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ν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答 2.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3.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答 4.由"策"到缩微图书″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 用的因素是什么? 答 5.选文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 答 6.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字左右) 答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 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 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 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 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一大 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 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 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 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节选自《大脑如何思维》,有删改,作者威廉·卡尔文)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策”到“缩微图书”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 用的因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 1/48”,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 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6 题。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 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 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 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 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 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 2 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 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 4 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 1 张打印纸那么大; 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节选自《大脑如何思维》,有删改,作者威廉·卡尔文)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3.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4.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 6.选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 答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①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 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 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 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 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 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 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 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 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 法显示。 ④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 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 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 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 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5 题。 ①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 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 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 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 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 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 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 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 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 法显示。 ④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 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 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 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 19 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 谍报人员把一份 3000 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 1 万种每种 15 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 重量大约有 5 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 15 公斤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 2.选文第④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3.第④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 4."缩微图书”的优点是: 5.书籍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 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 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髙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 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 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 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 研究"。 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 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 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 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 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 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 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 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水利、文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割的作 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回这方 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 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 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钝尚未建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籍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6 题。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 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 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 约 1000 亿元,死亡人数年均 6000 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 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因此,刚刚过去的 5 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 来全国 105 个单位、400 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 研究”。 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 50 年、100 年的气候 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 “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 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 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 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 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 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水利、文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割的作 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回这方 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 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 的前身,40 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 一直到 90 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 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钝尚未建立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 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 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 ⑦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88抗洪年″确预报 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2000年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 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⑧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凭啥判断下一个季是热是冷、 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⑨1988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1997年冬 天,青藏髙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 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 年4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 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 ⑩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进步。(选 自2001年5月31日《中国青年报》) 1.本文围绕着"短期气候预测″,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 答 2.本文开篇用了一个设问句。如果不用设问句,这话该怎样说?作者运用设问句有什 么好处? 答:改写句 好处: 3.根据第三段的内容,用一个"是"字句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一个定义 4.在第五段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依次为 5.给第十段中的变幻莫测"写出两个同义成语和一个反义成语。如能多写且正确,每多 写一个可加1分,最多加2分。 6.文中说:"对于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短期 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透过这些话,你对气象 学研究的本身或说明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4分)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 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 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5 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 ⑦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88 抗洪年”准确预报 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 2000 年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 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⑧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凭啥判断下一个季是热是冷、 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⑨1988 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1997 年冬 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 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 年 4 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 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⑩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进步。(选 自 2001 年 5 月 31 日《中国青年报》) 1.本文围绕着“短期气候预测”,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开篇用了一个设问句。如果不用设问句,这话该怎样说?作者运用设问句有什 么好处? 答:改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三段的内容,用一个“是”字句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一个定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五段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5.给第十段中的“变幻莫测”写出两个同义成语和一个反义成语。如能多写且正确,每多 写一个可加 1 分,最多加 2 分。 6.文中说:“对于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短期 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透过这些话,你对气象 学研究的本身或说明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4 分)
答 (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然而, 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 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 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 变黄了。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 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 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②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不仅是工 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 家们统计,黄洄污水排放量髙达α2亿旽,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 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 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 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 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 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 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 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 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 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 根据第①段,请你概括说出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 答: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2.文中第②段加点词`旧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分别是指什么问题?请概括写出 答:旧的问题指 新的问题指: 3.(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文中画横线部分主要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 ;(2)据此,请 你说说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5 题。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然而, 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 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 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 变黄了。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 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 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②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不仅是工 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 家们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 21.2 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 4100 万吨,农药和化肥 的年使用量分别为 3.75 万吨和 600 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 13 个市县,全长 397 公里。宁夏每年 3 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 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 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 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 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 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 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 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 1.根据第①段,请你概括说出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 答: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②段加点词“旧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分别是指什么问题?请概括写出。 答:旧的问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的问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文中画横线部分主要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此,请 你说说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