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 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二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名义GDP:以现期价格或可变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以不变价格[ Fixed Price]计算的GDP。 4、最终产品: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以供最终使用的产品。 5、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以供生产其它产品使用的产品 6、总投资:净投资加重置投资。 7、净投资:用于增加原有资本存量的支出。净投资=总投资一重置投资(折旧) 8、重置投资:用来补偿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 9、存货投资: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 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这样,企业产品是否售出都被包含在GDP内 10、政府购买: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11、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对个人的一种支付,这种支付并不用来交换受益 人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政府转移支付的项目包括失业保险、退伍军人抚恤金、 老龄及残疾人的补助金等。转移交付的目的在于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由于转移 支付不是用来购买当前的商品或服务而支付,因而不应包括在GDP中 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 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 、选择题
第十二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 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 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 国民生产总值: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 名义 GDP:以现期价格或可变价格计算的 GDP 实际 GDP:以不变价格[Fixed Price]计算的 GDP。 4、 最终产品: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以供最终使用的产品。 5、 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以供生产其它产品使用的产品。 6、 总投资:净投资加重置投资。 7、 净投资:用于增加原有资本存量的支出。净投资 = 总投资-重置投资(折旧) 8、 重置投资:用来补偿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 9、 存货投资: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 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这样,企业产品是否售出都被包含在 GDP 内。 10、 政府购买: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11、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对个人的一种支付,这种支付并不用来交换受益 人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政府转移支付的项目包括失业保险、退伍军人抚恤金、 老龄及残疾人的补助金等。转移交付的目的在于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由于转移 支付不是用来购买当前的商品或服务而支付,因而不应包括在 GDP 中。 12、 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 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 二、选择题 1、 A
2、E 6、D.以上都不对 789 ABB 10、D 三、问答题 答:(1)产品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基本原则是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 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采用产品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 下项目: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即GDP≡C+I+G+(X-M) (2)收入法( income approach),又称要素支付法( factor payment approach), 从收入角度计算GDP,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 租金加总得到国民收入。这里收入法计算出来的国民收入是广义的国民收入,不 仅包括各种生产要素的所得,而且包括折旧和间接税 (3)生产法。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 来源。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 采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 答:GNP是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
2、 E 3、 A 4、 D 5、 B 6、 D.以上都不对 7、 A 8、 B 9、 B 10、D 三、问答题 1、 答:(1)产品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基本原则是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 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采用产品支出法计算 GDP 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 下项目: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即 GDP≡C+I+G+(X-M) (2)收入法(income approach),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 从收入角度计算 GDP,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 租金加总得到国民收入。这里收入法计算出来的国民收入是广义的国民收入,不 仅包括各种生产要素的所得,而且包括折旧和间接税。 (3)生产法。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 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 GDP 来源。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 采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 17 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 2、 答:GNP 是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
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P的一部分 可以来自国外。因而GNP是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是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 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GDP仅包括国 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不涉及国外。 GNP一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一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并不总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它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国内生产总值。 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 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如果GNP<GDP,正好相反。 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GNP=GDP,只有本国公民在国内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值。 3 答 (1)避免重复计算,GDP只算最终产品,不计中间产品。 (2)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等于单 位价格乘产量。 (3)GDP只计算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新生产产品的价值,不计算以 前时期生产的产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4)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销售掉的最终产品的价格。库存作为存 活投资。 (5)一般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和自给性活动不计算入。 (6)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答: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P 的一部分 可以来自国外。因而 GNP 是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 是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 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GDP 仅包括国 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不涉及国外。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并不总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它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国内生产总值。 如果 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 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如果 GNP<GDP,正好相反。 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GNP=GDP,只有本国公民在国内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值。 3、 答: (1) 避免重复计算,GDP 只算最终产品,不计中间产品。 (2) 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等于单 位价格乘产量。 (3) GDP 只计算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新生产产品的价值,不计算以 前时期生产的产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4) 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销售掉的最终产品的价格。库存作为存 活投资。 (5) 一般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和自给性活动不计算入。 (6) 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4、 答: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答 (1)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s:GDP)是度量一定时期(通常 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一国经济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期生产总值 (2)国内生产净值:NDP( net domestic products)=GDP一固定资产折旧。由 于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的价值,而是以前出来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 生的价值转移,因而,从理论上讲,与GDP或GNP相比,NDP是更为可取的 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 (3)国民收入:NI( national in come)=MDP一间接税一企业转移支付+政府 补贴 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虽然不记入产品价格,但是成为企业收入,然后成 为要素收入 (4)个人收入:PI( personal income):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 国民收入中不包括公司利润等部分。 PⅠ=M一公司所得税一社会保险费(税)一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 人的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如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困 难补助等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个人可实际使用 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 等)剩下的部分 DPI=PI一个人所得税
5、 答: (1)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是度量一定时期(通常 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一国经济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期生产总值。 (2) 国内生产净值: NDP(net domestic products)=GDP-固定资产折旧。由 于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的价值,而是以前出来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 生的价值转移,因而,从理论上讲,与 GDP 或 GNP 相比,NDP 是更为可取的 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 (3) 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 补贴 • 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虽然不记入产品价格,但是成为企业收入,然后成 为要素收入。 (4) 个人收入: PI(personal income):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 国民收入中不包括公司利润等部分。 • PI = 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 人的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如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困 难补助等。 (5) 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个人可实际使用 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 等)剩下的部分。 • DPI = PI-个人所得税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 决定理论 、名词解释 1、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2、乘数: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3、加速数:由于收入增加所引起投资增加的倍数 4、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对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 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5、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变化一个单位时所导致的消费变动量 6、边际储蓄倾向:收入变化一个单位时所导致的储蓄变动量。 、判断题 1234 FFFT 三、计算题 1、答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 决定理论 一、名词解释 1、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2、 乘数: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3、 加速数:由于收入增加所引起投资增加的倍数。 4、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对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 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5、 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变化一个单位时所导致的消费变动量。 6、 边际储蓄倾向:收入变化一个单位时所导致的储蓄变动量。 二、判断题 1、 F 2、 F 3、 F 4、 T 三、计算题 1、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