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定 为了说明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如何决定,要从分析最简单的经 济关系开始。为此,要作有关假定: 1、所分析的社会中只有家户与企业两部门,不存在政府,也 不存在对外贸易——两部门经济; 2、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 的供给量。即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引起产量变动, 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个假定其实就是假定不存在要素供 给的约束,社会有无限的供给能力见527页假定2]。这被称 之为凯恩斯定律:(产品市场资源闲置时)需求会创造供给 (且价格不变化); 3、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的利润为零
二、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定 为了说明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如何决定,要从分析最简单的经 济关系开始。为此,要作有关假定: 1、所分析的社会中只有家户与企业两部门,不存在政府,也 不存在对外贸易——两部门经济; 2、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 的供给量。即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引起产量变动, 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个假定其实就是假定不存在要素供 给的约束,社会有无限的供给能力[见527页假定2]。这被称 之为凯恩斯定律:(产品市场资源闲置时)需求会创造供给 (且价格不变化); 3、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的利润为零
三、均衡产出的概念 1、均衡产出概念引入: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 出,即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产出水平 用公式表示则为:y=c+ 2、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在均衡产出下,经济社会 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有的教材因此将这 章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总需求分析之一)” ·注意 (1)本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所说的总需求是实际想要有的总 需求,而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总需求是指实际发生的 总需求。为了以示区别,本章公式全部用小写字母表示。 (2)y=c+冲中的每一个变量均剔除了价格变化因素 3、“均衡产出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可用下图表示
三、均衡产出的概念 1、均衡产出概念引入: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 出,即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产出水平。 • 用公式表示则为: y=c+i 2、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在均衡产出下,经济社会 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有的教材因此将这 一章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总需求分析之一)” • 注意: ⑴ 本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所说的总需求是实际想要有的总 需求,而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总需求是指实际发生的 总需求。为了以示区别,本章公式全部用小写字母表示。 ⑵ y=c+i中的每一个变量均剔除了价格变化因素 3、“均衡产出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可用下图表示
用E代表支出,用Y代表收入。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业非意 愿存货投资IU>0企业就要削减生产,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 业非意愿存货投资<0企业就要扩大生产 E 直线上任意一点均为E=y 收入=100 1C>O 100 100 AE 正<0 支出=100 0 45 100 100 (a)支出等于收入的45线 (b)支出决定收入 图14-1
均衡产出下投资必等于储蓄 经济均衡的条件:E=y(支出等于收入) E=c+i;(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 而y=c+s;(计划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 E=y即推出i=s 所以,只有计划投资=计划储蓄,经济才能实现均衡 j=s是理论分析的条件主观性(计划的、意愿的)
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前面引入了均衡产出的概念,得出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总 需求,即y=c+i。则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就是分析总需求 的各个部分(c+i)是如何决定的 这里,我们首先分析消费c是如何决定的。从支出法来分析, 根据各国的国民收入统计,消费大约占总需求的60%以上 (见下表),所以,先研究C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 前言 • 前面引入了均衡产出的概念,得出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总 需求,即y=c+i。则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就是分析总需求 的各个部分( c+i )是如何决定的。 • 这里,我们首先分析消费c是如何决定的。从支出法来分析, 根据各国的国民收入统计,消费大约占总需求的60%以上 (见下表),所以,先研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