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目标:掌握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定义与 具体途径,了解化学防治的具体内容;正确理解害虫综合 治理的定议、特古 重点难点:①重点:植物检疫的定义、原则、实施步骤。农业防 治的措施与优缺点。生物防治的途径与优缺 点。物理机械防治的具体措施。主要内容了 解化学防治的中杀虫剂的类别、作用方式、 施用方法等。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特点与 发展趋势。 ②难点:不有原理防治害虫。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特 教学设计:①计划课时:2学时。(授课2学时) ②教具:多媒体教学。 ③过程安排:授课采用讲授式、讨论式、自学式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主要详细讲授植物检疫、 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定义与具 体途径。与学生讨论或提问化学防治的具体 内容。重点讲授害虫综合治理的定义、特点, 自学与害虫综合治理相关的其他内容。 总结: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和原理,为以后 的实践工作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 第一节植物检疫(掌握) 第二节农业防治(掌握) 第三节生物防治(掌握) 第四节物理机械防治(掌握) 第五节化学防治(掌握) 第六节害虫综合治理(掌握)
第六章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目 标:掌握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定义与 具体途径,了解化学防治的具体内容;正确理解害虫综合 治理的定义、特点。 重点难点:①重 点:植物检疫的定义、原则、实施步骤。农业防 治的措施与优缺点。生物防治的途径与优缺 点。物理机械防治的具体措施。主要内容了 解化学防治的中杀虫剂的类别、作用方式、 施用方法等。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特点与 发展趋势。 ②难 点:不育原理防治害虫。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特 点。 教学设计:①计划课时:2 学时。(授课 2 学时) ②教 具:多媒体教学。 ③过程安排:授课采用讲授式、讨论式、自学式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主要详细讲授植物检疫、 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定义与具 体途径。与学生讨论或提问化学防治的具体 内容。重点讲授害虫综合治理的定义、特点, 自学与害虫综合治理相关的其他内容。 总 结: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和原理,为以后 的实践工作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植物检疫(掌握) 第二节 农业防治(掌握) 第三节 生物防治(掌握) 第四节 物理机械防治(掌握) 第五节 化学防治(掌握) 第六节 害虫综合治理(掌握)
第一节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 一、定义: 每一种农作物的病、虫、杂草都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但也有 远距离传播和时大分布的可能。例如蚕豆象、马铃薯块茎蛾、棉铃 红虫、苹果绵蚜、美国白娥和美洲斑潜蝇等都是从国外传入的危险性 害虫,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其传播途径主要有: ■自然传播:自身飞翔,爬行或随风力,流水传播。 ■人为传播:种子、苗木、植物产品及包装、工具(运输)等的 调运传播。 在原产地由于有天敌,发生较轻或易防治,但传到新的地区,无 天敌,易造成猖獗为害。 植物检疫: 就是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出和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和 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扩散的一种带有强 制性的防治措施,是一种保护性、预防性措施。 二、植物检疫的任务 1、做好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进出口或国内地区间调运的检疫检验工作, 杜绝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播与蔓延; 2、查清检疫对象的主要分布及危害情况和适生条件,并根据实际情 况划定疫区和保护区,同时对疫区采取有效的封锁与消灭措施: 3、建立无危险性病、虫的种子、苗木基地,供应无病、虫种苗
第一节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 一、定义: 每一种农作物的病、虫、杂草都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但也有 远距离传播和扩大分布的可能。 例如蚕豆象、马铃薯块茎蛾、棉铃 红虫、苹果绵蚜、美国白蛾和美洲斑潜蝇等都是从国外传入的危险性 害虫,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其传播途径主要有: ◼ 自然传播:自身飞翔,爬行或随风力,流水传播。 ◼ 人为传播:种子、苗木、植物产品及包装、工具(运输)等的 调运传播。 在原产地由于有天敌,发生较轻或易防治,但传到新的地区,无 天敌,易造成猖獗为害。 植物检疫: 就是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出和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和 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扩散的一种带有强 制性的防治措施,是一种保护性、预防性措施。 二、植物检疫的任务 1、做好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进出口或国内地区间调运的检疫检验工作, 杜绝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播与蔓延; 2、查清检疫对象的主要分布及危害情况和适生条件,并根据实际情 况划定疫区和保护区,同时对疫区采取有效的封锁与消灭措施; 3、建立无危险性病、虫的种子、苗木基地,供应无病、虫种苗。 狗尾草
,植物检 三、检疫的内容 l、对外检疫(international quarantine): 也称国际检疫,是为了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入国内或带出 国外,由国家在沿海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间交通要道等处,设置植 物检疫或商品检查站等机构,对出入口岸及过境的农产品等进行检验 和外理 2、对内检疫(national quarantine): 也称国内检疫,是为了防止国内原有的或新从国外传入的危 险性病、虫、杂草在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由于交换、 调运种子、苗木及其它农产品而传播并扩大蔓延。 目的是将其封锁于一定范围内,并加以彻底消灭。 四、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原则 不同国家或地区所规定的检疫对象不同,但原则是一致的 1、必须是在经济上造成严重损失而防治又是极其困难的危险性病、 虫、杂草。 2、必须是主要依靠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 3、必须是国内或地区内尚未发生或分布不广的危险性病、虫、杂草
三、检疫的内容 1、对外检疫(international quarantine ): 也称国际检疫,是为了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入国内或带出 国外,由国家在沿海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间交通要道等处,设置植 物检疫或商品检查站等机构,对出入口岸及过境的农产品等进行检验 和处理。 2、对内检疫(national quarantine ): 也称国内检疫,是为了防止国内原有的或新从国外传入的危 险性病、虫、杂草在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由于交换、 调运种子、苗木及其它农产品而传播并扩大蔓延。 目的是将其封锁于一定范围内,并加以彻底消灭。 四、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原则 不同国家或地区所规定的检疫对象不同,但原则是一致的。 1、必须是在经济上造成严重损失而防治又是极其困难的危险性病、 虫、杂草。 2、必须是主要依靠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 3、必须是国内或地区内尚未发生或分布不广的危险性病、虫、杂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对象名单(虫害部分) 、 五、植物检疫的实施方法。 1、制定法规: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2、确定检疫对象名单:蚕豆象、马铃薯块茎蛾、棉铃红虫、苹果绵 蚜、美国白娥和美洲斑潜蝇等 3、 检疫检验:入境口岸、原产地田间、隔离种植 4、划定疫区(pest area)和非疫区(free pest area) 疫区(pest area):就是某种检疫对象发生为害的地区,也叫做某种 植物检疫对象的疫区。 非疫区(free pest area):就是某种检疫对象还没有发生的地区, 必须采取检疫措施,防止人为地将检疫对象传入这个地区,也叫做防 止某种检疫对象传入的保护区。 ■如葡萄根瘤蚜(山东、辽宁、陕西),苹果棉蚜(山东、辽宁、 云南) com.cn 5、检疫处理 般采取禁止入境、退货、就地销毁,或限定时间地点采用改变 途径(将种用改为加工用)的方法进行处理。 对休眠期或生长期的植物材料,可用农药或热处理的办法消毒。 对已入侵的,在其未传播前,要迅速划为疫区,严密封锁,采取 铲除的方法处理。 为了有效地实施植物检疫,应系统收集和分析检疫情报,就必须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对象名单(虫害部分) 五、植物检疫的实施方法: 1、制定法规:199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2、确定检疫对象名单:蚕豆象、马铃薯块茎蛾、棉铃红虫、苹果绵 蚜、美国白蛾和美洲斑潜蝇等 3、检疫检验:入境口岸、原产地田间、隔离种植 4、划定疫区(pest area)和非疫区(free pest area) : 疫区(pest area):就是某种检疫对象发生为害的地区,也叫做某种 植物检疫对象的疫区。 非疫区(free pest area):就是某种检疫对象还没有发生的地区, 必须采取检疫措施,防止人为地将检疫对象传入这个地区,也叫做防 止某种检疫对象传入的保护区。 ◼ 如葡萄根瘤蚜(山东、辽宁、陕西),苹果棉蚜(山东、辽宁、 云南) 5、检疫处理 一般采取禁止入境、退货、就地销毁,或限定时间地点采用改变 途径(将种用改为加工用)的方法进行处理。 对休眠期或生长期的植物材料,可用农药或热处理的办法消毒。 对已入侵的,在其未传播前,要迅速划为疫区,严密封锁,采取 铲除的方法处理。 为了有效地实施植物检疫,应系统收集和分析检疫情报,就必须
掌握国内外检疫对象的分布、危害、发生传播规律及与生态环境条件 的关系,研究检验、鉴定、消毒处理方法及封锁消灭技术,研究新技 术和新工具的应用。 近年来,一些国家已研究应用X光技术、电镜诊断、血清诊断、 性诱剂监测等进行检验,应用射线处理、真空熏蒸和微波、高频灭虫 等新技术手段。 第二节农业防治法(Cultural Control) 一、定义: 是根据农田环境,寄主植物与害虫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 系列栽培管理技术,有目的地改变某些因子,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发育,而不利于害虫,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保护农 业生产的目的。 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础措施。 二、农业防治法的具体措施 1、合理的作物布局: 合理布局,一方面利于充分利用土镶肥力,光照和其它环境资源, 提高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可创造出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抑制害 虫大发生。 如:桃梨混栽或相邻,有利于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h的发生,因1、2代梨小食心虫主要为害桃梢,而3、4代转移 为害梨果,混栽可为梨小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 2、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 ■轮作对单食性或寡食性害虫可以起到恶化营养条件的作用。 如:禾本科作物与大豆轮作,可抑制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的发生: 稻麦轮作可抑制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
掌握国内外检疫对象的分布、危害、发生传播规律及与生态环境条件 的关系,研究检验、鉴定、消毒处理方法及封锁消灭技术,研究新技 术和新工具的应用。 近年来,一些国家已研究应用 X 光技术、电镜诊断、血清诊断、 性诱剂监测等进行检验,应用射线处理、真空熏蒸和微波、高频灭虫 等新技术手段。 第二节 农业防治法(Cultural Control) 一、定义: 是根据农田环境,寄主植物与害虫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一 系列栽培管理技术,有目的地改变某些因子,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发育,而不利于害虫,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保护农 业生产的目的。 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础措施。 二、农业防治法的具体措施 1、合理的作物布局: 合理布局,一方面利于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光照和其它环境资源, 提高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可创造出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抑制害 虫大发生。 如:桃梨混栽或相邻,有利于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molesta Busch 的发生,因 1、2 代梨小食心虫主要为害桃梢,而 3、4 代转移 为害梨果,混栽可为梨小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 2、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 ◼ 轮作对单食性或寡食性害虫可以起到恶化营养条件的作用。 如:禾本科作物与大豆轮作,可抑制大豆食心虫 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的发生; 稻麦轮作可抑制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 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