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 (3)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9.依据句子后面括号内的意思,请为下面语句标出重音 (1)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不是篮球) (2)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你别推托了) (3)我知道你会打台球。(只有我一人知道) (4)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不一定会做台球) (5)我知道你会打台球。(只知道你,别人我不清楚 (6)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你瞒不了我) 第二部分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 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 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 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一一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 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0.选文直接照应课文开头的句子是 照应了开头的哪一句? 11.讳言“母亲死了”,而说“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2.“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是指 13.将选文分成三个层次,并归纳层意 14.从作者来讲,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当时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就我们来讲,尽忠于 我们的民族,最重要的是要作什么? 15.两个“尽忠”,其目的是什么? 16.“创造了”和“创造着”区别何在? 17.母亲的平凡和伟大分别表现在哪里?
6 ⑵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 。 ⑶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9.依据句子后面括号内的意思,请为下面语句标出重音。 ⑴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不是篮球) ⑵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你别推托了) ⑶我知道你会打台球。(只有我一人知道) ⑷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不一定会做台球) ⑸我知道你会打台球。(只知道你,别人我不清楚) ⑹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你瞒不了我) 第二部分: (一)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 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 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 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 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0.选文直接照应课文开头的句子是 ,照应了开头的哪一句? 11.讳言“母亲死了”,而说“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2.“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是指 。 13.将选文分成三个层次,并归纳层意。 14.从作者来讲,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当时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就我们来讲,尽忠于 我们的民族,最重要的是要作什么? 15.两个“尽忠”,其目的是什么? 16.“创造了”和“创造着”区别何在? 17.母亲的平凡和伟大分别表现在哪里?
18.在母亲灵前写下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项选择) A、对母亲深沉的爱 B、报答祖国和人民以报答母亲的坚强决心 C、一个革命者博大的胸怀 D、同国民党集团战斗到底的决心 (二) 母亲儿子 满仓娘是个瞎子。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他娘将他唤到床前摸了又摸,然 后满仓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 满仓出事那晚,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满仓是在抢修线路时,水泥 柱突然倒塌,压在他身上。在抬往连队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头来,丝丝缕缕地说道: “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说罢头一歪,去了 满仓去后不久,连队掀起了学习满仓字体的热潮。满仓档案上填的是初中毕业。其实初 中就上过一年。兵们投入地练着满仓的字。满仓家里有哪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猎,兵们 了解得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旯里,信首都称娘。 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的,请人念完后还要摸一摸,好像那就是满仓的脸。念 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 已经永远回来了。就在村口东山坡上,满仓是他们指导员和政治部组织科一位干事装在一个 小匣子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了一个人,满仓娘 过年前,满仓说要回来看娘。过年的气氛很浓了,空气散发着炮仗的火药香味儿,满仓 又来信说,有任务,回不来了,同时寄回了一张照片,还有些药物、营养品。其实那照片 只是个和满仓穿一样衣服的兵。满仓娘把照片贴在胸口,直唤满儿。 又是一年,梧桐树叶落完了,满仓还没有回来。满仓娘收到好多好多的信、药物、营养 品,还有76张照片。满仓生前的连队那时正有76个兵。 满仓已是超期服役了。初冬的一天,满仓娘突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黄昏时,醒过来 了,她把满仓的姐姐唤到床前吩咐:“我见不到满儿了,我死了,千万不要让他晓得,他会 伤心的,影响他做事.…”说完,满仓娘干枯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一叠厚厚的、盖着红色三 角邮戳的信,忽然停住不动了 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 19、小说的主人公是 20、小说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语言是母亲、儿子各自临死前几乎相同的语言,这是 因为 21、满仓去后,满仓连队为何学写满仓字?这一情节连同本节的其他情节对表现主题有 何作用? 22、小说中最为奇特但又真实可信的情节应是哪个情节?它为什么奇特又真实可信?
7 18.在母亲灵前写下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项选择) A、对母亲深沉的爱 B、报答祖国和人民以报答母亲的坚强决心 C、一个革命者博大的胸怀 D、同国民党集团战斗到底的决心 (二) 母亲·儿子 满仓娘是个瞎子。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他娘将他唤到床前摸了又摸,然 后满仓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 满仓出事那晚,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满仓是在抢修线路时,水泥 柱突然倒塌,压在他身上。在抬往连队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头来,丝丝缕缕地说道: “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说罢头一歪,去了。 满仓去后不久,连队掀起了学习满仓字体的热潮。满仓档案上填的是初中毕业。其实初 中就上过一年。兵们投入地练着满仓的字。满仓家里有哪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猎,兵们 了解得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旯里,信首都称娘。 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的,请人念完后还要摸一摸,好像那就是满仓的脸。念 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 已经永远回来了。就在村口东山坡上,满仓是他们指导员和政治部组织科一位干事装在一个 小匣子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了一个人,满仓娘。 过年前,满仓说要回来看娘。过年的气氛很浓了,空气散发着炮仗的火药香味儿,满仓 又来信说,有任务,回不来了,同时寄回了一张照片,还有些药物、营养品。其实那照片, 只是个和满仓穿一样衣服的兵。满仓娘把照片贴在胸口,直唤满儿。 又是一年,梧桐树叶落完了,满仓还没有回来。满仓娘收到好多好多的信、药物、营养 品,还有 76 张照片。满仓生前的连队那时正有 76 个兵。 满仓已是超期服役了。初冬的一天,满仓娘突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黄昏时,醒过来 了,她把满仓的姐姐唤到床前吩咐:“我见不到满儿了,我死了,千万不要让他晓得,他会 伤心的,影响他做事……”说完,满仓娘干枯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一叠厚厚的、盖着红色三 角邮戳的信,忽然停住不动了。 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 19、小说的主人公是 。 20、小说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语言是母亲、儿子各自临死前几乎相同的语言,这是 因为 。 21、满仓去后,满仓连队为何学写满仓字?这一情节连同本节的其他情节对表现主题有 何作用? 22、小说中最为奇特但又真实可信的情节应是哪个情节?它为什么奇特又真实可信?
23、“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表现了人物一种 的情感。 24、“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形象地表现出战士们 的感情。 25、文中写了两个“谎言”,你认为哪个“谎言”更感人? 26、若将结尾换成“母亲知道儿子去世,却装作不知,故意让人骗”或者“别人以为老母 亲受不了,但事实正相反”之类的情节,你认为换得好不好,为什么? 苦娃娃“写进”北大 我有一个天下最好的妈妈,她今年49岁,叫李小云。 我童年时,年迈的奶奶和爷爷相继患病卧床不起,家里欠下的债一年比一年多,大人们 经常一天只吃两顿饭。 8岁那年,家里勉强送我进了学校。学费是妈妈向帮工的人家借的,书包是她用旧衣物 缝制的,别的孩子用剩下的铅笔头,我用小棍捆扎起来就成了笔。 我读书十分专心,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1996年8月,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县重点中学。 我欣喜若狂跑回家,把这一喜迅告诉日夜奔波操劳的父母。谁知话一出口,他们的脸上却布 满了愁云。 晚上,我听到外屋有吵闹声,原来妈妈想把家里那头怀孕的母牛卖掉,供我上学,爸爸 坚决不同意。病在床上爷爷听见了争吵声,一急之下撒手人寰,不久,奶奶也去世了。 安葬了他们,家里又多了几千元我债。我不再提上学的事儿,把录取通知书放在书页里, 下地干活去。过了两天,妈妈偷偷卖了牛,爸爸知道后暴跳如雷:“以后种庄稼驮粮食咋办, 你去拉,你去背,卖牛的钱能供金旺读几年书?” 妈妈痛哭了一场,吼道:“娃儿念书有什么错?金旺能考上县重点,在这个村子里还算 头一份,我不能把娃娃的前途耽搁了。我就是砸锅卖铁,肩挑背磨也要送娃去念书。” 第二天,我到县城上中学了。我家离学校有50多公里,为了节约钱,我一学期只回家 一两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回家拿夏天的衣服,发现爸爸瘦得出奇,脸色蜡黄地躺在 炕上。他得了胃溃疡,医生让他尽快动手术,妈妈又要去借钱,爸爸死活一依:“只借不还, 谁还愿意借给我们:贷款,家里咋遭得起?死活听天由命吧。” 邻居告诉我,那年夏天,母亲一个人完成了双抢双收。她没钱请人,没钱雇脱粒机,白 天一个人在田里收割,然后一捆捆背回家,晚上在院坝里铺上一块塑料布,用双手在石头上 摔打脱糕亩多地的麦子,收完后还要头水栽秧。她累得站不住了,就跪着割,膝盖磨破了, 双手磨出血。没等邻居把话讲完,我跑向在田里忙碌的母亲,大哭道:“妈,我不念书了” 妈妈将我赶回了学校。爸爸的手术用贷款做了,只是家里的债务已达8000元。 每个月妈妈总是步行将米面按时为我送到学校。她还到几公里外的一家印刷厂收集废
8 23、“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表现了人物一种 的情感。 24、“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形象地表现出战士们 的感情。 25、文中写了两个“谎言”,你认为哪个“谎言”更感人? 26、若将结尾换成“母亲知道儿子去世,却装作不知,故意让人骗”或者“别人以为老母 亲受不了,但事实正相反”之类的情节,你认为换得好不好,为什么? (三) 苦娃娃“写进”北大 我有一个天下最好的妈妈,她今年 49 岁,叫李小云。 我童年时,年迈的奶奶和爷爷相继患病卧床不起,家里欠下的债一年比一年多,大人们 经常一天只吃两顿饭。 8 岁那年,家里勉强送我进了学校。学费是妈妈向帮工的人家借的,书包是她用旧衣物 缝制的,别的孩子用剩下的铅笔头,我用小棍捆扎起来就成了笔。 我读书十分专心,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1996 年 8 月,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县重点中学。 我欣喜若狂跑回家,把这一喜迅告诉日夜奔波操劳的父母。谁知话一出口,他们的脸上却布 满了愁云。 晚上,我听到外屋有吵闹声,原来妈妈想把家里那头怀孕的母牛卖掉,供我上学,爸爸 坚决不同意。病在床上爷爷听见了争吵声,一急之下撒手人寰,不久,奶奶也去世了。 安葬了他们,家里又多了几千元我债。我不再提上学的事儿,把录取通知书放在书页里, 下地干活去。过了两天,妈妈偷偷卖了牛,爸爸知道后暴跳如雷:“以后种庄稼驮粮食咋办, 你去拉,你去背,卖牛的钱能供金旺读几年书?” 妈妈痛哭了一场,吼道:“娃儿念书有什么错?金旺能考上县重点,在这个村子里还算 头一份,我不能把娃娃的前途耽搁了。我就是砸锅卖铁,肩挑背磨也要送娃去念书。” 第二天,我到县城上中学了。我家离学校有 50 多公里,为了节约钱,我一学期只回家 一两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回家拿夏天的衣服,发现爸爸瘦得出奇,脸色蜡黄地躺在 炕上。他得了胃溃疡,医生让他尽快动手术,妈妈又要去借钱,爸爸死活一依:“只借不还, 谁还愿意借给我们;贷款,家里咋遭得起?死活听天由命吧。” 邻居告诉我,那年夏天,母亲一个人完成了双抢双收。她没钱请人,没钱雇脱粒机,白 天一个人在田里收割,然后一捆捆背回家,晚上在院坝里铺上一块塑料布,用双手在石头上 摔打脱糕亩多地的麦子,收完后还要头水栽秧。她累得站不住了,就跪着割,膝盖磨破了, 双手磨出血。没等邻居把话讲完,我跑向在田里忙碌的母亲,大哭道:“妈,我不念书了……” 妈妈将我赶回了学校。爸爸的手术用贷款做了,只是家里的债务已达 8000 元。 每个月妈妈总是步行将米面按时为我送到学校。她还到几公里外的一家印刷厂收集废
纸,带给我做草稿纸。我在学校里只能吃咸菜,穿别人送的补疤衣服,但我没有怨气,没有 自卑 我刚进县中学的时候,第一堂英语就懵了,我和同学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母亲送钱粮的 时候,我对她讲:英语可能要拖后腿,要赶上来困难很大。谁知妈妈满脸笑容地说:“妈不 爱听娃说困难,记住,只要能吃苦就什么也不难了。”望着母亲那因劳累而过早苍老的脸, 我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 我拼命地北英语课文,专心致志地跟老师练口语,课余时间借来同学的录音机进行跟读 同时,借阅大量课外辅导书,演算了上千道习题。妈妈那憔悴而不服输的面容时常出现在我 的眼前,激励着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期末考试,我取得全班第二的成绩,英语也跃为 全班第三名。 1999年5月,我以总分全县第一的成绩通过毕业考试,我飞快地跑向车站,让家乡的 熟人捎信给妈妈报喜。妈妈托邻居转给我一套新衣服和100元钱,并附上一张纸条:别骄傲 记住,全家人等着你的好消息。我把新衣服叠好压在箱子的最底层,发誓不考上北大决不穿 7月下旬高考成绩公布,我考了个全县第一,喜到极点,我心中默默地喊着:“妈妈,您的 儿子没有辜负您。” 回到家里,妈妈一把将我搂在怀里,朗朗的星空下,她紧擤着我的成绩单,哭了 不久,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单也不来了。在全村、全乡,我是头一个考上全国重点大学 的。乡政府特地举行了一次庆功会,妈妈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坐上了主席台 而今,我在北大上学,想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一边勤工俭学,一边读书,学习成绩还算 不错,我想毕业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让辛苦了大半生的妈妈早日过上舒心的日子。 27、从哪些地方可见作者学习艰苦?用原文回答。 28、从哪些地方可见金旺在学校生活艰苦?用原文回答 29、金旺并非天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0、当金旺告诉妈妈自己在县中学学英语有困难时,为什么“妈妈满脸笑容”? 31、当金旺高考成绩全县第一名时,妈妈为什么“哭了”? 32、从文中可以看出,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不仅能从经济上予以无私的 帮助,还能从 如文中母亲说的一句话 33、从“苦娃娃“写进北大”这一感人事迹,可以使我们想起关于人成长的一句古诗: ,宝剑锋从磨砺出。”。该诗句表面咏物,实则喻人;还能使我们 想起另一对偶句:“ 学海无涯苦作舟 4、你是怎样看待苦的
9 纸,带给我做草稿纸。我在学校里只能吃咸菜,穿别人送的补疤衣服,但我没有怨气,没有 自卑。 我刚进县中学的时候,第一堂英语就懵了,我和同学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母亲送钱粮的 时候,我对她讲:英语可能要拖后腿,要赶上来困难很大。谁知妈妈满脸笑容地说:“妈不 爱听娃说困难,记住,只要能吃苦就什么也不难了。”望着母亲那因劳累而过早苍老的脸, 我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 我拼命地北英语课文,专心致志地跟老师练口语,课余时间借来同学的录音机进行跟读, 同时,借阅大量课外辅导书,演算了上千道习题。妈妈那憔悴而不服输的面容时常出现在我 的眼前,激励着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期末考试,我取得全班第二的成绩,英语也跃为 全班第三名。 1999 年 5 月,我以总分全县第一的成绩通过毕业考试,我飞快地跑向车站,让家乡的 熟人捎信给妈妈报喜。妈妈托邻居转给我一套新衣服和 100 元钱,并附上一张纸条:别骄傲, 记住,全家人等着你的好消息。我把新衣服叠好压在箱子的最底层,发誓不考上北大决不穿。 7 月下旬高考成绩公布,我考了个全县第一,喜到极点,我心中默默地喊着:“妈妈,您的 儿子没有辜负您。” 回到家里,妈妈一把将我搂在怀里,朗朗的星空下,她紧擤着我的成绩单,哭了。 不久,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单也不来了。在全村、全乡,我是头一个考上全国重点大学 的。乡政府特地举行了一次庆功会,妈妈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坐上了主席台。 而今,我在北大上学,想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一边勤工俭学,一边读书,学习成绩还算 不错,我想毕业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让辛苦了大半生的妈妈早日过上舒心的日子。 27、从哪些地方可见作者学习艰苦?用原文回答。 28、从哪些地方可见金旺在学校生活艰苦?用原文回答。 29、金旺并非天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0、当金旺告诉妈妈自己在县中学学英语有困难时,为什么“妈妈满脸笑容”? 31、当金旺高考成绩全县第一名时,妈妈为什么“哭了”? 32、从文中可以看出,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不仅能从经济上予以无私的 帮助,还能从 ,如文中母亲说的一句话: 。 33、从“苦娃娃‘写进’北大”这一感人事迹,可以使我们想起关于人成长的一句古诗: “ ,宝剑锋从磨砺出。”。该诗句表面咏物,实则喻人;还能使我们 想起另一对偶句:“ ,学海无涯苦作舟。” 34、你是怎样看待苦的?
第三部分: 我的 要求:先补全题目,如母亲、父亲、老师等,写一篇记叙文,要有真实的感情。500字 以上。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黄晕()嘹亮()澄清()山P”()qng隆( 2.将下列对应项连线 《春》屠格涅夫 《老舍文集》 《济南的冬天》朱自清 《现代文丛》 《竹林深处人家》老舍 《猎人笔记》 《树林和草原》黄蒙田 《朱自清全集》 3.朱自清字(佩弦),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4.释词: (1)高兴起来了,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卖弄 (2)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响亮: (3)在那些黑黝黝的丛上方,天边显出朦胧的亮色.这是怎么回事? 黑黝黝: (4)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画家,他说,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 5.品味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紫荆树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显示的那样 每片 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 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 是一只绿色的蝴蝶 于是有人又给紫荆起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 ①简直就是羊蹄②仿佛羊蹄一般③凹进去的是末端④末端凹了进去 ⑤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⑥又像两个好朋友形影不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7.请在下面一段话的省略号处再续写两个句子。 10
10 第三部分: 我的 要求:先补全题目,如母亲、父亲、老师等,写一篇记叙文,要有真实的感情。500 字 以上。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黄晕.( ) 嘹.亮( ) 澄.清( ) 山 l”( ) qiŽng 隆( ) 2.将下列对应项连线。 《春》 屠格涅夫 《老舍文集》 《济南的冬天》 朱自清 《现代文丛》 《竹林深处人家》 老舍 《猎人笔记》 《树林和草原》 黄蒙田 《朱自清全集》 3.朱自清字(佩弦),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4.释词: ⑴高兴起来了,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卖弄: ⑵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响亮: ⑶在那些黑黝黝的丛上方,天边显出朦胧的亮色……这是怎么回事? 黑黝黝: ⑷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画家,他说,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 5.品味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 ...斜织着 ...,人家屋项上全笼着 ...一层薄烟。 ⑵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紫荆树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显示的那样, ,每片 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 ,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 是一只绿色的蝴蝶, 。于是有人又给紫荆起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 ①简直就是羊蹄 ②仿佛羊蹄一般 ③凹进去的是末端 ④末端凹了进去 ⑤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⑥又像两个好朋友形影不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7.请在下面一段话的省略号处再续写两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