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传记译注24篇 译文 1.羊耽妻辛氏 羊耽的妻子辛氏,字宪英,陇西人,是魏侍中辛毗的女儿。为人聪明,有才 干和鉴察力。当初,魏文帝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抱着辛毗的脖子对他说:“辛君你 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聪朗有才鉴。初,魏文帝 知道我高兴吗?"辛毗把这件事告诉了宪英,宪英叹息道:"太子是要继承君王、宗 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 庙和国家的人。接替君王就不能不忧愁,主持国政就不能不忧惧,应该忧愁反而 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 高兴,国家怎么能长久!魏国恐怕就不会兴盛吧? 魏其不昌乎? 辛氏的弟弟辛敞任大将军曹爽的参军,宣帝将要诛杀曹爽,趁着曹爽跟从魏 弟敞为大将军曹爽参军,宣帝将诛爽,因其从魏帝出而闭城门,爽司马鲁芝帝出城门的时候关闭了城门,曹爽的司马鲁芝率领府兵砍断门闩去救曹爽,招呼 率府兵斩关赴爽,呼敞同去。敞惧,问宪英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 辛敵和他一同去。辛敞很害怕,就问宪英说:"天子在城外,太傅就半闭了城门 不利国家,于事可得尔乎?”宪英曰:“事有不可知,然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尔 人们说这将会不利国家,事情能够这样做吗?"宪英说:"有些事情恐怕我们不了解 明皇帝临崩,把太傅臂,属以后事,此言犹在朝士之耳。且曹爽与太傅从受寄托 但是根据我的估计,太傅大概是不得不这样。明皇帝临终的时候,把着太傅的手 之任,而独专权势,于王室不忠,于人道不直,此举不过以诛爽耳。”敞曰:然则臂,嘱托后事,这些话还在朝臣的耳边回响。况且曹爽和太傅一起从皇帝那里接 敞无出乎?”宪英曰:“安可以不出!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 受了托付的重任,可是曹爽却大权独揽,这对王室来说就是不忠,从人道上来讲 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也。且为人任,为人死,亲昵之职也,汝从众而已。”敞遂 就是无理,太傅的这个举动不过是要诛杀曹爽罢了。辛敞说:·既然如此,那我们 出。宣帝果诛爽。事定后,敞叹曰:“吾不谋于姊,几不获于义!” 就不要去出城营救了?"宪英说:"怎么能不去呢!恪尽职守,这是人的大义。大凡 有人遇到灾难,尚且要去救助:替人家执鞭服役却不为人家做事,这样做是不吉 其后钟会为镇西将军,宪英谓耽从子祜曰:“钟士季何故西出?”祜曰:“将为 利的。况且被人家重用,就要为人家效命,这是受人重任之人应尽的职分,你只 灭蜀也。” 要跟着大家一起去就行了。"辛敞于是出城和大家一起去救曹爽了,宣帝果然诛杀 了曹爽。事情平定之后,辛敞感叹说:"我如果不和姐姐商量这件事,几乎失去了 宪英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及会将行,请其 子琇为参军,宪英忧曰:“他日吾为国忧,今日难至吾家矣 后来钟会担任 宪英对羊耽的侄子羊祜说:"钟士季为什么到西边 琇固请于文帝,帝不听。宪英谓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 出则致节下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 去?"羊祜说:"为 宪英说:"钟会处事往往恣意而为,这可不是长久 居于人下的作风, 的不可告人的打算。"等到钟会将要出发的时候,他 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会至蜀果反,琇竟以全归。祜尝送锦被,宪英嫌其华 反而覆之,其明鉴俭约如此。泰始五年卒,年七十九 请求让宪英的儿子羊王秀 任参军,宪英忧虑地说:"以前我为国家担忧,现在灾难到我家了。”羊王秀坚 《晋书列女》 决向文帝请求不去任参军,文帝不允许。宪英对羊王秀 【注释】 说:"去吧,一定要谨慎!古代的君子,在家中就向父母尽孝道,离家后就向 毗(p)殆(dai):危险。属:通"嘱"。四个辅佐大臣:司马懿、曹爽 国家尽忠:在职位上就要想到自己所担任的工作,在道义方面就要想到自己的立 刘放、孙资。祜(hu) 身行事,不给父母留下忧患罢了,在军队里能够解救你的大概只有仁恕吧!"钟会 到了蜀地果然反叛了,而羊王秀
古代人物传记译注 24 篇 1. 羊耽妻辛氏 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聪朗有才鉴。初,魏文帝 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 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 魏其不昌乎?” 弟敞为大将军曹爽参军,宣帝将诛爽,因其从魏帝出而闭城门,爽司马鲁芝 率府兵斩关赴爽,呼敞同去。敞惧,问宪英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 不利国家,于事可得尔乎?”宪英曰:“事有不可知,然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尔。 明皇帝临崩,把太傅臂,属以后事,此言犹在朝士之耳。且曹爽与太傅从受寄托 之任,而独专权势,于王室不忠,于人道不直,此举不过以诛爽耳。”敞曰:“然则 敞无出乎?”宪英曰:“安可以不出!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 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也。且为人任,为人死,亲昵之职也,汝从众而已。”敞遂 出。宣帝果诛爽。事定后,敞叹曰:“吾不谋于姊,几不获于义!” 其后钟会为镇西将军,宪英谓耽从子祜曰:“钟士季何故西出?”祜曰:“将为 灭蜀也。” 宪英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及会将行,请其 子琇为参军,宪英忧曰:“他日吾为国忧,今日难至吾家矣。” 琇固请于文帝,帝不听。宪英谓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 出则致节下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 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会至蜀果反,琇竟以全归。祜尝送锦被,宪英嫌其华, 反而覆之,其明鉴俭约如此。泰始五年卒,年七十九。 ——《晋书·列女》 【注释】 毗(pí ) 殆(dài ):危险。属:通“嘱”。四个辅佐大臣:司马懿、曹爽、 刘放、孙资。祜(h ù ) [译文] 羊耽的妻子辛氏,字宪英,陇西人,是魏侍中辛毗的女儿。为人聪明,有才 干和鉴察力。当初,魏文帝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抱着辛毗的脖子对他说:"辛君你 知道我高兴吗?"辛毗把这件事告诉了宪英,宪英叹息道:"太子是要继承君王、宗 庙和国家的人。接替君王就不能不忧愁,主持国政就不能不忧惧,应该忧愁反而 高兴,国家怎么能长久!魏国恐怕就不会兴盛吧?” 辛氏的弟弟辛敞任大将军曹爽的参军,宣帝将要诛杀曹爽,趁着曹爽跟从魏 帝出城门的时候关闭了城门,曹爽的司马鲁芝率领府兵砍断门闩去救曹爽,招呼 辛敞和他一同去。辛敞很害怕,就问宪英说:"天子在城外,太傅就半闭了城门, 人们说这将会不利国家,事情能够这样做吗?"宪英说:"有些事情恐怕我们不了解, 但是根据我的估计,太傅大概是不得不这样。明皇帝临终的时候,把着太傅的手 臂,嘱托后事,这些话还在朝臣的耳边回响。况且曹爽和太傅一起从皇帝那里接 受了托付的重任,可是曹爽却大权独揽,这对王室来说就是不忠,从人道上来讲 就是无理,太傅的这个举动不过是要诛杀曹爽罢了。"辛敞说:"既然如此,那我们 就不要去出城营救了?"宪英说:"怎么能不去呢!恪尽职守,这是人的大义。大凡 有人遇到灾难,尚且要去救助;替人家执鞭服役却不为人家做事,这样做是不吉 利的。况且被人家重用,就要为人家效命,这是受人重任之人应尽的职分,你只 要跟着大家一起去就行了。"辛敞于是出城和大家一起去救曹爽了,宣帝果然诛杀 了曹爽。事情平定之后,辛敞感叹说:"我如果不和姐姐商量这件事,几乎失去了 道义。” 后来钟会担任了镇西将军,宪英对羊耽的侄子羊祜说:"钟士季为什么到西边 去?"羊祜说:"为了灭掉蜀国。"宪英说:"钟会处事往往恣意而为,这可不是长久 居于人下的作风,我怕他有别的不可告人的打算。"等到钟会将要出发的时候,他 请求让宪英的儿子羊王秀 任参军,宪英忧虑地说:"以前我为国家担忧,现在灾难到我家了。"羊王秀坚 决向文帝请求不去任参军,文帝不允许。宪英对羊王秀 说:"去吧,一定要谨慎!古代的君子,在家中就向父母尽孝道,离家后就向 国家尽忠;在职位上就要想到自己所担任的工作,在道义方面就要想到自己的立 身行事,不给父母留下忧患罢了,在军队里能够解救你的大概只有'仁恕'吧!"钟会 到了蜀地果然反叛了,而羊王秀
终于能够完好的回还。羊祜曾经送给宪英锦被,宪英嫌锦被华丽,就反过来 (《北史傅永传》,有删节) 盖,她就是这样洞察事情,生活俭约,她泰始五年去也,享年七十九岁 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驹。他二十多 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 傅永, 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 地,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曾 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 在崔道固那里担任城局参军,和崔道固一起降北魏,成为平齐郡百姓 深让之而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 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 王肃做豫州使的时候,朝廷任命傅永做王肃的平南长史。南齐将领鲁康祖、 赵公政侵犯豫州的太仓口,王肃命令傅永抗击他们。傅永考虑吴、楚的军队喜欢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 以劫营为能事,而且贼人如果夜袭,必然要在渡过淮水的地方用火来标记它的浅 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 水处。傅永设下埋伏之后,仍然秘密地派人用壶盛着火油,渡到河南岸,在水深 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 的地方安置下,嘱咐他们说:“如果有火起,就把这火油点着。”这天夜里,鲁康祖 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 赵公政等果然亲自率领部队来劫营。东西两边的伏兵一起夹击,鲁康祖等人向淮 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 水逃奔。火起后,便无法标记他们原来渡河的地方,于是他们便向傅永所放置火 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油的地方争渡。河水很深,淹死很多人,斩首的有几千人,活捉了赵公政。鲁康 祖连人带马掉进淮河里,早晨找到了他的尸体,斩下脑袋后连同赵公政一起送到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 了京师 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 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 裴叔业又围困涡阳,当时皇帝正在豫州,派遣傅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 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成道益、任莫问等一起解围。傅永说:“挖很深的沟壑,筑坚固的壁垒,然后图谋 解救涡阳之围。"高聪等人不听从他的意见,结果一交锋就失败了。高聪等丢盔弃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埤连 甲逃到悬浮瓦壶的地方,傅永独自收拾了散兵慢慢地返回,賊兵追来,他又设下 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埋伏还击,打击了敌军的锐气。后来刘藻充军边远地区,傅永仅仅是被免官而己 埤。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埤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 还没过十天,傅永被诏为汝阴镇将,兼任汝阴太守 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 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 中山王元英征讨义阳,傅永是宁朔将军、统军,他担当包围任务来阻遏义阳 的南门。齐将马仙埤扎营相连,逐渐挺进,谋划着解救围困。傅永于是分出一部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分军队给长史贾思祖,命令他坚守兵营堡垒,自己率领骑兵和步兵一千多人,向 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 南迎击马仙埤。贼人从上面用箭射傅永,射穿了他的左腿,傅永拔出箭再次冲进 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 敌阵,于是大败敌军,马仙埤烧毁营寨卷起盔甲逃跑。中山王说:“您受伤了! 每自称六十九
终于能够完好的回还。羊祜曾经送给宪英锦被,宪英嫌锦被华丽,就反过来 盖,她就是这样洞察事情,生活俭约,她泰始五年去也,享年七十九岁。 2. 傅 永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 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 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 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 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 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 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 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 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 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 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 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 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 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 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 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 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 每自称六十九。 (《北史·傅永传》,有删节) 【译文】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投奔北魏,不久又投奔南方。 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 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 地,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曾 在崔道固那里担任城局参军,和崔道固一起降北魏,成为平齐郡百姓。 王肃做豫州使的时候,朝廷任命傅永做王肃的平南长史。南齐将领鲁康祖、 赵公政侵犯豫州的太仓口,王肃命令傅永抗击他们。傅永考虑吴、楚的军队喜欢 以劫营为能事,而且贼人如果夜袭,必然要在渡过淮水的地方用火来标记它的浅 水处。傅永设下埋伏之后,仍然秘密地派人用壶盛着火油,渡到河南岸,在水深 的地方安置下,嘱咐他们说:“如果有火起,就把这火油点着。”这天夜里,鲁康祖、 赵公政等果然亲自率领部队来劫营。东西两边的伏兵一起夹击,鲁康祖等人向淮 水逃奔。火起后,便无法标记他们原来渡河的地方,于是他们便向傅永所放置火 油的地方争渡。河水很深,淹死很多人,斩首的有几千人,活捉了赵公政。鲁康 祖连人带马掉进淮河里,早晨找到了他的尸体,斩下脑袋后连同赵公政一起送到 了京师。 裴叔业又围困涡阳,当时皇帝正在豫州,派遣傅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 成道益、任莫问等一起解围。傅永说:“挖很深的沟壑,筑坚固的壁垒,然后图谋 解救涡阳之围。”高聪等人不听从他的意见,结果一交锋就失败了。高聪等丢盔弃 甲逃到悬浮瓦壶的地方,傅永独自收拾了散兵慢慢地返回,贼兵追来,他又设下 埋伏还击,打击了敌军的锐气。后来刘藻充军边远地区,傅永仅仅是被免官而已。 还没过十天,傅永被诏为汝阴镇将,兼任汝阴太守。 中山王元英征讨义阳,傅永是宁朔将军、统军,他担当包围任务来阻遏义阳 的南门。齐将马仙琕扎营相连,逐渐挺进,谋划着解救围困。傅永于是分出一部 分军队给长史贾思祖,命令他坚守兵营堡垒,自己率领骑兵和步兵一千多人,向 南迎击马仙琕。贼人从上面用箭射傅永,射穿了他的左腿,傅永拔出箭再次冲进 敌阵,于是大败敌军,马仙琕烧毁营寨卷起盔甲逃跑。中山王说:“您受伤了!还
是回营寨吧。”傅永说:"以前汉高祖摸着脚趾头,是不想被人知道自己受伤了。我 选自《史记酷吏列传》) 虽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国家的一个统领,怎能给贼寇留下个射伤我朝大将的名声 呢!”于是和众将士一起追赶敌人,深夜才回。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三军将士 没有不认为这件事情是豪壮的 【注释】 后来他担任恒农太守,但这不是他心里所喜欢的职务。当时,中山王元英向 东征伐钟离,上奏请求让傅永担任将军,朝廷没有接受。傅永常常说:“东汉的马 郅()彘()请寄:邀请,委托递送。问遗():慰问,赠与。中 援、西汉的赵充国,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唯独我这老将被拘束在这里!“但他在 ():适合:()正好合上。倍亲:加倍亲近 管理人方面不太擅长,所以在任时没有特别好的名声。后来担任南衮州刺史。年 纪已经过了八十,还能驰骋射箭,骑马挺矛,经常避讳说老,总说自己是六十九 郅都是杨县人。孝丈帝时担任过郎官,孝景帝时,邪都担任中郎将,敢于直 言进 朝上当面指责大臣的过失。曾经跟随景帝去上林苑,贾姬上厕所 只野猪突然进了厕所,景帝用眼睛示意郅都去救贾姬,郅都没去。景帝想自己拿 3郅都 着武器去救,郅都伏地上前说道:“少一个贾姬会有另一个姬进上,天下少的难道 是贾姬这样的人吗?陛下纵然不看重自己,又如何对待国家和大后呢『景帝回转身, 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 野猪也离去了。大后听说这件事后,赐给邪都一百斤银两,并从此看重郅都 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 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 济南的瞤氏同宗有三百多户人家,强横不受法度,地方官不能管制他们,于 太后何r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是景帝任命郅都担任济南大守。郅都一上任就将瞤氏的头号恶人诛灭三族,其余 的人都吓得两股战粟。一年多以后,济南郡中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安宁景象。济南 济南瞤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 旁边的十几个郡的大守像惧怕丞相一样惧怕郅都。 至则族灭氏首恶,余皆股粟。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郅都勇猛,有力气,公正廉洁,不打开私人求情的信件,不接受亲友的馈赠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 也不答应别人的请求嘱托。他自己常常说:“既然已经离开家人出来做官,自然应 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当在官任上奉公尽职,守节义而死,终究顾不上妻子儿女了 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 郅都升任为中尉。丞相条侯很尊贵傲慢,而郅都只是以向丞相行礼的礼节对 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他作揖而已。当时的民风纯朴,百姓害怕犯罪,人人自重,而郅都却率先严厉执 法,执法时不回避显贵要人,侯王和皇室宗亲看见郅都都侧目而视,人们称他为"苍 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 鹰 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为书谢上,因自杀。太后闻 以危法中都,都 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1 便宜从事。匈奴 临江王奉旨到中尉府对证,他想要纸笔写信向皇上谢罪,而郅都禁止吏卒给 素闻郅都节义,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 偶人象郅都,令 他纸笔。魏其侯派人乘隙给临江王送去。临江王给皇上写完谢罪的信后,就自杀 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 了。窦大后听说这件事,很生气,以危害法律中伤郅都,郅都被免职回家。汉景 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 帝于是派使者拿着使节任命郅都为雁门大守,不必入朝谢恩,直接上任,可以不
是回营寨吧。”傅永说:“以前汉高祖摸着脚趾头,是不想被人知道自己受伤了。我 虽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国家的一个统领,怎能给贼寇留下个射伤我朝大将的名声 呢!”于是和众将士一起追赶敌人,深夜才回。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三军将士 没有不认为这件事情是豪壮的。 后来他担任恒农太守,但这不是他心里所喜欢的职务。当时,中山王元英向 东征伐钟离,上奏请求让傅永担任将军,朝廷没有接受。傅永常常说:“东汉的马 援、西汉的赵充国,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唯独我这老将被拘束在这里!”但他在 管理人方面不太擅长,所以在任时没有特别好的名声。后来担任南衮州刺史。年 纪已经过了八十,还能驰骋射箭,骑马挺矛,经常避讳说老,总说自己是六十九 岁。 3.郅 都 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 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 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 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 至则族灭 瞷氏首恶,余皆股粟。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 “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 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 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为书谢上,因自杀。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 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 素闻郅都节义,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 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 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 (选自《史记·酷吏列传》) 【注释】 郅( ) 彘( )请寄:邀请,委托递送。问遗( ):慰问,赠与。中 ( ):适合;( )正好合上。倍亲:加倍亲近。 【译文】 郅都是杨县人。孝丈帝时担任过郎官,孝景帝时,邪都担任中郎将,敢于直 言进谏,在朝上当面指责大臣的过失。曾经跟随景帝去上林苑,贾姬上厕所,一 只野猪突然进了厕所,景帝用眼睛示意郅都去救贾姬,郅都没去。景帝想自己拿 着武器去救,郅都伏地上前说道:“少一个贾姬会有另一个姬进上,天下少的难道 是贾姬这样的人吗?陛下纵然不看重自己,又如何对待国家和大后呢!”景帝回转身, 野猪也离去了。大后听说这件事后,赐给邪都一百斤银两,并从此看重郅都。 济南的瞷氏同宗有三百多户人家,强横不受法度,地方官不能管制他们,于 是景帝任命郅都担任济南大守。郅都一上任就将瞷氏的头号恶人诛灭三族,其余 的人都吓得两股战粟。一年多以后,济南郡中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安宁景象。济南 旁边的十几个郡的大守像惧怕丞相一样惧怕郅都。 郅都勇猛,有力气,公正廉洁,不打开私人求情的信件,不接受亲友的馈赠, 也不答应别人的请求嘱托。他自己常常说:“既然已经离开家人出来做官,自然应 当在官任上奉公尽职,守节义而死,终究顾不上妻子儿女了。” 郅都升任为中尉。丞相条侯很尊贵傲慢,而郅都只是以向丞相行礼的礼节对 他作揖而已。当时的民风纯朴,百姓害怕犯罪,人人自重,而郅都却率先严厉执 法,执法时不回避显贵要人,侯王和皇室宗亲看见郅都都侧目而视,人们称他为“苍 鹰”。 临江王奉旨到中尉府对证,他想要纸笔写信向皇上谢罪,而郅都禁止吏卒给 他纸笔。魏其侯派人乘隙给临江王送去。临江王给皇上写完谢罪的信后,就自杀 了。窦大后听说这件事,很生气,以危害法律中伤郅都,郅都被免职回家。汉景 帝于是派使者拿着使节任命郅都为雁门大守,不必入朝谢恩,直接上任,可以不
须请示,自行处理政务。匈奴人一向了解郅都的节义,听说是郅都守边 李姬名香,养母叫贞丽。贞丽有侠义之气,所结交的人都是当代豪杰:尤其 离去,一直到郅都死也不敢*近雁门。匈奴人曾经做了像郅都的木偶,让士 与阳羡陈贞慧友善。李姬是她的养女,也侠义而聪慧,大致了解一般书,能辨别 用箭射击,但没人能射中,他就是这样让人害怕。匈奴人很讨厌郅都。窦 士大夫贤良与否。张溥学士、夏允彝吏部很快地称赞她。她少年时风韵格调高雅 来却用汉朝的法律来中伤郅都。景帝说:“郅都是个忠臣。想要释放他,窦大 太 开朗,与众不同,十三岁跟从吴地人周如松学习歌唱玉茗堂(汤显祖有《玉茗堂集 临江王难道不是忠臣吗?”于是将郅都处死了 集中的四传奇(指《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全都能唱出声音 来到金陵,与李姬相互结识。李姬曾请侯生作诗,她自己歌唱来酬答。起初,安 徽人阢大铖因依附魏忠贤论罪服苦役,他隐居金陵,被社会公正舆论斥责。阳羡 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际为首发动此事,坚持做这件事很有力量。阮大铖没有办 法,想要侯生为他解除困窘。阢大铖于是借助与他友善的王将军,每天带酒食与 侯生交游。李姬说:“王将军很穷,不是结交客人的人,公子何不问问他什么意思?”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 侯生多次问,王将军才让人们走开,讲了阮大铖的意思。李姬悄悄地对侯生说:“我 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 小时跟着养母认识了阳羨君陈贞慧,那个人有高尚道义,我听说吴应箕尤其有骨 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 气,超过一般人,现在他们都与公子友善,怎么能因阮大钺辜负了最好的朋友呢? 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①,与相识。姬尝邀 况且凭公子的家世名望,怎么能为阮大铖办事?公子读万卷书,见解难道在我这个 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②,屏居金陵 卑→妇人之后吗?侯生大声称赞说得好,饮酒醉而卧。王将军很没趣儿,于是告辞 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 词》来送别,说道:“公子才能名声,优美的文章向来不比蔡中郎(蔡邑,董卓征召 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 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 为中郎将)差:蔡中郎学问不能弥补品行差,现在《琵琶记》所流传时故事本来虚 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予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 妄,然而蔡中郎曾经亲近董卓,这错误是不能掩盖的。公子豪迈不羁,又不得意 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 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 啊,我也不再唱了。侯生离开后,先前的督抚田仰用三百两银子请李姬相见二次 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③,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 李姬坚决拒绝了他。田仰羞愧又发怒,而且用一些手段造谣污蔑李姬。李姫感叹 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 说:田仰难道不同于阮大铖吗?我先前告诉(赞:述)侯公子的话说的是什么呢? 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侯生去后,而故开府④田仰者以金三 现在竟为了得到他的银子就到他那里去:这是我对不起侯公子的。”她终究不去 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宁异于阮 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面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李姬传》有删节) 5.司空图 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 有风干。图,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 【译文】 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 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 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
须请示,自行处理政务。匈奴人一向了解郅都的节义,听说是郅都守边,便带兵 离去,一直到郅都死也不敢*近雁门。匈奴人曾经做了像郅都的木偶,让士兵骑马 用箭射击,但没人能射中,他就是这样让人害怕。匈奴人很讨厌郅都。窦太后后 来却用汉朝的法律来中伤郅都。景帝说:“郅都是个忠臣。”想要释放他,窦大后说: “临江王难道不是忠臣吗?”于是将郅都处死了。 4. 李 姬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 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 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 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①,与相识。姬尝邀侯 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②,屏居金陵, 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 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 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 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予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 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 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 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③,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 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 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侯生去后,而故开府④田仰者以金三 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宁异于阮 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面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李姬传》有删节) 【译文】 李姬名香,养母叫贞丽。贞丽有侠义之气,所结交的人都是当代豪杰;尤其 与阳羡陈贞慧友善。李姬是她的养女,也侠义而聪慧,大致了解一般书,能辨别 士大夫贤良与否。张溥学士、夏允彝吏部很快地称赞她。她少年时风韵格调高雅 开朗,与众不同,十三岁跟从吴地人周如松学习歌唱玉茗堂(汤显祖有《玉茗堂集》 集中的四传奇(指《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全都能唱出声音 的高低,节奏的缓急。尤其擅长歌唱《琵琶词》然而不轻易唱。雪苑侯生己卯年 来到金陵,与李姬相互结识。李姬曾请侯生作诗,她自己歌唱来酬答。起初,安 徽人阮大铖因依附魏忠贤论罪服苦役,他隐居金陵,被社会公正舆论斥责。阳羡 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际为首发动此事,坚持做这件事很有力量。阮大铖没有办 法,想要侯生为他解除困窘。阮大铖于是借助与他友善的王将军,每天带酒食与 侯生交游。李姬说:“王将军很穷,不是结交客人的人,公子何不问问他什么意思?” 侯生多次问,王将军才让人们走开,讲了阮大铖的意思。李姬悄悄地对侯生说:“我 小时跟着养母认识了阳羡君陈贞慧,那个人有高尚道义,我听说吴应箕尤其有骨 气,超过一般人,现在他们都与公子友善,怎么能因阮大钺辜负了最好的朋友呢? 况且凭公子的家世名望,怎么能为阮大铖办事?公子读万卷书,见解难道在我这个 卑*妇人之后吗?”侯生大声称赞说得好,饮酒醉而卧。王将军很没趣儿,于是告辞 离开,不再来往。不久,侯生未考中进士,李姬在桃叶渡安排酒席,歌唱《琵琶 词》来送别,说道:“公子才能名声,优美的文章向来不比蔡中郎(蔡邕,董卓征召 为中郎将)差:蔡中郎学问不能弥补品行差,现在《琵琶记》所流传时故事本来虚 妄,然而蔡中郎曾经亲近董卓,这错误是不能掩盖的。公子豪迈不羁,又不得意, 这次离开,相聚不能约定时日,希望你始终自爱,不要忘了我所唱的《琵琶词》 啊,我也不再唱了。”侯生离开后,先前的督抚田仰用三百两银子请李姬相见二次。 李姬坚决拒绝了他。田仰羞愧又发怒,而且用一些手段造谣污蔑李姬。李姬感叹 说:“田仰难道不同于阮大铖吗?我先前告诉(赞:述)侯公子的话说的是什么呢? 现在竟为了得到他的银子就到他那里去;这是我对不起侯公子的。”她终究不去。 5. 司空图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父舆,有风干。图,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 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 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
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呵司 皇帝召司空图任殿中侍御史,他不忍离开王凝府,台官指斥他误期之罪,于是贬 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为光禄寺主簿,分管东都。卢携以原宰相的身分住在洛阳,赏识司空图的气节 常与之交往。卢携回朝时经过陕虢,叮嘱观察使卢渥说:“司空御史,是志行高洁 黄巢陷长安,将奔 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 河中问 的人。"渥即刻上表请任司空图为同僚官佐。正逢卢携重新执政,委任司空图为礼 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 部员外郎,不久,升为郎中 中。僖宗次风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狩宝鸡,不获从 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 黄巢攻陷长安,司空图将随天子避难,但未成行。司空图的弟弟有个仆人段 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会迁 章在黄巢军中,拉着司空图的手说:“我的首领张将军喜欢结交读书人,可以去见 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固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 他,不要冤枉送命。"司空图不肯去,段章为之落泪。司空图去咸阳,历尽艰险到 无意于世,乃听还 达河中。此时僖宗住在凤翔,就在行宫委任他为知制诰,升为中书舍人。后来皇 帝巡狩宝鸡,没要司空图随从,司空图就又回到河中。龙纪初年,他官复原职 图本居中修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 因病辞官。景福年间又委任他为谏议大夫,也不到任。后来又召他为户部侍郎 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体、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空图到朝廷致谢,几天后又走了。昭宗在华州,召他为兵部侍郎,他说自己腿 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 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 帮助削弱王室。诏令司空图入朝。司空图假装失态掉笏,意趣粗野。柳璨知他无 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裴回 意于仕途,于是任凭他回山 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 司空图原住中条山王官谷,有祖上的田产,于是隐居不出。建造了简陋的亭 舞,图与间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 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 观等房子。在亭中画下唐兴以来全部有节操者及知名文人的图像,并题名为“体休 亭”,还写文章表述心志:“辞官,是美事。既安闲自得,美也就有了。本来,衡量 以避难 我的才能,一宜辞官 我的素质,二宜辞官:我老而昏聩,三宜辞官:再 我年轻时懒散,长大后马虎,老了后迁腐。这三者都不是治世所需要的,所以更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固闻,不食而卒,年七十ˉ 宜辞官了。”还自称为“耐辱居士”。他的言语奇特古怪,以此来免祸。他预先准备 了棺材坟地,遇到好天气就领客人们坐在墓穴里饮酒赋诗。客人觉得难堪,司空 (《新唐书•列传一一九》) 图说:“你为什么看不开呀。生与死本是一回事,我哪里只是在此暂游呢?每年过 年时,村里集合击鼓跳舞祝祷,司空图与乡里老人们同乐。王重荣父子非常看重 【注释】 他,多次送东西给他,他都不收。为了作碑,王重荣赠绢几千匹,司空图把绢放 歙()劾():揭发罪状。虢()诰()耄():八九十岁。 在虞乡市上,任人拾取,一天就拿光了。当时寇盗所过之处都抢掠烧杀,就独不 耆():六十岁以上。特指德行高尚的人。 去王官谷。不少读书人都去那里避难 【译文】 朱全忠篡位,召司空图为礼部尚书,他不去。哀帝被杀,司空图听说后,绝 食而死,享年七十二岁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父名舆,干练有风采。司空图咸通末年考中 进士,礼部侍郎王凝对他特别赞许。不久,王凝犯法贬为商州刺史。司空图感激 他知己之恩,跟他同去商州。后来王凝被起用任宣歙观察使,于是召他入幕府
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 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 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间关至河 中。僖宗次风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狩宝鸡,不获从,又还河中。 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 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会迁洛阳, 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固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 无意于世,乃听还。 图本居中修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 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 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 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 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裴回。 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 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 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 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固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 (《新唐书•列传一一九》) 【注释】 歙( ) 劾( ):揭发罪状。虢( ) 诰( )耄( ):八九十岁。 耆( ):六十岁以上。特指德行高尚的人。 【译文】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父名舆,干练有风采。司空图咸通末年考中 进士,礼部侍郎王凝对他特别赞许。不久,王凝犯法贬为商州刺史。司空图感激 他知己之恩,跟他同去商州。后来王凝被起用任宣歙观察使,于是召他入幕府。 皇帝召司空图任殿中侍御史,他不忍离开王凝府,台官指斥他误期之罪,于是贬 为光禄寺主簿,分管东都。卢携以原宰相的身分住在洛阳,赏识司空图的气节, 常与之交往。卢携回朝时经过陕虢,叮嘱观察使卢渥说:“司空御史,是志行高洁 的人。”渥即刻上表请任司空图为同僚官佐。正逢卢携重新执政,委任司空图为礼 部员外郎,不久,升为郎中。 黄巢攻陷长安,司空图将随天子避难,但未成行。司空图的弟弟有个仆人段 章在黄巢军中,拉着司空图的手说:“我的首领张将军喜欢结交读书人,可以去见 他,不要冤枉送命。”司空图不肯去,段章为之落泪。司空图去咸阳,历尽艰险到 达河中。此时僖宗住在凤翔,就在行宫委任他为知制诰,升为中书舍人。后来皇 帝巡狩宝鸡,没要司空图随从,司空图就又回到河中。龙纪初年,他官复原职, 因病辞官。景福年间又委任他为谏议大夫,也不到任。后来又召他为户部侍郎。 司空图到朝廷致谢,几天后又走了。昭宗在华州,召他为兵部侍郎,他说自己腿 有病坚持请辞。那时迁都洛阳,柳璨迎合贼人的旨意,陷害有才能有声望的人, 帮助削弱王室。诏令司空图入朝。司空图假装失态掉笏,意趣粗野。柳璨知他无 意于仕途,于是任凭他回山。 司空图原住中条山王官谷,有祖上的田产,于是隐居不出。建造了简陋的亭 观等房子。在亭中画下唐兴以来全部有节操者及知名文人的图像,并题名为“休休 亭”,还写文章表述心志:“辞官,是美事。既安闲自得,美也就有了。本来,衡量 我的才能,一宜辞官;估量我的素质,二宜辞官;我老而昏聩,三宜辞官;再, 我年轻时懒散,长大后马虎,老了后迂腐。这三者都不是治世所需要的,所以更 宜辞官了。”还自称为“耐辱居士”。他的言语奇特古怪,以此来免祸。他预先准备 了棺材坟地,遇到好天气就领客人们坐在墓穴里饮酒赋诗。客人觉得难堪,司空 图说:“你为什么看不开呀。生与死本是一回事,我哪里只是在此暂游呢?”每年过 年时,村里集合击鼓跳舞祝祷,司空图与乡里老人们同乐。王重荣父子非常看重 他,多次送东西给他,他都不收。为了作碑,王重荣赠绢几千匹,司空图把绢放 在虞乡市上,任人拾取,一天就拿光了。当时寇盗所过之处都抢掠烧杀,就独不 去王官谷。不少读书人都去那里避难。 朱全忠篡位,召司空图为礼部尚书,他不去。哀帝被杀,司空图听说后,绝 食而死,享年七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