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考核方式 (一)主要参考书课程考核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主要通过考 查的方式进行。 (二)参考项目: 1.请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自己的大学期间学业发展规划。(不少于2000字) 2.请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自我分析。(不少于3000字) 3.请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少于2000字) 七、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L.中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在线:http://www.psyhealth.cn/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http://ibic.imnu.edu.cnl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网站:htp202.201.120.220:8012/ 八、其它 制订:思政教研室 执笔人:张康华 2015年7月10日 审核人:涂友超 2015年7月16日 33
33 六、考核方式 (一)主要参考书课程考核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主要通过考 查的方式进行。 (二)参考项目: 1.请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自己的大学期间学业发展规划。(不少于 2000 字) 2.请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自我分析。(不少于 3000 字) 3.请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少于 2000 字) 七、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1.中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在线:http://www.psyhealth.cn/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http://ibic.imnu.edu.cn/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网站:http://202.201.120.220:8012/ 八、其它 制 订:思政教研室 执笔人:张康华 2015 年 7 月 10 日 审核人:涂友超 2015 年 7 月 16 日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67020031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适合专业:所有本科专业 开课学期:第2学期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18 学分:1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就业指导课是全日制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的主要任务和目 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 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 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就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 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 争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创业环境。 2、使学生了解新时期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树立 现代的竞争观,树立自强自立,多元,多形式的就业观: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自 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坚持正确的择业观,科学地把握择业决策的程序,设计好自 己的求职之路。 3、了解心理素质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懂得如何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学会预防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掌握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以 积极的心态面对择业。 4、使学生掌握求职材料准备的基本要求,了解就业信息的特性,内容和作 用,掌握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和渠道,懂得就业信息的整理和使用,自荐的方式 34
34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67020031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适合专业:所有本科专业 开课学期:第 2 学期 考核方式:考查 总 学 时:18 学 分:1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就业指导课是全日制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的主要任务和目 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 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 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就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 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 争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创业环境。 2、使学生了解新时期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树立 现代的竞争观,树立自强自立,多元,多形式的就业观;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自 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坚持正确的择业观,科学地把握择业决策的程序,设计好自 己的求职之路。 3、了解心理素质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懂得如何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学会预防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掌握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以 积极的心态面对择业。 4、使学生掌握求职材料准备的基本要求,了解就业信息的特性,内容和作 用,掌握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和渠道,懂得就业信息的整理和使用,自荐的方式
和技巧。从而帮助学生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及时整理,分析和处理来自各种渠道 的就业信息,学会如何推销自己,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5、使学生了解面试的形式、一般程序和技巧,与主试人交流时应注意的问 题,帮助学生提高面试的成功率。 6、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法规,了解就业的一般程序,重点掌握国 家对毕业生就业的相关规定和就业、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各地接收毕业生的有 关规定等,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方式,实现顺利就业。 7、使学生了解就业协议的内容,签订就业协议书的作用,就业协议签订的 原则、步骤、程序以及无效协议、就业协议解除等常识性知识,明确签订就业协 议应注意的事项,谨防就业诈骗,懂得运用有关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益,掌握 就业过程中权益保护的途径,以便大学毕业生明确在就业中自身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从而自觉地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8、通过对社会、职业和自己的认知,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积极适应职业角色和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能力,做好从“学校人” 到“社会人”转变的准备。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根据《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以及课时要求,设计了就业 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本课程以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每个学期安排 两次讲座 课时名称学时 教学内容 职业概述:职业的内涵与特点:职业的功能:职业的分类 与发展热职业、行业上与去业 职业与职 业素质 2 职业素质 思想政治 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技术技能素质;身心素质:培养综合能力,增强职业素质 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技能鉴定 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形式: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演变:大学生 业形势与 就业形势分析 2 就业政策 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策略:政府促进大学就业的政策措施 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法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职业理想的内涵与特征:职业理想的作用与意 与择业观 义:职业理想的确立 念 择业观念:职业评价科学的择业观念的树立 35
35 和技巧。从而帮助学生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及时整理,分析和处理来自各种渠道 的就业信息,学会如何推销自己,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5、使学生了解面试的形式、一般程序和技巧,与主试人交流时应注意的问 题,帮助学生提高面试的成功率。 6、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法规,了解就业的一般程序,重点掌握国 家对毕业生就业的相关规定和就业、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各地接收毕业生的有 关规定等,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方式,实现顺利就业。 7、使学生了解就业协议的内容,签订就业协议书的作用,就业协议签订的 原则、步骤、程序以及无效协议、就业协议解除等常识性知识,明确签订就业协 议应注意的事项,谨防就业诈骗,懂得运用有关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益,掌握 就业过程中权益保护的途径,以便大学毕业生明确在就业中自身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从而自觉地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8、通过对社会、职业和自己的认知,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积极适应职业角色和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能力,做好从“学校人” 到“社会人”转变的准备。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根据《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以及课时要求,设计了就业 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本课程以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每个学期安排 两次讲座。 课时 名 称 学时 教 学 内 容 一 职业与职 业素质 2 职业概述:职业的内涵与特点;职业的功能;职业的分类 与发展趋势;职业、行业与专业 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技术技能素质;身心素质;培养综合能力,增强职业素质 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技能鉴定 二 大学生就 业形势与 就业政策 2 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形式: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演变;大学生 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策略:政府促进大学就业的政策措施; 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法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三 职业理想 与择业观 念 2 职业理想:职业理想的内涵与特征;职业理想的作用与意 义;职业理想的确立 择业观念:职业评价;科学的择业观念的树立
求职信息的收集与利用:求职信息的收集:求职信息的利 求职信息 四 与求职材 多 3 料 求职材料的制作与呈递: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求职简历 求职信:其他辅助材料:网上求职与电子材料 求职就业 笔试与面试:笔试及其方法技巧:面试及其方法技巧 五 与方法技 签约与报到:签订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毕业离校前 巧 的就业工作与就业报到 求职就亚 就业权益保护:求职就业中的常见侵权行为及其 中的权益 六 范:大学生就业基本权益及其保护 保护和心 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心里问题及其调适:大学生求职就业 理调适 中的心里问题:大学生求职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七 实践课 典型案例分析、人才市场考察、企业调研、聘请就业指寻 专家及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专题讲座 八 考查 2 撰写个人求职简历 四、实践环节 本课程实践环节主要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分析、人才市场考察、企业调 研、聘请就业指导专家及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通过实地 走访就业市场和参加招聘会等就业实践,增加学生就业体验,了解实习基地就业 环境:提高就业认识:进行就业实习、创业,到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就业、 创业。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一)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要求学生课后多阅读相关书籍、杂志,多学习、借鉴职场成功人士的经验, 并认真地完成作业。 作业内容: 每个学生必须根据教学进度和要求撰写个人求职简历。作业作为该学科的成 绩考核的主要内容。 根据课程要求,以组建团队的形式,参加相关创业大赛,相关策划书规范性 和创新性、创业方案的可操作性、idea创新水平等作为成绩评判的主要参考, (二)课外学习要求: 组织参加面试技巧知识大奖赛、参加职业能力规划大赛等。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36
36 四 求职信息 与求职材 料 3 求职信息的收集与利用:求职信息的收集;求职信息的利 用 求职材料的制作与呈递: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求职简历; 求职信;其他辅助材料;网上求职与电子材料 五 求职就业 与方法技 巧 3 笔试与面试:笔试及其方法技巧;面试及其方法技巧 签约与报到:签订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毕业离校前 的就业工作与就业报到 六 求职就业 中的权益 保护和心 理调适 2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求职就业中的常见侵权行为及其防 范;大学生就业基本权益及其保护 大学生求职就业中的心里问题及其调适:大学生求职就业 中的心里问题;大学生求职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七 实践课 2 典型案例分析、人才市场考察、企业调研、聘请就业指导 专家及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专题讲座 八 考查 2 撰写个人求职简历 四、实践环节 本课程实践环节主要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分析、人才市场考察、企业调 研、聘请就业指导专家及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通过实地 走访就业市场和参加招聘会等就业实践,增加学生就业体验,了解实习基地就业 环境;提高就业认识;进行就业实习、创业,到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就业、 创业。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一)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要求学生课后多阅读相关书籍、杂志,多学习、借鉴职场成功人士的经验, 并认真地完成作业。 作业内容: 每个学生必须根据教学进度和要求撰写个人求职简历。作业作为该学科的成 绩考核的主要内容。 根据课程要求,以组建团队的形式,参加相关创业大赛,相关策划书规范性 和创新性、创业方案的可操作性、idea 创新水平等作为成绩评判的主要参考。 (二)课外学习要求: 组织参加面试技巧知识大奖赛、参加职业能力规划大赛等。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中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取实例分析、情景 模拟、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和第二课堂比赛等方法充分调 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七、成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组成: 1、操行与平时上课表现,成绩占30%。 2、实践课考核占70%,重点依据学生参加的课程实践活动以及完成的求职 简历、人才市场调研报告、用人单位调研报告、专家讲座的心得体会等内容进行 考核。 八、教学组织 就业指导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课程的教学管理由教 务处统一安排,教学执行情况由教研室好招生就业处具体负责检查。每一部分的 理论教学由任课教师完成,然后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活 动。 九、建议教学参考书 1、《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马联合等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 版: 2、《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邵海峡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第2版: 3、《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王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 2版 4、《大学生创业基础》,李肖明、朱建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规范及模式创新实务全书》,潘兴发主编,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4年3月版。 制订:思政教研室 执笔人:张彦飞 2015年7月12日 审核人:涂友超 2015年7月19日 3
37 本课程中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取实例分析、情景 模拟、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和第二课堂比赛等方法充分调 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七、成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组成: 1、操行与平时上课表现,成绩占 30%。 2、实践课考核占 70%,重点依据学生参加的课程实践活动以及完成的求职 简历、人才市场调研报告、用人单位调研报告、专家讲座的心得体会等内容进行 考核。 八、教学组织 就业指导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课程的教学管理由教 务处统一安排,教学执行情况由教研室好招生就业处具体负责检查。每一部分的 理论教学由任课教师完成,然后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活 动。 九、建议教学参考书 1、《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马联合等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 6 月 版; 2、《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邵海峡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年 11 月 第 2 版; 3、《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王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3 月第 2 版 4、《大学生创业基础》,李肖明、朱建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5、《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规范及模式创新实务全书》,潘兴发主编,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4 年 3 月版。 制 订:思政教研室 执笔人:张彦飞 2015 年 7 月 12 日 审核人:涂友超 2015 年 7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