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至聖孔予先師 论符 像教行子孔师先 温 晟禮智信 然》 十 爲世範觳不倦 學爲人師學不厭 瀛则
《论语》十则
复习《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学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习方法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学 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态 不善者而改之
复习《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 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学 习 方 法 学 习 态 度
作者及作品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 家、儒家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先后 编修、删订《诗》《书》《春秋》等经典,为传播 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 行的记录。它是一部语录体的书。 主要体式有四种:a、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B、答问体。C、对话体。D、边叙事情的经过、边 记录孔子的言论。《论语》《孟子》《大学》《中 庸》合称“四书
作者及作品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 家、儒家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先后 编修、删订《诗》《书》《春秋》等经典,为传播 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 行的记录。它是一部语录体的书。 主要体式有四种:a、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B、答问体。C、对话体。D、边叙事情的经过、边 记录孔子的言论。《论语》《孟子》《大学》《中 庸》合称“四书
文题解说 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论语>十则》是有关儒家思 想的修身之道的十则论语,是孔子在不同的时间与 弟子们的谈话记录,“论”就是编纂的意思。这十 则论语对儒家的做人标准,从理想追求到道德行为, 到人际关系,到艺术鉴赏,都有所涉及。语录体指 个人讲话或者两个以上人土对话的辑录。中国古代, 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论,常用口语,因此沿称“语 录”。语录体具有亲切、警策、精辟的特点,可作 为修身养性、励志为学的凭借。“语录体”现在也 指从文学家或思想家的著述中,选录有优美警策之 文辞或具裨益身心之名言,编辑而成的作品
文题解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论语>十则》是有关儒家思 想的修身之道的十则论语,是孔子在不同的时间与 弟子们的谈话记录,“论”就是编纂的意思。这十 则论语对儒家的做人标准,从理想追求到道德行为, 到人际关系,到艺术鉴赏,都有所涉及。语录体指 个人讲话或者两个以上人士对话的辑录。中国古代, 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论,常用口语,因此沿称“语 录”。语录体具有亲切、警策、精辟的特点,可作 为修身养性、励志为学的凭借。“语录体”现在也 指从文学家或思想家的著述中,选录有优美警策之 文辞或具裨益身心之名言,编辑而成的作品
读准下列字音 论语(1un) 曾参(zeng)冠者(guan) 省(xing)韶 (shao) 弘毅( hong yi)喟然(kui) 其恕乎(sh)浴乎沂(y1) 谋而不忠(m6u)风乎舞雩(yu)
论语 曾参 其恕乎 谋而不忠 三省 弘毅 风乎舞雩 韶 冠者 浴乎沂 喟然 (lún) (zēng) (xǐng) (hóng yì) (shù) (móu) (guàn) (sháo) (kuì) (yí) (yú) 读准下列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