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probiotic bacteria or probiotic orgamism), 又称正常菌群或生理性菌群,系指与人或动物保持共生关系的一 类有益微生物菌群,对宿主具有改善微生态平衡,提供营养,提 高免疫力,促进健康等重要生理功能,常见的此类微生物有双歧 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益生菌制剂是一类新型生物制剂,国外称益生素(probiotics), 国内则称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 就双歧杆菌制品来看,目前生产规模和产量逐年增加,品种 已达70多种,产品形式分为液态型和固态型两种。 液态产品有:双歧杆菌发酵乳饮料、双歧杆菌口服液、双歧 杆菌果蔬复合汁饮料; 固态产品有:双歧杆菌乳粉和干酪、双歧杆菌干制糖果和糕 点、双歧杆菌粉剂和胶囊
3.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probiotic bacteria or probiotic orgamism), 又称正常菌群或生理性菌群,系指与人或动物保持共生关系的一 类有益微生物菌群,对宿主具有改善微生态平衡,提供营养,提 高免疫力,促进健康等重要生理功能,常见的此类微生物有双歧 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益生菌制剂是一类新型生物制剂,国外称益生素(probiotics), 国内则称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 就双歧杆菌制品来看,目前生产规模和产量逐年增加,品种 已达70多种,产品形式分为液态型和固态型两种。 液态产品有:双歧杆菌发酵乳饮料、双歧杆菌口服液、双歧 杆菌果蔬复合汁饮料; 固态产品有:双歧杆菌乳粉和干酪、双歧杆菌干制糖果和糕 点、双歧杆菌粉剂和胶囊
二、醋酸菌 醋酸菌不是细菌分类学名词。在细菌分类学主要分布于醋酸杆菌 属(Acetobacter)和葡萄糖杆菌属(Glucomobacter),前者最 适生长温度30℃以上,氧化酒精生成醋酸的能力强,有些能继续 氧化醋酸生成CO2和H2O;后者最适生长温度30℃以下,氧化葡萄 糖生成葡萄糖酸的能力强,而氧化酒精生成醋酸的能力弱,不能 继续氧化醋酸生成CO2和H2O。用于酿醋的醋酸菌种大多属于醋酸 杆菌属。下面主要讨论醋酸杆菌属: (一)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的生物学特性 细胞呈椭圆形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有鞭毛或无鞭 毛,运动或不运动,醋酸杆菌属的形态不稳定,老化细胞或在不适宜 条件培养,菌细胞常出现多形态性; 其中极生鞭毛菌不能将醋酸氧化为CO2和H2O,而周生鞭毛菌可 将醋酸氧化成CO2和H2O。不产色素,液体培养形成菌膜。 化能异养型,能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酒精作为 碳源,可利用蛋白质水解物、尿素、硫酸铵作为氮源,生长繁殖需 要的无机元素有P、K、Mg。 严格好氧,接触酶反应阳性,具有醇脱氢酶、醛脱氢酶等氧化 酶类,因此除能氧化酒精生成醋酸外,还可氧化其它醇类和糖类生 成相应的酸和酮。具有一定产酯能力。最适生长温度30~35℃,不 耐热。最适生长pH值为3.5~6.5。某些菌株耐酒精和耐醋酸能力强。 不耐食盐,因此醋酸发酵结束后,添加食盐除调节食醋风味外,还 可防止醋酸菌继续将醋酸氧化为CO2和H2O。 (二)主要醋酸菌种 纹膜醋酸杆菌(A.aceti): 培养时液面形成乳白色、皱褶状的 粘性菌膜。摇动时,液体变混。能产生葡萄糖酸,最高产醋酸量 8.75%。最适生长温度30℃,能耐14%~15%的酒精。 奥尔兰醋酸杆菌(A.orleanense): 属纹膜醋酸杆菌的亚种,也 是法国奥尔兰地区用葡萄酒生产食醋的菌种。最高产醋酸量2.9%, 耐酸能力强,能产生少量的酯。最适生长温度30℃。 许氏醋杆菌(A.Schutzenbachii): 它是法国著名的速酿食醋菌 种,也是目前酿醋工业重要的菌种之一。最高产醋酸量达11.5%。对 醋酸没有进一步的氧化作用,耐酸能力较弱。最高生长温度37℃。 醋酸杆菌AS 1.41:是我国酿醋工业常用菌种之一。产醋酸量6%~ 8%,可将醋酸进一步氧化为CO2和H2O。最适生长温度28~30℃,耐酒 精浓度8%
二、醋酸菌 醋酸菌不是细菌分类学名词。在细菌分类学主要分布于醋酸杆菌 属(Acetobacter)和葡萄糖杆菌属(Glucomobacter),前者最 适生长温度30℃以上,氧化酒精生成醋酸的能力强,有些能继续 氧化醋酸生成CO2和H2O;后者最适生长温度30℃以下,氧化葡萄 糖生成葡萄糖酸的能力强,而氧化酒精生成醋酸的能力弱,不能 继续氧化醋酸生成CO2和H2O。用于酿醋的醋酸菌种大多属于醋酸 杆菌属。下面主要讨论醋酸杆菌属: (一)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的生物学特性 细胞呈椭圆形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有鞭毛或无鞭 毛,运动或不运动,醋酸杆菌属的形态不稳定,老化细胞或在不适宜 条件培养,菌细胞常出现多形态性; 其中极生鞭毛菌不能将醋酸氧化为CO2和H2O,而周生鞭毛菌可 将醋酸氧化成CO2和H2O。不产色素,液体培养形成菌膜。 化能异养型,能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酒精作为 碳源,可利用蛋白质水解物、尿素、硫酸铵作为氮源,生长繁殖需 要的无机元素有P、K、Mg。 严格好氧,接触酶反应阳性,具有醇脱氢酶、醛脱氢酶等氧化 酶类,因此除能氧化酒精生成醋酸外,还可氧化其它醇类和糖类生 成相应的酸和酮。具有一定产酯能力。最适生长温度30~35℃,不 耐热。最适生长pH值为3.5~6.5。某些菌株耐酒精和耐醋酸能力强。 不耐食盐,因此醋酸发酵结束后,添加食盐除调节食醋风味外,还 可防止醋酸菌继续将醋酸氧化为CO2和H2O。 (二)主要醋酸菌种 纹膜醋酸杆菌(A.aceti): 培养时液面形成乳白色、皱褶状的 粘性菌膜。摇动时,液体变混。能产生葡萄糖酸,最高产醋酸量 8.75%。最适生长温度30℃,能耐14%~15%的酒精。 奥尔兰醋酸杆菌(A.orleanense): 属纹膜醋酸杆菌的亚种,也 是法国奥尔兰地区用葡萄酒生产食醋的菌种。最高产醋酸量2.9%, 耐酸能力强,能产生少量的酯。最适生长温度30℃。 许氏醋杆菌(A.Schutzenbachii): 它是法国著名的速酿食醋菌 种,也是目前酿醋工业重要的菌种之一。最高产醋酸量达11.5%。对 醋酸没有进一步的氧化作用,耐酸能力较弱。最高生长温度37℃。 醋酸杆菌AS 1.41:是我国酿醋工业常用菌种之一。产醋酸量6%~ 8%,可将醋酸进一步氧化为CO2和H2O。最适生长温度28~30℃,耐酒 精浓度8%
(四)醋酸杆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食醋酿造:(熟料固态酿醋.传统酿造法) 工艺流程:甘薯干或碎米、高粱→粉碎→添加麸皮、谷糠→润水 浸渍→蒸煮→冷却过筛→接种麸曲、酒母→加水拌均→入缸→淀 粉糖化、酒精发酵、倒醅→接种醋母→添加粗谷糠拌均→醋酸发 酵、倒醅→加盐→后熟→淋醋→陈酿→澄清→配兑→煎醋(杀菌) →成品。 (1)糖化剂菌种的选择。 适于酿醋的糖化剂曲霉菌种主要有:黑曲霉AS 3.4309、宇佐美 曲霉AS 3.758、甘薯曲霉AS 3.324、东洒一号、米曲霉沪酿3.040、 米曲霉沪酿3.042、米曲霉AS 3.683等。 酿醋所用糖化剂的类型包括:大曲、小曲、麸曲、红曲、液体 曲、淀粉酶制剂。 (2)酒母菌种的选择。 酒母系指接种使用的并能够利用可发酵性糖类进行酒精发酵的酵 母菌培养物。 上海香醋使用501黄酒酵母; 高粱酿醋及速酿醋选择南阳混和酵母(1308酵母)。 (3)醋母菌种的选择。 醋母系指生产中接种使用的并能够氧化酒精生成醋酸的醋酸菌培 养物。 目前我国食醋酿造使用最多的醋酸菌种是:AS 1.41醋酸杆菌和 沪酿1.01醋酸杆菌
(四)醋酸杆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食醋酿造:(熟料固态酿醋.传统酿造法) 工艺流程:甘薯干或碎米、高粱→粉碎→添加麸皮、谷糠→润水 浸渍→蒸煮→冷却过筛→接种麸曲、酒母→加水拌均→入缸→淀 粉糖化、酒精发酵、倒醅→接种醋母→添加粗谷糠拌均→醋酸发 酵、倒醅→加盐→后熟→淋醋→陈酿→澄清→配兑→煎醋(杀菌) →成品。 (1)糖化剂菌种的选择。 适于酿醋的糖化剂曲霉菌种主要有:黑曲霉AS 3.4309、宇佐美 曲霉AS 3.758、甘薯曲霉AS 3.324、东洒一号、米曲霉沪酿3.040、 米曲霉沪酿3.042、米曲霉AS 3.683等。 酿醋所用糖化剂的类型包括:大曲、小曲、麸曲、红曲、液体 曲、淀粉酶制剂。 (2)酒母菌种的选择。 酒母系指接种使用的并能够利用可发酵性糖类进行酒精发酵的酵 母菌培养物。 上海香醋使用501黄酒酵母; 高粱酿醋及速酿醋选择南阳混和酵母(1308酵母)。 (3)醋母菌种的选择。 醋母系指生产中接种使用的并能够氧化酒精生成醋酸的醋酸菌培 养物。 目前我国食醋酿造使用最多的醋酸菌种是:AS 1.41醋酸杆菌和 沪酿1.01醋酸杆菌
三、谷氨酸菌 谷氨酸菌在细菌分类学中属于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小杆菌属(Microbacterium) 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中的细菌。目前我国谷氨酸发酵 最常见的生产菌种是北京棒杆菌AS 1.299和钝齿棒杆菌AS 1.542。 1.北京棒杆菌AS 1.299(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 n.sp.AS1.299) 细胞呈短杆或棒状,有时略呈弯曲状,两端钝圆,排列为单个、 成对或V字形。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无鞭毛,不运动。 普通肉汁固体平皿培养,菌落圆形,中间隆起,表面光滑湿润, 边缘整齐,菌落颜色开始呈白色,直径1mm,随培养时间延长变为淡 黄色,直径增大至6mm,不产水溶性色素。普通肉汁液体培养,稍混 浊,有时表面呈微环状,管底有粒状沉淀。 化能异养型,能利用葡萄糖、果糖、甘露糖、麦芽糖、不分解 淀粉、纤维素。铵盐和尿素均可作为氮源,能还原硝酸盐。 要求多种无机离子,需要生物素作为生长因子,同时加入硫胺 素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好氧或兼性厌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最适生长温度30~ 32℃,最适生长pH值6.0~7.5。在含7.5%NaCl或2.6%尿素肉汁培养 基中生长良好,10%的NaCl或3%尿素生长受到抑制。 不受钝齿棒杆菌AS 1.542噬菌体侵染。 2.钝齿棒杆菌AS 1.542(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n.sp.AS 1.542) ◆ 细胞呈短杆或棒状,两端钝园,排列为单个、成对或V字形。革 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无鞭毛,不运动。 ◆ 细胞内次极端有异染颗粒并存在数个横隔。普通肉汁固体平皿培 养,菌落扁平,呈草黄色,表面湿润无光泽,边缘较薄呈钝齿状,不 产水溶性色素,直径3~5mm。普通肉汁液体培养混浊,表面有薄菌膜, 管底有较多沉淀。 ◆ 化能异养型,能利用葡萄糖、果糖、甘露糖、麦芽糖、蔗糖、水 杨苷、七叶灵以及乙酸、柠檬酸、乳酸、葡萄糖酸、延明羧酸等多种 有机酸作为碳源迅速进行谷氨酸发酵,不分解淀粉、纤维素、油酯和 明胶。铵盐和尿素均可作为氮源,能还原硝酸盐,不同化酪蛋白。要 求多种无机离子,需要生物素作为生长因素。好氧或兼性厌氧,过氧 化氢酶反应阳性。20~37℃生长良好,39℃生长微弱,最适生长温度 30℃。pH 6~9生长良好,pH 10生长减弱,pH 4~5不生长。在含 7.5%NaCl或2.5%尿素肉汁培养基中生长良好,10%NaCl和3%尿素生长 受到抑制。不受北京棒杆菌1.299的噬菌体侵染
三、谷氨酸菌 谷氨酸菌在细菌分类学中属于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小杆菌属(Microbacterium) 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中的细菌。目前我国谷氨酸发酵 最常见的生产菌种是北京棒杆菌AS 1.299和钝齿棒杆菌AS 1.542。 1.北京棒杆菌AS 1.299(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 n.sp.AS1.299) 细胞呈短杆或棒状,有时略呈弯曲状,两端钝圆,排列为单个、 成对或V字形。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无鞭毛,不运动。 普通肉汁固体平皿培养,菌落圆形,中间隆起,表面光滑湿润, 边缘整齐,菌落颜色开始呈白色,直径1mm,随培养时间延长变为淡 黄色,直径增大至6mm,不产水溶性色素。普通肉汁液体培养,稍混 浊,有时表面呈微环状,管底有粒状沉淀。 化能异养型,能利用葡萄糖、果糖、甘露糖、麦芽糖、不分解 淀粉、纤维素。铵盐和尿素均可作为氮源,能还原硝酸盐。 要求多种无机离子,需要生物素作为生长因子,同时加入硫胺 素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好氧或兼性厌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最适生长温度30~ 32℃,最适生长pH值6.0~7.5。在含7.5%NaCl或2.6%尿素肉汁培养 基中生长良好,10%的NaCl或3%尿素生长受到抑制。 不受钝齿棒杆菌AS 1.542噬菌体侵染。 2.钝齿棒杆菌AS 1.542(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n.sp.AS 1.542) ◆ 细胞呈短杆或棒状,两端钝园,排列为单个、成对或V字形。革 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无鞭毛,不运动。 ◆ 细胞内次极端有异染颗粒并存在数个横隔。普通肉汁固体平皿培 养,菌落扁平,呈草黄色,表面湿润无光泽,边缘较薄呈钝齿状,不 产水溶性色素,直径3~5mm。普通肉汁液体培养混浊,表面有薄菌膜, 管底有较多沉淀。 ◆ 化能异养型,能利用葡萄糖、果糖、甘露糖、麦芽糖、蔗糖、水 杨苷、七叶灵以及乙酸、柠檬酸、乳酸、葡萄糖酸、延明羧酸等多种 有机酸作为碳源迅速进行谷氨酸发酵,不分解淀粉、纤维素、油酯和 明胶。铵盐和尿素均可作为氮源,能还原硝酸盐,不同化酪蛋白。要 求多种无机离子,需要生物素作为生长因素。好氧或兼性厌氧,过氧 化氢酶反应阳性。20~37℃生长良好,39℃生长微弱,最适生长温度 30℃。pH 6~9生长良好,pH 10生长减弱,pH 4~5不生长。在含 7.5%NaCl或2.5%尿素肉汁培养基中生长良好,10%NaCl和3%尿素生长 受到抑制。不受北京棒杆菌1.299的噬菌体侵染
(二)谷氨酸发酵及味精生产 L-谷氨酸单钠,俗称味精,具有肉类鲜味,是人们日 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调味料。我国于1963年开始采用 谷氨酸发酵法生产味精。 1.谷氨酸菌的扩大培养 谷氨酸发酵生产通常采用谷氨酸菌二级 扩大的种子液获得发酵所需的菌量。 扩大培养的工艺流程: 斜面原种→斜面活化(32 ℃ 18~24h) →200mL液体振荡培养 (32℃ 12h) →1000mL三角瓶(一级种子)→50L~500L种子罐(二 级种子) 2.谷氨酸发酵及味精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淀粉质原料→粉碎→调浆→水解糖化→冷却→ 中和→脱色→过滤→添加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接种二级种子 →谷氨酸发酵→谷氨酸提取→加碱中和→除铁脱色→浓缩→干燥→ 过筛→包装→成品味精 (2)技术要点。 ① 原料的处理。淀粉质原料必须经过水解糖化后才能用于谷氨酸发 酵,目前我国谷氨酸发酵大多采用酸解法进行淀粉糖化。 ② 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常用的氮源是尿素和氨水,碳氮比为100:25, 比一般工业发酵培养基(C/N为100:0.5~2)的氮源用量大得多。 ③ 谷氨酸发酵条件控制。前期为30~32℃,中后期为34~36℃。发 酵前期pH控制在7.5左右,发酵后期通过流动尿素的方法控制pH在 7.0~7.2。溶氧量主要由通风量和搅拌速度决定,通风量大小对谷 氨酸发酵存在显著影响。发酵前期以低通风量为宜(溶氧系数Kd保 持5×10-4摩尔氧/升·分·大气压);发酵中后期以高通风量为宜。 ④ 谷氨酸提取。提取谷氨酸的方法有:目前我国大多采用等电气法 提取谷氨酸一般提取率可达80%以上。 ⑤ 味精的制造。谷氨酸与纯碱作用生成谷酸酸单钠的过程称为谷氨 酸的中和。加入Na2CO3形成味精,即可制得味精粗品,进一步进行除 铁、脱色和结晶处理,即可制备味精成品
(二)谷氨酸发酵及味精生产 L-谷氨酸单钠,俗称味精,具有肉类鲜味,是人们日 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调味料。我国于1963年开始采用 谷氨酸发酵法生产味精。 1.谷氨酸菌的扩大培养 谷氨酸发酵生产通常采用谷氨酸菌二级 扩大的种子液获得发酵所需的菌量。 扩大培养的工艺流程: 斜面原种→斜面活化(32 ℃ 18~24h) →200mL液体振荡培养 (32℃ 12h) →1000mL三角瓶(一级种子)→50L~500L种子罐(二 级种子) 2.谷氨酸发酵及味精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淀粉质原料→粉碎→调浆→水解糖化→冷却→ 中和→脱色→过滤→添加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接种二级种子 →谷氨酸发酵→谷氨酸提取→加碱中和→除铁脱色→浓缩→干燥→ 过筛→包装→成品味精 (2)技术要点。 ① 原料的处理。淀粉质原料必须经过水解糖化后才能用于谷氨酸发 酵,目前我国谷氨酸发酵大多采用酸解法进行淀粉糖化。 ② 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常用的氮源是尿素和氨水,碳氮比为100:25, 比一般工业发酵培养基(C/N为100:0.5~2)的氮源用量大得多。 ③ 谷氨酸发酵条件控制。前期为30~32℃,中后期为34~36℃。发 酵前期pH控制在7.5左右,发酵后期通过流动尿素的方法控制pH在 7.0~7.2。溶氧量主要由通风量和搅拌速度决定,通风量大小对谷 氨酸发酵存在显著影响。发酵前期以低通风量为宜(溶氧系数Kd保 持5×10-4摩尔氧/升·分·大气压);发酵中后期以高通风量为宜。 ④ 谷氨酸提取。提取谷氨酸的方法有:目前我国大多采用等电气法 提取谷氨酸一般提取率可达80%以上。 ⑤ 味精的制造。谷氨酸与纯碱作用生成谷酸酸单钠的过程称为谷氨 酸的中和。加入Na2CO3形成味精,即可制得味精粗品,进一步进行除 铁、脱色和结晶处理,即可制备味精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