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古诗词名句填空(共8分,第6小题2分,其余每小题1分,) 1、阳春布德泽 (汉乐府《长歌行》)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同是望月,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用 来抒发深 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若那年呀|,些两山更曲”有异曲同工之的,一两句诗的写作手法与王 6、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 悔 (柳永的《蝶恋花》),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古代先贤有这样风范的人不胜枚举,请写出古诗词中能表 现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的连续两句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2分) 8、古人云:“书,心画也。”这句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现个人的精神境界。 请在田字格中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句子,借以展示你的精神风貌。(2分)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9、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狡黠(xi)褶皱(h)倒坍(ta)遍稽群藉(ji) B.诘责(je)胡绉(zhou)攫取(jue)面面相觑(q) C.涟漪(y)剽悍(pio)荣膺(ying)引颈受戮(lu) D.恣雎(sui)发酵(xio)畸形(j)揆情度理(ku)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A.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B.“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噪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C.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 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D.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代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在电脑上聊 QQ,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
1 2012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满分:120 分 时间:120 分钟 一、古诗词名句填空(共 8 分,第 6 小题 2 分,其余每小题 1 分,) 1、阳春布德泽, 。(汉乐府《长歌行》)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 。 4、同是望月,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用“ , ”来抒发深 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两句诗的写作手法与王籍《入 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6、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 楼, 望尽 天涯路 。’ (晏 殊的《 蝶恋 花》 ), 此第一 境也 ;‘ 衣带渐 宽终不 悔, 。’(柳永 的《蝶恋花 》),此第 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 度,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古代先贤有这样风范的人不胜枚举,请写出古诗词中能表 现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的连续两句:“ , ”。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 22 分) 8、古人云:“书,心画也。”这句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现个人的精神境界。 请在田字格中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句子,借以展示你的精神风貌。(2 分) 博 观 而 约 取 ,厚 积 而 薄 发 。 9、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 分) A.狡黠.(xiá) 褶.皱(zhě) 倒坍.(tā) 遍稽.群藉(jī) B.诘.责(jié) 胡绉.(zhōu) 攫.取(jüé) 面面相觑.(qù) C.涟漪.(yī) 剽.悍(piāo) 荣膺.(yīng) 引颈受戮.(lù) D.恣雎.(suī) 发酵.(xiào) 畸.形(jī) 揆.情度理(kuí)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 分) A.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B.“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噪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C.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 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D.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代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在电脑上聊 QQ,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
l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2分) A.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 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B.乔布斯的生活片断被无限放大,他的话受到人们的热捧,甚至“不要为别人而活”这样的 话也被一些年轻人断章取义,奉为“创业宝典”。 C.春运人流尚未散去,在一些大城市火车站一带,一种屡试不爽的诈骗手法死灰复燃,愈 演愈烈 D.期中考试后,老师展示了同学们的扫描版试卷,有些同学的卷面真是惨不忍睹,个别更 是笔走龙蛇,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后一定好好练字。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B.社会和家庭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促进了中学生的阅读选择,青少年从简单的功能型阅读、 功利性阅读、从众型阅读逐渐向知识型阅读、愉悦型阅读、个性化阅读转变 C.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 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D.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它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 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13、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句中的“快乐”“苦痛”在此均是形容词)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句中的“春日融融” 秋波澹澹”属主谓短语,“在苦涩的汗水里”是介宾短语作补语。) C.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句 子的主干是“清阴有用处”。) D.“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 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这两 句中的“圆规”是运用了借代修辞,突出了杨二嫂“瘦”的体形,跟脸型、嘴唇一起刻画了她尖 酸、自私的市侩嘴脸。) 14、语文实践活动 广袤的宇宙奥妙无穷,中国对太空的探索也永无止境。2011年是中国航天史上不平凡的 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顺利升空,“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 接,这一切的一切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也记录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的脚步。某班 同学在《探索太空奥秘》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感受精彩瞬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1:30分左 右,在遥远的太空上演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神八要和已经 在太空高速运行的天宫一号飞行器实现交会对接。请认真观察右边 神八”与“天宫”的对接图片,然后按要求答题 (1)用简要语言描述图片的主要内容。(1分) (2)看了右图那精彩的一幕,你最想说的是什么?(1分) 答:
2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 )(2 分) A.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 ....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 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B.乔布斯的生活片断被无限放大,他的话受到人们的热捧,甚至“不要为别人而活’’这样的 话也被一些年轻人断章取义 ....,奉为“创业宝典”。 C.春运人流尚未散去,在一些大城市火车站一带,一种屡试不爽 ....的诈骗手法死灰复燃,愈 演愈烈。 D.期中考试后,老师展示了同学们的扫描版试卷,有些同学的卷面真是惨不忍睹,个别更 是笔走龙 ...蛇.,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后一定好好练字。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 分) A.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B.社会和家庭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促进了中学生的阅读选择,青少年从简单的功能型阅读、 功利性阅读、从众型阅读逐渐向知识型阅读、愉悦型阅读、个性化阅读转变。 C.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 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D.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它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 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13、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句中的“快乐”“苦痛”在此均是形容词) B.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句中的“春日融融” “秋波澹澹”属主谓短语,“在苦涩的汗水里”是介宾短语作补语。) C.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句 子的主干是“清阴有用处”。) D.“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 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这两 句中的“圆规”是运用了借代修辞,突出了杨二嫂“瘦”的体形,跟脸型、嘴唇一起刻画了她尖 酸、自私的市侩嘴脸。) 14、语文实践活动 广袤的宇宙奥妙无穷,中国对太空的探索也永无止境。2011 年是中国航天史上不平凡的一 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顺利升空,“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 接,这一切的一切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也记录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的脚步。某班 同学在《探索太空奥秘》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感受精彩瞬间】2011 年 11 月 3 日凌晨 1:30 分左 右,在遥远的太空上演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神八要和已经 在太空高速运行的天宫一号飞行器实现交会对接。请认真观察右边 “神八”与“天宫”的对接图片,然后按要求答题。 ⑴用简要语言描述图片的主要内容。(1 分) 答: ⑵看了右图那精彩的一幕,你最想说的是什么?(1 分) 答:
【活动二:欣赏优美小诗】“天宫”与“神八”也拨动了多少诗人敏感而多情的心灵,他们 也纷纷挥毫泼墨,把自己心中的情愫演绎成一句句美丽的诗行。请欣赏下列小诗,然后按要求答 飞跃出仓如闪电 空间实验圆对接 彩花飘逸云中现 华夏豪情频航天 天翱翔越太 雷霆万钧越银河 耀我军魂铸巨剑 请给上面诗歌拟一个合适的标题。(1分) (2)请以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为上联,给诗中画横线的地方拟写一句下联。(1分) (3)从全诗看,“天宫一号”为何命名为“天宫”?(1分) 【活动三:解说“天宫”图片】天宫一号是一种目标飞行器,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 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它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 室。阅读下列天宫一号的有关材料,并观察右边图片,请从“构造”的角度为天宫一号写一小段 解说性的文字。(3分) 材料一:天宫—号实验舱:放有电脑、通信和控制仪器,可供3名太空人在内操作,进行 太空实验,设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将舱内气温维 持22°C,太空人的小便等可以循环利用 天宮一篮腩榻折解 力来源,内置10多节蓄电池,太阳能板呈50度至60医验 门上会记電 度,面向太阳,每30分钟可发电并储存在电池中,每60 分钟则使用储蓄的能量飞行 材料三:天宫一号总长9米,总直径335米,对接 口内部直径08米。 资源舱 对接口内部 【活动四:品悟航天故事】一个伟大工程的完成必然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天宫”与“神 八”的成功对接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伟大跨越,那么这项技术的研制与试验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 的过请阅读下如故事然后说就该故中备怎样的生活迫用:个少子周个要点2分) 就无法长期在太空进行活动。1994年,我国开始启动对接机构预硏工作,上海航天技术研究 院硏制队伍从1995年开始对接技术原理硏究。16年的硏制之路充满着艰辛与坎坷。200 6年,方案样机总装完成,开始试验验证,但在试验过程中却出现了缓冲碰撞力超差和分离角速 度超差问题这两项指标是对接任务中的重要性能指标。上海航天技术硏究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专门组织攻关队伍进行专题攻关,运用仿夏 计算、故障分析等手段确定了对碰撞力、分离 角速度敏感的因素,进行了上千次的验证试验;采用创新思维,研制了不少辅助设备协助解决问 题。经过一定的努力,两个技术指标超差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相关攻关成果还申请了专利。最终 天宫”与“神八”对接成功。 道理一:
3 【活动二:欣赏优美小诗】“天宫”与“神八”也拨动了多少诗人敏感而多情的心灵,他们 也纷纷挥毫泼墨,把自己心中的情愫演绎成一句句美丽的诗行。请欣赏下列小诗,然后按要求答 题。 飞跃出仓如闪电 空间实验圆对接 彩花飘逸云中现 华夏豪情频航天 天宫翱翔越太空 雷霆万钧越银河 耀我军魂铸巨剑 ⑴请给上面诗歌拟一个合适的标题。(1 分) ⑵请以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为上联,给诗中画横线的地方拟写一句下联。(1 分) ⑶从全诗看,“天宫一号”为何命名为“天宫”? (1 分) 答: 【活动三:解说“天宫”图片】天宫一号是一种目标飞行器,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 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它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 室。阅读下列天宫一号的有关材料,并观察右边图片,请从“构造”的角度为天宫一号写一小段 解说性的文字。(3 分) 材料一:天宫一号实验舱:放有电脑、通信和控制仪器,可供 3 名太空人在内操作,进行 太空实验,设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将舱内气温维 持 22℃,太空人的小便等可以循环利用。 材料二:天宫一号资源舱:安装有太阳能板,提供动 力来源,内置 100 多节蓄电池,太阳能板呈 50 度至 60 度,面向太阳,每 30 分钟可发电并储存在电池中,每 60 分钟则使用储蓄的能量飞行。 材料三:天宫一号总长 9 米,总直径 3.35 米,对接 口内部直径 0.8 米。 答: 【活动四:品悟航天故事】一个伟大工程的完成必然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天宫”与“神 八”的成功对接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伟大跨越,那么这项技术的研制与试验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 的过程,请阅读下列故事,然后说说该故事中寄寓了怎样的生活道理、(不少于两个要点)(2 分) 航天故事: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最光辉的技术亮点。没有两个飞行器之间的对接,人类 就无法长期在太空进行活动。1994年,我国开始启动对接机构预研工作,上海航天技术研究 院研制队伍从1995年开始对接技术原理研究。16年的研制之路充满着艰辛与坎坷。200 6年,方案样机总装完成,开始试验验证,但在试验过程中却出现了缓冲碰撞力超差和分离角速 度超差问题,这两项指标是对接任务中的重要性能指标。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专门组织攻关队伍进行专题攻关,运用仿真、理论计算、故障分析等手段确定了对碰撞力、分离 角速度敏感的因素,进行了上千次的验证试验;采用创新思维,研制了不少辅助设备协助解决问 题。经过一定的努力,两个技术指标超差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相关攻关成果还申请了专利。最终 “天宫”与“神八”对接成功。 道理一: 道理二: 资源舱 对接口内部 实验舱
三、浅层阅读理解(共28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5、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 抒发了 之情。(2分) 16、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2分) (二)阅读下面名著,完成后面题目。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 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 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 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干百次那就太好了 17、文段选自 (作品名),其作者是 语段中的“我”是 这种疾病”是指 (2分) 18、在该部名著序中,作者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 雄们的气息。”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2分)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②“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 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③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 脊梁 ④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 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4 三、浅层阅读理解(共 28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5、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 抒发了 之情。(2 分) 16、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2 分) (二)阅读下面名著,完成后面题目。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 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 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 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17、文段选自 (作品名),其作者是 。语段中的“我”是 , “这种疾病”是指 。(2 分) 18、在该部名著序中,作者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 雄们的气息。”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2 分)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②“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 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③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 脊梁。 ④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 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⑤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 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选自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9、这几段文字,作者针对错误论点而提出的论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2分) 20、“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句中“脂粉”“筋骨和脊梁”分别指什么?(2分) (四)阅读下面说明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 ①目前有一种2012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2012年12月21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 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②近年来地震频发”,是持2012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 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 震,平均每天有1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 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年11月14日 发生在青海昆仑的8.1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 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 ③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全球地震的70% 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10%则分布在板 块内部。但是,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 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 ④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 布数据:自19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6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1986年至 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因此,2010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摘自201.10《读者》,有改动) 21、第④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22、综合全文信息,结合你的思考,为选文补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作为文章的第⑤段。(要 求先明确表述观点,然后进行简要阐述,不超过50字)(2分)
5 ⑤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 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选自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9、这几段文字,作者针对错误论点而提出的论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2 分) 20、“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一 句中“脂粉”“筋骨和脊梁”分别指什么?(2 分) (四)阅读下面说明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你相信“2012 末世论”吗? ①目前有一种“2012 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 2012 年 12 月 21 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 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②“近年来地震频发”,是持“2012 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 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 500 万次地 震,平均每天有 1 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 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 年 11 月 14 日 发生在青海昆仑的 8.1 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 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 ③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全球地震的 70% 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 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 10%则分布在板 块内部。但是,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 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 ④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 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 布数据:自 1900 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 16 次 7 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 1986 年至 1989 年只有 6 次,而 1943 年则高达 32 次。因此,2010 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⑤ 。 (摘自 2011.10《读者》,有改动) 21、第④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 分) 22、综合全文信息,结合你的思考,为选文补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作为文章的第⑤段。(要 求先明确表述观点,然后进行简要阐述,不超过 50 字)(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