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太阳辐射光谱的生态效应 太阳辐射主要成分: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 生态作用: (2)对植物形态的作用: 短波光,如蓝紫光、紫外线,能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 而使植物形成矮粗的形态。 紫外线能促进花青素的形成。 波长短于290nm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伤害作用,被大气 03层吸收。 长波光,如红光、红外线,有促进延长生长的作用
` 2.3.2太阳辐射光谱的生态效应 太阳辐射主要成分: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 生态作用: (2)对植物形态的作用: 短波光,如蓝紫光、紫外线,能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 而使植物形成矮粗的形态。 紫外线能促进花青素的形成。 波长短于290nm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伤害作用,被大气 O3层吸收。 长波光,如红光、红外线,有促进延长生长的作用
2.3.2太阳辐射光谱的生态效应 太阳辐射主要成分: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 生态作用: (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影响: 当使短波光占优势并增多氮素营养时,促使碳 素朝向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当提高光强度并使长波光占优势时,碳素向糖 类的转变的过程加强,从而促进糖类的合成
` 2.3.2 太阳辐射光谱的生态效应 太阳辐射主要成分: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 生态作用: (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影响: 当使短波光占优势并增多氮素营养时,促使碳 素朝向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当提高光强度并使长波光占优势时,碳素向糖 类的转变的过程加强,从而促进糖类的合成
2.3.3太阳辐射强度的生态效应 光照强度的表示:J/m2min 2.3.3.1光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饱和点:光照强 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光合作用增加的幅度逐 渐减慢,最后不再随光 强而增加,这时的光照 光饱和点 强度为光饱和点。 耐荫树种 光补偿点:当光合 作用固定的C02恰与呼吸 不耐荫树种 作用释放的C0,相等时的 仁贇混读释释放 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 光照补偿点
` 2.3.3 太阳辐射强度的生态效应 光照强度的表示:J/m2·min 光饱和点:光照强 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光合作用增加的幅度逐 渐减慢,最后不再随光 强而增加,这时的光照 强度为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当光合 作用固定的CO2恰与呼吸 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的 光照强度。 2.3.3.1光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3.3.1光强对形态的影响 光照不足时植物形态: 黄化:节间长,叶子不发达,侧枝不发育,植物体水 分含量高,细胞壁很薄,机械组织和维管束分化很差。 光照较强时: 树干较粗,尖削度大,机械组织发达,分枝多,树 冠庞大。 叶的细胞和气孔通常小而多,细胞壁与角质层厚, 叶片硬,叶绿素较少。 根系发达,分布较深。 提示:光照过强也是红松主干分叉的重要原因
` 2.3.3.1 光强对形态的影响 光照不足时植物形态: 黄化: 节间长,叶子不发达,侧枝不发育,植物体水 分含量高,细胞壁很薄,机械组织和维管束分化很差。 光照较强时: 树干较粗,尖削度大,机械组织发达,分枝多,树 冠庞大。 叶的细胞和气孔通常小而多,细胞壁与角质层厚, 叶片硬,叶绿素较少。 根系发达,分布较深。 提示:光照过强也是红松主干分叉的重要原因
2.3.3.2树种的耐荫性 树种耐荫性:是指其忍而耐庇荫的能力,即在林冠庇荫 下,能否完成更新和正常生长的能力。 鉴别耐荫性的主要依据:林冠下能否完成更新过程 和正常生长。 喜光树种:只能在全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不 能忍耐庇荫,林冠下不能完成更新过程。 例如:落叶松, 白桦 耐荫树种:能忍受庇荫,林冠下可以正常更新。例 如:云杉,冷杉 中性树种: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树种
` 2.3.3.2 树种的耐荫性 树种耐荫性:是指其忍耐庇荫的能力,即在林冠庇荫 下,能否完成更新和正常生长的能力。 鉴别耐荫性的主要依据:林冠下能否完成更新过程 和正常生长。 喜光树种:只能在全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不 能忍耐庇荫,林冠下不能完成更新过程。例如:落叶松, 白桦 耐荫树种:能忍受庇荫,林冠下可以正常更新。例 如:云杉,冷杉 中性树种: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