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秋九年级语文形成性测试试题(七) 期中测试卷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90分钟完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亲爱的同学,这份考卷将再次畏示你的学识与才华,记录你的智慧与收获。相信自已吧!相信你独 特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棒的!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45分)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14分) 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quan()释。一个民族的 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②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人们发自肺f u()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干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与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精神与情感的结晶。 ③她计录历史,也憧( 憬未来。④步入她那神圣的殿堂,你可以随着梁山英雄去伸张正义;你 可以与鲁滨逊( )一道游历大人国小人国想象世界;你可以 …⑤大量阅 读文学佳作,不仅能拓宽我们的知识,还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1、在括号内填写汉字或者标注拼音。(4分) 2、这段文字第①句中有一个标点运用不恰当,应将改为 (1分) 3、第②句与第⑤句中均有语病,请在下面横线上修改。(4分) 第②句 第⑤句 4、第③句中有一个错别字,也应将 改为 1分 5、第④句中有一项表述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某部文学名著的有关内容不相符,应将 修改为 (2分) 6、结合你读过的名著,在第④句中的横线上再写一句。(2分)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5年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载入中华民
2006 年秋九年级语文形成性测试试题(七) 期中测试卷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 150 分,90 分钟完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这份考卷将再次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记录你的智慧与收获。相信自己吧! 相信你独 特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棒的!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45分)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 题。(14分) 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 quán( )释。一个民族的 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②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人们发自肺 f ǔ( )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与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精神与情感的结晶。 ③她计录历史,也憧( )憬未来。④步入她那神圣的殿堂,你可以随着梁山英雄去伸张正义;你 可以与鲁滨逊( )一道游历大人国小人国想象世界;你可以 ……⑤大量阅 读文学佳作,不仅能拓宽我们的知识,还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1、在括号内填写汉字或者标注拼音。(4分) 2、这段文字第①句中有一个标点运用不恰当,应将 改为 。(1 分) 3、第②句与第⑤句中均有语病,请在下面横线上修改。(4分) 第②句 第⑤句 4、第③句中有一个错别字,也应将 改为 。(1 分) 5、第④句中有一项表述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某部文学名著的有关内容不相符,应将 修改为 。(2分) 6、结合你读过的名著,在第④句中的横线上再写一句。(2 分)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 2005 年举世瞩目 ....的大事,更是载入中华民
族史册的盛事 B.舞蹈《千手观音》精心打造的舞台形象,熔佛教精神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C.随着21世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不会像刚发现时那样爱莫能助了。 D.我们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在学习上确是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方法 8、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我们无法挽留岁月的脚步,无法抚平额上的皱纹,无法阻止两鬓新添的白发,然而爱能使心儿永 远年轻,能使绿叶永不 青春长留身边 ②回忆不会是尘土,将往日的足迹覆盖,回忆也不会是飞雪,把通向未来的道路掩埋,只要创新的 思想没有消失,回忆便是清新的风,把岁月的诗集一页一页地 ③我们的眼睛永远清澈如水,能从瞳仁中读到相互的灵魂,你的丝丝心绪,在互相的视线中永 远没有云雾弥漫,眼泪永远只为欢乐而流 ④假如失去真诚,就像夜空失去星星,湖泊失去涟漪,小提琴失去弦和弓。真诚是心灵的通行证, 是灵魂的钥匙。真诚能把于心牢的快乐鸟重新放飞蓝天 A、凋谢撕开凝视关押B、凋落掀开凝望囚禁 C、凋零翻开窥探封锁 D、凋败吹开探望关闭 9、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电磁波辐射的最大危害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 。大量存在的是,日常 工作、生活中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污染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 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损害着人体 A.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B.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C.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D.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10、长白山是东北名山,其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 2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月景如“静影沉璧”,郦 道元笔下的三峡急流是“素湍绿潭”’其实天池之美亦毫不逊色。请根据所给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 出下联,表现天池之美。(3分) 上联:长白山林壑尤美 下联 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 好在何处?(3分) (二)古诗文积累(9分) 12、李诚华要去南方发展,行前,好朋友们在“得月楼大酒店”给他饯行。酒宴上,在一所中学教 语文的王老师送给他两句诗,为他壮行。这两句诗是()(3分) A、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3、根据下列语境,各用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填空(6分) 文天祥的诗句说:“ 。”所以,爱国是一种血液,流淌在中华 男儿的血管里;爱国是一种气质,蕴藏于华夏子孙的身子骨;爱国是一种基因,遗传给每个黄皮肤黑头 发的中国人:爱国是一颗种子,无论何种恶劣的环境,它都要拱破土层或巨石而生长在每个中国人的心 里。当危难逼近一个民族,爱国者挺起坚硬的脊梁,一片丹心书写出鲜红的爱国史诗,一副肩膀扛起沉 甸甸的爱国重任。夜阑人静,冷雨敲窗,睡梦中,陆游也披坚执锐,驰骋沙战,他在诗中说:
族史册的盛事。 B.舞蹈《千手观音》精心打造的舞台形象,熔佛教精神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 C.随着 21 世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不会像刚发现时那样爱莫能助 ....了。 D.我们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 ....的办法,但在学习上确是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方法。 8、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我们无法挽留岁月的脚步,无法抚平额上的皱纹,无法阻止两鬓新添的白发,然而爱能使心儿永 远年轻,能使绿叶永不_____,青春长留身边。 ②回忆不会是尘土,将往日的足迹覆盖,回忆也不会是飞雪,把通向未来的道路掩埋,只要创新的 思想没有消失,回忆便是清新的风,把岁月的诗集一页一页地_____。 ③我们的眼睛永远清澈如水,能从瞳仁中读到相互的灵魂,你的丝丝心绪,在互相_____的视线中永 远没有云雾弥漫,眼泪永远只为欢乐而流。 ④假如失去真诚,就像夜空失去星星,湖泊失去涟漪,小提琴失去弦和弓。真诚是心灵的通行证, 是灵魂的钥匙。真诚能把_____于心牢的快乐鸟重新放飞蓝天。 A、凋谢 撕开 凝视 关押 B、凋落 掀开 凝望 囚禁 C、凋零 翻开 窥探 封锁 D、凋败 吹开 探望 关闭 9、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电磁波辐射的最大危害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_______。大量存在的是,日常 工作、生活中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污染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 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损害着人体。 A.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B.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C. 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D.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10、长白山是东北名山,其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 2005 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月景如“静影沉璧”,郦 道元笔下的三峡急流是“素湍绿潭”,其实天池之美亦毫不逊色。请根据所给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 出下联,表现天池之美。(3分) 上联:长白山林壑尤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 好在何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9分) 12、李诚华要去南方发展,行前,好朋友们在“得月楼大酒店”给他饯行。酒宴上,在一所中学教 语文的王老师送给他两句诗,为他壮行。这两句诗是( )(3分) A、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3、根据下列语境,各用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填空(6分) 文天祥的诗句说:“________,________。”所以,爱国是一种血液,流淌在中华 男儿的血管里;爱国是一种气质,蕴藏于华夏子孙的身子骨;爱国是一种基因,遗传给每个黄皮肤黑头 发的中国人;爱国是一颗种子,无论何种恶劣的环境,它都要拱破土层或巨石而生长在每个中国人的心 里。当危难逼近一个民族,爱国者挺起坚硬的脊梁,一片丹心书写出鲜红的爱国史诗,一副肩膀扛起沉 甸甸的爱国重任。夜阑人静,冷雨敲窗,睡梦中,陆游也披坚执锐,驰骋沙战,他在诗中说:“____
”但如果统治者昏庸怯敌,奴颜事敌,爱国志士空有一腔报国热血,两鬓 飞霜,壮志难酬,就如陆游在《书愤》诗中说:“ (三)综合性学习与探究(7分) 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 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空白处内容已删除) 调查对象名次 日本15所高中 美国13所高中 中国22所高中 学生1303人 学生1051人 学生2201人 父亲 第二名 母亲 第三名 母亲 第十名 母亲 第十一名 父亲 14、用文字表述上面的调查统计结果。(3分) (1)日本: (2)美国: (3)中国: 15、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分) 16、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715题。(10分)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 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不以物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所以动心忍性 B、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8、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 锦鳞游泳。(鳞:指代称鱼。) B、增其旧制。(增:扩大) 悠悠乎与颢气俱。(俱:一道) C、或异二者之为。(为:指两种心情。)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表示判断。) D、长烟一空。(一:表示范围的副词作“全”讲。)宠辱偕忘(偕:都。) 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但如果统治者昏庸怯敌,奴颜事敌,爱国志士空有一腔报国热血,两鬓 飞霜,壮志难酬,就如陆游在《书愤》诗中说:“________,________。” ( 三)、综合性学习与探究(7分)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 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空白处内容已删除) 调查对象名次 日本 15 所高中 学生 1303 人 美国 13 所高中 学生 1051 人 中国 22 所高中 学生 2201 人 第一名 父亲 父亲 第二名 母亲 第三名 母亲 第十名 母亲 第十一名 父亲 14、用文字表述上面的调查统计结果。(3 分) (1)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17-15 题。(10分)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 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不以物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所以.动心忍性。 B、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8、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 锦鳞.游泳。(鳞:指代称鱼。) B、增.其旧制。(增:扩大) 悠悠乎与颢气俱.。(俱:一道) C、或异二者之为.。(为:指两种心情。)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表示判断。) D、长烟一.空。(一:表示范围的副词作“全”讲。) 宠辱偕.忘(偕:都。) 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20、第一段文字写景所表现的季节是 ,从这段写景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 这种心情集中表现在 ”一句上。(2分) 21、第二段文字中集写出了作者的 政治志向,但字里行间也 透露出作者的丝丝隐忧,这种隐忧可以从 一句看出。(2分)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31题(18分) 南极无雪地区 陈夏法 ①南极大陆是个神奇的冰雪世界,有一些自然现象令人困惑不解。最为神奇的是,在这终年飘雪的 冰川雪原中,竟然有许多地方都是无雪地区 ②从罗斯海西南端的罗斯岛向东北方向走去,穿过麦克默多海湾,便走进了—个无雪干谷地区。这 里有维多利亚谷、赖特谷和地拉谷等三个谷地依次向北排列。在赖特谷的腹地,有个范达湖。夏季的赖 特谷中,有一条从文森山下来的冰川,数十万吨的冰川雪水流入范达湖,使这里成为干谷沙漠之中的 片绿洲。1960年,日本科学家曾对这一湖泊进行考察,经过测量后发现,该湖表面以下的水温为0°C 左右。随着水深增加,水温不断增高。在15~16米深处,水温上升到λ.7℃C;在40米以下深处,水温 仍缓缓升高;到达686米深的湖底,水温竟高达25℃,几乎和温带大洋海水温度差不多了。 ③在天寒地冻的南极,竟有如此之高的水温,这个事实该作如何解释呢?—些从事这项硏究的科学 家各抒己见,争论十分激烈。其中有两种观点影响最大 ④太阳辐射说认为,南极夏季日照时间长,湖面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多,致使湖水温度升高。而湖面 水由于冬季,结冰盐度增高,因而密度大,即使夏季水温升高时,湖面水的密度仍维持较大的数值,导 致温暖的湖面水下沉,从而使底层水的温度变高。反对者认为,南极夏季日照时间虽长,但天气终日阴 沉,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仍很弱,况且冰面又反射了90%以上的辐射能,留在地面上的辐射能是很少 的,这就不可能使湖面水温升得很高。再说,暖水下沉,通过水的热传递,应该是整个水体温度-起升 高,而不可能仅仅是底层水温增高。 ⑤地热活动说认为,范达湖距罗斯海50千米,罗斯海附近有活动的默尔本火山和目前仍在喷发的 埃里伯斯活火山。这表明,这一地域的岩浆活动剧烈,受到地热影响,湖水的温度就会出现上冷下热的 现象。这种解释比较直观显然容易被人们接受。但是,反对者同样找到证据说,在赖特谷地区,迄今尚 未发现地热活动,这就否定了这一观点 ⑥在范达湖以西约10千米的地方,有一个小湖叫汤潘池。汤潘池水深只有30厘米,池面为圆形 直径百米至数百米。池水盐度很高,把它泼在地上,眨眼之间,便在地面形成薄薄的盐层。人们观察过, 在零下数十度,池水也不会结冰。甚至在-57℃C的气温下,仍不会结冰,被人们称为“不冻之湖”。为 什么池水不结冰呢?除了它的盐度极高之外,会不会也有前面提到的太阳辐射或地热活动的原因呢?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一段文字写景所表现的季节是 ,从这段写景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 是 ,这种心情集中表现在 “ ”一句上。(2 分) 21、第二段文字中集写出了作者的 政治志向,但字里行间也 透露出作者的丝丝隐忧,这种隐忧可以从 一句看出。(2 分)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2-31 题(18 分) 南极无雪地区 陈夏法 ①南极大陆是个神奇的冰雪世界,有一些自然现象令人困惑不解。最为神奇的是,在这终年飘雪的 冰川雪原中,竟然有许多地方都是无雪地区。 ②从罗斯海西南端的罗斯岛向东北方向走去,穿过麦克默多海湾,便走进了一个无雪干谷地区。这 里有维多利亚谷、赖特谷和地拉谷等三个谷地依次向北排列。在赖特谷的腹地,有个范达湖。夏季的赖 特谷中,有一条从文森山下来的冰川,数十万吨的冰川雪水流入范达湖,使这里成为干谷沙漠之中的一 片绿洲。1960 年,日本科学家曾对这一湖泊进行考察,经过测量后发现,该湖表面以下的水温为 0℃ 左右。随着水深增加,水温不断增高。在 15~16 米深处,水温上升到 7.7℃;在 40 米以下深处,水温 仍缓缓升高;到达 68.6 米深的湖底,水温竟高达 25℃,几乎和温带大洋海水温度差不多了。 ③在天寒地冻的南极,竟有如此之高的水温,这个事实该作如何解释呢?一些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 家各抒己见,争论十分激烈。其中有两种观点影响最大。 ④太阳辐射说认为,南极夏季日照时间长,湖面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多,致使湖水温度升高。而湖面 水由于冬季,结冰盐度增高,因而密度大,即使夏季水温升高时,湖面水的密度仍维持较大的数值,导 致温暖的湖面水下沉,从而使底层水的温度变高。反对者认为,南极夏季日照时间虽长,但天气终日阴 沉,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仍很弱,况且冰面又反射了 90%以上的辐射能,留在地面上的辐射能是很少 的,这就不可能使湖面水温升得很高。再说,暖水下沉,通过水的热传递,应该是整个水体温度一起升 高,而不可能仅仅是底层水温增高。 ⑤地热活动说认为,范达湖距罗斯海 50 千米,罗斯海附近有活动的默尔本火山和目前仍在喷发的 埃里伯斯活火山。这表明,这一地域的岩浆活动剧烈,受到地热影响,湖水的温度就会出现上冷下热的 现象。这种解释比较直观,显然容易被人们接受。但是,反对者同样找到证据说,在赖特谷地区,迄今尚 未发现地热活动,这就否定了这一观点。 ⑥在范达湖以西约 10 千米的地方,有一个小湖叫汤潘池。汤潘池水深只有 30 厘米,池面为圆形, 直径百米至数百米。池水盐度很高,把它泼在地上,眨眼之间,便在地面形成薄薄的盐层。人们观察过, 在零下数十度,池水也不会结冰。甚至在-57℃的气温下,仍不会结冰,被人们称为“不冻之湖”。为 什么池水不结冰呢?除了它的盐度极高之外,会不会也有前面提到的太阳辐射或地热活动的原因呢?科
学家们难以得出定论。不过,一些科学家认为,寒冷的“不冻之湖″与水温较高的范达湖是造成这个地 区无降雪的主要原因。这一说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问题是它不能说明下面所说的—个现象 ⑦在这个干谷地区,科学家们在离“不冻之湖″不远的地方,又发现了一个“永冻之湖”。此湖叫 皮达湖,位于维多利亚谷地。人们对此湖钻探调查表明,整个皮达湖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冰块,只有在 夏季,冰川融水从湖岸流入湖底,且水量很少。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永冻之湖”上也从不降雪,这就 足以说明这个无雪地区与温水湖和不冻湖无关,而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 ⑧在南极大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无雪地区呢?人们期待科学家通过努力,能解开这一自然界的奥 22、简要概括范达湖、汤潘池和皮达湖的主要特征。(5分) 23、太阳辐射说、地热活动说与它们的反对者争论的焦点各是什么?(4分) 24、第⑦段画线句否定了上文中的什么看法?(3分) 25、下列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范达湖地处南极赖特谷,湖水温度与温带大洋海水温度几乎差不多。 B.范达湖和汤潘池湖水盐度均极髙,这是造成两湖湖水不结冰的重要原因 C.汤潘池在一57℃的气温下仍不结冰,这可能与太阳辐射或地热热活动有关 皮达湖位于维多利亚谷地,无论春夏秋冬,整个湖都是一个完整的大冰块。 26、从科学家们关于南极无雪地区的争论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27-31题(22分) 说竹 青山不可无绿水,古木不可无藤萝,野花不可无蜂蝶,江南不可无翠竹。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 菊令人淡,莲令人清;若说松令人傲,柳令人柔,枫令人豪爽,梧桐令人高远;那么,竹,便是集山川 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雪压冬云之际,竹挺拔如常,冻土之下,新笋已待破土而出,只说春花秋月是良 辰美景,殊不知新笋破新泥更可谓赏心悦目。一夜舂雨,干竿新竹。桃红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住十 里竹林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逢夏,老竹新篁,绿阴可人,舒枝密叶,清风翠微;日光月影, 浮动其间;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 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青碧依然。摇风弄雨,铿然有声。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或零落数枝 或赫然巨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再淡雅的花,终究是花。便是有 九分素洁,也还有一分的妖媚。再灵性的树,也还是树,不然,汉字的“朴″何以用“木”表意?并非 贬低。草自有草的优势。只是品位再高的草,也无法走岀草的局限。 竹,非花非草非木,实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绝活儿。可如夭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婷;可如浩浩 然有英雄气的须眉男子枝橫云梦,叶拍苍天。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难怪高唱岀"大江东去,浪淘尽干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 同样也吟出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另一番向往。中国画中的写意墨竹,相传就是这位大学士 大文豪首创
学家们难以得出定论。不过,一些科学家认为,寒冷的“不冻之湖”与水温较高的范达湖是造成这个地 区无降雪的主要原因。这一说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问题是它不能说明下面所说的一个现象。 ⑦在这个干谷地区,科学家们在离“不冻之湖”不远的地方,又发现了一个“永冻之湖”。此湖叫 皮达湖,位于维多利亚谷地。人们对此湖钻探调查表明,整个皮达湖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冰块,只有在 夏季,冰川融水从湖岸流入湖底,且水量很少。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永冻之湖”上也从不降雪,这就 足以说明这个无雪地区与温水湖和不冻湖无关,而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 ⑧在南极大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无雪地区呢?人们期待科学家通过努力,能解开这一自然界的奥 秘。 22、简要概括范达湖、汤潘池和皮达湖的主要特征。(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太阳辐射说、地热活动说与它们的反对者争论的焦点各是什么?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⑦段画线句否定了上文中的什么看法?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 分)( ) A.范达湖地处南极赖特谷,湖水温度与温带大洋海水温度几乎差不多。 B.范达湖和汤潘池湖水盐度均极高,这是造成两湖湖水不结冰的重要原因。 C.汤潘池在-57℃的气温下仍不结冰,这可能与太阳辐射或地热热活动有关。 D. 皮达湖位于维多利亚谷地,无论春夏秋冬,整个湖都是一个完整的大冰块。 26、从科学家们关于南极无雪地区的争论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27—31 题(22 分) 说竹 青山不可无绿水,古木不可无藤萝,野花不可无蜂蝶,江南不可无翠竹。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 菊令人淡,莲令人清;若说松令人傲,柳令人柔,枫令人豪爽,梧桐令人高远;那么,竹,便是集山川 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雪压冬云之际,竹挺拔如常,冻土之下,新笋已待破土而出,只说春花秋月是良 辰美景,殊不知新笋破新泥更可谓赏心悦目。一夜春雨,千竿新竹。桃红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住十 里竹林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逢夏,老竹新篁,绿阴可人,舒枝密叶,清风翠微;日光月影, 浮动其间;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 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青碧依然。摇风弄雨,铿然有声。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或零落数枝, 或赫然巨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再淡雅的花,终究是花。便是有 九分素洁,也还有一分的妖媚。再灵性的树,也还是树,不然,汉字的“朴”何以用“木”表意?并非 贬低。草自有草的优势。只是品位再高的草,也无法走出草的局限。 竹,非花非草非木,实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绝活儿。可如天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婷;可如浩浩 然有英雄气的须眉男子枝横云梦,叶拍苍天。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难怪高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 同样也吟出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另一番向往。中国画中的写意墨竹,相传就是这位大学士 大文豪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