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植物系统、分类 第一章植物系统学 植物的系统: 蓝藻门 紅藻门 甲藻门 金藻门 黄藻门 藻类植物 硅藻门 褐藻门 裸藻门 孢子物绿藻门 低等植物 轮藻门 (无胚植物、厩植体植物) 细菌门 粘菌门〉菌类植物 地衣门:地衣植物 趟彻界 苷藓植 物门 茜藓植物 蕨植 高等植物 物门 有胫植物、茎叶体植物) 裸子植 物门 维管植物 种子植物 被子植 物门
第二篇 植物系统、分类 第一章 植物系统学 植物的系统:
第一节藻类 藻类是一群自养生活的低等植物.地球上岀现最早的藻类是蓝藻.以后出现单细胞 真核藻类,再后出现多细胞藻类 藻类细胞的演化是由原核经中核到真核,由不具载色体等细胞器到具载色体等细胞 器;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分化到分化 藻类体型是由单细胞经群体到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沿着不同方向发展的 藻类的繁殖方式是沿着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发展的.有性生殖又是从 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向卵式生殖发展的 藻类的生活史有三种基本类型: (1)只有单相植物体,唯有合子才是双相的,如水绵、轮藻 (2)只有双相植物体,唯有配子才是单相的,如硅藻、鹿角荣 (3)有单相植物体也有双相植物体的,如刚毛藻、石克海带 在具有单、双相植物体的藻类生活史中,出现单相植物体与双相植物体轮替发牛的 现象,出现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轮替发生的现象此为世代交替.异形世代交替比同 形世代交替进化.所有高等植物都是异形世代交替 六门藻类植物主要特征 小特征叶绿素|细胞壁|贮存物质鞭毛生境 种数 附注 蓝藻门 粘,多糖|蓝藻淀粉|无 75%在海 洋 1.500原核 绿藻门 纤维素淀粉长,顶分布广700 能是高等植 物的祖先 2,等常生活 轮澡门 具节和节间配 a 纤维素淀粉长,项在淡水40子囊特殊 底部 硅藻门 硅质果数油,脂肋一般无|主要水 在浮游植物中 8.000+ 占优势 无单细胞类 褐藻门 a,c|纤维素褐/海带多2,不等/997%海 糖,甘露|长,侧/产,常生 1.500型,包括大型 醇 生 活在浅 海藻 98%海 红藻门 有些还具纤维素球红藻淀粉无 产,常在 有d 暖水,400生活史复杂 深水
第一节 藻类 藻类是一群自养生活的低等植物.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藻类是蓝藻.以后出现单细胞 真核藻类,再后出现多细胞藻类. 藻类细胞的演化是由原核经中核到真核,由不具载色体等细胞器到具载色体等细胞 器;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分化到分化. 藻类体型是由单细胞经群体到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沿着不同方向发展的. 藻类的繁殖方式是沿着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发展的.有性生殖又是从 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向卵式生殖发展的. 藻类的生活史有三种基本类型: (1)只有单相植物体,唯有合子才是双相的,如水绵、轮藻. (2)只有双相植物体,唯有配子才是单相的,如硅藻、鹿角荣. (3)有单相植物体也有双相植物体的,如刚毛藻、石克海带. 在具有单、双相植物体的藻类生活史中,出现单相植物体与双相植物体轮替发牛的 现象,出现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轮替发生的现象此为世代交替.异形世代交替比同 形世代交替进化.所有高等植物都是异形世代交替 六 门 藻 类 植 物 主 要 特 征 特征 门 叶绿素 细胞壁 贮存物质 鞭 毛 生 境 种 数 附 注 蓝藻门 ß 粘 ,多糖 蓝藻淀粉 无 75%在海 洋 1.500 原核 绿藻门 a,b 纤维素 淀 粉 2 , 等 长,顶 生 分布广 7.000 可能是高等植 物的祖先 轮澡门 a,b 纤维素 淀 粉 2 , 等 长,顶 生 常生活 在淡水 底部 400 具节和节间配 子囊特殊 硅藻门 a,c 硅质果数 质 油,脂肪 等 一般无 主要水 生 8.000+ 在浮游植物中 占优势 褐藻门 a,c 纤维素褐 藻胶 海带多 糖,甘露 醇 2,不等 长,侧 生 99.7% 海 产,常生 活在浅 水 1.500 无单细胞类 型,包括大型 海藻 红藻门 a,有些还具 有 d 纤维素琼 胶等 红藻淀粉 无 98% 海 产,常在 暖 水, 深水 4.000 生活史复杂
分类 根据各种特征,藻类分成十一个门和一个类 1.蓝藻最主要的特征是原核,不具载色体,色素主要为叶绿素a,贮藏物质主要 为蓝藻淀粉,细胞壁成分主要为粘肽 2.绿藻具载色体主要含叶绿素a和b,贮藏物质为淀粉,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 鞭毛常二根等长顶生 3.轮藻外形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有节与节间.色素、细胞壁的成分和贮遗物 质,都与绿藻相同,鞭毛两根等长顶生 4.硅藻细胞壁由两个半边套合而成,色素主要为叶绿素a、叶绿c和藻黄素,贮 藏物质为脂肪及金藻昆布糖,细胞壁含半纤维素、硅质和粘质,硅藻能产生复大孢 子 5.褐藻载色体中含叶绿素α和α,贮藏物质为海带多糖和甘露醇,细胞壁含纤维素、 褐藻胶,鞭毛两根不等长侧生 6.红藻载色体中含叶绿素a,叶绿素d和藻胆素,贮藏物质为红藻淀粉,细胞壁含 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细胞概无鞭毛 第二节菌类植物 1.菌类植物不具叶绿素,一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而生活的 低等植物,包括细菌、粘菌和真菌三个门 2.菌类植物的营养方式主要是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这又可分为专性腐生,兼 性寄生;兼性腐生和专性寄生等四种方式, 3.细菌是具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用分裂方法繁殖后代的原核生物 4.放线菌的植物体是单细胞构成的分枝丝状体,没有细胞核.放线菌的细胞构造 近似细菌,丝状体形态和产生孢子又象真菌是细菌与真菌的中间类型 5.真菌无根、茎、叶分化,不含叶绿素,以腐生、寄生或共生方式生活,除少数 外都有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而且是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壁的一类生物 6。真菌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是各种 抱子如孢囊孢子、游动孢子和分生孢子等;有性生殖过程包括质配、核配和减数分 裂三个步骤,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抱子、担孢子 7.藻状菌大多为分枝的丝状体,营养时期无横隔壁,多核.无性生殖时产生游动 孢子或孢囊孢子.有性生殖时产生接合孢子或卵孢子 8.子囊菌大多是有分枝的丝状体,有横隔壁.无性生殖时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 时配子囊交配产生子囊孢子 9.担子菌的菌丝体分枝,有横壁,一般没有无性孢子,性器官退化,有性生殖后产 生担孢子 10.半知菌是只有无性阶段没有有性阶段的真菌,菌丝体有横隔壁,产生或不产生 分生孢子,行腐生或寄生生活,能引起动植物病害和致使人类发生疾病 l1·真菌的起源有单元论和多元论,前者认为真菌起源于绿藻或鞭毛生物;后者认为 真菌的各纲起源于不同的藻类,藻状菌起源于绿藻,子囊菌起源于红藻,担子菌与 子囊菌近似.真菌的演化是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依照单元论是由藻
二、分类. 根据各种特征,藻类分成十一个门和一个类. 1.蓝藻最主要的特征是原核,不具载色体,色素主要为叶绿素 a,贮藏物质主要 为蓝藻淀粉,细胞壁成分主要为粘肽. 2.绿藻具载色体主要含叶绿素 a 和 b,贮藏物质为淀粉,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 鞭毛常二根等长顶生 3.轮藻外形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有节与节间.色素、细胞壁的成分和贮遗物 质,都与绿藻相同,鞭毛两根等长顶生. 4. 硅藻细胞壁由两个半边套合而成,色素主要为叶绿素 a、叶绿 c 和藻黄素,贮 藏物质为脂肪及金藻昆布糖,细胞壁含半纤维素、硅质和粘质,硅藻能产生复大孢 子. 5.褐藻载色体中含叶绿素 a 和 c,贮藏物质为海带多糖和甘露醇,细胞壁含纤维素、 褐藻胶,鞭毛两根不等长侧生. 6.红藻载色体中含叶绿素 a,叶绿素 d 和藻胆素,贮藏物质为红藻淀粉,细胞壁含 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细胞概无鞭毛. 第二节 菌类植物 1.菌类植物不具叶绿素,一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而生活的 低等植物,包括细菌、粘菌和真菌三个门. 2.菌类植物的营养方式主要是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这又可分为专性腐生,兼 性寄生;兼性腐生和专性寄生等四种方式. 3.细菌是具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用分裂方法繁殖后代的原核生物. 4.放线菌的植物体是单细胞构成的分枝丝状体,没有细胞核.放线菌的细胞构造 近似细菌,丝状体形态和产生孢子又象真菌是细菌与真菌的中间类型. 5.真菌无根、茎、叶分化,不含叶绿素,以腐生、寄生或共生方式生活,除少数 外都有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而且是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壁的一类生物. 6。真菌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是各种 抱子如孢囊孢子、游动孢子和分生孢子等;有性生殖过程包括质配、核配和减数分 裂三个步骤,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抱子、担孢子. 7.藻状菌大多为分枝的丝状体,营养时期无横隔壁,多核.无性生殖时产生游动 孢子或孢囊孢子.有性生殖时产生接合孢子或卵孢子. 8.子囊菌大多是有分枝的丝状体,有横隔壁.无性生殖时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 时配子囊交配产生子囊孢子. 9.担子菌的菌丝体分枝,有横壁,一般没有无性孢子,性器官退化,有性生殖后产 生担孢子. 10.半知菌是只有无性阶段没有有性阶段的真菌,菌丝体有横隔壁,产生或不产生 分生孢子,行腐生或寄生生活,能引起动植物病害和致使人类发生疾病. 11·真菌的起源有单元论和多元论,前者认为真菌起源于绿藻或鞭毛生物;后者认为 真菌的各纲起源于不同的藻类,藻状菌起源于绿藻,子囊菌起源于红藻,担子菌与 子囊菌近似.真菌的演化是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依照单元论是由藻
状菌到子囊菌再到担子菌发展的 藻状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主要特征 类群藻状菌 子囊菌 担子菌 半知菌 特征 菌丝体 般无横隔壁|有横隔壁 有横隔壁 有横隔壁 无性孢子游动孢子或孢分生孢子 般没有无性孢子分生孢 囊孢子 或不产生 分生孢子 有性过程配子交配或配配子囊交配性器官一般退化 未发现 子囊交配 有性孢子卵孢子或接合子囊孢子 担孢子 未发现 孢子 第三节地衣植物 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种类繁多,就外形分有壳状地衣、叶状 地衣、枝状地衣三类.就构造分有同层地衣、异层地衣、异层地衣。 由上而下可分为上皮层、藻层、髓和下皮 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前者利用粉芽、针芽(珊瑚芽)、碎裂片进行 繁殖,后者以子囊孢子担孢子等繁殖后代 构成地衣的真菌,主要是子囊菌,也有担子菌,极少为藻状菌,藻类则为绿藻 和蓝藻 第四节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是配子体发达的有胚孢子植物. 2.苔藓植物全由多细胞构成,有的为叶状体,有的具茎、叶和假根,但都没有真 根和维管束 3.苔藓植物有明显的异形世代交替,有性世代能独立生活,无性世代不能独立生 活. 4.苔藓植物全行卵式生殖,生殖器官(颈卵器、精子器)均具有由多细胞构成的 外壁.卵受精后在母体内发育成一个多细胞的胚,以后由胚长成孢子体 5.孢子形成前进行减数分裂,孢子萌发后先形成原丝体,由原丝体产生配子体 6.苔藓植物门分苔纲和藓纲.前者如地钱,后者如葫芦藓 7.苔类的植物体背腹异面左右对称,原丝体不发达,一般叶无中肋,假根由单细
状菌到子囊菌再到担子菌发展的. 藻状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主要特征 类群 特征 藻状菌 子囊菌 担子菌 半知菌 菌丝体 一般无横隔壁 有横隔壁 有横隔壁 有横隔壁 无性孢子 游动孢子或孢 囊孢子 分生孢子 一般没有无性孢子 分生孢子 或不产生 分生孢子 有性过程 配子交配或配 子囊交配 配子囊交配 性器官一般退化 未发现 有性孢子 卵孢子或接合 孢子 子囊孢子 担孢子 未发现 第三节 地衣植物 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复合体.种类繁多,就外形分有壳状地衣、叶状 地衣、枝状地衣三类.就构造分有同层地衣、异层地衣、异层地衣。 由上而下可分为上皮层、藻层、髓和下皮. 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前者利用粉芽、针芽(珊瑚芽)、碎裂片进行 繁殖,后者以子囊孢子担孢子等繁殖后代. 构成地衣的真菌,主要是子囊菌,也有担子菌,极少为藻状菌,藻类则为绿藻 和蓝藻. 第四节 苔藓植物 1.苔藓植物是配子体发达的有胚孢子植物. 2.苔藓植物全由多细胞构成,有的为叶状体,有的具茎、叶和假根,但都没有真 根和维管束. 3.苔藓植物有明显的异形世代交替,有性世代能独立生活,无性世代不能独立生 活. 4.苔藓植物全行卵式生殖,生殖器官(颈卵器、精子器)均具有由多细胞构成的 外壁.卵受精后在母体内发育成一个多细胞的胚,以后由胚长成孢子体. 5.孢子形成前进行减数分裂,孢子萌发后先形成原丝体,由原丝体产生配子体. 6.苔藓植物门分苔纲和藓纲.前者如地钱,后者如葫芦藓. 7.苔类的植物体背腹异面左右对称,原丝体不发达,一般叶无中肋,假根由单细
胞构成,无蒴帽,一般无蒴轴,孢葫通常纵裂,具弹丝无蒴齿 8.藓类的植物体分化为茎和叶,一般为辐射对称,原丝体比较发达,叶常有中肋, 假根由多细胞构成,有蒴帽、蒴轴,孢蒴通常为横向的盖裂,具蒴齿,无弹丝 9.苔藓植物的生活史可以简单表示如下: 合子胚亠孢子体→孢子母细孢一 (2N)(2N)(2N)(2N) 受无性世代(寄生生活) 精 ●●····喜··。鲁鲁●····身······● 作有性生活(独立生活 用精子<精子器 减数分裂 配子体←原丝体←孢子个 卵子←颈卵器4(N)(N)(N (N)(N) 10.苔藓植物中可能苔类较原始,藓类较进化.苔藓植物在远古时候可能是从绿藻 中的鞘毛藻一类植物演化而来,也可能起源于古老的蕨类.苔藓植物和蓝藻、地衣 都是植物界的拓荒者。 项自 苔 原丝体不发达,每一原丝体发育成一个发达,每一原丝体发育成多數 配子体 植物有背腹之分,左右对称, (1)叶状体型如地钱 辐射对称,茎叶体型,叶在茎 配体型(2)茎叶体型叶无中肋 上呈螺旋状排列 子相单个管状细胞,内壁光滑或具疣由单列细胞组成的分枝丝状 状突起 细胞端壁斜生 薅帼孢蒴在成熟前被颈卵器所包圈,孢蒴在成熟前将颈卵器撑破 后来才破须卵器而出,无砺帽:分成两都分,上部发育成鹚 短小或细长柔弱,发育在孢薅成 薅柄熱之后,无细胞分裂,只有细胞 般发达,硬挺,发育在孢蒴 成熟前 孢\新轴 般无蓟轴 具轴(少數例外 孢蒴开成熟时纵裂或不规则开裂,无蒴成熟时盖裂(少数例外)有蒴 体隈方式盞、蒴齿,环带等构造 證、环带蒴齿的分化。 弹丝孢内有不育细胞发育成的弹|无弹丝及假弹丝 丝(细胞壁具螺纹加厚)
胞构成,无蒴帽,一般无蒴轴,孢葫通常纵裂,具弹丝无蒴齿. 8.藓类的植物体分化为茎和叶,一般为辐射对称,原丝体比较发达,叶常有中肋, 假根由多细胞构成,有蒴帽、蒴轴,孢蒴通常为横向的盖裂,具蒴齿,无弹丝. 9.苔藓植物的生活史可以简单表示如下: 10.苔藓植物中可能苔类较原始,藓类较进化.苔藓植物在远古时候可能是从绿藻 中的鞘毛藻一类植物演化而来,也可能起源于古老的蕨类.苔藓植物和蓝藻、地衣 都是植物界的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