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 or esTers 二、从上官体到沈宋近体诗 1、上官仪与上官体 上官仪(?664)!太宗和高宗前期的宫 延诗人,指出“六对”、“八对”之说。 《旧唐节上官仪传》:“(仪)工于五言诗, 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当时多有 学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
二、从上官体到沈宋近体诗 1、上官仪与上官体 上官仪(?—664):太宗和高宗前期的宫 廷诗人,指出“六对” 、 “八对”之说。 《旧唐书·上官仪传》:“(仪)工于五言诗, 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 学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
丰 or esTers 六对: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鸟 韵对、双拟对,指用词而言,如“天地日月” 之对为正名对(參魏庆之《诗人玉屑》卷 七) 八对:的名对、异类对、双声对、韵对、 双拟对、回文对、隔旬对,指诗包而言,如 “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为的名对
六对: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 韵对、双拟对,指用词而言,如“天地日月” 之对为正名对(参魏庆之《诗人玉屑》卷 七)。 八对:的名对、异类对、双声对、叠韵对、 双拟对、回文对、隔句对,指诗句而言,如 “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为的名对
中b2 2、文章四友 指杜审言、李峤、崔融、苏味道,简称 “崔李苏杜”,是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 文学贡主要在近体诗的创作上:数量多, 光例大。合格率高。诗体已趋兼音。美格 调有了提升(参许总《唐诗史》上) 杜审言(648?—708)为杜甫祖父
2、文章四友 指杜审言、李峤、崔融、苏味道,简称 “崔李苏杜” ,是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 文学贡献主要在近体诗的创作上:数量多, 比例大,合格率高,诗体已趋兼备,美学格 调有了提升(参许总《唐诗史》上)。 杜审言(648?—708)为杜甫祖父
中b2 3、沈宋与律体 “沈宋”是沈佺期(656?-714)、宋之 问(?-712)的并称,是武后时期的官廷诗 人(稍后于“文章四友”)。 《新书·宋之炯传》:“宋之、洮俭 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 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明王世贞) 沈之《独不见》为成熟的七律,宋之《度大 庾岭》为成熟的五律
3、沈宋与律体 “沈宋”是沈佺期(656?—714)、宋之 问(?—712)的并称,是武后时期的宫廷诗 人(稍后于“文章四友”)。 《新唐书·宋之问传》:“及宋之问、沈佺 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 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 ” “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 ”(明·王世贞) 沈之《独不见》为成熟的七律,宋之《度大 庾岭》为成熟的五律
中b2 三、走出宫体的“初唐四杂” 1、四杰的出处 《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部、 骆宾王以丈词齐名。海内称4王杨卢骆 亦号为“四赤”。” 2、四赤的生平(略)
三、走出宫体的“初唐四杰” 1、四杰的出处 《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 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王杨卢骆’ , 亦号为‘四杰’ 。 ” 2、四杰的生平(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