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 位置,待监考老师粘贴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自己的准考证上的 信息是否一致 3.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墨迹签 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 效 4.考试结東,监考人员必须将参考学生和缺考学生的答题卡、试题卷一并收回。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每小 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蜗行(wa) 孱水(chan) 拎包(ln) 花团锦簇(zu) B.眼眶( kuang) 炮制(pao) 妯娌(zhou)重峦叠嶂(luan) C.香芷(z1) 屏息(bing)蜷伏(judn)名副其实(fu) D.默契(q1) 雕镂(1u) 譬如(pi) 荡然无存(ca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躁热灸烤禁锢 坦荡如砥 B.诘问荣膺隧道老骥伏枥 C.桅杆慷概追溯簌簌落下 D.辐射燎原震悚愁莫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广安市 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1—8 页)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 位置,待监考老师粘贴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自己的准考证上的 信息是否一致。 3.请将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墨迹签 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 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必须将参考学生和缺考学生的答题卡、试题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每小 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蜗.行(wā) 孱.水(chàn) 拎.包(līn) 花团锦簇.(zú) B.眼眶.(kuāng) 炮.制(pào) 妯.娌(zhóu) 重峦.叠嶂(luán) C.香芷.(zǐ) 屏.息(bǐng) 蜷.伏(juán) 名副.其实(fù) D.默契.(qì) 雕镂.(lòu) 譬.如(pì) 荡然无存.(cú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躁热 灸烤 禁锢 坦荡如砥 B.诘问 荣膺 隧道 老骥伏枥 C.桅杆 慷概 追溯 簌簌落下 D.辐射 燎原 震悚 一愁莫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雷洋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B.端午节如期而至,嘉陵江上美轮美奂的龙舟大赛成为炎炎夏日里广安人民关注的焦点 C.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 不言而喻的。 D.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为者。 B.在央视的文化节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 今生”。 C.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D.“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 月,咬人可不行!逮住他!哎哟……哎呦!” 6.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 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表达的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 B.《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白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 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 C.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 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D.《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 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 ....的和谐氛围让雷洋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B.端午节如期而至,嘉陵江上美轮美奂 ....的龙舟大赛成为炎炎夏日里广安人民关注的焦点。 C.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 不言而喻 ....的。 D.在这种入木三分 ....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为者。 B.在央视的文化节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 今生”。 C.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D.“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 月,咬人可不行!逮住他!哎哟……哎呦!” 6.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 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表达的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 B.《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白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 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 C.古代通常男子 20 岁、女子 15 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 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D.《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 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眼界决定了读书人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 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 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②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 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③一个拥有高眼界的 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④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 实践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 ④③①D.④②①③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8-10题 君子知“怕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 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工作中,他 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 存畏惧吗? 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 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 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 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 的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 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徳,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 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 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 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 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 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 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 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爱尔兰人没有 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 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 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 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生活是公正的,像爱尔兰这样知“怕” 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有备无患,因而幸运地躲避了后来一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
眼界决定了读书人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_____________ 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 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②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 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③一个拥有高眼界的 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④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 实践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 8—10 题。 君子知“怕”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 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工作中,他 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 存畏惧吗? 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 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 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 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 的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 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 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 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 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 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 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 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1845 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 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 1852 年。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 20%至 25%。爱尔兰人没有 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 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 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 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生活是公正的,像爱尔兰这样知“怕” 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有备无患,因而幸运地躲避了后来一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
⑤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 完全是误解。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一个国家知 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和保障体系设计得很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 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A.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B.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应该心存畏惧 C.人应该至少有两“怕”:一“怕”法律,二“怕”道德 D.国家也要学会知道“怕”。 9.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B.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C.比喻论证D.对比论证 10.下面这则材料如果作为选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里合适?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材料】1956年,我国开始了原子武器的研究。邓稼先奉命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颗原 子弹和氢弹。“两弹”分别于1964年和1967年爆炸成功,我国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 进水平,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 A.④段 B.⑤段 C.③段 D.②段 、积累与应用(21分) 11.诗文名句默写填空(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共7分) (1)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⑤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 完全是误解。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一个国家知 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和保障体系设计得很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 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 A.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B.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应该心存畏惧。 C.人应该至少有两“怕”:一“怕”法律,二“怕”道德。 D.国家也要学会知道“怕”。 9.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B.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C.比喻论证 D.对比论证 10.下面这则材料如果作为选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里合适?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 【材料】1956 年,我国开始了原子武器的研究。邓稼先奉命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颗原 子弹和氢弹。“两弹”分别于 1964 年和 1967 年爆炸成功,我国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 进水平,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 A.④段 B.⑤段 C.③段 D.②段 二、积累与应用(21 分) 11.诗文名句默写填空(每空 1 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共 7 分) (1)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2)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歌颂梅花纵然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 改,精神犹在的句子是 2.古诗鉴赏(4分) 定风波 苏轼 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 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结合这首词,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上阙内容所展示的画面。(2分) (2)这首词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 度?(2分) 13.阅读名著,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4分) (1)《水浒传》这部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的主题 (2)请阅读《骆驼祥子》中的一个片段,写出片段中横线上A处与祥子密切相关的人物名 字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 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 A_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A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 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请问A是 (3)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集,凝聚着傅 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填人名)深厚的爱;《昆虫记》在真实记录和描写昆虫生 活的同时,还渗透着 (填作者)对人类的思考。 14综合性学习(6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广安也在为此开展各种庆祝活动。阳光中学学生 会正准备开展“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问题
(5)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歌颂梅花纵然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 改,精神犹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古诗鉴赏(4 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 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结合这首词,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上阙内容所展示的画面。(2 分) (2)这首词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 度?(2 分) 13.阅读名著,完成下列各题(每空 1 分,共 4 分) (1)《水浒传》这部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________的主题。 (2)请阅读《骆驼祥子》中的一个片段,写出片段中横线上 A 处与祥子密切相关的人物名 字。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 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 A 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 A 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 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请问 A 是________。 (3)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集,凝聚着傅 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________(填人名)深厚的爱;《昆虫记》在真实记录和描写昆虫生 活的同时,还渗透着________(填作者)对人类的思考。 14.综合性学习(6 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70 周年,广安也在为此开展各种庆祝活动。阳光中学学生 会正准备开展“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