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逐题解析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运用(共25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ja()收割了, 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 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heng()? (摘自丁立梅《秋天的黄昏》) 【参考答案】d稼‖do衡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几个字都是应算是常见字,重在记忆。“堤岸”的读 音老师应该是反复强调的。而“寥”字应该是学过多遍,“自古逢秋悲寂寥”,“干戈寥落四 周星”等应该还要默写的。至于“庄稼”“均衡”就靠积累了。 2.默写。(8分) (1)万里赴戎机, (北朝民歌《木兰诗》) (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7)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子 ,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参考答案】(1)关山度若飞(2)一览众山小(3)小桥流水人家(4)海内存知己 (5)白露为霜(6)亲贤臣(7)独怆然而涕下(8)朝闻道 【试题解析】古诗文名句默写主要考查识记和书写,切忌记忆混淆和书写潦草。本题中 要注意“白露为霜”不要和其他词句混淆:题中易错字较少,要注意“关山度若飞”的“度” 字、“独怆然而涕下”的“怆”字。好好背吧,认真写啊!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格列佛在飞岛国看到各种荒诞的现象,如在拉格多大科学院,科学家们忙着从黄瓜 中提取阳光、将粪便还原成食物、把冰烧成火药等。 B.保尔被神父赶出学校后在车站饭馆辛辛苦苦干了两年,后来在哥哥的介绍下做了司
江苏省镇江市 2016 年中考语文试卷 逐题解析 (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 25 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填在方格内。(2 分) 从河堤.( )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 jia( )收割了, 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 热闹与寥.( )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 hénɡ( )? (摘自丁立梅《秋天的黄昏》) 【参考答案】dī 稼 liáo 衡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几个字都是应算是常见字,重在记忆。“堤岸”的读 音老师应该是反复强调的。而“寥”字应该是学过多遍,“自古逢秋悲寂寥”,“干戈寥落四 周星”等应该还要默写的。至于“庄稼”“均衡”就靠积累了。 2.默写。(8 分)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 (北朝民歌《木兰诗》) (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6)_______________,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7)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子曰:“_______________,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参考答案】(1)关山度若飞 (2)一览众山小 (3)小桥流水人家 (4)海内存知己 (5)白露为霜 (6)亲贤臣(7)独怆然而涕下(8)朝闻道 【试题解析】古诗文名句默写主要考查识记和书写,切忌记忆混淆和书写潦草。本题中 要注意“白露为霜”不要和其他词句混淆;题中易错字较少,要注意“关山度若飞”的“度” 字、“独怆然而涕下”的“怆”字。好好背吧,认真写啊! 3.名著阅读。(6 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格列佛在飞岛国看到各种荒诞的现象,如在拉格多大科学院,科学家们忙着从黄瓜 中提取阳光、将粪便还原成食物、把冰烧成火药等。 B.保尔被神父赶出学校后在车站饭馆辛辛苦苦干了两年,后来在哥哥的介绍下做了司
炉助手,并在家中结识了他的革命引路人朱赫来。 C.在茶馆,许云峰敏锐地察觉到甫志高的叛变,想撤离但已来不及,为掩护同他接头 的李敬原,许云峰主动迎向抓捕他的叛徒和特务,并与他们周旋。 D.杜小康能做许多孩子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借很多镰刀给同学们劳动,让“怪”人 毛鸭开船送人,活灵活现地表演了《屠桥》中的伪军连长杨大秃瓢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名著要精读、要细读,名著选择题要仔细分辨、判断。D项中“活灵活现 地表演了《屠桥》中的伪军连长杨大秃瓢”的人是陆鹤—一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 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桌上操起一把荼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 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2)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相关问题。(1分)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 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 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选段中祖师“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叫悟空三更时分前来学艺”(“叫悟空三更时分留心”或“提醒悟空学艺 的时间”) 【试题解析】这一细节再次证明了孙悟空的“非同凡人”,他对师父用意的准确把握使 他得到了“长生妙诀”。小说中孙悟空本人对此的理解是一—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 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 (3)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3分) 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锺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锺,便去死尸身上割 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却待 下楼,只听得楼下夫人声音叫道. ①请写出选段中“楼”的名称。(1分) ②简述武松杀人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①鸳鸯楼②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至少写出一个人名,方能得分) 设计陷害武松(“想置武松于死地”) 【试题解析】其实武松不是像李逵一样以杀人为乐的“好汉”,武松打虎后杀人的情节 更是不多(沙场拼杀除外),著名的也就是斗杀西门庆和血溅鸳鸯楼之类的了。杀西门庆后, 武松自首,后被刺配孟州牢城(遇见金眼彪施恩):血溅鸳鸯楼后,武松留名逃走。血溅鸳 鸯楼的原因还是有几个,主要原因应该是张都监和张团练、蒋门神等设计要在飞云浦“结果 武松。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直以来,止痛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的方式,①但长期用药往往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 作用,危害患者的器官及身体系统功能。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日臻
炉助手,并在家中结识了他的革命引路人朱赫来。 C.在茶馆,许云峰敏锐地察觉到甫志高的叛变,想撤离但已来不及,为掩护同他接头 的李敬原,许云峰主动迎向抓捕他的叛徒和特务,并与他们周旋。 D.杜小康能做许多孩子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借很多镰刀给同学们劳动,让“怪”人 毛鸭开船送人,活灵活现地表演了《屠桥》中的伪军连长杨大秃瓢。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名著要精读、要细读,名著选择题要仔细分辨、判断。D 项中“活灵活现 地表演了《屠桥》中的伪军连长杨大秃瓢”的人是陆鹤——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 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桌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 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2)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相关问题。(1 分)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 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 .........,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 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选段中祖师“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叫悟空三更时分前来学艺”(“叫悟空三更时分留心”或“提醒悟空学艺 的时间”) 【试题解析】这一细节再次证明了孙悟空的“非同凡人”,他对师父用意的准确把握使 他得到了“长生妙诀”。小说中孙悟空本人对此的理解是——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 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 (3)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3 分) 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锺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锺,便去死尸身上割 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却待 下楼.,只听得楼.下夫人声音叫道…… ①请写出选段中“楼”的名称。(1 分) ②简述武松杀人的原因。(2 分) 【参考答案】①鸳鸯楼 ②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至少写出一个人名,方能得分) 设计陷害武松(“想置武松于死地”) 【试题解析】其实武松不是像李逵一样以杀人为乐的“好汉”,武松打虎后杀人的情节 更是不多(沙场拼杀除外),著名的也就是斗杀西门庆和血溅鸳鸯楼之类的了。杀西门庆后, 武松自首,后被刺配孟州牢城(遇见金眼彪施恩);血溅鸳鸯楼后,武松留名逃走。血溅鸳 鸯楼的原因还是有几个,主要原因应该是张都监和张团练、蒋门神等设计要在飞云浦“结果” 武松。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 分) 一直以来,止痛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的方式,①但长期用药往往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 作用,危害患者的器官及身体系统功能。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日臻
完善,②基因治疗为人们开展出了一条新的路径,③供人们寻找更为安全有效、作用持久、 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止痛。目前,④通过各国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有两个基因已经进入临 床试用阶段,并且被用于“新止痛药”的研发。 (1)第①处成分赘余,应删去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3)笫③处成分残缺,应在 词语后增补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 【参考答案】(1)删去“往往”或“经常”(2)把“开展”改为“开辟”或“开创”等 词语(能与“路径”搭配即可)(3)在“止痛”后面加“方法”“办法”“方式”等词语(4) 将“进入临床试用阶段”与“被用于‘新止痛药’的研发”互换位置。 【试题解析】“但长期用药往往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句中“往往”“经常”同 义重复,应当删去一个:“开展……路径”搭配不当,从文中内容来看,这里只能修改“开 展”,因为基因疗法确实是“新的路径”;不管怎么说,“寻找……的止痛”肯定不对,要找 的,应该是止痛的“方法”等:“语序不当”应该是逻辑关系不对,常理来说,“研发”在前 成功后再“进入临床使用阶段”,效果明显,无过分的毒副作用再“批量上市”“进入市场”。 5.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6分) 【材料一】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6本, 较2014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 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 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λ快扔 (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颁 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摘自“百度搜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①工作生活劳累:②娱乐活动多:③缺乏阅读兴趣。 【试题解析】原文是“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 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题目要求是“概括”,也就
完善,②基因治疗为人们开展出了一条新的路径,③供人们寻找更为安全有效、作用持久、 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止痛。目前,④通过各国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有两个基因已经进入临 床试用阶段,并且被用于“新止痛药”的研发。 (1)第①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笫③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_词语后增补_____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与__________互换位置。 【参考答案】(1)删去“往往”或“经常”(2)把“开展”改为“开辟”或“开创”等 词语(能与“路径”搭配即可) (3)在“止痛”后面加“方法”“办法”“方式”等词语 (4) 将“进入临床试用阶段”与“被用于‘新止痛药’的研发”互换位置。 【试题解析】“但长期用药往往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句中“往往”“经常”同 义重复,应当删去一个;“开展……路径”搭配不当,从文中内容来看,这里只能修改“开 展”,因为基因疗法确实是“新的路径”;不管怎么说,“寻找……的止痛”肯定不对,要找 的,应该是止痛的“方法”等;“语序不当”应该是逻辑关系不对,常理来说,“研发”在前, 成功后再“进入临床使用阶段”,效果明显,无过分的毒副作用再“批量上市”“进入市场”。 5.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6 分) 【材料一】2015 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58 本,人均阅读电子书 3.26 本, 较 2014 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 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 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 (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颁 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摘自“百度搜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2 分) 【参考答案】①工作生活劳累;②娱乐活动多;③缺乏阅读兴趣。 【试题解析】原文是“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 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题目要求是“概括”,也就
是要提炼为几个方面,不要具体的。你看着办吧。 (2)材料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2分) 【参考答案】①刷微博,读微信:②读报看杂志只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试题解析】这回又要“具体”的了,因为是“哪些现象”。“浅阅读”是啥?特点是“快 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特征鲜明,对号入座。于是问题迎刃而解。搞定 (3)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2分) 【参考答案】国家:①加大书店密度;②多提供免费图书;③颁布法令促进阋读:④开 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个人:①培养阅读兴趣:②减少娱乐,留出读书时间:③多读能引 发思考的经典作品。 【试题解析】这个问题老厉害了。对国家嘛,看看人家德国、俄罗斯和日本嘛一一德国 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 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 “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对个人嘛,第(1)问、第(2)问不是已经有 答案了嘛。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题。(共6分) 夜归丁卯桥村舍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槛⑨,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 史、睦郢二州刺史。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6.根据诗歌内容填空。(2分) 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 、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 【参考答案】庭院紫蒲 【试题解析】此题前有“明月、岩石、木桥”,后有“水槛、红叶、江船”,之间也就只 有“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槛”了,仔细一找,也就找到“庭院、紫蒲”了。 7.“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宁静。以声衬静,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 【试题解析】解答本题,你应该很有经验了。《老山界》中写“春蚕咀嚼桑叶”《最后 刻》有“写字的声音”,《口技》中有“遥闻深巷中犬吠”等等,都是以声衬静,更何况诗 歌还提醒“月凉风静夜”,答案自然要写到“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 宁静”之类的了。 8.“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①对官场的厌倦: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或“对农村生活的喜爱”):③回 家的喜悦:④想归隐:⑤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或满足 【试题解析】作者为“太和六年进士”,还“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他为什么
是要提炼为几个方面,不要具体的。你看着办吧。 (2)材料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2 分) 【参考答案】①刷微博,读微信;②读报看杂志只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试题解析】这回又要“具体”的了,因为是“哪些现象”。“浅阅读”是啥?特点是“快 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特征鲜明,对号入座。于是问题迎刃而解。搞定! (3)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2 分) 【参考答案】国家:①加大书店密度;②多提供免费图书;③颁布法令促进阅读;④开 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个人:①培养阅读兴趣;②减少娱乐,留出读书时间;③多读能引 发思考的经典作品。 【试题解析】这个问题老厉害了。对国家嘛,看看人家德国、俄罗斯和日本嘛——德国 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 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 “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对个人嘛,第(1)问、第(2)问不是已经有 答案了嘛。 二、阅读理解(共 45 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6~8 题。(共 6 分) 夜归丁卯桥①村舍 许浑②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槛④,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 史、睦郢二州刺史。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6.根据诗歌内容填空。(2 分) 诗人夜归看到了 ...明月、岩石、木桥、_______、_______、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 【参考答案】庭院 紫蒲 【试题解析】此题前有“明月、岩石、木桥”,后有“水槛、红叶、江船”,之间也就只 有“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槛”了,仔细一找,也就找到“庭院、紫蒲”了。 7.“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2 分) 【参考答案】宁静。以声衬静,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 【试题解析】解答本题,你应该很有经验了。《老山界》中写“春蚕咀嚼桑叶”,《最后 一刻》有“写字的声音”,《口技》中有“遥闻深巷中犬吠”等等,都是以声衬静,更何况诗 歌还提醒“月凉风静夜”,答案自然要写到“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 宁静”之类的了。 8.“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参考答案】①对官场的厌倦;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或“对农村生活的喜爱”);③回 家的喜悦;④想归隐;⑤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或满足。 【试题解析】作者为“太和六年进士”,还“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他为什么
要写“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不外乎是对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 官场的厌倦、想归隐,从“南湖二顷田”来看,退路都有了,“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 得、喜悦或满足”也就有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共13分) 苏州知府姚公善①,多才下士,在郡闻有才者,必躬诣之。有王宾仲光②,博学能文, 隐于医。姚公过之,宾不为礼,姚公笑而退。明日,又过,宾衣母氏布袄,持扇佯狂踞坐③, 姚公止,与语,辄吐涎仆跌,姚公又笑而退。洎⑨三过之,始款β论如平生。又有俞贞木⑥ 者,姚公以米贶之,而误送钱继忠◎所。继忠以太守所贶,勉为之受。他日,贞木见姚公 姚公言贶米事,贞木曰:“吾不知,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姚公日:“继忠如何?可得 见乎?”贞木曰:“可。”姚公乃使人迎之。继忠曰:“吾民也,姚公太守也,太守与民分 如是之绝,吾不得诣府。然太守主也,吾为儒,宾也,以宾主相见,必在郡学乃可。”人以 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明日诣学,继忠已先在,遂抗@言曰:“太守以民待继忠,继忠无 所置身,若以儒见待,请就宾位。”姚公许诺,即堂上相再拜。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姚公 甚重之 (选自明·刘昌《悬笥琐探》,有删减) 【注释】①姚善:人名,明建文时忠臣。②王宾:人名,字仲光。③踞坐:蹲坐。 ④洎(j):到。⑤款:诚恳。⑥俞贞木:人名。⑦贶( kuang):赐,赏赐 ⑧钱继忠:人名。⑨分:区别。⑩抗:同“亢”,高。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必躬诣之: (2)明日诣学: (3)姚公乃使人迎之 (4)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 【参考答案】(1)亲自(2)到、到……去(3)派、让、叫(4)离开 【试题解析】本题中需解释得字,都是平时的学习中见到的“老朋友、古人”。如“躬 耕于南阳”(《出师表》)、“诣太守”(《桃花源记》)、“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只要稍加辨析,自然能够全对。努力吧。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1)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3分) (2)人以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2分) 【参考答案】(1)难道(恐怕)送到我的邻居朋友钱继忠住所了吗(吧)? (2)那人把(他的话)回复给了姚善,姚善笑着答应了 【试题解析】句子翻译要求“信、达、雅”,即准确、流畅、优美。要结合语境准确把
要写“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不外乎是对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 官场的厌倦、想归隐,从“南湖二顷田”来看,退路都有了,“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 得、喜悦或满足”也就有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9~12 题。(共 13 分) 苏州知府姚公善①,多才下士,在郡闻有才者,必躬诣之。有王宾仲光②,博学能文, 隐于医。姚公过之,宾不为礼,姚公笑而退。明日,又过,宾衣母氏布袄,持扇佯狂踞坐③, 姚公止,与语,辄吐涎仆跌,姚公又笑而退。洎④三过之,始款⑤论如平生。又有俞贞木⑥ 者,姚公以米贶⑦之,而误送钱继忠⑧所。继忠以太守所贶,勉为之受。他日,贞木见姚公, 姚公言贶米事,贞木曰:“吾不知,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姚公曰:“继忠如何?可得 见乎?”贞木曰:“可。”姚公乃使人迎之。继忠曰:“吾民也,姚公太守也,太守与民分⑨ 如是之绝,吾不得诣府。然太守主也,吾为儒,宾也,以宾主相见,必在郡学乃可。”人以 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明日诣学,继忠已先在,遂抗⑩言曰:“太守以民待继忠,继忠无 所置身,若以儒见待,请就宾位。”姚公许诺,即堂上相再拜。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姚公 甚重之。 (选自明·刘昌《悬笥琐探》,有删减) 【注释】①姚善:人名,明建文时忠臣。②王宾:人名,字仲光。③踞坐:蹲坐。 ④洎(jì):到。⑤款:诚恳。⑥俞贞木:人名。⑦贶(kuàng):赐,赏赐。 ⑧钱继忠:人名。⑨分:区别。⑩抗:同“亢”,高。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必躬.诣之: (2)明日诣.学: (3)姚公乃使.人迎之: (4)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 【参考答案】(1)亲自 (2)到、到……去 (3)派、让、叫 (4)离开 【试题解析】本题中需解释得字,都是平时的学习中见到的“老朋友、古人”。如“躬 耕于南阳”(《出师表》)、“诣太守”(《桃花源记》)、“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只要稍加辨析,自然能够全对。努力吧。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5 分) (1)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3 分) (2)人以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2 分) 【参考答案】(1)难道(恐怕)送到我的邻居朋友钱继忠住所了吗(吧)? (2)那人把(他的话)回复给了姚善,姚善笑着答应了。 【试题解析】句子翻译要求“信、达、雅”,即准确、流畅、优美。要结合语境准确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