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生理学习题库 第十章神经系统 【1型】 1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与下列哪项没有关系 A纤维直径 B刺激强度 C温度 D纤锥类别 E动物种属 2神经元的胞体与轴突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交换依粮于 A血液供应 B细跑外液 C顺向轴浆流动 D反向轴浆流动 E双向轴浆流动 3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A兴春和抽到 B正反馈和负反馈 C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E神经内分泌调节和神经免疫调节 4反射话动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 A鼓琐状联系 B环状联系 C辐散式联系 D聚合式联系 E侧支式联系 5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胞体 B树突 C轴突 D轴突始段 E树突始段 6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哪种离子的跨膜移动有关 AC12+内流 BCa2+外满 Ca+内流
精品课程生理学习题库 第十章 神经系统 【A1 型题】 1 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与下列哪项没有关系 A 纤维直径 B 刺激强度 C 温度 D 纤维类别 E 动物种属 2 神经元的胞体与轴突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交换依赖于 A 血液供应 B 细胞外液 C 顺向轴浆流动 D 反向轴浆流动 E 双向轴浆流动 3 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A 兴奋和抑制 B 正反馈和负反馈 C 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 D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E 神经内分泌调节和神经免疫调节 4 反射活动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 A 链琐状联系 B 环状联系 C 辐散式联系 D 聚合式联系 E 侧支式联系 5 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 胞体 B 树突 C 轴突 D 轴突始段 E 树突始段 6 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哪种离子的跨膜移动有关 A Ca2+内流 B Ca2+外流 C Na+内流
Da+外流 EK+外流 ?下列哪项反射活动中存在着正反馈 A避反射 B排尿反射 C减压反射 D肺牵张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8神经末梢兴奋与递质释放之间的偶联因子是 A CI B K+ C Nat D Ca2+ E2 9神经元之间除了经典突触联系外还存在电突触,其结构础是 A缝连接 B曲张体 C湿合性突轴 D交互性突轴 E串联性突触 10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决定于 A刺激的性质 B划激的强度 C受器的敏感度 D神经的传导速度 E反射中枢突触的多少 1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闰绍细胞构成的局部神经元回路所形成的抑制,称为A回返性抑制 B前馈抑制 C侧支抑制 D交互抑制 突轴前击 12突触的抑制产生是由于突触前膜 A产生超 B递质耗竭 C择放物:性著研 D兴态性递质放道少 E抑制性中问神经元兴奋 13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哪一类型的突触 A胞体-胞体型 B胞体-树突型
D Na+外流 E K+外流 7 下列哪项反射活动中存在着正反馈 A 腱反射 B 排尿反射 C 减压反射 D 肺牵张反射 E 对侧伸肌反射 8 神经末梢兴奋与递质释放之间的偶联因子是 A ClB K+ C Na+ D Ca2+ E Mg2+ 9 神经元之间除了经典突触联系外还存在电突触,其结构基础是 A 缝隙连接 B 曲张体 C 混合性突触 D 交互性突触 E 串联性突触 10 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决定于 A 刺激的性质 B 刺激的强度 C 感受器的敏感度 D 神经的传导速度 E 反射 中枢突触的多少 11 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闰绍细胞构成的局部神经元回路所形成的抑制,称为 A 回返性抑制 B 前馈抑制 C 侧支抑制 D 交互抑制 E 突触前抑制 12 突触前抑制产生是由于突触前膜 A 产生超极 B 递质耗竭 C 释放抑制性递质 D 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E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13 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哪一类型的突触 A 胞体-胞体型 B 胞体-树突型
C轴突-胞体型 D轴突-轴突型 E轴突-树突型 1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对什么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 AK+和Ca24 BNa+和K+,尤其是 Ca+和K+,尤其是阳+ Da+和Ca2+ E CI- 1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A是去极化同部电位 *B是超极化局蛇电位 C具有全或无特征 D是突触前膜递质释放诚少所致 是突触后膜对a+通透性增加所到 16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A梭外肌收缩 B校外肌松弛 事C梭外肌受牵拉 D梭内肌张性降低 E梭内肌受压迫 17脊随前角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使 A梭内肌收缩 B梭外肌收缩 C器官传入冲动减小 D肌梭传入冲动增州 E梭内肌梭外肌都收缩 18腱器宫是一种 A张力感受器 B长度感受器 C压力感受器 D温度感受器 E化学感受器 19当一伸肌被过度牵拉时张力会突然降低,其原因是 A麦劳 B负反 C回返性抑专 D腱器官兴奋
C 轴突-胞体型 D 轴突-轴突型 E 轴突-树突型 14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对什么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 A K+和 Ca2+ B Na+ 和 K+,尤其是 K+ C Na+和 K+,尤其是 Na+ D Na+和 Ca2+ E Cl- 1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A 是去极化局部电位 * B 是超极化局部电位 C 具有全或无特征 D 是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所致 E 是突触后膜对 Na+通透性增加所致 16 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A 梭外肌收缩 B 梭外肌松弛 * C 梭外肌受牵拉 D 梭内肌紧张性降低 E 梭内肌受压迫 17 脊髓前角 α 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使 A 梭内肌收缩 B 梭外肌收缩 C 腱器官传入冲动减少 D 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E 梭内肌梭外肌都收缩 18 腱器官是一种 A 张力感受器 B 长度感受器 C 压力感受器 D 温度感受器 E 化学感受器 19 当一伸肌被过度牵拉时张力会突然降低,其原因是 A 疲劳 B 负反馈 C 回返性抑制 D 腱器官兴奋
巨肌梭敏感性降低 20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是 A使梭外肌收缩 B维持肌紧张 C使腱器官兴奋 D负反愤抽制牵张反时 E调节肌梭对牵拉束制激的敏感性 2】脊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多巴胺 B乙酰胆碱 C5-羟色胺 D去甲肾上腺素 E血管活性肠肤 22下丘脑是较高级的 A交感神经中枢 B副交感神经中枢 C内脏活动调节中枢 D驱体运动中板 E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 23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瞳孔缩小 B通尿肌收婉 C既服塔动增品 D心率加快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24刷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瞳孔扩大 B镀原分解 C胃肠运动增强 巨竖毛肌收缩25丘脑的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引起触觉 B引起牵涉痛 C调节内脏活动 D维持锤状态 E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26丘脑的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协调肌紧张 B维持觉醒
E 肌梭敏感性降低 20 脊髓前角 γ 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是 A 使梭外肌收缩 B 维持肌紧张 C 使腱器官兴奋 D 负反馈抑制牵张反射 E 调节肌梭对牵拉刺激的敏感性 21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 多巴胺 B 乙酰胆碱 C 5-羟色胺 D 去甲肾上腺素 E 血管活性肠肽 22 下丘脑是较高级的 A 交感神经中枢 B 副交感神经中枢 C 内脏活动调节中枢 D 躯体运动中枢 E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枢 23 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 瞳孔缩小 B 逼尿肌收缩 C 肠蠕动增强 D 心率加快 E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24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 瞳孔扩大 B 糖原分解 C 胃肠运动增强 D 骨骼肌血管舒张 E 竖毛肌收缩 25 丘脑的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 引起触觉 B 引起牵涉痛 C 调节内脏活动 D 维持睡眠状态 E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26 丘脑的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 协调肌紧张 B 维持觉醒
C调节内财功能 D引起特定的感觉 E引起牵涉 27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有髓硝的A类纤锥 B有箭硝的B类纤相 C无精稍的C类纤维 D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自主神经节后纤 28下列刺激中哪项不易引起内脏痛 A切割 B牵拉 C缺血 D变 E炎 29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 A调节内脏活动 B维持身体平衡 C维持姿势 D协调随意运动 E鸡节肌紧 30在完整动物机体建立条件反射的关键步骤是 A存在无关刻激 B存在非条件制灣 C没有 D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 E非条件刺源出现在无关刺激之前 31优势半球指的是下列哪项特征占优势的一侧半球 A重量 B运动功能 C成功能 D语言活动功能 E皮层沟回数 32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能形成条件反射 B有第一信号系统 C有学习记忆能力 D有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C 调节内脏功能 D 引起特定的感觉 E 引起牵涉痛 27 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 有髓鞘的 A 类纤维 B 有髓鞘的 B 类纤维 C 无髓鞘的 C 类纤维 D 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E 自主神经节后纤维 28 下列刺激中哪项不易引起内脏痛 A 切割 B 牵拉 C 缺血 D 痉挛 E 炎症 29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 A 调节内脏活动 B 维持身体平衡 C 维持姿势 D 协调随意运动 E 调节肌紧张 30 在完整动物机体建立条件反射的关键步骤是 A 存在无关刺激 B 存在非条件刺激 C 没有干扰刺激 D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 E 非条件刺激出现在无关刺激之前 31 优势半球指的是下列哪项特征占优势的一侧半球 A 重量 B 运动功能 C 感觉功能 D 语言活动功能 E 皮层沟回数 32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 能形成条件反射 B 有第一信号系统 C 有学习记忆能力 D 有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