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寺,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山腰,为龙门造像中规模最大、整体设计最为严 密、艺术水平最高的一处造像。据记载,为唐高宗所建,费时3年零9个月。 今存大像龛原属于龙华寺,东西进深约38.7米,南北宽约33.5米,整体设计 独具匠心。 洛阳奉先寺 唐代造像 本尊卢舍那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波状发髻。面圆 润丰满,眉秀如新月,目广长,目光向下方凝视,鼻直宽厚,直与广额通连,山 根不陷,口角微露笑意,显示出内心的宁静和喜悦,给人以慈祥、亲切、崇高、 稳重之感。主尊重颐,颈有三环纹,端坐于仰覆八角束腰莲座上。着通肩袈裟, 衣纹简洁清晰,双手以下残破。卢舍那意为智慧广大,光明普照,其形象正是佛 教教义的生动体现,是神性与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奉先寺,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山腰,为龙门造像中规模最大、整体设计最为严 密、艺术水平最高的一处造像。据记载,为唐高宗所建,费时 3 年零 9 个月。 今存大像龛原属于龙华寺,东西进深约 38.7 米,南北宽约 33.5 米,整体设计 独具匠心。 洛阳奉先寺 唐代造像 本尊卢舍那佛通高 17.14 米,头高 4 米,耳长 1.9 米,波状发髻。面圆 润丰满,眉秀如新月,目广长,目光向下方凝视,鼻直宽厚,直与广额通连,山 根不陷,口角微露笑意,显示出内心的宁静和喜悦,给人以慈祥、亲切、崇高、 稳重之感。主尊重颐,颈有三环纹,端坐于仰覆八角束腰莲座上。着通肩袈裟, 衣纹简洁清晰,双手以下残破。卢舍那意为智慧广大,光明普照,其形象正是佛 教教义的生动体现,是神性与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洛阳奉先寺本尊卢舍那佛 主尊左边迦叶已残。右侧阿难除双手残外,头身足保存完好,面目作英俊少 年模样,通高10米,恭身侍立于八角束腰仰覆莲座上,衣纹流畅,体态自然
洛阳奉先寺 本尊卢舍那佛 主尊左边迦叶已残。右侧阿难除双手残外,头身足保存完好,面目作英俊少 年模样,通高 10 米,恭身侍立于八角束腰仰覆莲座上,衣纹流畅,体态自然
洛阳奉先寺阿难像 群像组合布局,突出主像。主尊坐像形体最为高大,其他均为立势,矮于主 尊。二胁侍菩萨,身光座通高13米,矮于本尊而高于二弟子,形成构图上第 一个起伏变化;天王、力士,通高10米左右,矮于主尊和菩萨,而与二弟子 等高,在布局上形成第二个起伏变化。整个构图呈半圆形,主尊在半圆直径的中 心,造成了众星捧月的艺术效果
洛阳奉先寺 阿难像 群像组合布局,突出主像。主尊坐像形体最为高大,其他均为立势,矮于主 尊。二胁侍菩萨,身光座通高 13 米,矮于本尊而高于二弟子,形成构图上第 一个起伏变化;天王、力士,通高 10 米左右,矮于主尊和菩萨,而与二弟子 等高,在布局上形成第二个起伏变化。整个构图呈半圆形,主尊在半圆直径的中 心,造成了众星捧月的艺术效果
洛阳奉先寺天王、力士像 九尊大像,除主尊头与身体比例接近真人外,其他八尊均头大身小,初看似 乎不合比例,但若从当时的实际情况考虑,从整体效果考虑,这种处理是最理想 的方案。从雕造手法来看,主尊规整圆浑;二弟子线条简练流畅;二菩萨衣饰华 丽,线条繁复多变;天王力士则甲胄整肃,体形块面分明,肌肉暴突,富有动感。 其背景处理,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繁简互用。 武则天时期修建的极南洞,位于龙门西山最南端半山腰,内容为一佛、二弟 子、二菩萨、二天王、二麒头(半人半兽)。菩萨形象已完全女性化,袒上身, 衣饰华骊,作“曹衣出水”式样,身姿扭曲成S形。洞外二力士各高23米, 表现得很成功。上身全裸,下系战裙,一手举起托住须弥山,一手叉腰,飘带敷 搭于举起之肩臂上,露腿赤足,全身筋肉暴突,体面塑造很结实,具有"力拔山 兮气盖世”的气魄,胸大肌、肩头三角肌和被表现为梅花肚的腹肌,都被作了夸 张地表现,既符合解剖规律,又非如实描写,与西方雕塑手法明显有别
洛阳奉先寺 天王、力士像 九尊大像,除主尊头与身体比例接近真人外,其他八尊均头大身小,初看似 乎不合比例,但若从当时的实际情况考虑,从整体效果考虑,这种处理是最理想 的方案。从雕造手法来看,主尊规整圆浑;二弟子线条简练流畅;二菩萨衣饰华 丽,线条繁复多变;天王力士则甲胄整肃,体形块面分明,肌肉暴突,富有动感。 其背景处理,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繁简互用。 武则天时期修建的极南洞,位于龙门西山最南端半山腰,内容为一佛、二弟 子、二菩萨、二天王、二魌头(半人半兽)。菩萨形象已完全女性化,袒上身, 衣饰华丽,作“曹衣出水”式样,身姿扭曲成 S 形。洞外二力士各高 2.3 米, 表现得很成功。上身全裸,下系战裙,一手举起托住须弥山,一手叉腰,飘带敷 搭于举起之肩臂上,露腿赤足,全身筋肉暴突,体面塑造很结实,具有“力拔山 兮气盖世”的气魄,胸大肌、肩头三角肌和被表现为梅花肚的腹肌,都被作了夸 张地表现,既符合解剖规律,又非如实描写,与西方雕塑手法明显有别
极南洞力士像 龙门东山盛唐雕刻中最精彩的要数看经寺的罗汉像,共21尊,高约1.7 米,内容为“西土29祖”传灯谱系。这些罗汉像自西向东,折而向南,再折 而向西排列成门形的长队。以摩柯迦叶为前导,以菩提达摩为后尾,缓缓行进, 似乎在举行一种佛教赴法仪式,组成彼此衔接呼应的整体,从而深化了罗汉之间 的相互关系。罗汉形象服饰、姿态、年龄、性格各异。虽为高浮雕,但具圆雕的 立体效果,有呼之欲出之感
极南洞 力士像 龙门东山盛唐雕刻中最精彩的要数看经寺的罗汉像,共 21 尊,高约 1.7 米,内容为“西土 29 祖”传灯谱系。这些罗汉像自西向东,折而向南,再折 而向西排列成冂形的长队。以摩柯迦叶为前导,以菩提达摩为后尾,缓缓行进, 似乎在举行一种佛教赴法仪式,组成彼此衔接呼应的整体,从而深化了罗汉之间 的相互关系。罗汉形象服饰、姿态、年龄、性格各异。虽为高浮雕,但具圆雕的 立体效果,有呼之欲出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