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國文化之地理背景 種縣延,並不是從這一階段變動、進步而達另一階段,只是依然在這一階段上逐漸轉化、縣延。 三 『繇延」。中國人的看法,人類歷史的運行,不是一種變動,而是一種轉化。不是一種進步,而是一 看歷史,則永遠在一個「根本』上,與其說是變動,不如說是「轉化」。與其說是進步,不如說是 則謂歷史是一進步」的,人類歷史常由這一時代的這一階段,進展到另一時代的另一階段。但中國人 歷史,根本是一個「變動」,常由這一階段變動到那一階段。若再從這個變動觀念上加進時間觀念, 謂的革命。這是中西兩方歷史形態一個大不同處,因此而影響到雙方對於歷史觀念之分歧。西方人看 統。因此中國歷史只有層層團結和步步愤展的一種縣延,很少徽底推翻與重新建立的像近代西方人所 而鼷延著,可說從商、周以來,四千年没有變動。所有中國史上的變動,傷害不到民族和國家的大傳 其民族和國家的大傳統,他們復和古代的希臘、羅馬不同。但中國史則以一賞的民族傳統與國家傳統 根據上远,來看近代西方新興的民族國家,他們在西洋史上,又都是以全新的姿態而出現的。論 統,中國依然還是一個承續,根本没有搖移。 的沿裹。那些王朝的起滅和政權之轉移,只是上面說的一種政治形態之動置。若論民族和國家的大傳 由此言之,西方的中古時期,全是一個新的轉變,而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中國,則大體還是一個著 由舊的孔教而變成為新的佛教了
然,所以特别注意到時間的「縣延」以及『生長」和『根本」上。 立,所以特别注意在空間的「搞張」,以及「權力和「征服」上。惟其常向内看,認為只有一體浑 看,是指看一切東西都在他自己的外面,所以成爲我與非我屹然對立。惟其常向外看,認爲有兩體對 他們的對内間题常没有像他們對外間题那般的重要,西方人的態度,則常常是向外看的。所謂向外 裹面。這樣便成為自我一體輝然存在。西方歷史則永遠在列國纷爭,此起彼仆的門手狀熊之下,因此 题那般的重要。中國人的態度,常常是反身向著内看的。所謂向内看,是指看一切東西都在他自己的 中國歷史正因為數千年來常在一個大一统的和平局面之下,因此他的對外問题常没有像他對内間 代,由中國人眼光看來,依然如在我們的春秋、戰國時代,列國纷爭,還没有走上统一的路。 雙方全都受著一些地理背景的影響。中國在很早時期,便已凝成一個統一的大國家。在西方則直到近 念之不同,其後面便透露出雙方文化意識上之不同。這一種不同,若推荐根极,我們依然可以說中西 我」兩個對立。中國人的看法,只有自我一體谭然存在。雙方歷史形態之不同,以及雙方對於歷史觀 中國人看歷史,常偏向於「時間」的與『生長」的『自我縣延」。西方人的看法,常是「我」與「非 化、鯀延則永遠還是這一個。因此西方人看歷史,常偏向於「空間」的與「權力」的「向外伸展」· 中國文化史導論 變動、進步是「異體的」,轉化、縣延則是「同體的」。變動、進步則由這個變成了那個。轉 一四
第一章中國文化之地理青景 世界人類的農業文化,只有在中國得到一個繼長增榮不斷發展的機會。 很顯著的不同點。 五 濟的路上去。希臘、羅馬乃至近代西方國家莫不如此。在中國則有無限的農耕區域可資發展·因此全 只有一個狭小的農業區,他們的農業文化不久便要達到飽和點,使他們不得不轉换方向改進到商業經 長的,一切以農為主。這裹自然也有地理背景的影響。因為西方文化開始如埃及、巴比侖等,他們本 照西方人看,文化是變勤的,進步的,由震到商截然不同。照中國人看,則文化選是根本的與生 化選是一線相承,他的根本卻依然是一個震業。 界,只有在農業文化的根本上再加縣延展演而附上一個工業,更加縣延展擴而又附上一個商業,但文 如此。中國人認爲人類生活,永遠仰賴農業爲基礎,因此人類文化也永遠應該不脱離農業文化的境 依西方人看法,人類文化的進展,必然由農業文化進一步變成商業文化。但中國人看法,則並不 體上可以說是建築在商業上面。一個是微頭徽尾的農業文化,一個是微頭徽尾的商業文化,這是雙方 四 其次說到雙方經濟形態,中國文化是自始到今建築在腹業上面的,西方則自希服、羅馬以來,大
原因之一。 學思想在中國之不發達,當然不止此一因,但科學没有實際應用的機會,自為中國科學不發達的最要 面,得不到一個活潑的發展。在中國的機械和工業,是事走上精美的藝術和靈巧的玩具方面去了。科 寡而患不均」。對於機械生產,不懂不加獎勵,抑且時時加以禁止與阻抑,因此中國在機械工業一方 上,也不斷有科學思想與機械創作之發現,只因中國人常採用的是民主社會主義的經濟政策,「不患 中國文化史導論 我們繼此講到科學和工業,科學知識和機械工業在現世界的中國是遠爲落後的。但中國已往歷史 而不安,因此常要變動,常望進步。農業文化是不求富强但求安足的,因此能自本自根一線縣延。 因此農業文化常覺得内外一體,只求安足。商業文化則常覺彼我對立,惟求富强。結果富而不足,强 再换辭言之,農業文化是自給自足的,商業文化是内外依存的。他是要吸收外面來營養自己的。 代所謂一資本帝國主義一的姿態,在中國則自始到今常探 一種近代所謂「民主社會主義」的政策。 令來裁制國内商業勢力之過分旺盛,使其不能遠駕於農、工之上。因此在西方國家很早便帶有一種近 方對商業的看法,也便有異。西方常常運用國家力量來保護和推進其國外商業。中國則常常以政府法 他的商業常是對内之重要性超過了對外。若西方各國,則常是對外通商的重要性超過了對内。因此雙 中國歷史,在很早時期裏,便已有很繁榮的商業了。但因中國開始便成爲一個統一的大國,因此 六
第一章中國文化之地理背景 E 方面看,便不見有嚴重的兩體對立,因此中國人也不很重視自由,又不重視聯合了。中國人因爲常偏 中國人一向在震業文化中生長,自我安定,不須向外孝求,因此中國人一向注重向内看,注重在時間 西方人注重向外看,注重在空間方面看的結果。是由西方商業文化内不足的經濟狀熊下產生的現象。 存在的,這便是「兩體對立」。因有兩體對立,所以要求自由,同時又要求聯合。但兩體對立,是 但中國人向來既不注重自由,因此也便不注重組織和聯合,因為自由和聯合的後面,還有一個概 幹。我們只把握這兩個概念來看西方史,便可一一看出隱藏在西方歷史後面的一切意義和價值。 由,羅馬和基督教會則代表著組織和聯合。這是西方歷史和西方文化的兩大流,亦是西方人生之兩大 字。西方用來和自由針對的,選有「組織」和一聯合」(O25aEaa5UE)。希耀代表著自 到「自由」,便把這三方面都提綱挈領的總會在一處了。在中國則似乎始終並不注重「自由一這個 們說,即是一部人類發展自由的文化。「人生」、歷史」和「文化」,本來只是一事,在西方只要說 詞是西方人向來最重視的。西方全部歷史,他們說,即是一部人類自由的發展史。西方全部文化,他 五 其次我們再說到中西雙方對於人生觀念和人生理想的異同。「自由」(U0FTpe4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