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课时较少,内容较多,涉及面广,对部分内容只作概要性介绍,指导学 生自学。 (七)课程有关说明 传感器技术是涉及传感(检测)原理、开发和应用的综合技术,随着现代测 量、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发展越来越广泛。传感器原理是测控技术、电子 信息、自动化、机械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传感 器基本原理及有关信号的测量电路。主要内容包括传感器的分类、数学模型和基 本特性及传感器的应用等基基础知识:详细介绍了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用 电路,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光电式、热电式、磁电式、辐射 式等传感器:介绍了光纤、激光等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非电量的物理信息的检测、转换和测量原理,为学生毕业后 在各个行业从事信息检测和处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属于任意选修课,考核方式以考察为主,以讨论、考勤、平时作业、 课程结课报告等形式来判定学生成绩等级。 (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强化科学思维的训练。 本课程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讲授采用多媒体课件力求由浅入深、简明扼要、 但对原理务求讲深讲透,辅以习题辅导,自己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传感器 实演示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九)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山郁有文,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M,西安: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沈跃、杨喜峰编,物理实验教程一智能检测技术实验M,北京:中国石油 大学出版社,2010 [3)胡向东等编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王化祥编著,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23
23 本章课时较少,内容较多,涉及面广,对部分内容只作概要性介绍,指导学 生自学。 (七)课程有关说明 传感器技术是涉及传感(检测)原理、开发和应用的综合技术,随着现代测 量、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发展越来越广泛。传感器原理是测控技术、电子 信息、自动化、机械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传感 器基本原理及有关信号的测量电路。主要内容包括传感器的分类、数学模型和基 本特性及传感器的应用等基基础知识;详细介绍了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用 电路,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光电式、热电式、磁电式、辐射 式等传感器;介绍了光纤、激光等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非电量的物理信息的检测、转换和测量原理,为学生毕业后 在各个行业从事信息检测和处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属于任意选修课,考核方式以考察为主,以讨论、考勤、平时作业、 课程结课报告等形式来判定学生成绩等级。 (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强化科学思维的训练。 本课程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讲授采用多媒体课件力求由浅入深、简明扼要、 但对原理务求讲深讲透,辅以习题辅导,自己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传感器 实演示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九)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郁有文,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M],西安: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 沈跃、杨喜峰编,物理实验教程—智能检测技术实验[M],北京:中国石油 大学出版社,2010 [3] 胡向东等编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王化祥编著,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⑤张洪润等编著,传感技术与应用教程即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于彤编著,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项目式教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门叶湘滨等编著,传感器与测试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8)陈杰、黄鸿编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十)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htp:ins22web.seu.edu.cn/chgq//index.htm(课程学习网站) htp:ipk.nepu.edu.cn/cgqylyyy/教学资料/cksj.html(精品课程网站) (十一)其他 本课程考核方式主要以考察为主,以讨论、考勤、平时作业、课程结课报告 等形式来判定学生成绩等级。 制订:电子技术教研室 执笔人:范春凤 2015年7月6日 审核人:李长庚 2015年7月9日
24 [5] 张洪润等编著,传感技术与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 于彤编著,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项目式教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7] 叶湘滨等编著,传感器与测试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8] 陈杰、黄鸿编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十)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http://ins22web.seu.edu.cn/chgq/index.htm(课程学习网站) http://jpk.nepu.edu.cn/cgqylyyy/教学资料/cksj.html(精品课程网站) (十一)其他 本课程考核方式主要以考察为主,以讨论、考勤、平时作业、课程结课报告 等形式来判定学生成绩等级。 制 订:电子技术教研室 执笔人:范春凤 2015 年 7 月 6 日 审核人:李长庚 2015 年 7 月 9 日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69030052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适合专业:应用物理学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32 学分:2 一、课程教学目标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 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 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 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 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 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 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 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 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 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 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23
25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69030052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适合专业:应用物理学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考核方式:考查 总 学 时:32 学 分:2 一、 课程教学目标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 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 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 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 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 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 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 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 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 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 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学时分配 总学 学时分配 章次 各章名称 时 讲课实验上机课外小计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二章大学生心理咨询 第三章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结 第一部分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 第五草大学生良好的适应与发展 小结 第二部分小结 第六章 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 第七章大学生情绪管理 第八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 第九章 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4 第十章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第11章大学生生命教有与心理危机应对 小结 第三部分小结 辅导和答疑 总计 32 21 11 32 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异常心理的表 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心 理健康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26
26 二、学时分配 章次 各章名称 总学 时 学时分配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 小计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1 1 2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 2 1 1 2 第三章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 1 1 2 小结 第一部分小结 2 2 2 第四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 2 1 1 2 第五章 大学生良好的适应与发展 2 1 1 2 小结 第二部分小结 2 2 2 第六章 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 2 1 1 2 第七章 大学生情绪管理 2 1 1 2 第八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 2 1 1 2 第九章 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4 3 1 4 第十章 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2 1 1 2 第 11 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2 1 1 2 小结 第三部分小结 2 2 2 辅导和答疑 2 2 2 总计 32 21 11 32 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异常心理的表 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心 理健康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学内容: 1.认识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 2.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3.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活动、案例分析 第二章大学生心理咨询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 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 教学内容: 1.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 2.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 3.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活动、角色扮演 第三章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了解心理疾病,懂 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进行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专业医疗 机构诊治。 教学内容: 之
27 教学内容: 1. 认识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 2. 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3. 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 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活动、案例分析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 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 教学内容: 1. 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 2.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 3.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活动、角色扮演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了解心理疾病,懂 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进行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专业医疗 机构诊治。 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