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莱芜市2017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2本试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在试卷或其它位置不得分。选择题笞案用2B铅笔 涂写。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蹂躏(Iin)剽(biao)悍箱惬(qe)恪(ke)尽职守 B.污哕(hui)挑衅(xin)籍贯(guan)看风使舵(tuo) C.沉湎(man)饶(rao)恕殷(yin)红断壁残园(yuan) D.怂恿(ying)惘(wang)然帷(wei)幕粗制滥(lan)造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网络热词在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抒己见,争论激烈, 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2016年我国多地又出现了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再蔓延,我国 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B.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我是歌手》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 A 莱芜市 2 0 17 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2.本试题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在试卷或其它位置不得分。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 涂写。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1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蹂躏(lìn) 剽(biāo)悍 箱惬(qiè) 恪(kè)尽职守 B. 污哕(huì) 挑衅(xìn) 籍贯(ɡuàn) 看风使舵(tuó) C. 沉湎(miǎn) 饶(ráo)恕 殷(yīn)红 断壁残园(yuán) D. 怂恿(yǒnɡ) 惘(wǎnɡ)然 帷(wéi)幕 粗制滥(làn)造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网络热词在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抒己见,争论激烈, 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2016 年我国多地又出现了感染 H7N9 型禽流感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再蔓延,我国 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B.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我是歌手》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
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 C.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打造浓郁的安 全教育氛围,努力使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D.最近十年间,我国造林6000余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 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4.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支持”、“爱护”、“悠闲”、“憎恶”都是动词 B.“打击敌人”、“黑得发亮”“差得很远”打扫干净”的结构都相同。 C.“列宁在1920年出版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描写过俄国人寻 找革命理论的经过”,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列宁描写经过 D.“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手法,生动描绘了香气的特点。 5.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2分)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 词》。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②鞘(shao):鞭鞘,拴在鞭孑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aη):恬静安然的样子。 A.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 B.“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阙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词的下阙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 D.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 积累与运用(共15分) 6.名著阅读。(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ˆ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是小说《童年》中外祖母的一番话。请回答这番话中的“谢谢你”是外祖母针对什么事情 所讲的?请概括作答
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 C.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打造浓郁的安 全教育氛围,努力使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D.最近十年间,我国造林 6000 余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 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4. 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支持”、“爱护”、“悠闲”、“憎恶”都是动词。 B.“打击敌人”、“黑得发亮”“差得很远”“打扫干净”的结构都相同。 C.“列宁在 1920 年出版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描写过俄国人寻 找革命理论的经过”,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列宁描写经过”。 D.“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手法,生动描绘了香气的特点。 5.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 )(2 分)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③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 词》。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A.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 B.“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阙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词的下阙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 D.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 二、积累与运用(共 15 分) 6.名著阅读。(4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 分)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是小说《童年》中外祖母的一番话。请回答这番话中的“谢谢你”是外祖母针对什么事情 所讲的?请概括作答
(2)下面有关文学名著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 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 生挑战,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的《二十四孝图》里批 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D.祥子从农村来到老北京城,从饭里茶里省钱,攒了三年,买的第一辆车就被孙侦探敲诈 走了,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7.综合性学习(3分) (1)某校就一些课外书目对男女生阅读情况开展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书目 男生阅读人 百分比 生阅读人 百分比 数 数 《射雕英雄传》 276 64.6% 267 60% 《简·爱》 120 207 46.5% 《三国演义》 151 35.2% 5.6% 从统计结果看,男女生课外阅读在内容的选择上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短文的内容。(20字以内)(2分))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自然景观独特,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这里 素有“动物天堂”的美誉,栖息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珍稀动物。由于该地区是中国 最大的一片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有资料显 示,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 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 9.诗文填空(6分) (1)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2)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 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下面有关文学名著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 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 生挑战,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C. 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的《二十四孝图》里批 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D. 祥子从农村来到老北京城,从饭里茶里省钱,攒了三年,买的第一辆车就被孙侦探敲诈 走了,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7.综合性学习(3 分) (1)某校就一些课外书目对男女生阅读情况开展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书目 男生阅读人 数 百分比 女生阅读人 数 百分比 《射雕英雄传》 276 64.6% 267 60% 《简·爱》 120 28.1% 207 46.5% 《三国演义》 151 35.2% 25 5.6% 从统计结果看,男女生课外阅读在内容的选择上 ......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 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短文的内容。(20 字以内)(2 分))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自然景观独特,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这里 素有“动物天堂”的美誉,栖息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珍稀动物。由于该地区是中国 最大的一片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有资料显 示,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 230 多种,其 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 20 余种。 9.诗文填空(6 分) (1)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 (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 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王维《使至塞上》诗中表现塞外壮丽风光的句子是 (4)《岳阳楼记》中突出表现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 (5)登高望远,美景尽收,胸襟开阔,心灵敞亮。杜甫说得好: ”(《望岳》) (6)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或励志的名篇 佳作,它们成为了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仿照示例,写出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连续的两 句古诗文名句。(任选一个节日,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三个文言文选段,回答10-14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 (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 则非其上②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 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 王不对)。③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4分) ①太守谓谁()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③是进亦忧,退亦忧()④乐民之 乐者,民亦乐其乐()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2.(甲)(乙)(丙)三个选段实际上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的思想。(2分)
(3)王维《使至塞上》诗中表现塞外壮丽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中突出表现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登高望远,美景尽收,胸襟开阔,心灵敞亮。杜甫说得好: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望岳》) (6) 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或励志的名篇 佳作,它们成为了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仿照示例,写出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连续的两 句古诗文名句。(任选一个节日,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三个文言文选段,回答 10-14 题。(15 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 记》) (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 则非其上②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 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 王不对)。 ③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4 分) ①太守谓.谁( )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③是进.亦忧,退亦忧( ) ④乐.民之 乐者,民亦乐其乐( )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2 .(甲)(乙)(丙)三个选段实际上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____的思想。(2 分)
13.请用原文说说孟子的“忧乐观”与范仲淹的“忧乐观”的观点分别是什么?(2分) 14.下面是感动中国当选人物、香港已故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霍英东先生的颁奖词: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 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地有这样的境界:达則兼济天下。 如果要开展“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评选活动,请你选择以下某一人物作为当选人, 用以上颁奖词风格给他写一段颁奖词。(3分) 可选择的人物:范仲淹、欧阳修、孟子、陶渊明、诸葛亮 我选择的人物是 颁奖词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议论文《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完成15--18题:(14分)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陈凌 ①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不能 涂改。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手写着 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 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 ②"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 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 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 能百炼成钢。 ③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 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却在 “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师出同门,却有 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 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 ④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 由还在于心不静。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 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
13.请用原文说说孟子的“忧乐观”与范仲淹的“忧乐观”的观点分别是什么?(2 分) 14.下面是感动中国当选人物、香港已故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霍英东先生的颁奖词: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 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如果要开展“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评选活动,请你选择以下某一人物作为当选人, 用以上颁奖词风格给他写一段颁奖词。(3 分) 可选择的人物:范仲淹、欧阳修、孟子、陶渊明、诸葛亮 我选择的人物是: 颁奖词: 四、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议论文《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完成 15——18 题:(14 分)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陈凌 ①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 1 到 300,不能停顿,也不能 涂改。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手写着 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 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 ②“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 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 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 能百炼成钢。 ③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 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却在 “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师出同门,却有 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 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 ④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 由还在于心不静。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 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