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学期初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卷面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胜人者有力,▲。《老子·道经三十三》 (2)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4)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牧的《江南春》) (6)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八百里分麾下炙, “八百里”的意思是 (辛弃疾《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在谈及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他引用了杜甫《望岳》中的名句 。喻示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崇高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它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 可能是一座高达你感觉到巍螋 它可能是一座雕像,让你感悟到肃穆;它 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了伟大和纯cui。在心中,你有了这种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受到熏淘, 响,(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你就会摆脱空虚,远离庸缩, 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肃▲穆纯cui (2)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2分) ▲改为▲▲改为▲ (3)把括号中的句子概括成一个成语 (1分) (4)仿照画浪线的句式,在文中空白处续写一句。(1分) 3.下面各句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中国籍作家。 B.事实上美国最需要的不是咄咄逼人的对华围堵,就是冷静周全的战略反思 C.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国家领导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
2013 年春学期初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卷面总分:150 分 ) 一、积累与运用(35 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 (1)胜人者有力, ▲ 。《老子·道经三十三》。 (2) ▲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4) ▲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千里莺啼绿映红, ▲ 。(杜牧的《江南春》) (6) ▲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八百里分麾下炙, ▲ 。“八百里”的意思是 ▲ (辛弃疾《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8)温 家宝总理 访美期 间,在 谈及中美 贸易摩 擦问题 时,他 引用了杜 甫《望 岳》中 的名句 ▲ , ▲ 。喻示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崇高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它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 可能是一座高山,让你感觉到巍峨; ;它可能是一座雕像,让你感悟到肃穆;它 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了伟大和纯 cuì。在心中,你有了这种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受到熏淘, 影响,(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你就会摆脱空虚,远离庸缩, 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 肃. ▲ 穆 纯 cuì ▲ (2)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2 分) ▲ 改为 ▲ ▲ 改为 ▲ (3)把括号中的句子概括成一个成语。 ▲ (1 分) (4)仿照画浪线的句式,在文中空白处续写一句。(1 分) ▲ 3.下面各句表述没有错误 ....的一项是( ▲ )(2 分) A.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中国籍作家。 B.事实上美国最需要的不是咄咄逼人的对华围堵,就是冷静周全的战略反思。 C.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国家领导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
D.为彰显盐城魅力、表彰盐城精英、打造文化品牌,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了首届“中国因你而精彩 盐城杰出人士”的评选活动 4.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是 (▲)(2分) 这就是生命的礼赞么?这就是黎明到来之前的最黑暗的搏斗么?我听见呼唤生命的呐喊。 ①水色如火如荼地展开明亮的翅翼,轻盈地飞旋而来 ②我看见巨浪滔天的暗夜的尽头,正初染开愈来愈浓烈的霓光 ③整个世界在奇异的快乐中,呼啸着下沉 ④海底无际的深浪在颤抖中,决堤般汹涌而去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④③②① 5.语文期刊《咬文嚼字》发布了“2012年十大流行语”,“正能量”位居榜首,并以2012年12月13日中 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指出“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为证, 说明其流行的广泛性。请说说你对书记话中“正能量”一词的理解。(2分) 6.名著阅读。(5分) (1)《朝花夕拾》中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活、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中有给“我”送《山海经》的是 帮“我修改讲义并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是▲:教唆“我”偷母亲首饰,并散布流 言诬陷我的是 (2)A笑道:“你这先生,好小家子样。若要树活,有甚疑难?早说这话,可不省了一场争竞?”选文中 A是 他与人“争竞”的原因是 7.综合性学习。(8分)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解决民生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 条件。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为此盐城向阳中学九(1)班 开展了以“关注民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D.为彰显盐城魅力、表彰盐城精英、打造文化品牌,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了首届“中国因你而精彩—— 盐城杰出人士”的评选活动。 4.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 ...的是 ( ▲ ) (2 分) 这就是生命的礼赞么?这就是黎明到来之前的最黑暗的搏斗么?我听见呼唤生命的呐喊。 ▲ ①水色如火如荼地展开明亮的翅翼,轻盈地飞旋而来 ②我看见巨浪滔天的暗夜的尽头,正初染开愈来愈浓烈的霓光 ③整个世界在奇异的快乐中,呼啸着下沉 ④海底无际的深浪在颤抖中,决堤般汹涌而去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5.语文期刊《咬文嚼字》发布了“2012 年十大流行语”,“正能量”位居榜首,并以 2012 年 12 月 13 日中 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指出“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 ...”为证, 说明其流行的广泛性。请说说你对书记话中“正能量”一词的理解。(2 分) ▲ 6.名著阅读。(5 分) (1)《朝花夕拾》中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活、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中有给“我”送《山海经》的是 ▲ ;帮“我修改讲义并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是 ▲ ;教唆“我”偷母亲首饰,并散布流 言诬陷我的是 ▲ 。 (2)A 笑道:“你这先生,好小家子样。若要树活,有甚疑难?早说这话,可不省了一场争竞?”选文中 A 是 ▲ 他与人“争竞”的原因是 ▲ 7.综合性学习。(8 分)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解决民生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 条件。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为此盐城向阳中学九(1)班 开展了以“关注民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图一) (图二) (图 【活动一:关注民生之交通】 (1)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2分) 材料一:2012年3月至10月,盐城某小区有近5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身亡,20多人受伤 材料二:《盐城晩报》交警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 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材料三:来自江苏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 灯:约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 (2)下面有两条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的是哪一条?请简述理由。(2分) 建议一:对违规者执行严厉处罚 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修养。 【活动二:关注民生之食品】 (3)根据《现代快报》报道: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染色馒头、假牛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食品问题就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了……请你为学校食堂拟写一条宣传食品卫生的标语。(2分) 【活动三:关注民生之环境】 (4)相关新闻报道:2012年6月4日,一年一度的江苏环境公报正式发布,在江苏环境的“成绩单”上 人们最为关心的空气质量和前一年相比,要清新、干净一些了。在13个省辖市中,只有盐城没有达到空 气质量二级标准。如果作为一名学校记者,请你采访市环保局局长和你校的王明同学,你将提出什么问题? (2分 采访局长: 采访王明: 二、阅读理解(5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 【甲】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乙】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②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图一) (图二) (图三) 【活动一:关注民生之交通】 (1)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2 分) 材料一:2012 年 3 月至 10 月,盐城某小区有近 5 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身亡,20 多人受伤。 材料二:《盐城晚报》交警现场观察发现:约 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 40%的车辆由于行 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 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材料三:来自江苏的调查结果表明:约 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 灯;约 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 ▲ (2)下面有两条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的是哪一条?请简述理由。(2 分) 建议一:对违规者执行严厉处罚。 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修养。 ▲ 【活动二:关注民生之食品】 (3)根据《现代快报》报道: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染色馒头、假牛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食品问题就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了……请你为学校食堂拟写一条宣传食品卫生的标语。(2 分) ▲ 【活动三:关注民生之环境】 (4)相关新闻报道:2012 年 6 月 4 日,一年一度的江苏环境公报正式发布,在江苏环境的“成绩单”上, 人们最为关心的空气质量和前一年相比,要清新、干净一些了。在 13 个省辖市中,只有盐城没有达到空 气质量二级标准。如果作为一名学校记者,请你采访市环保局局长和你校的王明同学,你将提出什么问题? (2 分) 采访局长: ▲ 采访王明: ▲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8—9 题。(6 分) 【甲】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乙】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②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 ①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②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③夜榜:夜航 8.用自己的话解释甲诗中画线句子的意思。乙诗中与此句意境相似的一句是哪句?(2分) 9.这两首诗意境相似,但流露的情感却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4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 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 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 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①不舒。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 剽悍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塄塄②力抵其 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③,滹滹干干④,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 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⑤,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 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节选自袁中道《游石首绣林山记》) 注释:①结约:盘曲。②塄锷:山崖高峻的样子。③汗汘田田:水势浩大的样子 ④滹滹干干:水流迅疾的样子。⑤怒狞健鸷:凶猛刚强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①不见曦月▲ ②属引凄异▲ ③皆不敢与之争 ④当之辄靡 11.下面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而/乡邻之生日/蹙 B.自/三峡七百里中 C.广/故数言欲亡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②势常结约不舒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 ①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②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③夜榜:夜航。 8.用自己的话解释甲诗中画线句子的意思。乙诗中与此句意境相似的一句是哪句?(2 分) ▲ 9.这两首诗意境相似,但流露的情感却不同,试简要分析。(4 分) ▲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 10—13 题。(14 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 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 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 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①不舒。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 剽悍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堮②力抵其 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③,滹滹干干④,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 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⑤,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 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节选自袁中道《游石首绣林山记》) 注释:①结约:盘曲。②堮堮:山崖高峻的样子。③汗汗田田:水势浩大的样子 ④滹滹干干:水流迅疾的样子。⑤怒狞健鸷:凶猛刚强。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 分) ①不见曦.月 ▲ ②属.引凄异 ▲ ③皆.不敢与之争 ▲ ④当之辄.靡 ▲ 11.下面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而/乡邻之生日/蹙 B. 自/三峡七百里中 C. 广/故数言欲亡 D.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 ②势常结约不舒
13.甲、乙两文的写作内容各是什么?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4分) (三)阅读 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6分) “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 赵畅 ①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亦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 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 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 ②读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的事 ③或许,有人会说,读书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为读书在有些人看 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其实,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一段空闲时间 再来静心读书,那只是不想读书的借口而已。其实,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 眼前、当下,而绝不拖到明天、后天。古人读书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说,既说明读书是一件紧要的 事,也说明读书的时间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分秒必争、日积月累。电影导演谢晋从小 热爱读书,自此养成每天必读书的习惯。哪怕工作到了深夜,睡前一定要看上一会儿书,否则便睡不踏实。 去国外访问,他最爱逛书店买书、读书。而春节回老家浙江上虞,他更是闭门谢客,奢侈地读书。勤奋读 书,令他的导演生涯充满激情,充盈智慧。读报看到一则消息,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会生气”的书。 如果你不看它,它就会发脾气,书上的字迹两个月后自动消失。这是由阿根廷一家出版商出版的一本文学 选集。它通过特殊的墨水印制好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拆封后二至四个月内,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就开始 逐渐消退,最后变成空白。这本“不能等的书”也是在提醒每个人:买书不是为了装点书架,装装面子, 而是为了装点心灵 ④环境好一点,或许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些。但这并非必要条件,何况,人也可以改造环境、适应环境。 1940年9月7日,德国空军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 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然而,在图书馆,有人依然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难怪丘吉尔说:“伦 敦就像一头史前时期的巨兽,能够忍受可怕的创痛,虽然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也照样能生活和活动。” 不囿时间、地点、环境,伦敦人热爱读书,该是德国法西斯难以摧毁他们的心灵和对于未来希望的一个重 要原因。是啊,对读书如饥似渴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差,实在不是决定因素。清朝重臣曾国藩的一番话说 得再明白不过的了:“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 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 时”。前不久,在台湾有个与佛教有关的公共讲座,演讲者看着台下攒动浮躁低头看手机的听众,感叹说:
▲ 13.甲、乙两文的写作内容各是什么?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4 分) ▲ (三)阅读 下面文章,完成 14—17 题。(16 分) “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 赵 畅 ①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亦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 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 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 ②读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的事。 ③或许,有人会说,读书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为读书在有些人看 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其实,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一段空闲时间 再来静心读书,那只是不想读书的借口而已。其实,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 眼前、当下,而绝不拖到明天、后天。古人读书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说,既说明读书是一件紧要的 事,也说明读书的时间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分秒必争、日积月累。电影导演谢晋从小 热爱读书,自此养成每天必读书的习惯。哪怕工作到了深夜,睡前一定要看上一会儿书,否则便睡不踏实。 去国外访问,他最爱逛书店买书、读书。而春节回老家浙江上虞,他更是闭门谢客,奢侈地读书。勤奋读 书,令他的导演生涯充满激情,充盈智慧。读报看到一则消息,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会生气”的书。 如果你不看它,它就会发脾气,书上的字迹两个月后自动消失。这是由阿根廷一家出版商出版的一本文学 选集。它通过特殊的墨水印制好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拆封后二至四个月内,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就开始 逐渐消退,最后变成空白。这本“不能等的书”也是在提醒每个人:买书不是为了装点书架,装装面子, 而是为了装点心灵。 ④环境好一点,或许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些。但这并非必要条件,何况,人也可以改造环境、适应环境。 1940 年 9 月 7 日,德国空军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 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然而,在图书馆,有人依然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难怪丘吉尔说:“伦 敦就像一头史前时期的巨兽,能够忍受可怕的创痛,虽然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也照样能生活和活动。” 不囿时间、地点、环境,伦敦人热爱读书,该是德国法西斯难以摧毁他们的心灵和对于未来希望的一个重 要原因。是啊,对读书如饥似渴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差,实在不是决定因素。清朝重臣曾国藩的一番话说 得再明白不过的了:“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 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 时”。前不久,在台湾有个与佛教有关的公共讲座,演讲者看着台下攒动浮躁低头看手机的听众,感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