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垓下之战 主备人:荆翠翠审核:刘向友 【学习目标】 1.积累致、发、举、诣、属、绐、被等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把握文中项羽的性格特点及意义,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预习案】(45分钟) 助读资料] 1.背景简介 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 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 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 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刘 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当刘邦打算率军西返之时,张良、陈平却建议撕毁鸿沟和议,趁楚军疲 师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偷袭。张、陈二人认为:“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 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刘邦于是采纳二人建议,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作战。大军追至夏南 时,刘邦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围楚军。由于韩信及彭越未如约出兵合击 楚军,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刘邦慌忙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 出,而楚军又一次合围了刘邦。坚守壁垒的刘邦向张良询问:“诸侯不从约,为 之奈何?”张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 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 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于是,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 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 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 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熟读深思] 通读全文,不借助注释,直接口译,然后对照注释和译文,看自己翻译得是否正 确,把翻译不对的划出来,并且在词句学习中体会人物塑造方法和精神品质,直 接在课本上批注即可。完成后进行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一)研读第(1-3)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乃引兵解而东归 (2)汉王复入壁 (3)项王军壁垓下 (4)举九江兵 (5)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6)君王能自陈以东 傅海,尽与韩信」 (7)诣项王 (8)莫能仰视 2.翻译下列句子 (1)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9.垓下之战 主备人:荆翠翠 审核:刘向友 【学习目标】 1.积累致、发、举、诣、属、绐、被等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把握文中项羽的性格特点及意义,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预习案】(45 分钟) [助读资料] 1.背景简介: 公元前 203 年(高祖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 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 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 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刘 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当刘邦打算率军西返之时,张良、陈平却建议撕毁鸿沟和议,趁楚军疲 师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偷袭。张、陈二人认为:“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 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 刘邦于是采纳二人建议,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作战。大军追至夏南 时,刘邦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围楚军。由于韩信及彭越未如约出兵合击 楚军,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刘邦慌忙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 出,而楚军又一次合围了刘邦。坚守壁垒的刘邦向张良询问:“诸侯不从约,为 之奈何?”张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 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 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2] 于是,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 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 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 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熟读深思] 通读全文,不借助注释,直接口译,然后对照注释和译文,看自己翻译得是否正 确,把翻译不对的划出来,并且在词句学习中体会人物塑造方法和精神品质,直 接在课本上批注即可。完成后进行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一)研读第(1-3)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乃引兵解而东归__________ (2)汉王复入壁 ___________________ (3)项王军壁垓下____________ (4)举九江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即不能,事未可知也______ (6)君王能自陈以东 傅海,尽与韩信___________ (7)诣项王__________________ (8)莫能仰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译文: (2)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 译文 (二)研读第(4-6)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2)田父绐 (3)今日固决死 (4)期山东 为三处 (5)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6)顾见汉 骑司马吕马童 2.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译文 (2)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译文: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译文: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译文 (5)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译文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研读第(4-6)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__________ (2)田父绐 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日固决死________________ (4)期山东 为三处__________________ (5)项王身亦被十余创__________ (6)顾见汉 骑司马吕马童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6)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 乃降 译文 (三)一词多义 独(1)今独臣有船 (2)籍独不愧于 心乎 (3)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4)沛公则置车 骑,脱身独骑 (5)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被(1)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2)被箠楚受辱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4)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乃(1)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2)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 (3)侯生乃屏人间语 (4)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5)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6)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7)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 (8)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9)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10)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 11)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1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整体感知: 围绕垓下之战,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哪些情节?请尝试用四字词语分别概 括,并完成下表 垓下之 质疑问难:你还有什么问题?写在下面
(6)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 乃降。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独 (1)今独臣有船____________ (2)籍独不愧于 心乎_____________ __ (3)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_____ (4)沛公则置车 骑,脱身独骑_______ (5)盖失强援,不能独完______ 被 (1)项王身亦被十余创_______ (2)被箠楚受辱 _________________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________ (4)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____________ 乃 (1)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______________ (2)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_________ ___ (3)侯生乃屏人间语________________ (4)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__________ (5)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____________________ (6)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____________ (7)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____________ (8)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__________________ (9)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___________________ (11)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_________________ (1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___________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感知: 围绕垓下之战,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哪些情节?请尝试用四字词语分别概 括,并完成下表。 垓下之 战 质疑问难:你还有什么问题?写在下面
【探究案】 取长补短]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相互补充 [各抒己见] 小组代表展示本组成果,教师点拨,同学们做好记录。 【合作探究】 1.在垓下之战中的3个场景中勾画出你认为精彩之处,反复诵读品味,然后任 选一处赏析项羽的性格特征 2.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 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列天下,而封王侯,政 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 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予 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 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你是否同意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你如何评价项羽这一人物?
【探究案】 [取长补短]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相互补充。 [各抒己见] 小组代表展示本组成果,教师点拨,同学们做好记录。 【合作探究】 1.在垓下之战中的 3 个场景中勾画出你认为精彩之处,反复诵读品味,然后任 选一处赏析项羽的性格特征。 2.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 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列天下,而封王侯,政 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 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予 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 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你是否同意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你如何评价项羽这一人物?
画龙点睛] 将学习目标补充完整,总结收获 【当堂检测】 你认为从本文中可以提炼出哪些作文素材?请就其中的某一话题写一段不少于 150字的文字。 【训练案】(时间:45分钟分数:35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词语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披糜 垓下(hai) 麾下 (hui 歌数阕(que) B自刎 睢阳(sui) 辟易 (bi) 骓不逝(zhui) C慷概悲歌 溃围 绐曰 (tai) 舣船(yi) D瞋目而叱 深堑 刈旗 自度(du)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去 ②时不利 兮骓不逝 奔驰 B①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避”,躲避 ②直夜溃围南出 通“值”,当,趁 C①马童面之,指王翳曰名词用作动词,面对着 ②而信、越之兵不会没有能力做某事 D①楚击汉军,大破之使动用法,使 破 ②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对,对阵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 下 壁:筑营垒 B持短兵接 兵:兵器
[画龙点睛] 将学习目标补充完整,总结收获 【当堂检测】 你认为从本文中可以提炼出哪些作文素材?请就其中的某一话题写一段不少于 150 字的文字。 【训练案】(时间 : 45 分钟 分数 : 35 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词语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披糜 垓下(hái) 麾下 (huī) 歌数阕(què) B 自刎 睢阳(suī) 辟易 (bì) 骓不逝(zhuī) C 慷概悲歌 溃围 绐曰 (tái) 舣船(yǐ) D 瞋目而叱 深堑 刈旗 (yì) 自度(d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去 ②时不利 兮骓不逝 奔驰 B ①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避”,躲避 ②直夜溃围南出 通“值”,当,趁 C ①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名词用作动词,面对着 ②而信、越之兵不会 没有能力做某事 D ①楚击汉军,大破之 使动用法,使······破 ②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 对,对阵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王军壁垓 下 壁:筑营垒 B 持短兵接 战 兵: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