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异或逻辑功能的实现 输入变量:A端:10001B端:10002 输出变量:S端:00001 逻辑关系式:S=A⊕B; 或写成:00001=10001×1002+10001×10002 真值表: 梯形图控制程序: 100011000200001 0 0011 01 0110 18g91 18882 98881 18891 18882
3.1.3 异或逻辑功能的实现 输入变量:A端:10001 B端:10002 输出变量:S端: 00001 逻辑关系式: S = A⊕B ; 或写成:00001=10001×10002 + 10001×10002 真值表: 梯形图控制程序:
31.4保持一清除功能 (R-S触发器功能)的实现 输入变量:R端:10002S端:10001 输出变量:Q端:00001 真值表 梯形图控制程序: 100011000200001 (S)(R)(Q) 1998119982 0 0 原状态 0 0 0 98981 注:*项与普通RS触发器有所不同
3.1.4 保持 – 清除功能 (R-S触发器功能)的实现 输入变量:R端:10002 S端:10001 输出变量:Q端:00001 真值表: 梯形图控制程序:
315边沿触发、保持-清除功 能(D型触发器功能)的实现 输入变量:R端:10004S端:10003 D端:10005CLK端:10006 输出变量:Q端:00001 真值表: 梯形图控制程序: 100310004110005111000 1 ) 1gg83 1g0848168 9g82 (S端)(R端)(D端)(CK端)(Q端) 原状态 18985166 8882 上升沿 0 1上升沿1 {() 1gg95 注:×表示“0”或“1” 86918
3.1.5 边沿触发、保持 - 清除功 能(D型触发器功能)的实现 输入变量:R端:10004 S端:10003 D端:10005 CLK端:10006 输出变量:Q端:00001 真值表: 梯形图控制程序:
316长延时功能的实现 控制要求见信号时序图 梯形图控制程序: 10006 0004 186 T8.18181 484 181 总延迟时间的计算: 1886101| UCR 00182 T=2×0.1×5=10秒 46841 若需要进一步延长时间,可以增加定 00102 时器定时时间(包括时基、预置值) {() 和计数器的预置值 81021886 894 884
3.1.6 长延时功能的实现 控制要求见信号时序图: 梯形图控制程序: 总延迟时间的计算: T = 2×0.1×5 = 10秒 若需要进一步延长时间,可以增加定 时器定时时间(包括时基、预置值) 和计数器的预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