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的历史价值 1928年4月,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省的东 部做考古调查时首先发现了城子崖遗址,在经过充 分准备后,1930年11月由原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所考古学家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人组成了 考古队,对城子崖进行了首次发掘。1931年专家 们对城子崖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 其中多以黑陶为主,特别是一种蛋壳陶杯最具代表 性,它"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因它 的出现地处章丘县龙山镇,所以被命名为"龙山文 化"。也称"黑陶文化
▪ 1928年4月,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省的东 部做考古调查时首先发现了城子崖遗址,在经过充 分准备后,1930年11月由原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所考古学家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人组成了 考古队,对城子崖进行了首次发掘。1931年专家 们对城子崖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 其中多以黑陶为主,特别是一种蛋壳陶杯最具代表 性,它"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因它 的出现地处章丘县龙山镇,所以被命名为"龙山文 化"。也称"黑陶文化" 。 黑陶的历史价值
黑陶的历史价值 由于黑陶制作工艺复杂、烧结难度难以掌握,所以 遗憾地失传了3000年。 为了使黑陶这一中华瑰宝得以长足发展,多年来许 多人,一直致力于潜研古艺。他们的作品均为精选 泥料、严格调制、精雕细琢、高温碳化、古法烧制 而成。并以丰富的造型,形象的表现手法,具有明 快节奏感、韵律感的纹饰来体现形意统一,赋予黑 陶制品以新的艺术内涵。使现代的黑陶制品,超脱 了远古的实用束缚,走进人类审美的心灵,以纯粹 的艺术形象进入百姓生活
▪ 由于黑陶制作工艺复杂、烧结难度难以掌握,所以 遗憾地失传了3000年。 ▪ 为了使黑陶这一中华瑰宝得以长足发展,多年来许 多人,一直致力于潜研古艺。他们的作品均为精选 泥料、严格调制、精雕细琢、高温碳化、古法烧制 而成。并以丰富的造型,形象的表现手法,具有明 快节奏感、韵律感的纹饰来体现形意统一,赋予黑 陶制品以新的艺术内涵。使现代的黑陶制品,超脱 了远古的实用束缚,走进人类审美的心灵,以纯粹 的艺术形象进入百姓生活。 黑陶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