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岩石上山 5、岩石上山实例 张庄矿,开采M=5m, 煤层上山:维护费67.2元/a.m,煤柱宽100m; 岩石上山:维护费2.0元/a.m,不留煤柱
(二)岩石上山 5、 岩石上山实例 张庄矿,开采M=5 m, 煤层上山:维护费67.2元/a.m,煤柱宽100 m; 岩石上山:维护费2.0元/a.m,不留煤柱
二、上山的层位与倾角 (一)上山的层位 。联合布置采区,一般将上(下)山置于下部稳定煤 层或底板岩层中。主要原因: 1)能适应煤层下行开采顺序; 2)提高采出率,煤损少。 ·特殊条件下,将上山置于煤层群的中部或上部。 可能的原因: 1)下部煤层底板接近富含水层,或底板岩石松 软,不易维护; 2)设置为分组煤层服务的上山,为上组煤服务
二、上山的层位与倾角 (一)上山的层位 l 联合布置采区,一般将上(下)山置于下部稳定煤 层或底板岩层中。主要原因: 1) 能适应煤层下行开采顺序; 2) 提高采出率,煤损少。 l 特殊条件下,将上山置于煤层群的中部或上部。 可能的原因: 1) 下部煤层底板接近富含水层,或底板岩石松 软,不易维护; 2) 设置为分组煤层服务的上山,为上组煤服务
(二)上山的倾角(坡度) 冬一般与煤层倾角一致; ·当有变化时,力求使上山保持固定坡度; 为满足运输要求,岩石上山可穿层布置: 当15<0<20时,“运上”调为15°,胶带机; 20<0<30°时,“运上”调为30°,煤自溜
(二)上山的倾角(坡度) 一般与煤层倾角一致; 当有变化时,力求使上山保持固定坡度; 为满足运输要求,岩石上山可穿层布置: 当 1520时, “运上”调为15 ,胶带机; 2030 时,“运上”调为30,煤自溜
三、采区上山数目及布置类型 (一) 上山数目 1、采区上山至少两条 轨道上山一进风、辅运 运输上山一运煤,回风
三、采区上山数目及布置类型 (一) 上山数目 1、 采区上山至少两条 轨道上山—进风、辅运 运输上山—运煤,回风
2、增加上山数目的条件 A一生产能力 A大的联合布置采区; ·A大,瓦斯涌出量大和水大的采区(下山采 区); •A大,常出现上、下区段同采的采区。增设通 风上山。 “运上”、“轨上”均置于底板岩石中,需 探明煤层情况,提前掘进煤层内的采区上山。 ·采用特采技术(如水砂充填)需设充填管道 或泄水的采区
2、增加上山数目的条件 A—生产能力 •A大的联合布置采区; •A大,瓦斯涌出量大和水大的采区(下山采 区); •A大,常出现上、下区段同采的采区。增设通 风上山。 • “运上” 、 “轨上”均置于底板岩石中,需 探明煤层情况,提前掘进煤层内的采区上山。 •采用特采技术(如水砂充填)需设充填管道 或泄水的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