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下) 主讲:成官文
教学要求 1、掌握生物膜法的微生物学特征和工艺特征 掌握高负荷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 以及生物转盘三相传质和工艺运行特点 3、掌握生物接触氧化特点及其工艺设计 教学时数:8h
教学要求: 1、掌握生物膜法的微生物学特征和工艺特征 2、掌握高负荷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 以及生物转盘三相传质和工艺运行特点。 3、掌握生物接触氧化特点及其工艺设计 • 教学时数: 8h 第五章 污水的生理处理 -生物膜法
生物膜—是使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 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藻类、 真菌一类的真核微生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 体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 生物膜法:污水经过从前往后具有细菌→原 生动物→后生动物、从表至里具好氧→间氧 →厌氧的生物处理系统而得到净化的生物处 理技术
一、 概 述 • 生物膜——是使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一 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藻类、 真菌一类的真核微生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 体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 • 生物膜法:污水经过从前往后具有细菌→原 生动物→后生动物、从表至里具好氧→间氧 →厌氧的生物处理系统而得到净化的生物处 理技术
、生物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 °枃造:生物膜好氧层+兼氧层+厌氧层)+附着水层高亲水 性 微生物:沿水流方向为细菌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的食 物链或生态系统。其体生物以菌胶团为主、辅以球衣菌、藻 类等,含有大量固着型纤毛虫(钟虫、等枝虫、独缩虫等 和游泳型纤毛虫(楯纤虫、豆形虫、斜管虫等),它们起到 污染物净化和清除池内生物(防堵塞)作用。 污染物:重→轻(相当多污带→α中污带邙β中污带→寡污带) 供氧:借助流动水层厚薄变化以及气水逆向流动,向生物膜 表面供氧。 ·传质与降解:有机物降解主要是在好氧层进行,部分难降解 有机物经兼氧层和厌氧层分解,分解后产生的H2S,NH3 等以及代谢产物由内向外传递而进入空气中,好氧层形成的 NO3 N、NO N等经厌氧层发生反硝化,产生的 N2也向外而散入大气中 ·生物膜更新:经水力冲刷,使膜表面不断更新(DO及污染 物 维持生物活性(老化膜固着不紧)
1、生物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 • 构造:生物膜(好氧层+兼氧层+厌氧层)+附着水层(高亲水 性)。 • 微生物:沿水流方向为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食 物链或生态系统。具体生物以菌胶团为主、辅以球衣菌、藻 类等,含有大量固着型纤毛虫(钟虫、等枝虫、独缩虫等) 和游泳型纤毛虫(楯纤虫、豆形虫、斜管虫等),它们起到 了污染物净化和清除池内生物(防堵塞)作用。 • 污染物:重→轻(相当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 • 供氧:借助流动水层厚薄变化以及气水逆向流动,向生物膜 表面供氧。 • 传质与降解:有机物降解主要是在好氧层进行,部分难降解 有机物经兼氧层和厌氧层分解,分解后产生的H2S,NH3 等以及代谢产物由内向外传递而进入空气中,好氧层形成的 NO3 --N、NO2--N等经厌氧层发生反硝化,产生的 N2也向外而散入大气中。 • 生物膜更新:经水力冲刷,使膜表面不断更新(DO及污染 物),维持生物活性(老化膜固着不紧)
2、生物膜的主要特征 1)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a、参与净化反应微生物多样化。与活性污泥法相比,膜 法具有更好的生物多样性,生物膜固着在载体上时间长或生 物平均停留时间(泥龄)长,其除细菌广泛存在外,世代时 间长、比增殖速度小的微生物,如硝化菌等也大量存在,此 外,丝状菌,藻类众多,线虫、纤毛虫、轮虫以及昆虫等也 都较广泛地存在(见P200表5-1) b、食物链长,污泥产率低。生物膜的生物中动物性营养所 占比例较大,能栖息高营养水平的生物,其在捕食性纤毛虫 线虫之上还栖息有寡毛类和昆虫,因而污泥少。 C、能够存活世代较长的微生物,在生物膜法中,Qc与污水 的停留时间无关,因此硝化细菌等可以增值(特别是在冬季 低温)。 d、可分段运行,形成优势微生物种群,提高降解能力
2、生物膜的主要特征: 1)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 a、参与净化反应微生物多样化。与活性污泥法相比,膜 法具有更好的生物多样性,生物膜固着在载体上时间长或生 物平均停留时间(泥龄)长,其除细菌广泛存在外,世代时 间长、比增殖速度小的微生物,如硝化菌等也大量存在,此 外,丝状菌,藻类众多,线虫、纤毛虫、轮虫以及昆虫等也 都较广泛地存在(见P200表5-1)。 • b、食物链长,污泥产率低。生物膜的生物中动物性营养所 占比例较大,能栖息高营养水平的生物,其在捕食性纤毛虫, 线虫之上还栖息有寡毛类和昆虫,因而污泥少。 • c、能够存活世代较长的微生物,在生物膜法中,Qc与污水 的停留时间无关,因此硝化细菌等可以增值(特别是在冬季 低温)。 • d、可分段运行,形成优势微生物种群,提高降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