gi nz T)之法。,其本于此。因是天下书籍遂广。然而板木工匠,所费甚多, 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虽有可传之书,人皆惮其工费,不能印造°传播后世。 (节选自元代王祯《造活字印书法》,有删改) 注释:⑩[缣帛]用于书写的白色丝织品。②[蔡伦纸]指蔡伦用植物纤维改进造纸方法所发明的纸。③[资]凭借,用。④ [写本]手抄的书本。⑤[判]指兼职。⑥[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⑦[九经]儒家经典。⑧[锓 梓之法]刻板印刷的方法。⑨[印造]印刷制作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选文(二)“朝廷从之”的“从”意思相近的一项是(2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从民欲也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瞬息可就 就 (2)谓之竹简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纸帖之 翻译: (2)天下书籍遂广 8.选文(一)中的“活板”有(1) 、制版活、 拆版活等优点。选文 (二)进一步阐明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书写在竹 或缣帛上,但“缣贵而简重,不便于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文章典籍可以用纸书写后装订成卷轴, 但“(3)”:刻板印刷术发明之后,天下书籍遂广,但“ (4) (前两 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铁血将军戴安澜》,完成第913题。(共16分)
4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宋代沈括《活板》) (二) 或书之竹,谓之竹简;或书于缣(jiān)帛①,谓之帛书。缣贵而简重,不便于用。至后汉,蔡伦以木 肤、麻头、敝布、鱼网造纸,称为蔡伦纸②而文籍资③之以为卷轴。然皆写本④,学者艰于传录,故人以 藏书为贵。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⑤国子监⑥田敏,校正《九经》⑦,刻板 印卖。朝廷从之。锓梓(qǐn zǐ)之法⑧,其本于此。因是天下书籍遂广。然而板木工匠,所费甚多, 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虽有可传之书,人皆惮其工费,不能印造⑨传播后世。 (节选自元代王祯《造活字印书法》,有删改) 注释:① [缣帛]用于书写的白色丝织品。②[蔡伦纸]指蔡伦用植物纤维改进造纸方法所发明的纸。③[资]凭借,用。④ [写本]手抄的书本。⑤[判]指兼职。 ⑥[国子监]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⑦ [九经] 儒家经典。⑧[锓 梓之法]刻板印刷的方法。 ⑨[印造]印刷制作。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选文(二)“朝廷从之”的“从”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2 分)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C. 从.民欲也 D.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瞬息可就. 就: (2)谓.之竹简 谓: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以纸帖之 翻译: (2)天下书籍遂广 翻译: 8. 选文(一)中的“活板”有 (1) 、制版活、 (2) 、拆版活等优点。选文 (二)进一步阐明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书写在竹 或缣帛上,但“缣贵而简重,不便于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文章典籍可以用纸书写后装订成卷轴, 但“ (3) ”;刻板印刷术发明之后,天下书籍遂广,但“ (4) ”。(前两 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一)阅读《铁血将军戴安澜》,完成第 9-13 题。(共 16 分)
铁血将军戴安澜 ①1942年的一天,陕北延安的一间窑洞里,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惊悉名将陨落的消息,奋 笔疾书挽诗一首:“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诗里提到的将军,就是刚刚牺牲在抗日战场的 民革命军第5军200师师长戴安澜。 ②将军安徽无为人。少时勤奋妤学,曾师从桐城名士周绍峰,后又追随教育家陶行知,深受陶先生 爱护平民思想的影响。1924年,将军以一介文弱书生报考黄埔军校,因体能测试不过关未能成功。此时 他已立志投笔从戎,救国救民,遂报名参军锤炼自己,经过两年严格的军事训练后再次报考黄埔军校, 被顺利录取为第三期学员。 ③毕业后,将军经历了包括台儿庄战役在内的多次战争,因战功卓著步步晋升。35岁时,升任国民 革命军第200师师长,少将军衔。20师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为了找到它最适合的战术,将军冲 上前线观察日军如何作战,不幸暴露了目标,被日军火力封锁在掩体内长达两个多小时。其间,他一直 静静地趴在那里,细数日军的枪声,最终弄清了日军的坦克与战车、机枪与步枪是如何协调作战的。将 军不仅胆识过人,战场上身先士卒,还十分有谋略,治军有方。他发明了很多简短有效的战术,制定了 严格的军事考核方案。很快,200师就成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王牌师。 ④1939年末,将军奉命镇守广西昆仑关,昆仑关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同盟国支援 中国的物资85%都要经过昆仑关运输。因此在日军眼里,昆仑关就是中国的命脉,占领它就切断了中国 的补给线。战斗一开始,日军就动用了最精锐的部队,不惜血本想赢,可他们遇到了戴安澜。两天时间 里,昆仑关两次易主,战斗极为惨烈。最后,是将军率领将士用大刀劈开漫山遍野的铁丝网,一点点清 除日军设下的障碍,以血肉之躯向日军步步逼近,才最终蠃得了胜利 ⑤战后,人们到医院看望受伤的戴安澜,但他却没把自己的伤放在心上,表示“流血是军人之分, 恨不能扬威国外。”而没过多久,机会就来了。1942年初,为了支援盟军在中印缅战场对日本法西斯的 战争,中国十万远征军挥师入缅,准备御敌于国门之外。200师作为先头部队进驻缅甸同古。同古是南 平原上的一座小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它既无天险可守,又缺乏防御工事。强敌当前,将军带领 军队日夜抢修,积极布防。 ⑥很快,200师就与日军在同古城外交火了。战斗一开始就极为惨烈,日军动用数倍于200师的兵 力,对同古城展开了疯狂的进攻。上有飞机轮番轰炸,下有重炮持续猛击,阵地被炸成一片火海。将军 始终屹立在阵地上,从容自若地指挥部队利用抢修姸的坑道式掩蔽所灵活地阻击敌人。鬼子炮轰,就钻 入坑道;鬼子步兵进攻,便从坑道杀出,杀得鬼子人仰马翻。鬼子退入丛林,就发射燃烧弹,烧得他们 哭爹叫娘;鬼子开动坦克攻击,就用手榴弹炸毁坦克。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 在军官会议上,将军缓缓站起,用凝重而略带沙哑的声音立下遺言:“余奉命固守同古,余战死,以副 师长代理;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理……”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全军士气大振。随后的战斗 中,200师英勇地与敌人进行过白刃战,机智地应对过敌人的毒气弹,顽强地与敌人展开了周旋。最终, 日军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同古城安如磐石。 ⑦同古之战,200师以罕见的勇气和智慧阻击了数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战果震惊世界。英、美 各国均大幅报道了将军的英雄事迹和伟大壮举,中国军队赢得了国际声誉。然而,形势对于孤军作战的 200师来说,正变得越来越严峻:援兵被阻,供应断绝,官兵精疲力竭……激战12天之后,将军不得不 率部突出重围,留给日军一座空城。随后,将军奉命顺利收复了另一战略要冲棠吉,但日军也已追上来 并迂回到200师后方,切断了将军的退路。 ⑧此时,200师要么以难民身份进入印度,要么冲破日军的五道封锁线回国。将军断然拒绝了前者, 他说:“我生为中华军人,死为中华雄鬼,宁愿与日寇战死,决不苟且偷生”。将军率领仅存的6000余 名官兵进入缅北野人山,他要带着将士们回家,回中国。不幸的是,在冲过最后一道封锁线时,将军身 负重伤。此时,部队缺医少药,断粮断炊,缅甸又正在雨季,将军的伤势迅速恶化。1942年5月26日 凌晨,将军吩咐部下为他换装整容。此时,苍穹寂寥,月暗星稀,唯北斗星依稀可辨。将军遥望天际, 久久不语,眼角涌出一颗大大的泪珠……下午,将军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临终前将军已不能言,只是用
5 铁血将军戴安澜 ①1942 年的一天,陕北延安的一间窑洞里,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惊悉名将陨落的消息,奋 笔疾书挽诗一首:“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诗里提到的将军,就是刚刚牺牲在抗日战场的国 民革命军第 5 军 200 师师长戴安澜。 ②将军安徽无为人。少时勤奋好学,曾师从桐城名士周绍峰,后又追随教育家陶行知,深受陶先生 爱护平民思想的影响。1924 年,将军以一介文弱书生报考黄埔军校,因体能测试不过关未能成功。此时 他已立志投笔从戎,救国救民,遂报名参军锤炼自己,经过两年严格的军事训练后再次报考黄埔军校, 被顺利录取为第三期学员。 ③毕业后,将军经历了包括台儿庄战役在内的多次战争,因战功卓著步步晋升。35 岁时,升任国民 革命军第 200 师师长,少将军衔。200 师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为了找到它最适合的战术,将军冲 上前线观察日军如何作战,不幸暴露了目标,被日军火力封锁在掩体内长达两个多小时。其间,他一直 静静地趴在那里,细数日军的枪声,最终弄清了日军的坦克与战车、机枪与步枪是如何协调作战的。将 军不仅胆识过人,战场上身先士卒,还十分有谋略,治军有方。他发明了很多简短有效的战术,制定了 严格的军事考核方案。很快,200 师就成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王牌师。 ④1939 年末,将军奉命镇守广西昆仑关,昆仑关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同盟国支援 中国的物资 85%都要经过昆仑关运输。因此在日军眼里,昆仑关就是中国的命脉,占领它就切断了中国 的补给线。战斗一开始,日军就动用了最精锐的部队,不惜血本想赢,可他们遇到了戴安澜。两天时间 里,昆仑关两次易主,战斗极为惨烈。最后,是将军率领将士用大刀劈开漫山遍野的铁丝网,一点点清 除日军设下的障碍,以血肉之躯向日军步步逼近,才最终赢得了胜利。 ⑤战后,人们到医院看望受伤的戴安澜,但他却没把自己的伤放在心上,表示“流血是军人之分, 恨不能扬威国外。”而没过多久,机会就来了。1942 年初,为了支援盟军在中印缅战场对日本法西斯的 战争,中国十万远征军挥师入缅,准备御敌于国门之外。200 师作为先头部队进驻缅甸同古。同古是南 缅平原上的一座小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它既无天险可守,又缺乏防御工事。强敌当前,将军带领 军队日夜抢修,积极布防。 ⑥很快,200 师就与日军在同古城外交火了。战斗一开始就极为惨烈,日军动用数倍于 200 师的兵 力,对同古城展开了疯狂的进攻。上有飞机轮番轰炸,下有重炮持续猛击,阵地被炸成一片火海。将军 始终屹立在阵地上,从容自若地指挥部队利用抢修好的坑道式掩蔽所灵活地阻击敌人。鬼子炮轰,就钻 入坑道;鬼子步兵进攻,便从坑道杀出,杀得鬼子人仰马翻。鬼子退入丛林,就发射燃烧弹,烧得他们 哭爹叫娘;鬼子开动坦克攻击,就用手榴弹炸毁坦克。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 在军官会议上,将军缓缓站起,用凝重而略带沙哑的声音立下遗言:“余奉命固守同古,余战死,以副 师长代理;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理……”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全军士气大振。随后的战斗 中,200 师英勇地与敌人进行过白刃战,机智地应对过敌人的毒气弹,顽强地与敌人展开了周旋。最终, 日军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同古城安如磐石。 ⑦同古之战,200 师以罕见的勇气和智慧阻击了数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战果震惊世界。英、美 各国均大幅报道了将军的英雄事迹和伟大壮举,中国军队赢得了国际声誉。然而,形势对于孤军作战的 200 师来说,正变得越来越严峻:援兵被阻,供应断绝,官兵精疲力竭……激战 12 天之后,将军不得不 率部突出重围,留给日军一座空城。随后,将军奉命顺利收复了另一战略要冲棠吉,但日军也已追上来 并迂回到 200 师后方,切断了将军的退路。 ⑧此时,200 师要么以难民身份进入印度,要么冲破日军的五道封锁线回国。将军断然拒绝了前者, 他说:“我生为中华军人,死为中华雄鬼,宁愿与日寇战死,决不苟且偷生”。将军率领仅存的 6000 余 名官兵进入缅北野人山,他要带着将士们回家,回中国。不幸的是,在冲过最后一道封锁线时,将军身 负重伤。此时,部队缺医少药,断粮断炊,缅甸又正在雨季,将军的伤势迅速恶化。1942 年 5 月 26 日 凌晨,将军吩咐部下为他换装整容。此时,苍穹寂寥,月暗星稀,唯北斗星依稀可辨。将军遥望天际, 久久不语,眼角涌出一颗大大的泪珠……下午,将军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临终前将军已不能言,只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