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六中初二上语文月考(一) 请用最高水平抄写下列句子(+2分) 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基础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字:(6分) qie )意rong( )杂kang()奋 )然hui() 2、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为了是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成绩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她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境地 3、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正确的顺序是:( 分) 大家一定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吧 。如果没 有孟母的严格要求,中国思想史上将会缺少一颗耀眼的明星 (1)而且搬到学堂附近之后,她也毫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留下孟母 断杼的佳话。 (2)由于孟母的远见卓识和严格要求,孟子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大西 想家和教育家。 (3)孟母为了使儿子成才,连居住环境都一丝不苟,选择再三。 共8页第1页
共 8 页 第 1页 淄博六中初二上语文月考(一) 请用最高水平抄写下列句子(+2 分) 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一:基础运用:(30 分) 1、根据拼音写字:(6 分) qiè( ) 意 rǒng ( ) 杂 kàng( ) 奋 Jī( ) 绊 càn ( ) 然 huì( ) 暗 2、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 分) A 为了是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 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成绩。 C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 她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境地。 3、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正确的顺序是:( )(2 分) 大家一定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吧 。 。 。如果没 有孟母的严格要求,中国思想史上将会缺少一颗耀眼的明星。 (1 )而且搬到学堂附近之后,她也毫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留下孟母 断杼的佳话。 (2) 由于孟母的远见卓识和严格要求,孟子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大西 想家和教育家。 (3 )孟母为了使儿子成才,连居住环境都一丝不苟,选择再三
A(1)(2)(3)B(3)(2)(1)C(3)(1)(2) D(2)(1)(3) 4、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5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几欲先走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5、翻译句子(8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19年),余在扬州,一友挟猫儿 同至寓。比(及至)晚酒酣,郭起请奏藻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 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 共8页第2页
共 8 页 第 2页 A (1)(2)(3) B (3)(2)(1 ) C (3)(1)(2) D (2)(1)(3) 4、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5 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几欲先走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5、翻译句子(8 分) 1)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3)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 19 年),余在扬州,一友挟猫儿 同至寓。比(及至)晚酒酣,郭起请奏藻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 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
“天将明,可以牵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鲜猪争食声,吃食 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 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爝(xun)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曰: “天已明,可买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卖肉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 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a)然一声,四座俱寂。 (节选自《虞初续志·郭猫儿》) 6、解释下列画线词语(2分) 1)俄闻父呼其子 2)四座俱寂 7、选文中一共写了哪几种声音?(2分) 8、概括这段口技的主要内容(1分) 9、翻译:(2分) 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二语言运用:(15分) 10仔细揣摩下面两个句子的内容和写法,再各仿写一句。(2分)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11、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学、外语才重要,语文、历史等学科 都无关紧要。针对这种情况,初三某班展开激烈辩论,正方主辩以”学 共8页第3页
共 8 页 第 3页 “天将明,可以牵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鲜猪争食声,吃食 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 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 燖(xún)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曰: “天已明,可买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卖肉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 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然一声,四座俱寂。 (节选自《虞初续志•郭猫儿》) 6、解释下列画线词语(2 分) 1) 俄闻父呼其子 2) 四座俱寂 7、选文中一共写了哪几种声音?(2 分) 8、概括这段口技的主要内容(1 分) 9、翻译:(2 分) 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二 语言运用:(15 分) 10 仔细揣摩下面两个句子的内容和写法,再各仿写一句。(2 分)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11、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学、外语才重要,语文、历史等学科 都无关紧要。针对这种情况,初三某班展开激烈辩论,正方主辩以”学
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论点展开论述 1)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1分) 2)请你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2分) 12、下面一段文字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改正。(2分) 某校请教授作报告,写了一封信给教授说:“请您老人家作报告,想 来您也会觉得荣幸的。”作了报告后,有关人员又给教授写了一封感谢信, 说:“您的报告对我们确实有些帮助,特此致谢。” 不当之处:1) 13、名句默写(8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 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 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 共8页第4页
共 8 页 第 4页 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论点展开论述。 1)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1 分) 2)请你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2 分) 12、下面一段文字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改正。(2 分) 某校请教授作报告,写了一封信给教授说:“请您老人家作报告,想 来您也会觉得荣幸的。”作了报告后,有关人员又给教授写了一封感谢信, 说:“您的报告对我们确实有些帮助,特此致谢。” 不当之处:1) 2) 13、名句默写(8 分) (1)、 ,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 (3)、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 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 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
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 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 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 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 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 竞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 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 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 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 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 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在 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 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 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 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 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 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 头又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 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脚下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引起 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 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一一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 塑料袋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 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 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竟 有泪光闪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 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 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 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 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选自《八小时以外》,有改动) 15.从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有哪些?(4分) 共8页第5页
共 8 页 第 5页 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 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 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 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 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 竞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 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 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 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 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 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在 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 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 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 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 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 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 头又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 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脚下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引起 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 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 塑料袋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 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 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竟 有泪光闪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 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 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 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 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选自《八小时以外》,有改动) 15.从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有哪些?(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