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6页,22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卷上相应 位置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再写上新 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积累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白天,塘面几乎是一片绿,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在微风中漾(▲)着绿浪。娇嫩而洁净的 荷花chan(▲)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我和村里的伙伴们经常来到这块白水边,走过 一段湿润的沙地,跳入清澈(▲)的水中。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 荡在摇lan(▲)中 (摘自萧红《呼兰河传》) 默写。(8分)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②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⑦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⑧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她却放出流言, 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B.江姐曾在地牢里创造了一个奇迹:把地牢挖穿了。挖穿后不久她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她生 前挖的秘密通道,逃出了虎口 C.鲁滨孙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 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D.桑桑是个非常大胆的孩子,他第一次做鱼网用的是蚊帐;为了给喜欢的鸽子做房子,他把家里的 碗柜都拆掉了 (2)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题目。(1分) 郑屠当不过,讨饶。A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 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
1 江苏省镇江市 2018 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 6 页,22 题,总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卷上相应 位置。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再写上新 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 25 分) 1. 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 分) 白天,塘面几乎是一片绿,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在微风中漾.( ▲ )着绿浪。娇嫩而洁净的 荷花 chàn( ▲ )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我和村里的伙伴们经常来到这块白水边,走过 一段湿润的沙地,跳入清澈.( ▲ )的水中。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 荡在摇 lán( ▲ )中。 (摘自萧红《呼兰河传》) 2. 默写。(8 分) ① ▲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② 水何澹澹, ▲ 。 (曹操《观沧海》) ③ ▲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⑤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 ▲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⑦可怜身上衣正单, ▲ 。 (白居易《卖炭翁》) ⑧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 。” (《论语·子罕》) 3. 名著阅读。(6 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她却放出流言, 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B.江姐曾在地牢里创造了一个奇迹:把地牢挖穿了。挖穿后不久她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她生 前挖的秘密通道,逃出了虎口。 C.鲁滨孙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 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D.桑桑是个非常大胆的孩子,他第一次做鱼网用的是蚊帐;为了给喜欢的鸽子做房子,他把家里的 碗柜都拆掉了。 (2)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题目。(1 分) 郑屠当不过,讨饶。A 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 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 ▲ ▲ ▲ ▲
铙儿一齐响 选段中的A指的是谁?(1分) (3)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题目。(3分)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 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 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 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①孙悟空提出了什么要求,遭到了佛祖的训斥?(1分) ②佛祖是怎么降服孙悟空的?(2分) 4.下列语段中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根据要求改正。(3分) ①专家说,来自树、草、小野花的花粉叫“风媒花”,导致花粉过敏的“主凶”。②风一吹 人接触和吸入后很容易致敏,花粉在空气中大量飘浮。③对于花粉过敏反应严重的患者,最好是查 出过敏源后进行采取脱敏治疗。④专家建议,市民外出踏青赏花时,尽量逃避连晴起风天,可选择 雨后出行,地点最好选在开阔地带的单纯花田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_▲前增补 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将 和 互换位置。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4)第④处用词不当,应将▲改为▲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 图一显示位于北非撒哈拉乍得湖 的水深 改变状况。约在公元前20.00年,最 乍得潮 后一次 水深變化 冰河时期,乍得湖完全消失了。直至公40 元前 100年,它又再次出现。今天湖水|2 的深度 仍然跟公元1,000年大致相同 图一) 图二显示撒哈拉岩石艺术图(在山洞石壁上发现的古代图案或图画)和野生动物的变化样式。 (1)乍得湖目前的湖水深度大约「数位石巷有相野生動物的化式 是 米?(2分)水 (2)你要搜集图一和图二的讯息默 來回答这个问题。犀牛、河马和 長鹿 C 7000BC Bc5000Bc4000Bc3000c2006c10006c0AD1000
2 铙儿一齐响。 选段中的 A 指的是谁?(1 分) ▲ 。 (3)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题目。(3 分)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 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 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 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①孙悟空提出了什么要求,遭到了佛祖的训斥?(1 分) ▲ ②佛祖是怎么降服孙悟空的?(2 分) ▲ 4. 下列语段中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根据要求改正。(3 分) ①专家说,来自树、草、小野花的花粉叫“风媒花”,导致花粉过敏的“主凶”。②风一吹, 人接触和吸入后很容易致敏,花粉在空气中大量飘浮。③对于花粉过敏反应严重的患者,最好是查 出过敏源后进行采取脱敏治疗。④专家建议,市民外出踏青赏花时,尽量逃避连晴起风天,可选择 雨后出行,地点最好选在开阔地带的单纯花田。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 ▲ 前增补 ▲ 。 (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将 ▲ 和 ▲ 互换位置。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 。 (4)第④处用词不当,应将 ▲ 改为 ▲ 。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 分) 图一显示位于北非撒哈拉乍得湖 的水深 改变状况。约在公元前 20,000 年,最 后一次 冰河时期,乍得湖完全消失了。直至公 元前 11,000 年,它又再次出现。今天湖水 的深度 仍然跟公元 1,000 年大致相同。 图二显示撒哈拉岩石艺术图(在山洞石壁上发现的古代图案或图画)和野生动物的变化样式。 (1)乍得湖目前的湖水深度大约 是 ▲ 米?(2 分) (2)你要搜集图一和图二的讯息 來回答这个问题。犀牛、河马和 (图一)
野牛从撒哈拉岩石艺术图中消失是起于( )(2分) A最近一次冰河时期开始时。 B乍得湖湖水最深的中段时期。 C乍得湖湖水深度持续下降已一千多年后 (图二) D不间断干旱时期开始时。 (3)根据材料,请推断犀牛、河马和野牛从撒哈拉区域消失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2分) 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题。(共6分) 寄王舍人竹楼 李嘉佑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注释】①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达官显贵。 ②纱帽:夏季的凉帽 6.诗人笔下,王舍人的竹楼有什么特点?(2分) 7.战国时期的庄子,曾做过漆园小吏,楚威王欲拜他为相,被他拒绝了,后世遂称他为“傲吏” 诗人为什么称呼王舍人也为“傲吏”?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2分) 8.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3分) 咸通中,京兆左军有张季弘,勇而多力。尝经胜业坊,遇泥泞深溢,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 当其道。季弘怒之,因提驴四足,掷过水渠数步,观者无不惊骇。后供奉襄州,暮泊商山逆旅。逆 旅有媪,谓其子曰:“恶人归矣,速令备办茶馔,勿令喧噪。”既而愁愤呼叹,咸有所惧。季弘问 媪,媪曰:“有新妇悖逆,制之不可。”季弘曰:“见母忧恐,谓有何事,若是新妇,岂不能其语 耶?”媪曰:“客未知,新妇壮勇无敌,人皆畏惧,遂至於此。”弘笑曰:“其他即非某所知,若 言壮勇,当为主人除之。”母与子遽叩头曰:“若此,母子无患矣,虽穷困,当力为酬赠。”顷之 邻伍乡社悉来观视。曰暮,妇人荷束薪而归,状貌亦无他异。逆旅后园有磐石,季弘坐其上,置鞭 于侧,召而谓曰:“汝是主人新妇,我在长安即闻汝倚有气力,不伏事阿家,岂敢如此?”新妇谓 季弘曰:“乞押衙不草草,新妇分雪,新妇不敢不承事阿家,自是大人憎嫌新妇。”其媪曰:“汝 勿向客前妄有词理。”新妇因而言曰:“只如某月曰,如某事,岂是新妇不是,”每言一事,引手 于季弘石上,以中指画之,随手作痕,深可数寸。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 晨而发。 (选自宋·调露子《角力记》,有删改) 【注释】①媪:对老年妇女的敬称。②阿家:丈夫的母亲。③分雪:辩白。④伺:等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3 野牛从撒哈拉岩石艺术图中消失是起于( ▲ )(2 分) A 最近一次冰河时期开始时。 B 乍得湖湖水最深的中段时期。 C 乍得湖湖水深度持续下降已一千多年后。 D 不间断干旱时期开始时。 (3)根据材料,请推断犀牛、河马和野牛从撒哈拉区域消失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2 分) ▲ 二、阅读理解(共 45 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6~8 题。(共 6 分) 寄王舍人竹楼 李嘉佑 傲吏身闲笑五侯①,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 纱帽②闲眠对水鸥。 【注释】①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达官显贵。 ②纱帽:夏季的凉帽。 6.诗人笔下,王舍人的竹楼有什么特点?(2 分) ▲ 7.战国时期的庄子,曾做过漆园小吏,楚威王欲拜他为相,被他拒绝了,后世遂称他为“傲吏”。 诗人为什么称呼王舍人也为“傲吏”?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2 分) ▲ 8.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共 13 分) 咸通中,京兆左军有张季弘,勇而多力。尝经胜业坊,遇泥泞深溢,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 当其道。季弘怒之,因提驴四足,掷过水渠数步,观者无不惊骇。后供奉襄州,暮泊商山逆旅。逆 旅有媪①,谓其子曰:“恶人归矣,速令备办茶馔,勿令喧噪。”既而愁愤呼叹,咸有所惧。季弘问 媪,媪曰:“有新妇悖逆,制之不可。”季弘曰:“见母忧恐,谓有何事,若是新妇,岂不能其语 耶?”媪曰:“客未知,新妇壮勇无敌,人皆畏惧,遂至於此。”弘笑曰:“其他即非某所知,若 言壮勇,当为主人除之。”母与子遽叩头曰:“若此,母子无患矣,虽穷困,当力为酬赠。”顷之, 邻伍乡社悉来观视。曰暮,妇人荷束薪而归,状貌亦无他异。逆旅后园有磐石,季弘坐其上,置鞭 于侧,召而谓曰:“汝是主人新妇,我在长安即闻汝倚有气力,不伏事阿家②,岂敢如此?”新妇谓 季弘曰:“乞押衙不草草,新妇分雪③,新妇不敢不承事阿家,自是大人憎嫌新妇。”其媪曰:“汝 勿向客前妄有词理。”新妇因而言曰:“只如某月曰,如某事,岂是新妇不是,”每言一事,引手 于季弘石上,以中指画之,随手作痕,深可数寸。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④ 晨而发。 (选自宋·调露子《角力记》,有删改) 【注释】①媪:对老年妇女的敬称。②阿家:丈夫的母亲。③分雪:辩白。④伺:等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图二)
(1)既而愁愤呼叹( (2)咸有所惧 (3)母与子遽叩头( (4)荷束薪而归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①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2分) ②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晨而发。(3分) 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新妇壮勇无敌”。(2分) 12.结合选文简要概括,张季弘除了“勇而多力”外,还有哪些特点?(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共10分) 着装也要有文化 郭超 ①前一阵子,一位女记者在德国现场报道一起飞机失事的后续进展时身着红衣,引起人们的指 摘,有网友批评说,你哪怕披一白床单,也别大红风衣面对尸骸呀,逝去的生命也应该被尊重。也 许她是无心之失,但作为媒体工作者,在着装上犯忌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无独有偶,近日,国 内某知名时装周冒出来个“光头姐”,在网络上一夜走红。花臂、光头、透视、蕾丝、大金链子· 让人直呼“毁三观”。据悉,“光头姐”并不是为了出名而如此“出位”,她平常的穿着打扮一贯 “先锋”“前卫”,并以自己引领潮流为傲 ②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衣服就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衣服从最初的遮羞、御寒等功能,逐渐增添了很多社会文化的内涵。穿什么、怎么穿、穿多少 都有很多讲究。 ③“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与人交往时留给对方的第 印象中,视觉(即形象)占5%,语调占38%,语言占7%。可见,外在形象是一个人进行人际交往 的通行证,着装对人的形象影响不容小觑。一个人着装大方得体,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反之,一个人奇装异服,打扮怪异,给人留下的负面印象也会十分深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光 头姐”在网络上的图片会引来很多网友的负面评价。不只是“光头姐”,近些年,在网络上和现实 生活中,时而会见到一些人以穿着怪异或过分暴露为能事,以标榜自我、张扬个性为口号,不断挑 战人们对于着装要求的底线。 ④我们穿衣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着装很大程度上还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 爱好、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也体现了社会风尚和民族风俗。在古代社会,人们就很重视着装,衣 服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黔首(以黑巾裹头)和白丁(穿白衣)是指平民,青衿则指读书人, 纨绔则是形容富家子弟。《礼记》认为,礼义是做人的重要规范,礼义之始是正容体,正容体之始 在于正衣冠。《王制》篇列出礼义的范畴为“六礼”“七教”“八政”,而“六礼”之首便是冠, “八政”第二就是衣服,古人把衣冠的社会功能提得很高,衣服的制度要由国家来定,违反制度者 要受处罚。如有朝代更迭,需“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 ⑤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着装,讲解职场着装、社交着装的书籍层出不穷。其实古人对于 穿衣也已经达到了很透辟的认识。《弟子规》说,“衣贵洁,不贵华”。孔子在《大戴礼·劝学》中 说:“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夫远而有 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他已经把外在的穿衣和内在的学习提到同样重要的高度,认为 都需要不断修炼才能符合“礼”的要求 ⑥今天,我们批评以奇装异服和暴露为美的着装趣味,并不是想干涉个人穿衣的自由。每个人
4 (1)既而..愁愤呼叹 ( ▲ ) (2)咸.有所惧 ( ▲ ) (3)母与子遽.叩头 ( ▲ ) (4)荷.束薪而归 ( ▲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5 分) ①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2 分) ▲ ②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晨而发。(3 分) ▲ 11.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新妇壮勇无敌”。(2 分) ▲ 12.结合选文简要概括,张季弘除了“勇而多力”外,还有哪些特点?(2 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共 10 分) 着装也要有文化 郭超 ①前一阵子,一位女记者在德国现场报道一起飞机失事的后续进展时身着红衣,引起人们的指 摘,有网友批评说,你哪怕披一白床单,也别大红风衣面对尸骸呀,逝去的生命也应该被尊重。也 许她是无心之失,但作为媒体工作者,在着装上犯忌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无独有偶,近日,国 内某知名时装周冒出来个“光头姐”,在网络上一夜走红。花臂、光头、透视、蕾丝、大金链子…… 让人直呼“毁三观”。据悉,“光头姐”并不是为了出名而如此“出位”,她平常的穿着打扮一贯 “先锋”“前卫”,并以自己引领潮流为傲。 ②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衣服就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衣服从最初的遮羞、御寒等功能,逐渐增添了很多社会文化的内涵。穿什么、怎么穿、穿多少 都有很多讲究。 ③“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与人交往时留给对方的第一 印象中,视觉(即形象)占 55%,语调占 38%,语言占 7%。可见,外在形象是一个人进行人际交往 的通行证,着装对人的形象影响不容小觑。一个人着装大方得体,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反之,一个人奇装异服,打扮怪异,给人留下的负面印象也会十分深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光 头姐”在网络上的图片会引来很多网友的负面评价。不只是“光头姐”,近些年,在网络上和现实 生活中,时而会见到一些人以穿着怪异或过分暴露为能事,以标榜自我、张扬个性为口号,不断挑 战人们对于着装要求的底线。 ④我们穿衣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着装很大程度上还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 爱好、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也体现了社会风尚和民族风俗。在古代社会,人们就很重视着装,衣 服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黔首(以黑巾裹头)和白丁(穿白衣)是指平民,青衿则指读书人, 纨绔则是形容富家子弟。《礼记》认为,礼义是做人的重要规范,礼义之始是正容体,正容体之始 在于正衣冠。《王制》篇列出礼义的范畴为“六礼”“七教”“八政”,而“六礼”之首便是冠, “八政”第二就是衣服,古人把衣冠的社会功能提得很高,衣服的制度要由国家来定,违反制度者 要受处罚。如有朝代更迭,需“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 ⑤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着装,讲解职场着装、社交着装的书籍层出不穷。其实古人对于 穿衣也已经达到了很透辟的认识。《弟子规》说,“衣贵洁,不贵华”。孔子在《大戴礼•劝学》中 说:“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夫远而有 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他已经把外在的穿衣和内在的学习提到同样重要的高度,认为 都需要不断修炼才能符合“礼”的要求。 ⑥今天,我们批评以奇装异服和暴露为美的着装趣味,并不是想干涉个人穿衣的自由。每个人
在不违反法律的范围内都有自主选择着装的自由。但是,在法律之外还有风俗和文化,看歌剧穿正 装,参加运动穿休闲运动装,我们有责任提倡一种优雅得体的着装风尚。看到着裝品位低俗的人还 被某些媒体名曰“先锋”“时尚”,“阜帝的新衣”也能招榣过市,我们不得不说:请尊重他人, 也请尊重自己。 选自2015年4月11日《光明日报》,有删减)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4.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5.根据第③段的论证思路填空。(3分) 首先,从现代心理学研究数据得出 的观点:然后, 最后,用▲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1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去掉后好不好?为什么?(2分) 看到着装品位低俗的人还被某些媒体名曰“先锋”“时尚”,“皇帝的新衣”也能招摇过市, 我们不得不说:请尊重他人,也请尊重自己。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共16分) 守着花一样的芬芳 徐伟军 ①我在一个雨天走近它。墙角处,它红得清纯、干净而又安静。小小的,饱满的头颅昂扬在细 细的草茎上,风一吹,沾着的雨水轻轻滑落,花骨朵柔韧地颤动几下。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瞥, 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不求人看到,却如大地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 地,却又生命力非凡地在那平凡世界里盛开 ②这花儿,倒让我想起那个常来我们小区收废品的人。她娇小、瘦削,五十多岁的样子,声音 倒很洪亮,常骑着三轮车来我们小区转悠吆喝。那天,我把车库里堆放的水果箱、牛奶箱之类杂物 股脑儿往外扔,她说六毛钱一斤,我说你收去吧。我的本意是你拿走好了,她却很细心地把纸箱 都拆了折叠好,找来一条尼龙绳四角缚住,杆秤钩子拉起这叠纸板。女人已经把脚踮得很高了,她 的手臂拼命地往上提,脖子跟着吊起来,伸着头去看像是很遥远的“秤花”,等整个身子稳住了, 似乎看到她为了平衡屏了一会气,本来不大的眼睛眯得更细了。很快,她响亮地说出“七块八”, 紧接着,她又说:“给你八块钱吧!”我忖(c迫n,思量)度了一下,估计钱是一定要给我的,我便 说那就七元吧!她迅疾地补了一句:“都已经是七块八了”,似乎觉得把八毛钱省去了很不好意思 又一边说“你人真好”,一边从三轮车的底座下取出钱来。我接过钱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异样的 滋味从心头生起,是温暖,是感动,是敬意,抑或是生活的朴质?手掌上,棱角坚挺的五元纸币和 两个锃亮的硬币静躺着,此时传递着我的手温,我显得笨拙极了,不知道该安放何处? ③我迟疑的片刻,她又与我聊起我妈。我妈七十多岁了,隔三岔五要来屋边的一片菜畦里耕种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她们就聊上了,很熟络的样子,有时,我在书房里,就传来两个女人絮絮叨叨、 家长里短的腔音,一个是吴越老媪(ao),一个是河南妇人,语言的交流上却一点没有沟壑。我突 然想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诗句,感觉那么温馨,那么投缘。她们究竞聊了啥,我没听清,但我 听得出,每一次与我妈聊,她都很爽朗开心。在别处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里,女人知道,除了三轮 车上自己的吆喝声,她大多数时间是寂寞的,只是一个人穿行在城市的小区,在别家的灯火中念想 着自己的家人,念想着幸福团聚的日子。所以,女人见我妈的身影没有在菜园里晃动,她就惦记起 我妈来了。她说我妈身骨子真健,很善良,人好。在她眼里,我妈是她恩人似的,她说这话时,满
5 在不违反法律的范围内都有自主选择着装的自由。但是,在法律之外还有风俗和文化,看歌剧穿正 装,参加运动穿休闲运动装,我们有责任提倡一种优雅得体的着装风尚。看到着装品位低俗的人还 被某些媒体名曰“先锋”“时尚”,“皇帝的新衣”也能招摇过市,我们不得不说:请尊重他人, 也请尊重自己。 (选自 2015 年 4 月 11 日《光明日报》,有删减)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分) ▲ 14.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 15.根据第③段的论证思路填空。(3 分) 首先,从现代心理学研究数据得出 ▲ 的观点;然后, ▲ ; 最后,用 ▲ 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1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去掉后好不好?为什么?(2 分) 看到着装品位低俗的人还.被某些媒体名曰“先锋”“时尚”,“皇帝的新衣”也.能招摇过市, 我们不得不说:请尊重他人,也请尊重自己。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21 题。(共 16 分) 守着花一样的芬芳 徐伟军 ①我在一个雨天走近它。墙角处,它红得清纯、干净而又安静。小小的,饱满的头颅昂扬在细 细的草茎上,风一吹,沾着的雨水轻轻滑落,花骨朵柔韧地颤动几下。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瞥, 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不求人看到,却如大地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 地,却又生命力非凡地在那平凡世界里盛开。 ②这花儿,倒让我想起那个常来我们小区收废品的人。她娇小、瘦削,五十多岁的样子,声音 倒很洪亮,常骑着三轮车来我们小区转悠吆喝。那天,我把车库里堆放的水果箱、牛奶箱之类杂物 一股脑儿往外扔,她说六毛钱一斤,我说你收去吧。我的本意是你拿走好了,她却很细心地把纸箱 都拆了折叠好,找来一条尼龙绳四角缚住,杆秤钩子拉起这叠纸板。女人已经把脚踮得很高了,她 的手臂拼命地往上提,脖子跟着吊起来,伸着头去看像是很遥远的“秤花”,等整个身子稳住了, 似乎看到她为了平衡屏了一会气,本来不大的眼睛眯得更细了。很快,她响亮地说出“七块八”, 紧接着,她又说:“给你八块钱吧!”我忖(cǔn,思量)度了一下,估计钱是一定要给我的,我便 说那就七元吧!她迅疾地补了一句:“都已经是七块八了”,似乎觉得把八毛钱省去了很不好意思, 又一边说“你人真好”,一边从三轮车的底座下取出钱来。我接过钱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异样的 滋味从心头生起,是温暖,是感动,是敬意,抑或是生活的朴质?手掌上,棱角坚挺的五元纸币和 两个锃亮的硬币静躺着,此时传递着我的手温,我显得笨拙极了,不知道该安放何处? ③我迟疑的片刻,她又与我聊起我妈。我妈七十多岁了,隔三岔五要来屋边的一片菜畦里耕种,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她们就聊上了,很熟络的样子,有时,我在书房里,就传来两个女人絮絮叨叨、 家长里短的腔音,一个是吴越老媪(ǎo),一个是河南妇人,语言的交流上却一点没有沟壑。我突 然想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诗句,感觉那么温馨,那么投缘。她们究竟聊了啥,我没听清,但我 听得出,每一次与我妈聊,她都很爽朗开心。在别处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里,女人知道,除了三轮 车上自己的吆喝声,她大多数时间是寂寞的,只是一个人穿行在城市的小区,在别家的灯火中念想 着自己的家人,念想着幸福团聚的日子。所以,女人见我妈的身影没有在菜园里晃动,她就惦记起 我妈来了。她说我妈身骨子真健,很善良,人好。在她眼里,我妈是她恩人似的,她说这话时,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