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公平原则 纳税人之间地位平等,税收负担应在纳税人 之间公平分配。 受益标准: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与其从公共物 品的受益保持·致,一般受益、特殊受益 (资源税)和间接替代(燃油税) 能力标准:量能课税,横向公平,同等纳税 能力的缴纳相同的税;纵向公平,不同纳税 能力的缴纳不同的税。主观说:牺牲均等; 比例均等牺牲;边际均等牺牲;客观说:财 产、支出和收入。 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法 ✓税收公平原则 纳税人之间地位平等,税收负担应在纳税人 之间公平分配。 受益标准: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与其从公共物 品的受益保持一致,一般受益、特殊受益 (资源税)和间接替代(燃油税)。 能力标准:量能课税,横向公平,同等纳税 能力的缴纳相同的税;纵向公平,不同纳税 能力的缴纳不同的税。主观说:牺牲均等; 比例均等牺牲;边际均等牺牲;客观说:财 产、支出和收入
√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的行政效率:最小的税收成本(征税成 本、纳税成本)去获取最大的税收收入。采 用先进的征收手段,提高效率;简化税制, 手续透明便利。 税收的经济效率:税收减少对社会经济的不 良影响,或者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调 控和税收中性。 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法 ✓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的行政效率:最小的税收成本(征税成 本、纳税成本)去获取最大的税收收入。采 用先进的征收手段,提高效率;简化税制, 手续透明便利。 税收的经济效率:税收减少对社会经济的不 良影响,或者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调 控和税收中性
11.2税法概述 11.2.1税法的概念和体系 税法是调整在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体制法 税收征纳实体法 税收征纳法 税收征纳程序法 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法 11.2税法概述 11.2.1税法的概念和体系 税法是调整在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1122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是由税收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主 体之间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核心是税 收征纳法律关系 √权力关系说(奧托·梅耶):传统德国行政认为税 收法律关系类似于警察法律关系,具有命令服从特 征,纳税义务是通过“查定处分”所创设的。 √债务关系说(阿尔伯特·亨泽尔):税收法律关系 的性质是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即国家请求纳税 人履行税收债务的关系。满足课税要素就成立纳税 义务,行政行为仅是确定内容。 1919年《德国租税通则》第81条;1926年德国法学 家大会(明斯特)。 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法 11.2.2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是由税收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主 体之间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核心是税 收征纳法律关系。 ✓权力关系说(奥托·梅耶):传统德国行政认为税 收法律关系类似于警察法律关系,具有命令服从特 征,纳税义务是通过“查定处分”所创设的。 ✓债务关系说(阿尔伯特·亨泽尔):税收法律关系 的性质是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即国家请求纳税 人履行税收债务的关系。满足课税要素就成立纳税 义务,行政行为仅是确定内容。 1919年《德国租税通则》第81条;1926年德国法学 家大会(明斯特)
三元说 金子宏(《日本税法》):“税的关系作 为性质不同的诸法律关系的群体来理解,可 以是对税的法律关系的正确认识。”税收实 体法律关系为债权债务关系;税收程序法律 关系为权力服从关系。 √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法实践论 角度,法的理念层次应将税收法律关系统 为债权债务关系;法认识论角度,法的技术 层次也承认权力关系的存在 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法 二元说 ✓金子宏(《日本税法》):“税的关系作 为性质不同的诸法律关系的群体来理解,可 以是对税的法律关系的正确认识。”税收实 体法律关系为债权债务关系;税收程序法律 关系为权力服从关系。 ✓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法实践论 角度,法的理念层次应将税收法律关系统一 为债权债务关系;法认识论角度,法的技术 层次也承认权力关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