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节能原理与技术 课程类别(必,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Energy Saving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42/1.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燃气轮机原理 后续课程支撑:热力发电厂 授课时间:1-12周,周二1-2节 授课地点:7B412 授课对象:2019级能源与动力工程1-2班、2019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1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陈佰满/副教授、何清/讲师 答聚时间、地点与方式: 1课堂: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进行答疑: 2.课外,可直接到机电楼12L301/401室办公室进行答疑: 3.线上:建立QQ课程群,实施线上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节能原理与技术》,李崇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课程简介:详细介绍了能源动力等领域的节能原理,重点阐述了在能源的转换、利用过程中,如何不断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节能领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联合循环与能量梯级利用,如冷热电联产等:3)余热、废热资源利用及能效分析:4)新能源发展现状。通过学习 本门课程,使学生能够攀握节能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能进行简单系统的能效分析运算,了解目前较为成熟的节能技术及新能源开发现状,树立 节能环保理念,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单业要求指标点 单业要求 1
1 《节能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节能原理与技术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Energy Saving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4/2/1.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燃气轮机原理 后续课程支撑:热力发电厂 授课时间: 1-12 周,周二 1-2 节 授课地点:7B412 授课对象: 2019 级能源与动力工程 1-2 班、2019 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1 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陈佰满/副教授、何清/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1.课堂: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进行答疑; 2.课外:可直接到机电楼 12L301/401 室办公室进行答疑; 3.线上:建立 QQ 课程群,实施线上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 使用教材:《节能原理与技术》,李崇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课程简介:详细介绍了能源动力等领域的节能原理,重点阐述了在能源的转换、利用过程中,如何不断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节能领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联合循环与能量梯级利用,如冷热电联产等;3)余热、废热资源利用及能效分析;4)新能源发展现状。通过学习 本门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节能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能进行简单系统的能效分析运算,了解目前较为成熟的节能技术及新能源开发现状,树立 节能环保理念,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1: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内 掌握能源领域的节能原理,了解目前工程上较为成熟的节 31能够设计(开发)满足能源与动力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 能技术及新能源开发现状。 工程需求的能源与动力系统、单元(部 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 件)、工艺流程和节能减排的技术方案。 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 安全、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目标2: 4.2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应用基础 4.研究:能够运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信息综合 能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等知识进行设备及系 知识拟定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内复杂 等科学研究方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复杂问 统的能效分析与计算。 问题解决思路,制订实验方案、构建实 题开展研究,并得到有效结论。 验系统。 目标3: 7.1:理解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社会可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能源与 能从能源的开采、运输、储存、使用等整个生产过程进行 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熟悉环境保护 动力工程复杂问题的工程实践对节能、环境和社会 综合评价与分析,理解其对环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 的相关法律法规,认识能源与动力工程 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响,树立节能环保理念。 专业对人类与社会的责任。 理论教学进程表 授课教 学时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 教学模式 周次 敢学主题 支撑课 师 数 点) 散学方法 作业安排 (线上/线下) 程目标 重点:我国的能源消费状况及节能的意 课后作业:课程思 义、途径:大学生节能减排获奖案例分 QQ直播+ 政作业:讨论日常 目标一 概述 何清 析。 线上 优学院录 生活中可行的节能 难点: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及整体知识结 播 措施。 构。 2
2 目标 1: 掌握能源领域的节能原理,了解目前工程上较为成熟的节 能技术及新能源开发现状。 3.1 能够设计(开发)满足能源与动力 工程需求的能源与动力系统、单元(部 件)、工艺流程和节能减排的技术方案。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内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 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 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 安全、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目标 2: 能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等知识进行设备及系 统的能效分析与计算。 4.2 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应用基础 知识拟定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内复杂 问题解决思路,制订实验方案、构建实 验系统。 4. 研究:能够运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信息综合 等科学研究方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复杂问 题开展研究,并得到有效结论。 目标 3: 能从能源的开采、运输、储存、使用等整个生产过程进行 综合评价与分析,理解其对环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 响,树立节能环保理念。 7.1:理解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熟悉环境保护 的相关法律法规,认识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对人类与社会的责任。 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能源与 动力工程复杂问题的工程实践对节能、环境和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授课教 师 学时 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 点) 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支撑课 程目标 1 概述 何清 1 重点:我国的能源消费状况及节能的意 义、途径;大学生节能减排获奖案例分 析。 难点: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及整体知识结 构。 线上 QQ 直播+ 优学院录 播 课后作业:课程思 政作业:讨论日常 生活中可行的节能 措施。 目标一
课程思政融入点:结合我国目前所面临 的能源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节能环保理 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QQ直播+ 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 线上 优学院录 目标二 难点:设备热效率的计算。 播 1-2 节能原理 何清 重点:热力学第二定律,企业节能案例 QQ直播+ 2 分析。 线上 优学院录 目标二 难点:设备拥效率的计算。 播 重点:热平衡与㶲平衡的主要技术指标、 热平衡模型及类型:锅炉节能案例分析。 QQ直播+ 课后作业:热效率 3 能源平衡 何清 2 难点:锅炉的热平衡方程及热效率分析。 线上 优学院录 与㶲效率的计算、 目标二 课程思政融入点:从能源效率的正反计 播 锅炉效率分析。 算公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重点:抽汽式汽轮机与背压式汽轮机的 QQ直播+ 特点、热电厂热经济指标的计算。 线上 优学院录 目标三 难点:热量法。 播 4-5 热电联产 何清 QQ直播+ 重点:热电厂燃料节约量计算与分析。 线上 优学院录 课后作业:热电厂 目标三 难点:临界热化发电比。 播 热经济指标计算。 5-6 联合循环 何清 1 重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工作流程 线上 QQ直播+ 目标三 3
3 课程思政融入点:结合我国目前所面临 的能源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节能环保理 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 1 - 2 节能原理 何清 1 重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 。 难点 :设备热效率的计算 。 线上 Q Q 直播 + 优学院录 播 目标二 2 重点 :热力学第 二定律,企业节能案例 分析 。 难点 :设备㶲效率的计算 。 线上 Q Q 直播 + 优学院录 播 目标二 3 能源平衡 何清 2 重点 :热平衡与㶲平衡的主要技术指标、 热平衡模型及类型;锅炉节能案例分析。 难点 :锅炉的热平衡方程及热效率分析 。 课程思政融入点:从能源效率的正反计 算公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线上 Q Q 直播 + 优学院录 播 课后作业 :热效率 与㶲效率的计算、 锅炉效率分析。 目标二 4 - 5 热电联产 何清 2 重点 :抽汽式汽轮机与背压式汽轮机的 特点、热电厂热经济指标的计算 。 难点 :热量法 。 线上 Q Q 直播 + 优学院录 播 目标 三 1 重点 :热电厂燃料节约量计算与分析 。 难点:临界热化发电比。 线上 Q Q 直播 + 优学院录 播 课后作业 :热电厂 热经济指标计算 。 目标 三 5 - 6 联合循环 何清 1 重点 :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的工作流程 、 线上 Q Q 直播 + 目标三
燃气轮机工作原理、IGCC工作流程及关 优学院录 键技术。 播 难点:布雷顿循环。 重点:联合循环的四种基本形式。 QQ直播+ 课堂讨论:补燃是 难点:有补燃和无补燃时的能量平衡方 线上 优学院录 否一定提高能源利 目标三 程及热效率计算。 播 用效率? 重点:疏水放流式加热器与汇集式加热 器的特点、凝汽机组及再热机组的等效 QQ直播+ 发电厂热力系统节 6 何清 热降理论、等效热降理论的应用法则。 线上 优学院录 目标二 能理论 难点:抽汽等效热降与新蒸汽等效热降 播 的计算。 重点:热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热管理 7 热管及热管换热器 陈佰满 2 论、热管换热器的特点、类型、结构及 线下 课后作业:热管设 课堂讲授 目标一 其应用。 计计算 难点:热管设计的计算与分析。 重点:保温/保冷的目的,保温材料的作 8 保温节能技术 陈佰满 用与分类、以及如何选择保温材料。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一 难点:几种典型管道保温计算。 重点:工业余热的定义与种类,余热的 9 余热回收节能技术 陈佰满 2 特点以及利用策略,余热利用途径。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一 难点:余热回收利用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10-11 新能源 陈佰满 2 重点: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特点、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一
4 燃气轮机工作原理、IGCC 工作流程及关 键技术。 难点:布雷顿循环。 优学院录 播 1 重点:联合循环的四种基本形式。 难点:有补燃和无补燃时的能量平衡方 程及热效率计算。 线上 QQ 直播+ 优学院录 播 课堂讨论:补燃是 否一定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 目标三 6 发电厂热力系统节 能理论 何清 1 重点:疏水放流式加热器与汇集式加热 器的特点、凝汽机组及再热机组的等效 热降理论、等效热降理论的应用法则。 难点:抽汽等效热降与新蒸汽等效热降 的计算。 线上 QQ 直播+ 优学院录 播 目标二 7 热管及热管换热器 陈佰满 2 重点:热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热管理 论、热管换热器的特点、类型、结构及 其应用。 难点:热管设计的计算与分析。 线下 课堂讲授 课后作业:热管设 计计算 目标一 8 保温节能技术 陈佰满 2 重点:保温/保冷的目的,保温材料的作 用与分类、以及如何选择保温材料。 难点:几种典型管道保温计算。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一 9 余热回收节能技术 陈佰满 2 重点:工业余热的定义与种类,余热的 特点以及利用策略,余热利用途径。 难点:余热回收利用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一 10-11 新能源 陈佰满 2 重点: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特点、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一
应用及发展趋势。 难点:太阳能集热器的分类及特点。 重点: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特点、 应用及发展趋势。 难点:风能的计算。 课程思政作业:阅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学习各类新能源 线下 读不少于2篇关于 课堂讲授 目标一 技术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技术的 新能源相关的文 发展史,思考国际地位与科技之间的关 献。 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 琢磨自身从而壮大国家。 重点:能源梯级利用、分布式能源技术 分布式能源系统及 12 陈佰满 2 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一 热声发电技术 难点:能源梯级利用的能效分析。 合计 24 课程考核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权重(%)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作业 期末考试 目标一 3-1 10 35 45 目标二 4-2 10 28 38 目标三 7-1 10 1 17
5 应用及发展趋势。 难点:太阳能集热器的分类及特点。 2 重点: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特点、 应用及发展趋势。 难点:风能的计算。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学习各类新能源 技术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技术的 发展史,思考国际地位与科技之间的关 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 琢磨自身从而壮大国家。 线下 课堂讲授 课程思政作业:阅 读不少于 2 篇关于 新 能 源 相 关 的 文 献。 目标一 12 分布式能源系统及 热声发电技术 陈佰满 2 重点:能源梯级利用、分布式能源技术 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难点:能源梯级利用的能效分析。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一 合计 24 课程考核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权重(%) 作业 期末考试 目标一 3-1 10 35 45 目标二 4-2 10 28 38 目标三 7-1 10 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