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解决了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的结果。这一认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一种长时间的经 验,要了解和把握整个战争的规律是困难的。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 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 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 这些过去的战争所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应该着重地学习它。这是一件事。然而还有一件事, 即是从自己经验中考证这些结论,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增加那 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这后一件事是十分重要的,不这样做,我们就不能指导战争。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 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 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从“老百姓”到军人之间有一个 距离,但不是万里长城,而是可以迅速地消灭的,干革命,干战争,就是消灭这个距离的方 法。说学习和使用不容易,是说学得彻底,用得纯熟不容易。说老百姓很快可以变成军人, 是说此门并不难入。把二者总合起来,用得着中国一句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有心,只要善于学习罢了。 军事的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1)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除了我 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因此,学习和认识的对象,包括敌我两方面,这 两方面都应该看成研究的对象,只有我们的头脑(思想)才是研究的主体。有一种人,明于 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 使用的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2)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 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 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战争是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阶级和阶级、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互相斗争的最 高形式:一切关于战争的规律,都是进行战争的民族、国家、阶级、政治集团为了争取自己 的胜利而使用的。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 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军事家不能超过物 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 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 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因此,我们红军的指导者,在既定的客观物 质基础即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之上,就必须发挥我们的威力,提挈全军,去打倒 那些民族的和阶级的敌人,改变这个不好的世界。这里就用得着而且必须用我们的主观指导 的能力。我们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挥员变为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我们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 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 指挥员在战争的大海中游泳,他们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达到彼岸。指 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 以上是我们的方法。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 自一九二四年开始的中国革命战争,己经过去了两个阶段,即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
律,解决了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的结果。这一认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一种长时间的经 验,要了解和把握整个战争的规律是困难的。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 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 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 这些过去的战争所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应该着重地学习它。这是一件事。然而还有一件事, 即是从自己经验中考证这些结论,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增加那 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这后一件事是十分重要的,不这样做,我们就不能指导战争。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 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 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从“老百姓”到军人之间有一个 距离,但不是万里长城,而是可以迅速地消灭的,干革命,干战争,就是消灭这个距离的方 法。说学习和使用不容易,是说学得彻底,用得纯熟不容易。说老百姓很快可以变成军人, 是说此门并不难入。把二者总合起来,用得着中国一句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有心,只要善于学习罢了。 军事的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1〕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除了我 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因此,学习和认识的对象,包括敌我两方面,这 两方面都应该看成研究的对象,只有我们的头脑(思想)才是研究的主体。有一种人,明于 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 使用的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2〕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 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 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战争是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阶级和阶级、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互相斗争的最 高形式;一切关于战争的规律,都是进行战争的民族、国家、阶级、政治集团为了争取自己 的胜利而使用的。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 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军事家不能超过物 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 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 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因此,我们红军的指导者,在既定的客观物 质基础即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之上,就必须发挥我们的威力,提挈全军,去打倒 那些民族的和阶级的敌人,改变这个不好的世界。这里就用得着而且必须用我们的主观指导 的能力。我们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挥员变为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我们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 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 指挥员在战争的大海中游泳,他们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达到彼岸。指 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 以上是我们的方法。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 自一九二四年开始的中国革命战争,已经过去了两个阶段,即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
的阶段和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的阶段:今后则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这三个阶段 的革命战争,都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敌人, 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中国资产阶级虽然在某种历史时机可以参加革命战争,然而由于它 的自私自利性和政治上经济上的缺乏独立性,不愿意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战争走上彻底胜利 的道路。中国农民群众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愿意积极地参加革命战争,并愿意使战争 得到彻底胜利的。他们是革命战争的主力军:然而他们的小生产的特点,使他们的政治眼光 受到限制(一部分失业群众则具有无政府思想),所以他们不能成为战争的正确的领导者。 因此,在无产阶级已经走上政治舞台的时代,中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责任,就不得不落到中国 共产党的肩上。在这种时候,任何的革命战争如果没有或违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那 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因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中,只有无产阶 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且也最 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只有无产 阶级和共产党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克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 克服失业者群的破坏性,并且还能够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和不彻底性(如果共产党的政策不 犯错误的话),而使革命和战争走上胜利的道路。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战争,基本地说,是在国际无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及 其政党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影响和政治合作之下进行的。然而当着革命和 战争的紧急关头,首先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同时也由于革命队伍中机会主义者的自动地 放弃革命领导权,这次革命战争就失败了。 一九二七年至现在的土地革命战争,是在新的情况之下进行的。战争的敌人不但是帝国 主义,而且是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的联盟。民族资产阶级则做了大资产阶级的尾巴。领导这 个革命战争的惟有共产党,共产党己经形成了对于革命战争的绝对的领导权。共产党的这种 绝对的领导权,是使革命战争坚持到底的最主要的条件。没有共产党的这种绝对的领导,是 不能设想革命战争能有这样的坚持性的。 中国共产党是英勇坚决地领导了中国的革命战争,在十五年的长岁月中〔3),在全国人 民面前,表示了自己是人民的朋友,每一天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 站在革命战争的最前线。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 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的历史成就,使 得今天处在民族敌人侵入的紧急关头的中国有了救亡图存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有了一个为 大多数人民所信任的、被人民在长时间内考验过因此选中了的政治领导者。现在共产党说的 话,比其他任何政党说的话,都易于为人民所接受。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十五年间的艰苦 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除了犯过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4)和李立三“左”倾机会 主义〔5)两个错误之外,还犯过了下述的两个错误:其一,是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 的“左”倾机会主义(6),这个错误使得土地革命战争受到了极端严重的损失,得到了在第 五次反“围剿”中不能战争敌人反而丧失了根据地削弱了红军的结果。这个错误是在一九三 五年一月扩大的中央政治局的遵义会议〔7)时纠正过来了。其二,是在一九三五年至一九 三六年的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8),这个错误发展到破坏了党和红军的纪律,使一部分红军
的阶段和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的阶段;今后则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这三个阶段 的革命战争,都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敌人, 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中国资产阶级虽然在某种历史时机可以参加革命战争,然而由于它 的自私自利性和政治上经济上的缺乏独立性,不愿意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战争走上彻底胜利 的道路。中国农民群众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愿意积极地参加革命战争,并愿意使战争 得到彻底胜利的。他们是革命战争的主力军;然而他们的小生产的特点,使他们的政治眼光 受到限制(一部分失业群众则具有无政府思想),所以他们不能成为战争的正确的领导者。 因此,在无产阶级已经走上政治舞台的时代,中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责任,就不得不落到中国 共产党的肩上。在这种时候,任何的革命战争如果没有或违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那 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因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中,只有无产阶 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且也最 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只有无产 阶级和共产党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克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 克服失业者群的破坏性,并且还能够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和不彻底性(如果共产党的政策不 犯错误的话),而使革命和战争走上胜利的道路。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战争,基本地说,是在国际无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及 其政党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影响和政治合作之下进行的。然而当着革命和 战争的紧急关头,首先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同时也由于革命队伍中机会主义者的自动地 放弃革命领导权,这次革命战争就失败了。 一九二七年至现在的土地革命战争,是在新的情况之下进行的。战争的敌人不但是帝国 主义,而且是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的联盟。民族资产阶级则做了大资产阶级的尾巴。领导这 个革命战争的惟有共产党,共产党已经形成了对于革命战争的绝对的领导权。共产党的这种 绝对的领导权,是使革命战争坚持到底的最主要的条件。没有共产党的这种绝对的领导,是 不能设想革命战争能有这样的坚持性的。 中国共产党是英勇坚决地领导了中国的革命战争,在十五年的长岁月中〔3〕,在全国人 民面前,表示了自己是人民的朋友,每一天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 站在革命战争的最前线。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 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的历史成就,使 得今天处在民族敌人侵入的紧急关头的中国有了救亡图存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有了一个为 大多数人民所信任的、被人民在长时间内考验过因此选中了的政治领导者。现在共产党说的 话,比其他任何政党说的话,都易于为人民所接受。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十五年间的艰苦 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除了犯过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4〕和李立三“左”倾机会 主义〔5〕两个错误之外,还犯过了下述的两个错误:其一,是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 的“左”倾机会主义〔6〕,这个错误使得土地革命战争受到了极端严重的损失,得到了在第 五次反“围剿”中不能战争敌人反而丧失了根据地削弱了红军的结果。这个错误是在一九三 五年一月扩大的中央政治局的遵义会议〔7〕时纠正过来了。其二,是在一九三五年至一九 三六年的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8〕,这个错误发展到破坏了党和红军的纪律,使一部分红军
主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然而由于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中党员和指挥员战斗员的觉悟,终 于也把这个错误纠正过来了。所有这些错误,对于我们的党,我们的革命和战争,当然是不 利的,然而终于被我们克服,我们的党和我们的红军是从这些错误的克服中锻炼得更加坚强 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而且继续领导着轰轰烈烈的光荣的胜利的革命战争。这个战争不但 是解放中国的旗帜,而且是具有国际的革命意义的。世界的革命人民的眼晴都望着我们。在 新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上,我们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完成,也将给东方和世界的革命 以深刻的影响。过去的革命战争证明,我们不但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而 且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军事路线。十五年的革命和战争,己经锻炼出来这样一条政 治的和军事的路线了。今后战争的新阶段,我们相信,将使这样的路线,根据新的环境,更 加发展、充实和丰富起来,达到战胜民族敌人之目的。历史告诉我们,正确的政治的和军事 的路线,不是自然地平安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是从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 它要同“左”倾机会主义作斗争,另一方面,它又要同右倾机会主义作斗争。不同这些危害 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有害的倾向作斗争,并且彻底地克服它们,正确路线的建设和革命战争的 胜利,是不可能的。我在这本小册子中时常提到错误方面的意见,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第三章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 第一节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不承认、不知道、或不愿意知道中国革命战争有其特点的人,把红军对国民党军队的作 战,看做和一般战争相同,或和苏联内战相同。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内战的经验是有世界 的意义的。所有的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同样,都是以这个经验和列宁斯大林对这个经验的 理论综合作为指南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在我们的条件下机械地运用这个经验。中国 革命战争的许多方面都有其自己的不同于苏联内战的特点。不估计到这种特点,或否认这种 特点,当然是错误的。这点在我们的十年战争中己经完全证明了。 我们的敌人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他们不承认和红军作战需要有和其他作战不同的战略 和战术。他们依仗其各方面的优势,轻视我们,固守其老一套的战法。这是一九三三年敌人 的第四次“围剿”时期及其以前的情形,其结果就是招致了他们的历次的失败。首先在国民 党军队中提出在这个问题上的新意见的是国民党的反动将军柳维垣,后来有戴岳。最后他们 的意见被蒋介石采纳了。这就是蒋介石庐山军官训练团〔9)及其在第五次“围剿”中施行 的反动的新军事原则(10)产生的过程。 然而当着敌人改变其军事原则使之适合于同红军作战的情况的时候,我们队伍中却出现 了回到“老套”的人们。他们主张回到一般情况的方面去,拒绝了解任何的特殊情况,拒绝 红军血战史的经验,轻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力量,轻视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对敌人采用的 反动的新原则视若无睹。结果,是丧失了除了陕甘边区以外的一切革命根据地,使红军由三 十万人降到了几万人,使中国共产党由三十万党员降到了几万党员,而在国民党区域的党组 织几乎全部丧失。总之,是受了一次极大的历史性的惩罚。他们自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其实一点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没有学到。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 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11)。我们的这些同志恰是忘记了这一点
主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然而由于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中党员和指挥员战斗员的觉悟,终 于也把这个错误纠正过来了。所有这些错误,对于我们的党,我们的革命和战争,当然是不 利的,然而终于被我们克服,我们的党和我们的红军是从这些错误的克服中锻炼得更加坚强 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而且继续领导着轰轰烈烈的光荣的胜利的革命战争。这个战争不但 是解放中国的旗帜,而且是具有国际的革命意义的。世界的革命人民的眼睛都望着我们。在 新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上,我们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完成,也将给东方和世界的革命 以深刻的影响。过去的革命战争证明,我们不但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而 且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军事路线。十五年的革命和战争,已经锻炼出来这样一条政 治的和军事的路线了。今后战争的新阶段,我们相信,将使这样的路线,根据新的环境,更 加发展、充实和丰富起来,达到战胜民族敌人之目的。历史告诉我们,正确的政治的和军事 的路线,不是自然地平安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是从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 它要同“左”倾机会主义作斗争,另一方面,它又要同右倾机会主义作斗争。不同这些危害 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有害的倾向作斗争,并且彻底地克服它们,正确路线的建设和革命战争的 胜利,是不可能的。我在这本小册子中时常提到错误方面的意见,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第三章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 第一节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不承认、不知道、或不愿意知道中国革命战争有其特点的人,把红军对国民党军队的作 战,看做和一般战争相同,或和苏联内战相同。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内战的经验是有世界 的意义的。所有的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同样,都是以这个经验和列宁斯大林对这个经验的 理论综合作为指南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在我们的条件下机械地运用这个经验。中国 革命战争的许多方面都有其自己的不同于苏联内战的特点。不估计到这种特点,或否认这种 特点,当然是错误的。这点在我们的十年战争中已经完全证明了。 我们的敌人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他们不承认和红军作战需要有和其他作战不同的战略 和战术。他们依仗其各方面的优势,轻视我们,固守其老一套的战法。这是一九三三年敌人 的第四次“围剿”时期及其以前的情形,其结果就是招致了他们的历次的失败。首先在国民 党军队中提出在这个问题上的新意见的是国民党的反动将军柳维垣,后来有戴岳。最后他们 的意见被蒋介石采纳了。这就是蒋介石庐山军官训练团〔9〕及其在第五次“围剿”中施行 的反动的新军事原则〔10〕产生的过程。 然而当着敌人改变其军事原则使之适合于同红军作战的情况的时候,我们队伍中却出现 了回到“老套”的人们。他们主张回到一般情况的方面去,拒绝了解任何的特殊情况,拒绝 红军血战史的经验,轻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力量,轻视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对敌人采用的 反动的新原则视若无睹。结果,是丧失了除了陕甘边区以外的一切革命根据地,使红军由三 十万人降到了几万人,使中国共产党由三十万党员降到了几万党员,而在国民党区域的党组 织几乎全部丧失。总之,是受了一次极大的历史性的惩罚。他们自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其实一点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没有学到。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 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11〕。我们的这些同志恰是忘记了这一点
由此可知,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就不能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就不能引导中国革 命战争走上胜利的途径。 第二节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那末,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呢? 我以为有四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又经过了一九二四 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 这个特点,指出中国革命战争有发展和胜利的可能性。当着一九二七年冬天至一九二八 年春天,中国游击战争发生不久,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区域-井冈山的同志们中有些人提出“红 旗到底打得多久”这个疑问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指出来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12)。因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答复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和发展的 问题,我们就不能前进一步。一九二八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3),把这个问 题又作了一次答复。中国革命运动,从此就有了正确的理论基础。 现在把这个问题分开来看一看: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 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几百万产业工人和几万万旧制度统治下的 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同时存在,管理中央政府的大军阀和管理各省的小军阀同时存在,反动军 队中有隶属蒋介石的所谓中央军和隶属各省军阀的所谓杂牌军这样两部分军队同时存在,若 干的铁路航路汽车路和普遍的独轮车路、只能用脚走的路和用脚还不好走的路同时存在。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的不统一,影响到中国统治集团间的不统一。数国 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和一国支配的殖民地是有区别的。 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中国是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准备好了红军的种子,准备好了红军的领导者即共产党, 又准备好了参加过一次革命的民众。 所以我们说,中国是一个经过了一次革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 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第一个特点。这个特点,不但基本地规定了我们政治上的战略和战术, 而且也基本地规定了我们军事上的战略和战术。 第二个特点是敌人的强大。 红军的敌人国民党,它的情况是怎样呢?它是夺取了政权而且相对地稳定了它的政权的 党。它得到了全世界主要反革命国家的援助。它已改造了它的军队-改造得和中国任何一个 历史时代的军队都不相同,而和世界现代国家的军队却大体相同,武器和其他军事物资的供
由此可知,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就不能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就不能引导中国革 命战争走上胜利的途径。 第二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那末,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呢? 我以为有四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又经过了一九二四 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 这个特点,指出中国革命战争有发展和胜利的可能性。当着一九二七年冬天至一九二八 年春天,中国游击战争发生不久,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区域--井冈山的同志们中有些人提出“红 旗到底打得多久”这个疑问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指出来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12〕)。因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答复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和发展的 问题,我们就不能前进一步。一九二八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3〕,把这个问 题又作了一次答复。中国革命运动,从此就有了正确的理论基础。 现在把这个问题分开来看一看: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 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几百万产业工人和几万万旧制度统治下的 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同时存在,管理中央政府的大军阀和管理各省的小军阀同时存在,反动军 队中有隶属蒋介石的所谓中央军和隶属各省军阀的所谓杂牌军这样两部分军队同时存在,若 干的铁路航路汽车路和普遍的独轮车路、只能用脚走的路和用脚还不好走的路同时存在。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的不统一,影响到中国统治集团间的不统一。数国 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和一国支配的殖民地是有区别的。 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中国是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准备好了红军的种子,准备好了红军的领导者即共产党, 又准备好了参加过一次革命的民众。 所以我们说,中国是一个经过了一次革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 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第一个特点。这个特点,不但基本地规定了我们政治上的战略和战术, 而且也基本地规定了我们军事上的战略和战术。 第二个特点是敌人的强大。 红军的敌人国民党,它的情况是怎样呢?它是夺取了政权而且相对地稳定了它的政权的 党。它得到了全世界主要反革命国家的援助。它已改造了它的军队--改造得和中国任何一个 历史时代的军队都不相同,而和世界现代国家的军队却大体相同,武器和其他军事物资的供
给比起红军来雄厚得多,而且其军队数量之多超过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军队,超过世界 任何一个国家的常备军。它的军队和红军比较起来真有天壤之别。它控制了全中国的政治、 经济、交通、文化的枢纽或命脉,它的政权是全国性的政权。 中国红军是处在这样强大的敌人的面前。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第二个特点。这个特点, 使红军的作战不能不和一般战争以及苏联内战、北伐战争都有许多的不同。 第三个特点是红军的弱小。 中国红军是产生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之后,从游击队开始。不但处在中国的反动时期, 而且处在世界上反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比较稳定的时期。 我们的政权是分期而又孤立的山地或僻地的政权,没有任何的外间援助。革命根据地的 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同国民党区域比较是落后的。革命根据地只有乡村和小城市。其区域开 始是非常之小,后来也并不很大。而且根据地是流动不定的:红军没有真正巩固的根据地。 红军的数量是少的,红军的武器是差的,红军的粮食被服等物质供给是非常困难的。 这个特点和前一个特点是尖锐的对比。红军的战略战术,是在这种尖锐的对比上发生的。 第四个特点是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 这个特点是第一个特点的必然结果。这个特点产生了两方面的情形。在一方面,中国革 命战争虽然是处在中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反动时期,然而是能够胜利的,因为它有共产党的 领导和农民的援助。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屹然和庞大的国民党政权相对立, 军事上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红军虽小却有强大的战斗力, 因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人员是从土地革命中产生,为着自己的利益而战斗的,而且指挥 员和战斗员之间在政治上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则和国民党成了尖锐的对比。国民党是反对土地革命的,因此没有农民的援 助。其军队虽多,却不能使兵士群众和许多小生产者出身的下级干部自觉地为国民党拚命, 官兵之间在政治上是分歧的,这就减少了它的战斗力。 第三节由此产生我们的战略战术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 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 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第一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 其敌人。第二个特点和第三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 敌人,即是规定了战争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 这就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两方面。这两方面同时存在着,即是说,即有顺利的条件,又有 困难的条件。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许多规律都是从这个根本的规律发生出来的。 我们的十年战争史证明了这个规律的正确性。谁要是睁眼看不见这些根本性质的规律,谁就
给比起红军来雄厚得多,而且其军队数量之多超过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军队,超过世界 任何一个国家的常备军。它的军队和红军比较起来真有天壤之别。它控制了全中国的政治、 经济、交通、文化的枢纽或命脉,它的政权是全国性的政权。 中国红军是处在这样强大的敌人的面前。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第二个特点。这个特点, 使红军的作战不能不和一般战争以及苏联内战、北伐战争都有许多的不同。 第三个特点是红军的弱小。 中国红军是产生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之后,从游击队开始。不但处在中国的反动时期, 而且处在世界上反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比较稳定的时期。 我们的政权是分期而又孤立的山地或僻地的政权,没有任何的外间援助。革命根据地的 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同国民党区域比较是落后的。革命根据地只有乡村和小城市。其区域开 始是非常之小,后来也并不很大。而且根据地是流动不定的;红军没有真正巩固的根据地。 红军的数量是少的,红军的武器是差的,红军的粮食被服等物质供给是非常困难的。 这个特点和前一个特点是尖锐的对比。红军的战略战术,是在这种尖锐的对比上发生的。 第四个特点是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 这个特点是第一个特点的必然结果。这个特点产生了两方面的情形。在一方面,中国革 命战争虽然是处在中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反动时期,然而是能够胜利的,因为它有共产党的 领导和农民的援助。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屹然和庞大的国民党政权相对立, 军事上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红军虽小却有强大的战斗力, 因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人员是从土地革命中产生,为着自己的利益而战斗的,而且指挥 员和战斗员之间在政治上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则和国民党成了尖锐的对比。国民党是反对土地革命的,因此没有农民的援 助。其军队虽多,却不能使兵士群众和许多小生产者出身的下级干部自觉地为国民党拚命, 官兵之间在政治上是分歧的,这就减少了它的战斗力。 第三节 由此产生我们的战略战术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 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 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第一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 其敌人。第二个特点和第三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 敌人,即是规定了战争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 这就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两方面。这两方面同时存在着,即是说,即有顺利的条件,又有 困难的条件。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许多规律都是从这个根本的规律发生出来的。 我们的十年战争史证明了这个规律的正确性。谁要是睁眼看不见这些根本性质的规律,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