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请用诗 中的一个字概括,1分)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3分) 8.(4分)(1)(1分) (2)(3分)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 的角度描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 13、(2012江苏无锡) (二)(4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11.(4分)(1)(2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 分)。(或静的山 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14、(2012浙江湖州) 、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5-16题。(4分)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姜夔⑨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③姜夔(ku):宋朝著名诗人。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殷。 15.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 16.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 15.向往自然,追求宁静(或“闲适”“愉悦”“沉静”等)。(2分,意思对即可。) 16.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
[注释]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请用诗 中的一个字概括,1 分)。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 ...为例分析。(3 分) 8.(4 分)(1)(1 分)幽 (2)(3 分)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 的角度描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 13、(2012 江苏无锡) 二、 (二)(4 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 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11.(4 分)(1)(2 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 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 分)。(或静的山 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2 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 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 分)。 14、(2012 浙江湖州) 三、古诗文阅读(20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5-16 题。(4 分)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15.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 分) 16.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 分) 15.向往自然,追求宁静(或“闲适”“愉悦”“沉静”等)。(2 分,意思对即可。) 16.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
(2分,意思对即可。) 15、(2012山东德州) 二、阅读(共4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28题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0.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 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 派。(2分) 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 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0.答案:小令婉约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11.答案示例: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 评分:两点1分,共2分 12.答案示例: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苦思恋 评分:2分,答出两点即可。 16、(2012甘肃兰州) 二、古诗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3分)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①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亡:此处读作“wu 8.“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 (1分)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8.(1分)顽皮,可爱9.(2分)B 17、(2012江苏泰州)
(2 分,意思对即可。) 15、(2012 山东德州) 二、阅读(共 4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28 题。 (一) 采桑子 晏 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0.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 ;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 派。(2 分) 1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 分) 1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0.答案:小令 婉约 评分:每空 1 分,共 2 分。 11.答案示例: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 评分:两点 1 分,共 2 分。 12.答案示例: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苦思恋。 评分:2 分,答出两点即可。 16、(2012 甘肃兰州) 二、古诗文阅读(23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3 分)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注】亡:此处读作“wú”。 8.“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1 分)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8.(1分)顽皮,可爱 9.(2分)B 17、(2012 江苏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