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编》、《聊斋志异》等文言小说的批评,但主要是就一些通俗小 说而发的。在明清时期,对于文言小说的研究虽然在汇集、辑佚、 辨伪等方面仍有拓展,但从总体来说,此时小说研究的重心在通 俗小说,其主要特点是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小说观点与小说评 点的结合。 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中国的小说研究进入了一个新变 期。19、20世纪之交,西方的文艺美学和小说观开始急剧涌入, 中国的小说创作和小说研究沿着中西融合的道路发生了新变 自此之后,尽管传统的研究方法并未绝迹,甚至在某些方面取得 了相当的成绩,如鲁迅对于古代小说的辑佚,余嘉锡对于文言小 说的辨伪,以及后来大量的小说的注释、整理和汇刊等等,都有 不可小觑的业绩。然而代表这一时代潮流的是一种新的样式、方 法和观点。这种新的样式,以论文和专著为主,其方法和观点则 是在兼收并蓄、中西融合的道路上逐步马克思主义化。而就其指 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具体情况而言,整个中国20世纪的研 究情况又可以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是研究观点和方法由多元化到逐步统一于马克思主 义化,乃至不断地僵化、庸俗化、政治化,直到最后将小说研究 完全沦为简单的政治斗争的工具;后一个阶段开始拨乱反正,重 新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全方位地参照和吸取古今中外学术思 想的合理内核,使得中国小说的研究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态势。 如上所述,中国小说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历史发展 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附庸于经史到走向 独立,其积累的方法和观点皆多姿多彩,且自有其中华民族的独 特风采。今天,我们梳理其脉络,点出其筋节,总结其经验,探 寻其规律,并就其重要的学者、主要的方法、突出的观点略加评 。3
判,其目的无非是为了使这一工作有助于当今小说研究的开展、 小说理论的构建和小说创作的繁荣。董狐史迁,良史难得。凭我 辈之才、学、识,其褒贬详略,难免有失当之处,但治史重德, 只求公心贯串于全书;抛砖引玉,“诚望杰构于来哲也
目 录 引言 (1) 第一章文献学与经史观主导的研究期.(1) 第一节绪论.(们) 第二节目录型研究. (5) 第三节注释型研究. (15) 第四节辨伪型研究.(20) 第五节汇辑型研究.(32) 第二章评点学与小说论成熟的研究期.(41) 第一节绪论.(41) 第二节胡应麟的小说研究.(56) 第三节《三国演义》研究.(61) 第四节《水浒传》研究. .(84) 第五节《西游记》研究.(102)》 第六节《金瓶梅》研究.(117) 第七节《聊斋志异》研究.(136》 第八节 《儒林外史》研究. .(152) 第九节《红楼梦》研究.(163) 第三章方法论与小说观新变的研究期(上).(201) 第一节绪论.(201) 第二节 《水浒传》研究.(207) 第三节《红楼梦》研究.(214) 第四节其他小说的研究.(223) 。1
一、《三国演义》研究.(223) 二、《西游记》研究. (228) 三、《金瓶梅》研究.(231) 四、冯梦龙及“三言”“二拍”的研究.(233) 第五节小说文献学研究.(239) 第六节从《中国小说史略》到《中国 小说史稿》.(243) 第四章方法论与小说观新变的研究期(下).(247) 第一节绪论.(247) 第二节小说史研究. .(253) 第三节小说理论批评研究.(271) 第四节《三国演义》研究.(279) 第五节《水浒传》研究.。 .(299) 第六节 《西游记》研究.(316) 第七节 《金瓶梅》研究.(332) 第八节《聊斋志异》研究.(358) 第九节《儒林外史》研究. .(376) 第十节《红楼梦》研究.(389) 第十一节其他小说研究领域的开拓.(474) 后记.(498) ·2
第一章文献学与经史观主导的研究期 第一节绪论 中国的小说于先秦时代已经萌芽,那些神话传说、稗官野 史、道听途说、辗转相述,即为当时之小说。然当时的“小说” 概念,泛指与“大道”相对的“街谈巷说”、“细碎之言”(《汉 书·艺文志》颜师古注),并非仅指有趣味的故事。小说尚未独 立,故在当时也谈不上有对小说的专门研究,有的只是对作为 “琐屑之言”的广泛意义上的“小说”作一般的谈论和评价。最 早明确用“小说”这一词汇并略作评说的是《庄子·外物》篇: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这里的“大达”即相当于“大道”,“小说”即是与其相距甚 远的小道细谈。《论语·子张》中所说的“小道”、《荀子·正 名》中所说的“小家珍说”,都与庄子这里所说的“小说”的意 思比较接近。其中《论语·子张》中所载子夏的一句话往往被后 人误记为孔子所说而影响巨大: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孔颖达《正义》云:“小道谓异端之说、百家语也。虽曰 ‘小道’,亦必有小理可观览者焉。然致远经久,则恐泥难不通, 是以君子不学也。”这里所说之“小道”显然不等于今天所说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