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溃败/匮乏 嘱咐/瞩目 荷花/荷枪实弹 B.悄悄/悄然 旋转/旋涡 缭绕/眼花缭乱 C.诘责/拮据 孪生/痉挛 厌恶/深恶痛疾 D.哽咽/咽喉 气量/量杯 轻薄/日薄西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滞留 眼中钉 粗制乱造 藏污纳垢 B.镌刻 吸尘器 油光可鉴 黯然失色 C.燥热 哈蜜瓜 和颜悦色 为富不人 D.蹒跚 拌脚石 锐不可当 触目伤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别具匠心,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 B.随着“泰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凤。 C.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评话家,张岱、吴伟业、钱谦益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为他写过诗文。 家风是一种软约東,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 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河南特有剧种——“豫剧”的传承与发展 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 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 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 里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 “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 6.填空、(2分)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作者是 7.默写(8分) 山山唯落晖。(《野望》) (2)、岂不罹凝寒 (《赠从弟》)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4)、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5)、在《使至塞上》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自己在朝廷上受到排挤,仕途不顺的两句是
1 淮滨县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总分:120 分,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溃.败/匮.乏 嘱.咐/瞩.目 荷.花/荷.枪实弹 B.悄.悄/悄.然 旋.转/旋.涡 缭.绕/眼花缭.乱 C.诘.责/拮.据 孪.生/痉挛. 厌恶./深恶.痛疾 D.哽咽./咽.喉 气量./量.杯 轻薄./日薄.西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滞留 眼中钉 粗制乱造 藏污纳垢 B.镌刻 吸尘器 油光可鉴 黯然失色 C.燥热 哈蜜瓜 和颜悦色 为富不人 D.蹒跚 拌脚石 锐不可当 触目伤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国产大飞机 C919 的设计别具匠心 ....,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 B.随着“泰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 ....。 C.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评话家,张岱、吴伟业、钱谦益等赫赫有名 ....的人物都为他写过诗文。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 ....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2 分)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 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河南特有剧种——“豫剧”的传承与发展 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 20 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 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 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 里, ; ;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 “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6.填空、(2 分)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作者是 。 7.默写(8 分) (1)、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野望》) (2)、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 (《赠从弟》) (3)、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 (5)、在《使至塞上》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自己在朝廷上受到排挤,仕途不顺的两句是
(《使至塞上》 (6)、《钱塘湖春行》中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句子是“ 8、综合性学习。(8分)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2分)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 阵痛,但将換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 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 “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 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想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朱熹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闽北著书讲学,武夷山、 建阳、建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近日在南平市召开的"朱子文化座谈会"上,与会者建议将朱子文化 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为弘扬朱子文化,学校拟开展以感受朱子"崇文重教,明礼诚信, 格修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活动一:引经据典话修养】(略) 【活动二:融合互动谈养成】 (2)朱熹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要求同学们围绕”学习中有哪些良好的 行为习惯″展开调査。请你向全班同学推荐一种学习方面的好习惯,并简述其好处。(3分) 答:好习惯: 好处: (3)朱熹曾对礼义作过这样的阐述:"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班级准备开展"知书明理 主题讨论会,班长要求同学们对下面材料进行探究,请说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材料:在2017年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选手荣获16金中的10金。在交换礼物时,外 国小朋友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而中国选手因没准备,只好回赠人民币 、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掌声》,完成913题(16分) 掌声 (1)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一样,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2)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妤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 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 (3)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4)“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一” (5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 (6)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
2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使至塞上》) (6)、《钱塘湖春行》中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8 分)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30 字)(2 分)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 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 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 “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 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想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朱熹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闽北著书讲学,武夷山、 建阳、建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近日在南平市召开的"朱子文化座谈会"上,与会者建议将朱子文化 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为弘扬朱子文化,学校拟开展以感受朱子"崇文重教,明礼诚信,人 格修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活动一:引经据典话修养】(略) 【活动二:融合互动谈养成】 (2) 朱熹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要求同学们围绕"学习中有哪些良好的 行为习惯"展开调查。请你向全班同学推荐一种学习方面的好习惯,并简述其好处。(3 分) 答:好习惯: 好处: (3)朱熹曾对礼义作过这样的阐述:"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班级准备开展"知书明理" 主题讨论会,班长要求同学们对下面材料进行探究,请说出你探究的结果。(3 分) 材料:在 2017 年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选手荣获 16 金中的 10 金。在交换礼物时,外 国小朋友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而中国选手因没准备,只好回赠人民币。 答: 二、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阅读《掌声》,完成 9-13 题(16 分) 掌声 ⑴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一样,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⑵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 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 ⑶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⑷“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⑸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 ⑹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
(刀)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有一行清楚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一一”后边有一个不太 清晰的“坏”字。 (8这是我教学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每次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 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公开向我挑战。 (9)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我昨天批评过的李晓写的。 0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到头皮都“啪啪”炸响。但是瞬间我就控制住了自己, 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11)我面带笑容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 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 (12)尽管我的话里透着真诚,很多同学还是一脸的不安, (13)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重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 (14)许多同学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已转入正常。 (15)我立即一口气说了下去:“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 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16)接着我详细地介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一些弱点和缺点 (1刀)由于是说自己,我说得非常流畅,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口才比平常显得更好。我说 完了,教室里一片沉静。我感到,同学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果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全班同学都在热烈地鼓掌。连李晓眼中也有点晶莹,他的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18)——主课是从来不兴鼓掌的,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 (19)我心中为自己即兴设计的教学方案陶醉了。 (20)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 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 个题日说一段话。” (21)李晓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站了起来。 (22)他说:“我的题目是一一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 (23)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尽管我自认为表现得很瀟洒,但还是被学生 一眼看穿了。 (24)李晓讲得也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 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25)掌声一落,女学生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 王娜娜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 是个坏学生,高老师也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3 ⑺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有一行清楚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有一个不太 清晰的“坏”字。 ⑻这是我教学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每次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 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公开向我挑战。 ⑼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我昨天批评过的李晓写的。 ⑽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到头皮都“啪啪”炸响。但是瞬间我就控制住了自己, 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11)我面带笑容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 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 (12)尽管我的话里透着真诚,很多同学还是一脸的不安。 (13)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重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 (14)许多同学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已转入正常。 (15)我立即一口气说了下去:“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 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16)接着我详细地介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一些弱点和缺点。 (17)由于是说自己,我说得非常流畅,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口才比平常显得更好。我说 完了,教室里一片沉静。我感到,同学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果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全班同学都在热烈地鼓掌。连李晓眼中也有点晶莹,他的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18)——主课是从来不兴鼓掌的,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 (19)我心中为自己即兴设计的教学方案陶醉了。 (20)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 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 个题目说一段话。” (21)李晓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站了起来。 (22)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 (23)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尽管我自认为表现得很潇洒,但还是被学生 一眼看穿了。 (24)李晓讲得也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 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25)掌声一落,女学生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 王娜娜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 是个坏学生,高老师也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26)我非常惊喜,为她的大胆活泼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 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27)此事过去又快十年了。如今,李晓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王娜娜在法国留学,已获得 博士学位,正在读博士后。这个班的学生见到我或者来信时,说最佩服的是我处理这节课的方 式,这节课是他们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 (28)其实,近十年来,这三次掌声也仍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9.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10.体会文中画线句“我一下子惊呆了”和“我心中一惊”,说说两个“惊”字表现的人物心 理有何不同。(4分) 11.下列有关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2)段中“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一句的作用是为接下来矛盾的突 然出现蓄势。 B.从高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仅有理性,而且有智慧,善于 克制自己又能随机应变的老师 C.第(27)段写李晓成为作家和王娜娜在法国留学且正在读博士后这一结果,印证了这两个 学生都不是“坏学生” D.从这篇小说的主旨来看,是要告诫同学们要尊重老师,不要随意损害老师的人格尊严 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12.仔细揣摩本文第(25)段王娜娜发言的文字,体会它对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 用。(3分) 13.本文的标题若改为“一堂难忘的语文课”好不好?请简述理由。(3分) 答
4 (26)我非常惊喜,为她的大胆活泼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 一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27)此事过去又快十年了。如今,李晓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王娜娜在法国留学,已获得 博士学位,正在读博士后。这个班的学生见到我或者来信时,说最佩服的是我处理这节课的方 式,这节课是他们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 (28)其实,近十年来,这三次掌声也仍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9.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3 分) 答: 10.体会文中画线句“我一下子惊呆了”和“我心中一惊”,说说两个“惊”字表现的人物心 理有何不同。(4 分) 答: 11.下列有关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⑵段中“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一句的作用是为接下来矛盾的突 然出现蓄势。 B.从高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仅有理性,而且有智慧,善于 克制自己又能随机应变的老师。 C.第(27)段写李晓成为作家和王娜娜在法国留学且正在读博士后这一结果,印证了这两个 学生都不是“坏学生”。 D.从这篇小说的主旨来看,是要告诫同学们要尊重老师,不要随意损害老师的人格尊严, 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12.仔细揣摩本文第(25)段王娜娜发言的文字,体会它对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 用。(3 分) 答: 13.本文的标题若改为“一堂难忘的语文课”好不好?请简述理由。(3 分) 答:
(二)阅读《文具盒》完成14-17题。(12分) 文具盒 厉劲的北风篦子似地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 娘说,女孩子家能识几个字就行了,遭那个罪咋?英听了,眼泪就扑塌扑塌掉下来。常沾 泪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两片干柳叶。 过年了,乡里分给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到户。听到吆喝声,娘带着英去 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的家多一张床和两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 捐物只剩下一双皮鞋、一件半旧的红毛衣和一个塑料文具盒。村长脸上透出难色,说,大妹子, 拣一样吧,还有两家哩……娘就毫不犹豫地抓起那件红毛衣,抖了几料就往英身上套。英直往 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娘说,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村长讪讪地笑了,说,这 闺女有出息……娘叹了口气,将毛衣在手里窝来窝去,说,你真憨……英的眼泪又下来了。娘 说,甭哭,依着你还不行吗? 得到这个文具盒,英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没人的时候, 她就打开它一一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 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 几年以后,英考上了中专,去市里上学。临上路时,她没忘了将文具盒随身带上 开学头一天,英拿出文具盒摆在桌上一一惟一能和同学一样的,就是这一件了。 同桌的叫丽,家就在市里。看到那个文具盒,丽不屑地一笑。待英掀开它,丽的眼睛就睁 大了,那个课程表是她设计的 丽说,你真爱惜 英笑了,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你小时好哭不? 丽不答,脸却红了。她没敢说这个文具盒是为了让妈再买一个更好的而捐出的。当时妈说 这还能用,她就闹,还哭鼻子…… 英和丽成了好朋友。临近寒假的一个周末,丽邀英去家里玩。英不去,说,我娘说了,不 让我到别人家去。 丽说,我妈妈主要是想见见你……英就去了。 从丽的家回来,英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娘,我想要一件红毛衣 14.小说开头第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5.面对三件捐物,娘为什么选择红毛衣?英为什么选择文具盒?(2分)
5 (二)阅读《文具盒》完成 14-17 题。(12 分) 文具盒 厉劲的北风篦子似地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 娘说,女孩子家能识几个字就行了,遭那个罪咋?英听了,眼泪就扑塌扑塌掉下来。常沾 泪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两片干柳叶。 过年了,乡里分给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到户。听到吆喝声,娘带着英去 领。 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的家多一张床和两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 捐物只剩下一双皮鞋、一件半旧的红毛衣和一个塑料文具盒。村长脸上透出难色,说,大妹子, 拣一样吧,还有两家哩……娘就毫不犹豫地抓起那件红毛衣,抖了几料就往英身上套。英直往 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娘说,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村长讪讪地笑了,说,这 闺女有出息……娘叹了口气,将毛衣在手里窝来窝去,说,你真憨……英的眼泪又下来了。娘 说,甭哭,依着你还不行吗? 得到这个文具盒,英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没人的时候, 她就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 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 几年以后,英考上了中专,去市里上学。临上路时,她没忘了将文具盒随身带上。 开学头一天,英拿出文具盒摆在桌上——惟一能和同学一样的,就是这一件了。 同桌的叫丽,家就在市里。看到那个文具盒,丽不屑地一笑。待英掀开它,丽的眼睛就睁 大了,那个课程表是她设计的…… 丽说,你真爱惜…… 英笑了,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你小时好哭不? 丽不答,脸却红了。她没敢说这个文具盒是为了让妈再买一个更好的而捐出的。当时妈说 这还能用,她就闹,还哭鼻子…… 英和丽成了好朋友。临近寒假的一个周末,丽邀英去家里玩。英不去,说,我娘说了,不 让我到别人家去。 丽说,我妈妈主要是想见见你……英就去了。 从丽的家回来,英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娘,我想要一件红毛衣…… 14.小说开头第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2 分) 答: 15.面对三件捐物,娘为什么选择红毛衣?英为什么选择文具盒?(2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