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谜 区化野劍人迴 你见过这样的动物吗?它们繁殖力惊人;它们采取停止进食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改变毛色吸引天敌等 种种奇怪的方式自杀;它们汇集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这种动物就是——旅鼠。 阅读位梦华的科学小品《旅鼠之谜》,你在感受旅鼠的奇特的同时,还有可能从它的身上得到一些重要 的启示 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 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进修,并 于1982年10月去南极,从此与南极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 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1992 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而且上书党中央、因务院,建议尽快开展北极考察,1993 年再次深入北极为中国北极考察作好前期准备。他任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队长 他的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一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南极之梦》、《美国随想与南极 梦说》、《南极属于谁》、《冰雪世界的资源》、《北极的呼唤》等,由他主编的丛书《神奇的北极》获 第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1996)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7年)。 相关知识 1.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南斯拉夫的一个婴儿降生,被联合国象征性地认定为是地球上第50亿个人,并宣 布地球人口突破50亿大关。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 UNEPA)倡议这一天为“世界50亿人口日”。联合国人 口基金决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提高人们对世界人口问题的重视。 1995年2月15日零点,北京妇产医院一个重3700克的婴儿出生,宣告中国第12亿个公民的到来 距1989年4月11日“11亿人口日”不足2000天,庞大的人口列车又增加了1亿名新乘客。进一步唤起 全民对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60亿联合国确定今天为世界“60亿人口日” 2.地球上究竟能养活多少人 人口急剧增长,使全世界人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水资源更加缺乏,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它给地球 的生态系统以极大的冲击,使得地球上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我们知道,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而地球接受太阳光的面积是有限的。因而植物利用 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也是有限的。 态学家可以根据生物圈所能提供的食物量,计算出地球上到底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生 产1.65×10′克有机物质,这就等于生产出2.76×10焦耳的能量。假如按照平均每人每天消费919.6 焦耳计算,地球可以养活8000亿人口。但实际上,人类只能利用植物总生产量的1%,因为各种动物都要 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植物总产量不能全都用来养活人。另外,有许多植物和动物并不能供人类食用 因此,生态学家得出结论,地球最多能养活80亿人口。假如地球上的人口按现在年增长2%的速度增长 那么每过35年人口数就增加1倍。这样,到350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等于地球的质量,显然这是非 常可怕的。 事实上,人口剧增造成对生物资源的过量索取己经导致生物物种大量灭绝,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 人类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因此,地球上的人口不能无限增长,否则人类就会自取灭亡 文题资讯 “旅鼠”,顾名思义,旅行的老鼠。它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奥
旅鼠之谜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 你见过这样的动物吗?它们繁殖力惊人;它们采取停止进食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改变毛色吸引天敌等 种种奇怪的方式自杀;它们汇集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这种动物就是——旅鼠。 阅读位梦华的科学小品《旅鼠之谜》,你在感受旅鼠的奇特的同时,还有可能从它的身上得到一些重要 的启示。 ⚫ 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 年生于山东平度,1962 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 年毕业后分 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81 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进修,并 于 1982 年 10 月去南极,从此与南极结下不解之缘,1983 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 1991 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1992 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而且上书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尽快开展北极考察,1993 年再次深入北极为中国北极考察作好前期准备。他任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队长。 他的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 《南极政治与法律》、《南极之梦》、《美国随想与南极 梦说》、《南极属于谁》、《冰雪世界的资源》、《北极的呼唤》等,由他主编的丛书《神奇的北极》获 第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1996)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7 年)。 ⚫ 相关知识 1.世界人口日 1987 年 7 月 11 日,南斯拉夫的一个婴儿降生,被联合国象征性地认定为是地球上第 50 亿个人,并宣 布地球人口突破 50 亿大关。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UNEPA)倡议这一天为“世界 50 亿人口日”。联合国人 口基金决定从 1988 年起把每年的 7 月 11 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提高人们对世界人口问题的重视。 1995 年 2 月 15 日零点,北京妇产医院一个重 3700 克的婴儿出生,宣告中国第 12 亿个公民的到来。 距 1989 年 4 月 11 日“11 亿人口日”不足 2000 天,庞大的人口列车又增加了 1 亿名新乘客。进一步唤起 全民对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 1999 年 10 月 12 日世界人口达 60 亿联合国确定今天为世界“60 亿人口日”。 2.地球上究竟能养活多少人 人口急剧增长,使全世界人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水资源更加缺乏,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它给地球 的生态系统以极大的冲击,使得地球上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我们知道,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而地球接受太阳光的面积是有限的。因而植物利用 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也是有限的。 生态学家可以根据生物圈所能提供的食物量,计算出地球上到底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生 产 1.65×1017 克有机物质,这就等于生产出 2.76×1018 焦耳的能量。假如按照平均每人每天消费 919.6 焦耳计算,地球可以养活 8000 亿人口。但实际上,人类只能利用植物总生产量的 1%,因为各种动物都要 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植物总产量不能全都用来养活人。另外,有许多植物和动物并不能供人类食用。 因此,生态学家得出结论,地球最多能养活 80 亿人口。假如地球上的人口按现在年增长 2%的速度增长, 那么每过 35 年人口数就增加 1 倍。这样,到 3500 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等于地球的质量,显然这是非 常可怕的。 事实上,人口剧增造成对生物资源的过量索取已经导致生物物种大量灭绝,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 人类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因此,地球上的人口不能无限增长,否则人类就会自取灭亡。 ⚫ 文题资讯 “旅鼠”,顾名思义,旅行的老鼠。它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奥秘
①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①交代地理位置,伏“北 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块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纪念,但转了极” 半天一无所获,却突然从草从里跑出一只老鼠来,它一看苗 也许是想以此做点补偿吧 头不对,知道出来得不是时候,便仓皇逃窜。我很想看看这|所以才紧追不舍 北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它跑了半天 “饶有兴趣”是因为他的工 找不到一个洞口可钻,我急中生智,摘下帽子把它扣住了。作与此相关,为下文写他是纽约 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帽子里取出时,突然过来一个高个子动物协会的成员是旅鼠专家做 的白人,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捉到了仕丨铺垫。“笑眯眯”表现了他的平 易近人 ②“是一只老鼠。”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是 ②到底是老鼠还是田鼠 只田鼠。” 我并不能确定。 ③“不。”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③丹尼斯·马洛斯则特 只旅鼠。” 在行。将我和他对比,更能突出 他在行。 ④“真的?”我惊叫起来,“这就是北极旅鼠?除了颜色 深一点之外,它看上去与我们家乡的田鼠没有什么明显的区 ④为自己的意外收获而惊 别。”我仔细地端详着它那黑色的绒毛和尖尖的嘴巴,近乎自异。 言自语地说。 ⑥“是的,这就是神秘莫测的北极旅鼠,人们研究了妊⑤语气这么肯定,看来一 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说着,他递给我一张|定是个专家了 名片,并自我介绍说,“我是丹尼斯,从纽约来的。” ⑥交代丹尼斯·马洛斯的 ⑥丹尼斯·马洛斯先生是纽约动物协会的成员。 身份,回应前文,解释他对旅鼠 很在行的原因 ①-⑥是第部分,写我在北极捉旅鼠,遇到动物协会 的成员——美国的丹尼斯·马洛斯 ⑦再点“内行”,紧扣第六 ⑦他坐到草地上,抓起那只旅鼠,很内行地让它 [巴罗]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个小城市,紧靠北冰洋,距北极点只有500公里,是美洲陆地最北端的城市 作者曾在这里进行极地考察。[爱斯基摩人]又称因纽特人,北极地区的民族之一。目前约有五六万人,主 要分布在北美沿北极圈一带。[神秘莫测]使人摸不透,难以推测。 张开了口,露出了尖利的牙齿:“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 这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 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 列数字具体说明其繁殖速 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它们二年能生七|度之快。 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天,幼 设问,卖关子,吊起“我 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的胃口,也设置悬念,吊起读者 直直地望着我。 的胃口 “意味着它们繁殖得很快呗。”我半开玩笑地回答说。⑨继续设置悬念,吸引读
文本浏览·评点感知 ○1 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 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块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纪念,但转了 半天一无所获,却突然从草丛里跑出一只老鼠来,它一看苗 头不对,知道出来得不是时候,便仓皇逃窜。我很想看看这 北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它跑了半天, 找不到一个洞口可钻,我急中生智,摘下帽子把它扣住了。 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帽子里取出时,突然过来一个高个子 的白人,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捉到了什 么好东西?” ○2 “是一只老鼠。”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是一 只田鼠。” ○3 “不。”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 一只旅鼠。” ○4 “真的?”我惊叫起来,“这就是北极旅鼠?除了颜色 深一点之外,它看上去与我们家乡的田鼠没有什么明显的区 别。”我仔细地端详着它那黑色的绒毛和尖尖的嘴巴,近乎自 言自语地说。 ○5 “是的,这就是神秘莫测的北极旅鼠,人们研究了好 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说着,他递给我一张 名片,并自我介绍说,“我是丹尼斯,从纽约来的。” ○6 丹尼斯·马洛斯先生是纽约动物协会的成员。 [○1 -○6 是第一部分,写我在北极捉旅鼠,遇到动物协会 的成员——美国的丹尼斯·马洛斯。] ○7 他坐到草地上,抓起那只旅鼠,很内行地让它 ○1 交代地理位置,伏“北 极”。 也许是想以此做点补偿吧, 所以才紧追不舍。 “饶有兴趣”是因为他的工 作与此相关,为下文写他是纽约 动物协会的成员是旅鼠专家做 铺垫。“笑眯眯”表现了他的平 易近人。 ○2 到底是老鼠还是田鼠, 我并不能确定。 ○3 丹尼斯·马洛斯则特别 在行。将我和他对比,更能突出 他在行。 ○4 为自己的意外收获而惊 异。 ○5 语气这么肯定,看来一 定是个专家了。 ○6 交代丹尼斯·马洛斯的 身份,回应前文,解释他对旅鼠 很在行的原因。 ○7 再点“内行”,紧扣第六 节。 [巴罗]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个小城市,紧靠北冰洋,距北极点只有 500 公里,是美洲陆地最北端的城市。 作者曾在这里进行极地考察。[爱斯基摩人]又称因纽特人,北极地区的民族之一。目前约有五六万人,主 要分布在北美沿北极圈一带。[神秘莫测]使人摸不透,难以推测。 张开了口,露出了尖利的牙齿:“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 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 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它们一年能生七 八胎,每胎可生 12 个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 20 天,幼 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 直直地望着我。 ○8 “意味着它们繁殖得很快呗。”我半开玩笑地回答说。 这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 列数字具体说明其繁殖速 度之快。 设问,卖关子,吊起“我” 的胃口,也设置悬念,吊起读者 的胃口。 ○9 继续设置悬念,吸引读
“繁殖得有多快呢?”他追问道 ①用“我”的“无言以 ①“这……”我无言以对了。 衬托马洛斯的内行 ①“让我们算笔账你就知道了。”他把老鼠放进一个纸 ①不愧是专家,准备充 袋里,从背包中取出了本子和铅笔,“一对旅鼠从三月份开始分,随身备办着纸袋、背包、本 生育,假使它们一年中生了7窝,每窝12只,一共84只,子、铅笔 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和女儿。再假使每胎都是6 一对旅鼠,一年有七代子 公6母,则为6对。20天后,第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孙,作者一代一代说下来,总体 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2上看,是详细说明,详说之中 只。40天后,第二胎的6对也投入了生育大军,它们一共可又有详有略。第二代详说,第三 以生5胎,若每胎12只,则为360只。以此类推,那么,它代,第一胎、第二胎详说,其他 们的孙子和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1512只。这是第三几胎就不再一一详说就是一二 代。不要忘了,40天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对也开始繁殖两胎,仔细比较,详细的程度也 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一共可生5胎,为2160有差别。第四代,详说第一胎, 只。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一生可以第二胎到第七胎就概说总数。至 生出6480只小老鼠。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25920只,于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 第六代为9332只,第七代为27996只,第八代,也就是这八代都只说总数。可见,作者的 年的最后一批为55872只。你看看,从三月份的2只,到写法是逐步展开,有详有略。 八月底九月初就会变成96718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几代第几胎一一交代明白,所以 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50万只!天让人觉得繁而不乱 哪,这简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推算的结果摆在我的面 前,用手指着那些数字说。 ①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 ①我迟疑地接过他的本子,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内 贴近生活 心深表怀疑。于是自己动手,重新推算了一遍,所得的结果 竟然和他的完全一致。“是的,”我喃喃地说, [相媲(pi)美]相比美,多指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无言以对]没有可以应对的话。[庞大]很大(常 含过大或大而无当的意思,指形体,组织或数量等。)[深表怀疑]非常怀疑。深,很、非常。 “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④3言外之意,旅鼠还有其 3“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如此广阔的北极草原上,有 他的奥秘。开启下文,引出旅鼠 时候,它们的密度竟能达到每公顷有250只之多!这还只是的另几个奥秘。 旅鼠的第一大奥秘。”看着我惊讶的表情,他显得有点得意。 “得意”,不能理解为贬 西方人的性格都很外露, 层解]⑦-①3是第二部分第一层,丹尼斯马洛斯先生 和他们追求自由开放的思想观 向我讲述旅鼠的第一大奥秘:繁殖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念相关 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的后代。 “幸好它们只是一些小老鼠,如果再大一点,例如是④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可 兔子或者山羊之类,还不把地球上所有的草都吃光了。”我深|怕的数字”的可怕之处 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现实 生活中,有的地方就是因为养
○9 “繁殖得有多快呢?”他追问道。 ○10 “这……”我无言以对了。 ○11“让我们算笔账你就知道了。”他把老鼠放进一个纸 袋里,从背包中取出了本子和铅笔,“一对旅鼠从三月份开始 生育,假使它们一年中生了 7 窝,每窝 12 只,一共 84 只, 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和女儿。再假使每胎都是 6 公 6 母,则为 6 对。20 天后,第一胎的 6 对开始生育,每胎 12 只,一下子就可生出 72 只,一共可以生 6 胎,则为 432 只。40 天后,第二胎的 6 对也投入了生育大军,它们一共可 以生 5 胎,若每胎 12 只,则为 360 只。以此类推,那么,它 们的孙子和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 1512 只。这是第三 代。不要忘了,40 天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 36 对也开始繁殖 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 432 只,一共可生 5 胎,为 2160 只。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一生可以 生出 6480 只小老鼠。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 25920 只, 第六代为 93312 只,第七代为 279936 只,第八代,也就是这 一年的最后一批为 559872 只。你看看,从三月份的 2 只,到 八月底九月初就会变成 967118 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 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 50 万只!天 哪,这简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推算的结果摆在我的面 前,用手指着那些数字说。 ○12 我迟疑地接过他的本子,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内 心深表怀疑。于是自己动手,重新推算了一遍,所得的结果 竟然和他的完全一致。“是的,”我喃喃地说, 者。 ○10 用“我”的“无言以对” 衬托马洛斯的内行。 ○11 不愧是专家,准备充 分,随身备办着纸袋、背包、本 子、铅笔。 一对旅鼠,一年有七代子 孙,作者一代一代说下来,总体 上看,是详细说明,详说之中, 又有详有略。第二代详说,第三 代,第一胎、第二胎详说,其他 几胎就不再一一详说。就是一二 两胎,仔细比较,详细的程度也 有差别。第四代,详说第一胎, 第二胎到第七胎就概说总数。至 于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 八代都只说总数。可见,作者的 写法是逐步展开,有详有略。第 几代第几胎一一交代明白,所以 让人觉得繁而不乱。 ○12 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 贴近生活。 [相媲(pì)美]相比美,多指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无言以对]没有可以应对的话。[庞大]很大(常 含过大或大而无当的意思,指形体,组织或数量等。)[深表怀疑]非常怀疑。深,很、非常。 “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13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如此广阔的北极草原上,有 时候,它们的密度竟能达到每公顷有 250 只之多!这还只是 旅鼠的第一大奥秘。”看着我惊讶的表情,他显得有点得意。 [层解] ○7 -○13 是第二部分第一层,丹尼斯·马洛斯先生 向我讲述旅鼠的第一大奥秘:繁殖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 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的后代。 ○14“幸好它们只是一些小老鼠,如果再大一点,例如是 兔子或者山羊之类,还不把地球上所有的草都吃光了。”我深 深地吸了一口气。 ○13 言外之意,旅鼠还有其 他的奥秘。开启下文,引出旅鼠 的另几个奥秘。 “得意”,不能理解为贬 义。西方人的性格都很外露,这 和他们追求自由开放的思想观 念相关。 ○14 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可 怕的数字”的可怕之处。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现实 生活中,有的地方就是因为养了
过多的山羊,才导致草被啃光 ①“不会的,大自然是要进行干预的。”他把本子收了 土地沙化。 起来,望了一眼那个盛老鼠的纸袋子,“实际上,旅鼠并非每 年都大量繁殖,而是有节制的,并且有丰年和歉年之分,大 约四年左右一个周期。在平常年份,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 ①与其说是大自然的干预 使其数量稍有增长。而在歉年或叫做小年当中,它们的计划不如说是旅鼠自己主动的自我 生育很严,甚至可以使其数量基本上保持不变。只有到了丰干预。 年,当气候适宜和食物富足时,它们就像听到一声令下,齐 是“就像”,不是真的这样 心合力地大量繁殖起来,使整个种群的数量急剧地膨胀。二没有谁发令,行动却如此一致, 旦达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顷有几百只,奇怪的现象就发|整齐划一,好神秘呀! 真是太奇怪了,太不可思议 这是旅鼠的第二大奥秘 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敌面前它们都显得勇敢异 常,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挑衅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 毛色怎样“由灰黑变成鲜艳 真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更加难以解释的是,这时候,的橘红”的?这倒是一个值得研 连它们的毛色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灰黑变成鲜艳的橘红,究的问题 使其目标变得特别突出。所有这些奇怪的现象加在一起,惟 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是,它们千方百计地去吸引像猫头鹰 这个比方很贴切,很诙谐 贼鸥、灰黑色海鸥、粗腿秃鹰、北极狐狸甚至北极熊等天敌连马洛斯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 的注意,以便多多地来吞食它们。这与自杀没有什么区别,了。 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敢死队差不多。”说到这里,他 [干预]过问别人的事。[膨胀]借指某些事物扩大或增长。[挑(tio)衅(xin)]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 或战争。[贼鸥]略大于普通海鸥,羽毛多呈黑色,生性凶顽强悍 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用我的迷惘推进话题 ①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在这个星球 其实,自杀也是一种竞争 上,一切生物都在为了生存而竞争,面那些可怜的旅鼠怎么的方式,也是出于生存的需要 会想方设法去自杀昵?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去大量繁殖, 旅鼠又不是神仙,怎么会 不就可以避免这种悲剧! 知道日后将要发生的事情呢? 正是因为不知如此,所以才会有 层解]①-⑩是第二部分第二层,丹尼斯马洛斯先生 当初。 向我讲述旅鼠的第二大奥秘:旅鼠虽有超强的繁殖力,但也 作为旅鼠,现在最重要的 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它们就釆取种种奇怪的自杀不是后悔和埋怨当初的大量繁 方式(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殖而是要面对和解决数量过多 引天敌)来减少数量 的问题 ①丹尼斯大约猜透了我的心思,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 ①过渡,很自然地由第 “这就是旅鼠的第二个难解之谜。但是,无论怎样地暴露自|大奥秘说到第三大奥秘。 己,因为它们的数量实在太多,而天敌的数量却总是有限的,这两大奥秘在内容上有密 要靠这种方法来减少数量收效甚微。因此,它们似乎是一让|切的联系,都是谈旅鼠如何减少 不成又生一计,显示出一种非常强烈的迁移意识,纷纷聚集|自身数量 在一起,渐渐地形成大群,开始时似乎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 有明确的方向,有一致的 和目标,到处乱窜,就像出发之前的乱忙,正在做着各种准作息时间,看来旅鼠的这些行动
○15 “不会的,大自然是要进行干预的。”他把本子收了 起来,望了一眼那个盛老鼠的纸袋子,“实际上,旅鼠并非每 年都大量繁殖,而是有节制的,并且有丰年和歉年之分,大 约四年左右一个周期。在平常年份,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 使其数量稍有增长。而在歉年或叫做小年当中,它们的计划 生育很严,甚至可以使其数量基本上保持不变。只有到了丰 年,当气候适宜和食物富足时,它们就像听到一声令下,齐 心合力地大量繁殖起来,使整个种群的数量急剧地膨胀。一 旦达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顷有几百只,奇怪的现象就发 生了: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 它们东跑西颠,吵吵嚷嚷,永无休止,停止进食,似乎大难 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这时的旅鼠不再胆小怕事,见 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敌面前它们都显得勇敢异 常,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挑衅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 真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更加难以解释的是,这时候, 连它们的毛色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灰黑变成鲜艳的橘红, 使其目标变得特别突出。所有这些奇怪的现象加在一起,惟 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是,它们千方百计地去吸引像猫头鹰、 贼鸥、灰黑色海鸥、粗腿秃鹰、北极狐狸甚至北极熊等天敌 的注意,以便多多地来吞食它们。这与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敢死队差不多。”说到这里,他 过多的山羊,才导致草被啃光, 土地沙化。 ○15 与其说是大自然的干预, 不如说是旅鼠自己主动的自我 干预。 是“就像”,不是真的这样。 没有谁发令,行动却如此一致, 整齐划一,好神秘呀! 真是太奇怪了,太不可思议 了。 这是旅鼠的第二大奥秘。 毛色怎样“由灰黑变成鲜艳 的橘红”的?这倒是一个值得研 究的问题。 这个比方很贴切,很诙谐, 连马洛斯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 了。 [干预]过问别人的事。[膨胀]借指某些事物扩大或增长。[挑(tiǒo)衅(xìn)]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 或战争。[贼鸥]略大于普通海鸥,羽毛多呈黑色,生性凶顽强悍。 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16 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在这个星球 上,一切生物都在为了生存而竞争,而那些可怜的旅鼠怎么 会想方设法去自杀呢?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去大量繁殖, 不就可以避免这种悲剧! [层解] ○14 -○16 是第二部分第二层,丹尼斯·马洛斯先生 向我讲述旅鼠的第二大奥秘:旅鼠虽有超强的繁殖力,但也 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它们就采取种种奇怪的自杀 方式(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 引天敌)来减少数量。 ○17 丹尼斯大约猜透了我的心思,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 “这就是旅鼠的第二个难解之谜。但是,无论怎样地暴露自 己,因为它们的数量实在太多,而天敌的数量却总是有限的, 要靠这种方法来减少数量收效甚微。因此,它们似乎是一计 不成又生一计,显示出一种非常强烈的迁移意识,纷纷聚集 在一起,渐渐地形成大群,开始时似乎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 和目标,到处乱窜,就像出发之前的乱忙,正在做着各种准 ○16 用我的迷惘推进话题。 其实,自杀也是一种竞争 的方式,也是出于生存的需要。 旅鼠又不是神仙,怎么会 知道日后将要发生的事情呢? 正是因为不知如此,所以才会有 当初。 作为旅鼠,现在最重要的 不是后悔和埋怨当初的 大量繁 殖,而是要面对和解决数量过多 的问题。 ○17 过渡,很自然地由第二 大奥秘说到第三大奥秘。 这两大奥秘在内容上有密 切的联系,都是谈旅鼠如何减少 自身数量。 有明确的方向,有一致的 作息时间,看来旅鼠的这些行动
备似的。但到后来,不知是谁一声令下,也不知道是由谁带不是无意的、偶然的。它们的惟 头,它们忽然朝着同一个方向,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而且往|一目标就是一一死亡大迁移 往是白天修整进食,晚上摸黑前进。沿途不断有老鼠加入, 太悲壮了,悲壮的令人敬 队伍愈来愈大,常常达数百万只。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佩 前赴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决不绕道,更不 停止。二直奔到大海,仍然毫无惧色,纷纷跳将下去,被汹 涌澎湃的波涛吞没,直到全军覆没为止。这就是所谓‘旅鼠 Q⑧“我”的提问不无道理 死亡大迁移’。”说到这里,丹尼斯似乎也感慨起来,两眼眺 “我”的提问引出马洛斯 望着远处的天边,仿佛是在自言自语,“真是滑稽可笑!真是的回答,从而引出对旅鼠又一相 不可思议!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奥秘。” 关知识的介绍。 ①9“它们这种大迁移是不是因为发生了大饥荒,而试图 去寻找一块水草丰美的新领地而误入歧途呢?” 9“不像。”丹尼斯摇了摇头,“旅鼠是一种啮齿 [迷惘(wang)]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该怎么办。[收敛(lian)](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前赴 (f)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汹涌澎φpeng)湃(pai)]水猛烈地向上或前翻滚互相撞击 [啮(nie)齿类动物]哺乳类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门齿很发达,无齿根,终生继续生长,常借 啮物以磨短。大多数种类繁殖极快。啮,咬。 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这些植 物遍及北极草原,即使达到每公顷250只的密度也还是地 9两个“而且”,一个 鼠稀,不可能发生严重的饥荒。而且,它们不是偶然的来一“更”,层层深入,由浅到深, 次大逃亡,而是周期性的,每隔几年就来一次,而且沿着一条理清晰地说明“不是因为饥 定的路线,所以不大可能是因为饥饿所致。更具有说服力的荒”的几个证据。 是,它们在迁徙途中即使遇到食物丰美的地区也不停留。由 在前文分说的基础上,再 此可见,导致它们大迁徙的原因决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另有总说,得出结论——“导致它们 他图。 大迁徙的原因决不是因为饥荒, 而是另有他图”,令人信服。 “我还是觉得难以置信,也许它们只是聚在一起,到 这也许是可能的,所以 处乱跑,而把大海当成它们经常穿越的小河沟也说不定。因 为它们的视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的东西,所以很又发问 难把大海和小河沟区别开来。” 科学研究表明,家鼠的视力 般不佳。至于旅鼠的视力到底 ④“不!不!”他坚定地摇摇头,“有人专门研究了各地 好不好,暂无资料可查 旅鼠迁移的方向,结果发现,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奔向大海 例如,瑞典和挪威中部的旅鼠是往西奔向大西洋,而挪威北 ①举例,有力地说明旅鼠 是,还没有发现哪|“最终的目的都是奔向大海” 个地方的旅鼠是往南迁移的,其实只要它们稍微往南走一点 就可以找到食物丰富且气候温和的天堂。由此可见,它们似 乎是按照某种严格的指令行事,明白无误地把大海看作自己 这是“我”的第三个问 最终的归宿。 题,也是读者关心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我急不可耐地打断了他的话,“如 果所有的旅鼠都这样匆匆忙忙地跳进大海去自杀了,那么它 ②说到底,这是出于生存
备似的。但到后来 ,不知是谁一声令下,也不知道是由谁带 头,它们忽然朝着同一个方向,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而且往 往是白天修整进食,晚上摸黑前进。沿途不断有老鼠加入, 队伍愈来愈大,常常达数百万只。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 前赴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决不绕道,更不 停止。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无惧色,纷纷跳将下去,被汹 涌澎湃的波涛吞没,直到全军覆没为止。这就是所谓‘旅鼠 死亡大迁移’。”说到这里,丹尼斯似乎也感慨起来,两眼眺 望着远处的天边,仿佛是在自言自语,“真是滑稽可笑!真是 不可思议!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奥秘。” ○18“它们这种大迁移是不是因为发生了大饥荒,而试图 去寻找一块水草丰美的新领地而误入歧途呢?” ○19 “不像。”丹尼斯摇了摇头,“旅鼠是一种啮齿 不是无意的、偶然的。它们的惟 一目标就是——死亡大迁移。 太悲壮了,悲壮的令人敬 佩。 ○18“我”的提问不无道理。 “我”的提问引出马洛斯 的回答,从而引出对旅鼠又一相 关知识的介绍。 [迷惘(wǎng)]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该怎么办。[收敛(liǎn)](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前赴 (fù)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汹涌澎(péng)湃(pài)]水猛烈地向上或前翻滚互相撞击。 [啮(niè)齿类动物]哺乳类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门齿很发达,无齿根,终生继续生长,常借 啮物以磨短。大多数种类繁殖极快。啮,咬。 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这些植 物遍及北极草原,即使达到每公顷 250 只的密度也还是地广 鼠稀,不可能发生严重的饥荒。而且,它们不是偶然的来一 次大逃亡,而是周期性的,每隔几年就来一次,而且沿着一 定的路线,所以不大可能是因为饥饿所致。更具有说服力的 是,它们在迁徙途中即使遇到食物丰美的地区也不停留。由 此可见,导致它们大迁徙的原因决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另有 他图。” ○20“我还是觉得难以置信,也许它们只是聚在一起,到 处乱跑,而把大海当成它们经常穿越的小河沟也说不定。因 为它们的视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的东西,所以很 难把大海和小河沟区别开来。” ○21 “不!不!”他坚定地摇摇头,“有人专门研究了各地 旅鼠迁移的方向,结果发现,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奔向大海。 例如,瑞典和挪威中部的旅鼠是往西奔向大西洋,而挪威北 部的旅鼠则是往北奔向巴伦支海。奇怪的是,还没有发现哪 个地方的旅鼠是往南迁移的,其实只要它们稍微往南走一点, 就可以找到食物丰富且气候温和的天堂。由此可见,它们似 乎是按照某种严格的指令行事,明白无误地把大海看作自己 最终的归宿。” ○22“还有一个问题,”我急不可耐地打断了他的话,“如 果所有的旅鼠都这样匆匆忙忙地跳进大海去自杀了,那么它 ○19 两 个 “ 而且 ”, 一 个 “更”,层层深入,由浅到深, 条理清晰地说明“不是因为饥 荒”的几个证据。 在前文分说的基础上,再 总说,得出结论——“导致它们 大迁徙的原因决不是因为饥荒, 而是另有他图”,令人信服。 ○20 这也许是可能的,所以 又发问。 科学研究表明,家鼠的视力 一般不佳。至于旅鼠的视力到底 好不好,暂无资料可查。 ○21 举例,有力地说明旅鼠 “最终的目的都是奔向大海”。 ○22 这是“我”的第三个问 题,也是读者关心的问题。 ○23 说到底,这是出于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