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聚乙烯等塑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很难被自然界的光 和热降解,并且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难以对其生物降解,所以塑料埋 在土壤里可能二三百年不会腐烂。正是因为塑料降解时间长,所以潜在的危害更大。当废旧 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 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由于塑料制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 有毒的,当塑料垃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便会释放,污染大气和水资源。而废弃在地面或 水上的废旧塑料,容易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做食物吞入,塑料在动物肠胃里消化不了, 会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这种“白色污染”现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屡见 不鲜。 据报道,北京市塑料垃圾日产量为3600吨,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废塑料垃 圾日产量为7700吨,每年总量约为29万吨。这些数据是骇人听闻的,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迫在眉睫。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硏制成功以植物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大大缩短了其降解 周期。我国新型塑料的硏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纸质、淀粉、易降解塑料等新型快寳餐具巳 在一些铁路列车上使用,从而缓解了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程度。在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 成本偏高尚未全面推广的情况下,加强资源再生利用 据报道,我国北方某城市已引进了3条流水线,每天可处理10吨废塑料,至少60%可提 炼成油品,剩下的通过焚烧转化为热能,可用于住宅小区的供暖 15.根据文意,给“白色污染”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4个字)(4分 16.从文中看,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回答。(3分) 17.文中第4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8.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指出来,并简述理由。(4分) ①加强对塑料污染垃圾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是目前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 ②“白色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塑料制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有毒的,当然塑料垃
6 而且聚乙烯等塑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很难被自然界的光 和热降解,并且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难以对其生物降解,所以塑料埋 在土壤里可能二三百年不会腐烂。正是因为塑料降解时间长,所以潜在的危害更大。当废旧 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 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由于塑料制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 有毒的,当塑料垃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便会释放,污染大气和水资源。而废弃在地面或 水上的废旧塑料,容易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做食物吞入,塑料在动物肠胃里消化不了, 会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这种“白色污染”现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屡见 不鲜。 据报道,北京市塑料垃圾日产量为 3600 吨,每年总量约为 14 万吨;上海市废塑料垃 圾日产量为 7700 吨,每年总量约为 29 万吨。这些数据是骇人听闻的,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迫在眉睫。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研制成功以植物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大大缩短了其降解 周期。我国新型塑料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纸质、淀粉、易降解塑料等新型快餐餐具已 在一些铁路列车上使用,从而缓解了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程度。在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 成本偏高尚未全面推广的情况下,加强资源再生利用。 据报道,我国北方某城市已引进了 3 条流水线,每天可处理 10 吨废塑料,至少 60%可提 炼成油品,剩下的通过焚烧转化为热能,可用于住宅小区的供暖。 15. 根据文意,给“白色污染”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54 个字)(4 分) 16.从文中看,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回答。(3 分) 17. 文中第 4 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3 分) 18. 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指出来,并简述理由。(4 分) ① 加强对塑料污染垃圾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是目前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 ② “白色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塑料制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有毒的,当然塑料垃
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便会释放,污染大气和水资源。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黄仙裳幼赴童子试,为州守陈澹仙所知。后陈官给事中③,以事系狱,贫甚。黄售 负廓田,得百金,尽以赠陈,与之同卧起囹圄中。陈后得释,两人同出白门③而去。 陈殁后,黄赴桐乡@往吊之。至之日,正陈忌辰,举声哀号,感动行路。 泰州守田雪龛居官廉,黄仙裳与周旋,绝不干以私。后田落职在州不得去。黄自 汝宁⑤归,囊中仅有二十金。乃先至田寓,分其半以赠。后语人日:“是日吾先至家, 则家中需金甚亟,不得分以赠矣。” (选自《今世说语》) [注]①给事中:官名。②负廊:靠近城墙。③白门:南京古称“白门”。④桐乡: 地名,是陈澹仙的故乡。⑤汝宁:地名,在河南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后陈官给事中(官场) B.绝不干以私(谋取) C.乃先至田寓(就) D.与之同卧起囹圄中(监狱)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尽以赠陈 故临崩臣以大事也 B.为州守陈澹仙所知 为报倾城随太守 C.以事系狱,贫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D.分其半以赠 既克,公问其故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后陈官给事中,以事系狱。 ②是日吾先至家,则家中需金甚亟,不得分以赠矣 黄仙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小米,亦学牡丹开。 (1)“白日”指什么?“恰”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7 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便会释放,污染大气和水资源。 三(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9-22 题。 黄仙裳幼赴童子试,为州守陈澹仙所知。后陈官给事中①,以事系狱,贫甚。黄售 负廓②田,得百金,尽以赠陈,与之同卧起囹圄中。陈后得释,两人同出白门③而去。 陈殁后,黄赴桐乡④往吊之。至之日,正陈忌辰,举声哀号,感动行路。 泰州守田雪龛居官廉,黄仙裳与周旋,绝不干以私。后田落职在州不得去。黄自 汝宁⑤归,囊中仅有二十金。乃先至田寓,分其半以赠。后语人曰:“是日吾先至家, 则家中需金甚亟,不得分以赠矣。” (选自《今世说语》) [注]①给事中:官名。②负廊:靠近城墙。 ③白门:南京古称“白门”。④桐乡: 地名,是陈澹仙的故乡。⑤汝宁:地名,在河南。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后陈官.给事中(官场) B.绝不干.以私(谋取) C.乃.先至田寓 (就) D.与之同卧起囹圄..中(监狱)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 分) A.尽以.赠陈 故临崩臣以.大事也 B.为.州守陈澹仙所知 为.报倾城随太守 C.以事系狱.,贫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D.分其.半以赠 既克,公问其.故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① 后陈官给事中,以事系狱。 ② 是日吾先至家,则家中需金甚亟,不得分以赠矣。 22.黄仙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 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 分)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小米,亦学牡丹开。 (1)“白日”指什么?“恰”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2)借“苔”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四(4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承受你应该承受或者不应该承受的东西。学会承受,勇于承 受,是每一个人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要求。我们既要能承受挫折,承受痛苦,承受失 败,也要能承受顺利,承受欢乐,承受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在困境中不丧失自我,在 顺境中不迷失自我。 请以“承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 表议论,抒发感受。除诗歌外,角度自选,文体自定,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 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008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答题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总分 (30分) 2 5 (3分)(四选三)
8 (2)借“苔”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四(4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 分)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承受你应该承受或者不应该承受的东西。学会承受,勇于承 受,是每一个人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要求。我们既要能承受挫折,承受痛苦,承受失 败,也要能承受顺利,承受欢乐,承受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在困境中不丧失自我,在 顺境中不迷失自我。 请以“承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 表议论,抒发感受。除诗歌外,角度自选,文体自定,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 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008 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答题卷 满分:120 分 时间:120 分钟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一(30 分) 1 2 3 4 5 6 7.( 3 分)(四选三) ① ②
8.(3分) 9.(3分) 10.(3分) 二(30分) )(16分) 11.(4分) 12.(4分) 13.(分)
9 ③ ④ 8.(3 分) ① ② ③ 9.(3 分) ① ② ③ 10.(3 分) ① ② ③ 二(30 分) (一)(16 分) 11.(4 分) ① ② 12.( 4 分) ① ② 13.(4 分)
14.(4分) (二)(14分) 15.(分) 16.(3分) 17.(3分) 18.(4分) 三(20分) 19.(3分)()20.(4分)()() 21.(4分) ② 22.(4分)
10 14.(4 分) (二)(14 分) 15.(4 分) 16.(3 分) 17.( 3 分) 18.( 4 分) 三(20 分) 19.(3 分)( ) 20.(4 分)( ) ( ) 21.(4 分) ① ② 22.(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