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学习时间效益不等式 ·“分布式学习”:见缝插针、对学习效果很好 1+1+1+1+1+1+1>4+4>9 ·“集中式学习”:零敲碎打不利于深度思考: 1+1+1+1+1+1+1<2+2+2<5过忙令人“穷 http://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 1203010.html?mobile=1) ·科学网:与师生谈学习门径14:增强记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7793- 667372.html
思考、学习时间效益不等式 ❖ “分布式学习” :见缝插针、对学习效果很好 1+1+1+1+1+1+1>4+4>9 ❖ “集中式学习”:零敲碎打不利于深度思考: 1+1+1+1+1+1+1<2+2+2<5 过忙令人“穷” http://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 1203010.html?mobile=1) ❖ 科学网:与师生谈学习门径14:增强记忆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7793- 667372.html 1
第二章衍射分析 (之一)、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 第一节衍射方向 布拉格方程*、衍射矢量方程、厄瓦尔德 图解*#、劳埃方程 第二节人射线衍射强度 一个电子的散射强度、原子散射强度、晶胞 散射强度(结构因子*#)、影响衍射强度的 其它因素
2 第二章 衍射分析 (之一)、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 第一节 衍射方向 布拉格方程**、衍射矢量方程、厄瓦尔德 图解* #、劳埃方程 第二节 X射线衍射强度 一个电子的散射强度、原子散射强度、晶胞 散射强度(结构因子** # )、影响衍射强度的 其它因素
参考文献 ·梁栋材著,X射线晶体学基础,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6年 祁景玉主编,X射线结构分析,上海-同济大 学出版社,2003年 ·王培铭,许乾慰,材料研究方法,科学出版 社,北京,2005年
3 参考文献 ❖ 梁栋材 著, X射线晶体学基础,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6年 ❖ 祁景玉 主编,X射线结构分析,上海-同济大 学出版社,2003年 ❖ 王培铭,许乾慰,材料研究方法,科学出版 社,北京,2005年
X射线发展史: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X射线(1901 年首届诺贝尔奖) 1912年,德国的Laue第一次成功地进行X射线通过晶体发生衍射 的实验,验证了晶体的点阵结构理论。并确定了著名的晶体衍射 劳埃方程式。从而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X射线衍射晶体学。 (1914年诺贝尔奖) 1913年,英国Bragg-导出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的基本公式,即著 名的布拉格公式,并测定了NaCI的晶体结构(1915年诺贝尔奖) 巴克拉(1917年,发现元素的标识X射线),塞格巴恩(1924年, X射线光谱学),德拜,(1936年),马勒(1946年),柯马克 (1979年),等人由于在X射线及其应用方面研究而获得化学, 生理,物理诺贝尔奖。 ·有机化学家豪普物曼和卡尔勒在50年代后建立了应用X射线分析 的以直接法测定晶体结构的纯数学理论,特别对研究大分子生物 物质结构方面起了重要推进作用,获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
4 • X射线发展史: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X射线(1901 年首届诺贝尔奖) •1912年,德国的Laue第一次成功地进行X射线通过晶体发生衍射 的实验,验证了晶体的点阵结构理论。并确定了著名的晶体衍射 劳埃方程式。从而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X射线衍射晶体学。 (1914年诺贝尔奖) •1913年,英国Bragg导出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的基本公式,即著 名的布拉格公式,并测定了NaCl的晶体结构(1915年诺贝尔奖) •巴克拉(1917年,发现元素的标识X射线),塞格巴恩(1924年, X射线光谱学),德拜,(1936年),马勒(1946年),柯马克 (1979年),等人由于在X射线及其应用方面研究而获得化学, 生理,物理诺贝尔奖。 •有机化学家豪普物曼和卡尔勒在50年代后建立了应用X射线分析 的以直接法测定晶体结构的纯数学理论,特别对研究大分子生物 物质结构方面起了重要推进作用,获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
水波的干涉现象
5 水波的干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