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 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 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 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是党和国家到二O二O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 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 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 务,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战胜各种困 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为 贯彻十六大精神,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机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定“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 题作出决定和部署,提出并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推动党和国家工作取得新的重 大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 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能源、交通、通 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 保护取得新进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 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 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 进入新阶段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 年 10 月 15 日) 胡锦涛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 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 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 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是党和国家到二〇二〇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 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 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 务,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战胜各种困 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为 贯彻十六大精神,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机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定“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 题作出决定和部署,提出并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推动党和国家工作取得新的重 大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 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能源、交通、通 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 保护取得新进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 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 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 进入新阶段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 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权事业 健康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切实贯彻。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 设工程成效明显。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 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健身和竞技体 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规模日 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 服务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裁减军队员额二十万任 务顺利完成,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 显著提高。 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 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达到新水平。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坚决维 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 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了 良好国际环境。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进行。理论创新 和理论武装卓有成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党内民主不断扩大。领 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 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不断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 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 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 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 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 比较严重。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 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权事业 健康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切实贯彻。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 设工程成效明显。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 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健身和竞技体 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规模日 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 服务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裁减军队员额二十万任 务顺利完成,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 显著提高。 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 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达到新水平。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坚决维 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 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了 良好国际环境。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进行。理论创新 和理论武装卓有成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党内民主不断扩大。领 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 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不断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 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 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 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 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 比较严重。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总起来说,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 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 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实践充分证明, 十六大和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 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 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 感谢!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 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 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 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 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 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 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 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 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 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 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 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总起来说,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 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 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实践充分证明, 十六大和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 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 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 感谢!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 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 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 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 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 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 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 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 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 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 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 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 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 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 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 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 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 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 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 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 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 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 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 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 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 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 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 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 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 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
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 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 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 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 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 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 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 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 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 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 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 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 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 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 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 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 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 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 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
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 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 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 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 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 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 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 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 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 芒。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 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 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 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 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 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 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 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
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 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 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 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 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 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 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 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 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 芒。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 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 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 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 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 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 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 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