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朱 書局
《 论 语 》 七 则
孔子 前551-—前479)春秋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 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 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 修《诗》、《书》,定 《礼》、《乐》,序《周 易》,作《春秋》。孔子的 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 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 ► (前551--前479)春秋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 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 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 修《诗》、《书》,定 《礼》 、《乐》,序《周 易》,作《春秋》。孔子的 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 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 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 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 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 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 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 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 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 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仼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 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 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 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孔子 ◼ 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 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 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 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 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 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 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 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 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 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 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孔子和《论语》 ●《论语》就是孔子的语录,也有一些是对孔子 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 言行的追记。 ●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 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 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 了五大洲,已经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 了100多个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
孔子和《论语》 ⚫ 《论语》就是孔子的语录,也有一些是对孔子 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 言行的追记。 ⚫ 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 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 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 了五大洲,已经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 了100多个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
第一则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 译文】 说:“富贵和显贵,这 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 不处①也。贫与贱,是人 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 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子是不谷享有的。贫与低 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 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恶 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 乎③成名?君子无终食之 君子是不会躲避的。君子离 间违④仁,造次⑤必于是, 开了仁德,凭仕么成就他的 颠沛⑥必于是。 名声呢了君子没有吃叫顿 分析】 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与 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 ÷提出“富与贵”和“贫与 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 贱”两个对立的命题加以讨 论
第一则 ❖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 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①也。贫与贱,是人 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恶 乎③成名?君子无终食之 间违④仁,造次⑤必于是, 颠沛⑥必于是。” ❖ 【译文】 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 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 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 子是不会享有的。贫穷与低 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 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 君子是不会躲避的。君子离 开了仁德,凭什么成就他的 名声呢?君子没有吃一顿饭 的时间离开仁德的,即使在 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与仁 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 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 【分析】 ❖提出“富与贵”和“贫与 贱”两个对立的命题加以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