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①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②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屈突通祖籍昌黎徒何,后迁居长安,曾出仕隋朝为官。屈突通十分爱惜士人,曾冒死劝 谏隋文帝,反对因牲畜财产而滥杀士人,深得文帝常识。 B.屈突通遇事从容,机智灵活。隋炀帝时,他奉诏前去召见汉王杨谅,在杨谅觉得事情有 变,心生狐疑时,屈突通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C.屈突通骁勇善战,深谙兵法,曾与他人一起击败杨玄感,用奇计平定刘迦论的叛军,即 使在军无斗志的情况下,仍然能大获全胜,一生从无败绩 D.屈突通崇尚气节,忠心耿耿,先后侍奉过隋代二帝,即使在隋朝政事混乱时也从无叛心, 后兵败被俘,虽未殉节而死,但其忠心依然为唐高祖所称道。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4分) (2)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 天津桥春望 [晚唐]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天津桥,是当时东都洛阳著名的景点。上阳:宫名,上元年间,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 天津桥北
D.①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②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屈突通祖籍昌黎徒何,后迁居长安,曾出仕隋朝为官。屈突通十分爱惜士人,曾冒死劝 谏隋文帝,反对因牲畜财产而滥杀士人,深得文帝常识。 B.屈突通遇事从容,机智灵活。隋炀帝时,他奉诏前去召见汉王杨谅,在杨谅觉得事情有 变,心生狐疑时,屈突通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C.屈突通骁勇善战,深谙兵法,曾与他人一起击败杨玄感,用奇计平定刘迦论的叛军,即 使在军无斗志的情况下,仍然能大获全胜,一生从无败绩。 D.屈突通崇尚气节,忠心耿耿,先后侍奉过隋代二帝,即使在隋朝政事混乱时也从无叛心, 后兵败被俘,虽未殉节而死,但其忠心依然为唐高祖所称道。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 分) (1)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4 分) (2)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6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11 分) 天津桥春望 [晚唐]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天津桥,是当时东都洛阳著名的景点。上阳:宫名,上元年间,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 天津桥北
8.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6分) 答 9.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2),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举酒属客,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4)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 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走出沙漠
8.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6 分) 答: 9.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2)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举酒属客,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4)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 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走出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