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宣 科技考古的依据 适用古陶瓷的核分析技术 核技术考古途径和应用前景
引言 科技考古的依据 适用古陶瓷的核分析技术 核技术考古途径和应用前景
Why 近年来,涉及中国古陶瓷的拍卖活动增加,成交价 格节节攀升。在经济利益驱使下,高技术含量的赝品充 斥市场,仿品的外观特征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以馆 藏器物和窑址出土资料作为标准进行真伪鉴别面临严峻 挑战。 “鬼谷子下山” “乾隆皇帝御制”双耳瓶 230000000RMB 115480000HKD
Why 近年来,涉及中国古陶瓷的拍卖活动增加,成交价 格节节攀升。在经济利益驱使下,高技术含量的赝品充 斥市场,仿品的外观特征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以馆 藏器物和窑址出土资料作为标准进行真伪鉴别面临严峻 挑战。 “鬼谷子下山” 230 000 000 RMB “乾隆皇帝御制”双耳瓶 115 480 000 HKD
流失海外的文物 元青花象耳瓶
流失海外的文物
问题一、 鉴定古瓷的传统方法? 冬鉴定古陶瓷的传统“五大要素”:古陶瓷的胎(包括制作 工艺)、釉、造型、纹饰、款识。这五个方面,在陶瓷发展 史上,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器物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从事 古陶瓷研究的专业工作者、收藏爱好者来说,这是学习鉴定 古陶瓷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每件瓷器断定年代时,都要通过眼睛的观察、用手抚摸的 感觉,分析它的胎、釉、造型、纹饰、款识等方面的特点, 才能作出判断。一般这种鉴定的方法称为传统的目测手试法, ·除凭传统经验外,还有几种科技方法:热释光测年法、X 射线荧光分析法、碳14断代技术等。这几种技术但因为有一 定的局限性,也出现过错误的判断。直到今天,科学仪器鉴 定还不能起决定作用,必须要与传统经验鉴定相结合
问题一、鉴定古瓷的传统方法? ❖ 鉴定古陶瓷的传统“五大要素” :古陶瓷的胎(包括制作 工艺)、釉、造型、纹饰、款识。这五个方面,在陶瓷发展 史上,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器物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从事 古陶瓷研究的专业工作者、收藏爱好者来说,这是学习鉴定 古陶瓷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 ❖ 每件瓷器断定年代时,都要通过眼睛的观察、用手抚摸的 感觉,分析它的胎、釉、造型、纹饰、款识等方面的特点, 才能作出判断。一般这种鉴定的方法称为传统的目测手试法. ❖ 除凭传统经验外,还有几种科技方法:热释光测年法、X 射线荧光分析法、碳14断代技术等。这几种技术但因为有一 定的局限性,也出现过错误的判断。直到今天,科学仪器鉴 定还不能起决定作用,必须要与传统经验鉴定相结合
问题一、 鉴定古瓷的传统方法? 碳十四断代技术 ▣自然界存在三种碳的同位素:C12,C13,C14, 前两者比较稳定,而C14属低能量放射性元素。碳 C14放射B粒子后蜕变为N14,半衰期为5730士40年, 反应式为:C14→N14+B; ·生物体一旦死亡,14C得不到补充,其中14C量 就按放射性衰变规律减少,经过5730年减少为原来 的一半。因此可以计算出生物与大气停止交换的年 代t,即推算出生物死亡的年代。所以,一切死亡 的生物体中的残存有机物以及未经风化的骨片、贝 壳等都可用14C来测定年代。 ·由于古陶瓷几乎不含碳,所以14C断代法在古陶 瓷断代方面失去效用
问题一、鉴定古瓷的传统方法? 碳十四断代技术 ▪ 自然界存在三种碳的同位素: C12 , C13 , C14 , 前两者比较稳定,而C14 属低能量放射性元素。碳 C14放射β粒子后蜕变为N14,半衰期为5730±40年, 反应式为:C14→N14+β-; ▪ 生物体一旦死亡, 14 C 得不到补充,其中14 C 量 就按放射性衰变规律减少,经过 5730 年减少为原来 的一半。因此可以计算出生 物与大气停止交换的年 代 t ,即推算出生物死亡的年代。所以,一切死亡 的生物体中的残 存有机物以及未经风化的骨片、贝 壳等都可用 14 C 来测定年代。 ▪ 由于古陶瓷几乎不含碳,所以 14 C 断代法在古陶 瓷 断代方面失去效用