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 我便摘下巾帽脱去长衫,带着诸位友人前行 B.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 大家沿着山路曲折而行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共上下坡四五次。 C.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 和尚拿起石块,左右敲击,一类发出钟声,一类发出鼓声。 D.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泉辄伏 以前有人用这水煮腥臭的东西,泉水就消失了。 1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摘星岭的山路陡峭难行,一位山僧却能像猿猴一样攀援藤条,疾速奔走 B.后来作者常常拿出石砚给客人看,客人无不因我到过昆山灵壁而惊叹 C.选文以作者与朋友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游览上方山的所见所闻。 D.本文作为一篇游记,具有形象生动、晓畅易懂的语言风格 12.请概括原文一、二部分的主要景观。(2分) 13.本文作者在第一部分第三自然段中用了大量笔墨记山洞游览,而王安石在《游 褒禅山记》中只有“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 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寥寥数句记后洞游览。二洞 有什么相似之处?行文的详略为什么如此不同?(5分) 14.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4分) 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展转隔碍虽写得畅显 已恐不如口舌矣况能如心之所存乎故孔子论文曰辞达 而已达不达,文不文之辨也。 (取材于袁宗 道《论文》) 门头沟区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下邽主簿。长寿中,累转监察御 史。时蛮首反叛,诏怀古往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 其魁首,处其居人而还。蛮夷荷恩,立碑颂德。时恒州鹿泉寺僧净满为弟子所谋, 密画女人居高楼,仍作净满引弓而射之,藏于经笥。已而诣阙上言僧咒诅,大逆 不道。则天命怀古按问诛之。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则天大怒,怀古奏曰: “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画一。岂使臣诛无辜之人,以希圣旨?向使净满有不 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臣今慎守平典,虽死无恨也。”则天意乃解。 圣历中,阎知微充使往突厥,怀古监其军。至虏庭,敌酋墨啜立知微为南 面可汗。将授怀古伪职,怀古不从,将杀之。怀古抗辞曰:“宁守忠以就死,不 毁节以求生,请就斩,所不避也!”乃禁锢随军,因挺身奔窜以归。拜祠部员外 时始安贼欧阳倩拥徒数万,剽陷州县,授怀古桂州都督,仍充招慰讨击使。 才及岭,飞书招诱,示以祸福,贼徒迎降,自陈为吏人侵逼,乃举兵耳。怀古知 其诚恳,乃轻骑以赴之。左右曰:“夷獠难亲,未可信也。”怀古曰:“吾仗忠 信,可通于神明,況于人乎!”因造其营以慰谕之。群贼喜悦,归其所掠财货, 纳于公府。诸洞酋长素持两端者,尽来款附,岭外悉定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 我便摘下巾帽脱去长衫,带着诸位友人前行。 B.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 大家沿着山路曲折而行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共上下坡四五次。 C.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 和尚拿起石块,左右敲击,一类发出钟声,一类发出鼓声。 D.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泉辄伏 以前有人用这水煮腥臭的东西,泉水就消失了。 1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摘星岭的山路陡峭难行,一位山僧却能像猿猴一样攀援藤条,疾速奔走。 B.后来作者常常拿出石砚给客人看,客人无不因我到过昆山灵壁而惊叹。 C.选文以作者与朋友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游览上方山的所见所闻。 D.本文作为一篇游记,具有形象生动、晓畅易懂的语言风格。 12.请概括原文一、二部分的主要景观。(2 分) 13.本文作者在第一部分第三自然段中用了大量笔墨记山洞游览,而王安石在《游 褒禅山记》中只有“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 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寥寥数句记后洞游览。二洞 有什么相似之处?行文的详略为什么如此不同?(5 分) 14. 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4 分) 口 舌 代 心 者 也 文 章又 代 口 舌 者 也 展 转 隔 碍 虽 写 得 畅 显 已 恐 不 如 口 舌 矣 况 能如 心 之 所 存 乎 故 孔 子 论 文 曰 辞 达 而 已达 不 达,文不文之辨也。 (取材于袁宗 道《论文》) 门头沟区 2017 年高三语文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4 题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下邽主簿。长寿中,累转监察御 史。时蛮首反叛,诏怀古往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 其魁首,处其居人而还。蛮夷荷恩,立碑颂德。时恒州鹿泉寺僧净满为弟子所谋, 密画女人居高楼,仍作净满引弓而射之,藏于经笥。已而诣阙上言僧咒诅,大逆 不道。则天命怀古按问诛之。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则天大怒,怀古奏曰: “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画一。岂使臣诛无辜之人,以希圣旨?向使净满有不 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臣今慎守平典,虽死无恨也。”则天意乃解。 圣历中,阎知微充使往突厥,怀古监其军。至虏庭,敌酋墨啜立知微为南 面可汗。将授怀古伪职,怀古不从,将杀之。怀古抗辞曰:“宁守忠以就死,不 毁节以求生,请就斩,所不避也!”乃禁锢随军,因挺身奔窜以归。拜祠部员外 郎。 时始安贼欧阳倩拥徒数万,剽陷州县,授怀古桂州都督,仍充招慰讨击使。 才及岭,飞书招诱,示以祸福,贼徒迎降,自陈为吏人侵逼,乃举兵耳。怀古知 其诚恳,乃轻骑以赴之。左右曰:“夷獠难亲,未可信也。”怀古曰:“吾仗忠 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因造其营以慰谕之。群贼喜悦,归其所掠财货, 纳于公府。诸洞酋长素持两端者,尽来款附,岭外悉定
复历相州刺史、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所在为人吏所慕。神龙中迁左羽林大 将军行未达都复授并州长史吏人闻怀古还老幼相携郊野欢迎时崔宣道代怀古为 并州下车而罢出郊以候怀古怀古恐伤宣道之意,命官吏驱逐出迎之人,而百姓奔 赴愈众,其为人所思如此。俄转幽州都督,征为左威卫大将军。寻卒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诣阙上书 诣:到…去 B.蛮夷荷 恩 荷:担任 C.以希圣旨 希:迎合 D.征为左威卫大将军征: 征召,充任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处其居人而还 B.则天意乃解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 C.不毁节以求生 D.怀古知其诚恳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皆出于此乎?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画 陛下在法律上不分亲疏,应当和全天下整齐 B.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 裴怀古推究他们的言辞情状,释放净满让朝廷知道。 C.向使净满有不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 从前让净满有背叛君主的情状,我又有什么脸面宽恕他 呢? D.吾仗忠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 我依仗忠信,可以通达神明,何况对人呢? 12.用斜线(/)给文言文中最后一段画线部分断句(5分) 神龙中迁左羽林大将军行未达都复授并州长史吏人 闻怀古还老幼相携郊野欢迎时崔宣道代怀古为并州下 车而罢出郊以候怀古怀古恐伤宣道之意,命官吏驱逐出迎之 人,而百姓奔赴愈众,其为人所思如此 13.在下面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两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不 同的表现。(4分) ①裴怀古 ②武则 天 14.裴怀古说:“宁守忠以就死,不毁节以求生,”这句话道出了“忠诚”和“守 节”的重要性,请从下列经典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人物、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 顺义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统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7题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 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 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①,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 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议论得失,蒙然张
复历相州刺史、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所在为人吏所慕。神龙中迁左羽林大 将军行未达都复授并州长史吏人闻怀古还老幼相携郊野欢迎时崔宣道代怀古为 并州下车而罢出郊以候怀古怀古恐伤宣道之意,命官吏驱逐出迎之人,而百姓奔 赴愈众,其为人所思如此。俄转幽州都督,征为左威卫大将军。寻卒。 9.下列句中加点词 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诣阙上书 诣:到…去 B.蛮夷荷 恩 荷:担任 C.以希圣旨 希:迎合 D.征为左威卫大将军 征: 征召,充任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处其居人而还 B.则天意乃解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 C.不毁节以求生 D.怀古知其诚恳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皆出于此乎?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画一。 陛下在法律上不分亲疏,应当和全天下整齐一 致。 B.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 裴怀古推究他们的言辞情状,释放净满让朝廷知道。 C.向使净满有不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 从前让净满有背叛君主的情状,我又有什么脸面宽恕他 呢? D.吾仗忠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 我依仗忠信,可以通达神明,何况对人呢? 12.用斜线(/)给文言文中最后一段画线部分断句(5 分) 神 龙 中 迁 左 羽 林 大 将 军 行 未 达都 复 授 并 州 长 史 吏 人 闻 怀 古 还 老 幼 相 携 郊 野欢 迎 时 崔 宣 道 代 怀 古 为 并 州 下 车 而罢 出 郊 以 候 怀 古 怀 古 恐 伤 宣 道 之 意, 命官吏驱逐出迎之 人,而百姓奔赴愈众,其为人所思如此。 13.在下面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两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不 同的表现。(4 分) ①裴怀古 、 。 ②武则 天 、 。 14.裴怀古说:“宁守忠以就死,不毁节以求生,”这句话道出了“忠诚”和“守 节”的重要性,请从下列经典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人物、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红楼梦》 《呐喊》 《边城》 《红岩》 《平凡的世界》 《老人与海》 顺义区 2017 届高三第二次统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7 题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 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 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①,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 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议论得失,蒙然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