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秋九年级语文形成性测试试题(九) 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 (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编者语: 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 秀诗文80篇。这是总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这样几个目标:1、顺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句 读:2、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借以理解句子的大意:3、了解课文所蕴涵的思想观点和感情:4、默 写课文中的规定背诵的段或篇以及大纲推荐背诵的古诗文篇目。5、了解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现手 下面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此专题,供老师们复习训练时酌情使用。 、填空(共10分) 1.古往今来,当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吟咏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 句 。(1分) 2.《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1分) 3.“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你再写出两句含“雨” 字的诗句① 。(1分) 4.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1分) 5.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1分) 6.下面是两首诗,请指出诗人写的分别是什么。(2分) ①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中,“李 杜”指的是唐朝的 “风骚”原来是指《》里《 》和《 里的《 》。(3分) 、选择(6分) 8.下面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写的?( A.《五柳先生传》B.《归园田居》C.《饮酒》D.《醒心亭记》 9.毛泽东和宋代陆游都写过题为《卜算子·咏梅》的词,但两首词的立意完全不同。请将这两位作者前 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A.陆游B.毛泽东 ①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②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阅读。(134分)
2006 年秋九年级语文形成性测试试题(九) 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 (全卷共三大题,满分 150 分,120 分钟完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编者语: 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 秀诗文 80 篇。这是总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这样几个目标:1、顺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句 读;2、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借以理解句子的大意;3、了解课文所蕴涵的思想观点和感情;4、默 写课文中的规定背诵的段或篇以及大纲推荐背诵的古诗文篇目。5、了解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现手 法。 下面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此专题,供老师们复习训练时酌情使用。 一、填空(共 10 分) 1.古往今来,当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吟咏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 句: , 。(1 分) 2.《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1 分) 3.“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你再写出两句含“雨” 字的诗句① 。② 。(1 分) 4. ,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1 分) 5.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1 分) 6.下面是两首诗,请指出诗人写的分别是什么。(2 分) 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②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中,“李 杜”指的是唐朝的 和 ,“风骚”原来是指《 》里《 》和《 》 里的《 》。(3 分) 二、选择(6 分) 8.下面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写的?( ) A. 《五柳先生传》 B.《归园田居》 C.《饮酒》 D.《醒心亭记》 9.毛泽东和宋代陆游都写过题为《卜算子·咏梅》的词,但两首词的立意完全不同。请将这两位作者前 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A.陆游 B.毛泽东 ①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②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三、阅读。(134 分)
(一)水调歌头(9分)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囻缺,此事古难 全,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 10.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3分) 1.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 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12.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3 分)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问题。(10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 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 潺潺而泻岀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 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 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2)既醉而退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一)水调歌头(9 分)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11.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 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12.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问题。(10 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 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 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 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 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 分) ⑴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⑵ 既.醉而退 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⑴好读书,不求甚解 ⑵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5.用文中的句子填空。(3分) (1)《五柳先生传》中能概括介绍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一句是 能体现五柳先生居室简陋的句子是: )《醉翁亭记》中总领山水自然环境描写的一句是 16.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2分) (1)五柳先生 (2)醉翁 (三)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问题。(12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日:“齐之①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 对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日:何为者也?′对日:‘齐人也。王日:何坐? 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 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对日:“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② 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盜,入楚则盜,得无楚之水土使 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③熙也,寡人反④取病焉。”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④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 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日:“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注释:①习辞,能言善辩。②枳,似橘,味苦。③煕,同“嬉”,玩笑。④取病,受辱 天放晴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①何坐 ②齐人固善盗乎 ③公被狐白之裘 18.与“何为者也?”用法不同的一句是()(2分) A.何陋之有 如太行、王屋何? C.何苦而不平 D.微斯人,吾谁与归? 19.翻译下面的句子,加点的词语必须准确译出。(2分)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0.【甲】【乙】两文同写晏子。【甲】文写了 【乙】文写了 (2分) 21.你最欣赏晏子的哪一个特点呢?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3分)
15.用文中的句子填空。(3 分) ⑴《五柳先生传》中能概括介绍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一句是: , 。能体现五柳先生居室简陋的句子是: , 。 ⑵《醉翁亭记》中总领山水自然环境描写的一句是: 。 16.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2 分) ⑴五柳先生: ⑵醉翁: (三)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问题。(12 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①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 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 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 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② 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 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③熙也,寡人反④取病焉。”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④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 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注释:①习辞,能言善辩。②枳,似橘,味苦。③熙,同“嬉”,玩笑。④取病,受辱。 霁,天放晴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 ① 何坐. ② 齐人固.善盗乎 ③ 公被.狐白之裘 18.与“何为者也?”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2 分) A.何陋之有? B.如太行、王屋何? C.何苦而不平? D.微斯人,吾谁与归? 19.翻译下面的句子,加点的词语必须准确译出。(2 分)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20.【甲】【乙】两文同写晏子。【甲】文写了 。【乙】文写了 。(2 分) 21.你最欣赏晏子的哪一个特点呢?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3 分)
(四)比较阅读【甲】【乙】【两】三个文段,完成下面问题。(13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 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 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节选自《隆 中对》) 【丙】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造汉末乱,随叔父玄避难荆 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 带寫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十七, 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 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 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2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 B.时先主电新野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C.遂许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许 D咨臣以当世之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23.下列句中加点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 C.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D.君谓计将安出(徐庶) 24.用现代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5.《桃花源记》中的“交通”与现代的“交通”意思不同,请从选文中找一个类似的词语并作词义比 较(2分) 6.三段选文叙述内容既有相同之处,其侧重点又有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每句话在10个字以 内。(3分) 27.【丙】文提到了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 (2分) (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13分)
(四)比较阅读【甲】【乙】【丙】三个文段,完成下面问题。(13 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 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 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节选自《隆 中对》) 【丙】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造汉末乱,随叔父玄避难荆 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 带寫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 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 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 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2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将军宜枉驾顾.之 B.时先主屯.新野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C.遂许.先帝以驱驰 高可二黍许. D.咨.臣以当世之事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23.下列句中加点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 C.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D.君.谓计将安出(徐庶) 24.用现代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5.《桃花源记》中的“交通”与现代的“交通”意思不同,请从选文中找一个类似的词语并作词义比 较(2 分) 26.三段选文叙述内容既有相同之处,其侧重点又有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每句话在 10 个字以 内。(3 分) ① ② ③ 27.【丙】文提到了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 。(2 分) (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13 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 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日:“请献 十金。”公输盘日:“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日:“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为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为仁。 知而不争,不可为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为知类。”公输盘服 28、下列句子中与“宋何罪之有”中“之”意思相同一句是()(2分)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B、舜发于畎亩之中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公输盘不说( ②吾义固不杀人( ③不可谓仁( ④知而不争( 3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宋何罪之有? 译文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为知类。 译文: 31、“公输盘服”一句中,一个“服”字说明什么?(3分) 32、墨子说服公输盘时用的论证方法是 ,从中可以看出墨子是一个 的人。(2分) (六)鱼我所欲也(共1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 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 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 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宫室之关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 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 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为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为仁。 知而不争,不可为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为知类。”公输盘服。 28、下列句子中与“宋何罪之有”中“之” 意思相同一句是( )(2 分)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B、舜发于畎亩之中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 ①公输盘不说.( ) ②吾义固.不杀人( ) ③不可谓.仁( ) ④知而不争.( ) 3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1)宋何罪之有? 译文: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为知类。 译文: 31、“公输盘服”一句中,一个“服”字说明什么?(3 分) 答: 32、墨子说服公输盘时用的论证方法是 ,从中可以看出墨子是一个 的人。(2 分) (六)鱼我所欲也(共 12 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 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 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 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宫室之关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