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教案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学期:20203-2024-2授课班级:2023级行政管理授课单位:管理学院授课教师:郭蕊
《公共政策学》教案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期:20203-2024-2 授课班级:2023 级行政管理 授课单位: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郭蕊
第一章导论学时4周次单元第一章导论第1教学周教学环境设计使用多媒体课件;分组讨论活动介绍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方法、要求以及课程主要的内容结构;让学教学目的生了解该门课程的实用性与重要性,树立学生学习好该门课程的信心。知识点:社会问题与政策活动、政策的含义、公共政策的发展历史与演进。重点: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含义、本质、特征;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重点难点共政策学的新发展;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难点:政策、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概念的界定;公共政策学的学科特性;决策科学的形成:公共政策学的新发展教学方法讲授、模拟演示、练习、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与手段1.内容导入及设计请各位同学列出你最关心的问题TOP5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名称至今尚不统一。究其原因,一是在这门学科最早产生并且至今最为发达的美国,其英语名称有数个并行于世,如PolicySciences,Public Policy Sciences,Policy Analysis,Public PolicyAnalysis,PolicyResearch,PolicyStudies,Policy Inquiry,PublicPolicyResearch,PublicPolicyStudies等;二是在将这些英语名称对教学设计译为中文时,常常出现不同的译名,如PolicySciences,有译为“政策及教授内科学”者,也有译为“政策学”者,等等。英文名称的差异,主要反映了1L容从事这门学科研究的学者在两个问题的认识上的差异:其一是这门学科的科学性问题;其二是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的公共性问题。在中国大陆,这门学科是改革开放以后才着手引进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量的和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是为大学本科教育编写的教材,所使用的学科名称有这样几种:①公共政策学;②政策学;③政策科学;④政策分析;③公共政策分析;③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虽然不同的学者会使用不同的学科名称,但是这些名称都是对同一学科的称谓,就学科要素而言彼此则没有什么差异,因此可互相替代。思考与练1.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习2.如何呢理解“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有权威的分配”1
1 第一章 导论 单元 第一章导论 学时 4 周次 第 1 教学周 教学环境设计 使用多媒体课件;分组讨论活动 教学目的 介绍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方法、要求以及课程主要的内容结构;让学 生了解该门课程的实用性与重要性,树立学生学习好该门课程的信心。 重点难点 知识点:社会问题与政策活动、政策的含义、公共政策的发展历史与演进。 重点: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含义、本质、特征;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 共政策学的新发展;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难点:政策、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概念的界定;公共政策学的学科特性; 决策科学的形成;公共政策学的新发展。 教 学方法 与手段 讲授、模拟演示、练习、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 教 学设计 及 教授内 容 1.内容导入及设计 请各位同学列出你最关心的问题 TOP5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名称至今尚不统一。究其原因,一是在这门学科最早产 生并且至今最为发达的美国,其英语名称有数个并行于世,如 Policy Sciences,Public Policy Sciences, Policy Analysis, Public Policy Analysis, Policy Research, Policy Studies, Policy Inquiry, Public Policy Research, Public Policy Studies 等;二是在将这些英语名称对 译为中文时,常常出现不同的译名,如 Policy Sciences,有译为“政策 科学”者,也有译为“政策学”者,等等。英文名称的差异,主要反映了 从事这门学科研究的学者在两个问题的认识上的差异:其一是这门学科的 科学性问题;其二是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的公共性问 题。在中国大陆,这门学科是改革开放以后才着手引进和逐渐发展起来的, 大量的和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是为大学本科教育编写的教材,所使用的学科 名称有这样几种:①公共政策学;②政策学;③政策科学;④政策分析; ⑤公共政策分析;⑥政策研究;⑦公共政策研究。虽然不同的学者会使用 不同的学科名称,但是这些名称都是对同一学科的称谓,就学科要素而言 彼此则没有什么差异,因此可互相替代。 思 考与练 习 1.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2.如何呢理解“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有权威的分配
1.【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一章关于政治的科学阅读文献2.【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第一章,公共政策之研究;第七章政策研究和公共利益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第一节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内涵(2学时)一、社会问题与政策活动导例:A家庭夫妇只有一个女儿。让女儿在国内读大学,花钱少,但某些自然科学门类的实验条件和师资水平赶不上欧美名牌大学;到国外著名大学读理科,学的理论知识新、使用技术多,但花钱也多。夫妇两人再三商量后,决定拿出多年的积蓄,让女儿出国深造。B企业是一个由好几个股东投资才办成的私营玩具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的主导性产品是儿童玩具。在市场调研中,公司董事长发现眼下生子女越来越多,而且家长们更喜欢购买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玩具。董事长在和其他股东及经理层商量后决定多生产适合女孩玩的高级洋娃娃。C国在人口普查中发现,由于某些医院迎合某些家庭重男轻女的观念,对胎儿作性别测定,一些夫妇想方设法要怀上一个男孩。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全国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调。政府有关部门在调查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土,做出决定,禁止医院作这类测定。D鉴于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地球供人类未来存在和发展的资源越来越少。但不少国家只顾眼前的经济增长,对现有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召开了由各国首脑参加的会议,签署宣言,承诺各国的经济增长应以不影响后代发展为前提。请思考下面的问题:①家庭中解决问题的手段属于公共政策吗?②企业中的决策并不是董事长一个人或董事会中的几个人拍脑袋就完事的。企业决策也带有公共性,但它是公共政策吗?③在全球治理中,解决哪些问题的政策才算是公共政策?含义:政策是人们通过谋划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和工具。从一般政策到公共政策,突出的是政策活动中公共性的增强。公共政策正是具有公共性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这里讲的公共性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强调公共政策活动主要发生在社会公共领域;二是强调在公共政策活动中,执2
2 阅读文献 1.[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一 章 关于政治的科学 2.[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第一 章,公共政策之研究;第七章 政策研究和公共利益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第一节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内涵(2 学时) 一、社会问题与政策活动 导例:A 家庭夫妇只有一个女儿。让女儿在国内读大学,花钱少,但某些自然科学门 类的实验条件和师资水平赶不上欧美名牌大学;到国外著名大学读理科,学的理论知识 新、使用技术多,但花钱也多。夫妇两人再三商量后,决定拿出多年的积蓄,让女儿出 国深造。 B 企业是一个由好几个股东投资才办成的私营玩具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的主导性产 品是儿童玩具。在市场调研中,公司董事长发现眼下生子女越来越多,而且家长们更喜 欢购买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玩具。董事长在和其他股东及经理层商量后决定多生产适合女 孩玩的高级洋娃娃。 C 国在人口普查中发现,由于某些医院迎合某些家庭重男轻女的观念,对胎儿作性 别测定,一些夫妇想方设法要怀上一个男孩。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全国人口性别比例 的失调。政府有关部门在调查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土,做出决定,禁止医院作这类测定。 D 鉴于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地球供人类未来存在和发展的资源越来越少。但不少国 家只顾眼前的经济增长,对现有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联合国召开了由各国首脑参加的会议,签署宣言,承诺各国的经济增长应以 不影响后代发展为前提。 请思考下面的问题:①家庭中解决问题的手段属于公共政策吗?②企业中的决策并 不是董事长一个人或董事会中的几个人拍脑袋就完事的。企业决策也带有公共性,但它 是公共政策吗?③在全球治理中,解决哪些问题的政策才算是公共政策? 含义:政策是人们通过谋划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和工具。 从一般政策到公共政策,突出的是政策活动中公共性的增强。 公共政策正是具有公共性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这里讲的公共性有四个方面的含 义:一是强调公共政策活动主要发生在社会公共领域;二是强调在公共政策活动中,执
政党组织和政府部门需要运用公共权力;三是强调在公共政策活动中需要协调的是公共利益:最后强调在公共政策活动中应当遵循和坚持的是公共价值。二、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1.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具体的个别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一般;2.政策系统。(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一参谋结构矩阵结构3.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三、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一)政治学视角。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二)管理学视角。管理是指按照一定的计划和步骤,服从一定的指挥和原则,从而使个人和各个方面的活动协调一致,以便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管理科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决策科学。(三)经济学视角。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一门学科。(四)社会学视角。社会学对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对社会问题、种族关系、家庭问题、犯罪学和社会变革所进行的研究。(五)伦理学视角。伦理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这将在最后一节进行探讨;二是政策研究本身的伦理规范,或者说是政策分析的职业伦理。第二节公共政策学的产生与发展(1学时)3
3 政党组织和政府部门需要运用公共权力;三是强调在公共政策活动中需要协调的是公共 利益;最后强调在公共政策活动中应当遵循和坚持的是公共价值。 二、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1.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 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 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具体的个别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 政策一般; 2.政策系统。(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 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 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①线性结构 ②职能结构 ③线性— 参谋结构 ④矩阵结构 3.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 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政策过程是一 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 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三、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一)政治学视角。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二)管理学视角。管理是指按照一定的计划和步骤,服从一定的指挥和原则,从 而使个人和各个方面的活动协调一致,以便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管理科 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决策科学。 (三)经济学视角。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 的一门学科。 (四)社会学视角。社会学对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对社会问题、种族关 系、家庭问题、犯罪学和社会变革所进行的研究。 (五)伦理学视角。伦理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 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这将在最后一节进行探讨;二是政策研究本身的伦理规范,或 者说是政策分析的职业伦理。 第二节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与发展(1 学时)
一、公共政策学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按照政策科学奠基人拉斯韦尔的观点,政策科学所关注的是政策相关知识,即公共决策过程知识和公共决策过程中的知识。由此定义来看,可以说政策科学源远流长,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样古老。随着文明的出现尤其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就需要处理公共的或社会问题,就必须有政策研究活劫,用相应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产生政策相关知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专门化活动的政策研究以及研究者的角色地位,政策相关知识产生的程序和方法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人类文明进化到这样的阶段,即人类开始自觉地反思知识与行动的关系,追求政策相关知识的时候,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就发端了。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和经验研究的成长,政策研究或政策相关知识的产生逐步变成一种相对自主的、由它自己的特殊程序所指导的活动,并逐步建立在系统的经验数据的基础上。进入20世纪,政策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主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及行政学的职业化。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适用》(1971)和《政策科学构想》(1971)的出版。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上,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二、公共政策学的中国化进程概括起来说,推动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现实需要是推动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强大动力,一方面是党政领导机关决策的需要,这一需要推动着专门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设立;另一方面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需要,这一需要推动着教师撰写教材和学术论著。第二,关于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改革开放以来,体制内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越来越多,对党政领导部门的直接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不断地发展,体制外的公共政策研究组织越来越多地成立起来;第三,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4
4 一、公共政策学在国外的产生与发展 按照政策科学奠基人拉斯韦尔的观点,政策科学所关注的是政策相关知识,即公共 决策过程知识和公共决策过程中的知识。由此定义来看,可以说政策科学源远流长,几 乎与人类文明同样古老。随着文明的出现尤其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就需要处理公共的 或社会问题,就必须有政策研究活劫,用相应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产生政策相关知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专门化活动的政策研究以及研究者的角色地位,政策 相关知识产生的程序和方法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人类文明进化到这样的阶段,即人 类开始自觉地反思知识与行动的关系,追求政策相关知识的时候,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 就发端了。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和经验研究的成长,政策研究或政策相关知识的产 生逐步变成一种相对自主的、由它自己的特殊程序所指导的活动,并逐步建立在系统的 经验数据的基础上。 进入 20 世纪,政策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主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如经 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及行政学的职业化。 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 程》(1968)、《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适用》(1971)和《政策科学构想》(1971)的出版。 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上,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方法论的多样化。 (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 (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 (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二、公共政策学的中国化进程 概括起来说,推动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现实需要是推 动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强大动力,一方面是党政领导机关决策的需要,这一需要推动着 专门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设立;另一方面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需要,这一需要推动着教 师撰写教材和学术论著。第二,关于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改革开放以来,体制内的公共 政策研究机构越来越多,对党政领导部门的直接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不断地发展,体制 外的公共政策研究组织越来越多地成立起来;第三,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